一种汽车内饰塑胶制品专用油漆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94997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涂料加工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内饰塑胶制品专用油漆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在轿车车身中,塑胶部件约占总体积的1/3。聚丙烯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通用塑胶,由于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便宜,已成为汽车用塑胶增长最快的品种之一。聚丙烯不仅可被用于仪表板总成,还可应用在门内板、空调出口、扬声器、杂物盒、门把手等。调整聚丙烯的模具,可获得平滑或皮质感的表面。用其制作的内饰件能承受汽车在各种气候条件下行驶时产生的颠簸振动,且在受冲击破损时呈韧性断裂,故将其应用在汽车内饰件已成国际主流。但是塑胶除本身耐紫外光等环境腐蚀性不甚理想外,在加工成型工程中表面也常产生各种缺陷。因此汽车在使用这些塑胶件时,为提高表面装饰性、延长塑胶件的使用寿命,必须对其表面进行涂装。但是由于聚丙烯树脂极性非常低、结晶程度高,故难以在漆膜和塑胶底材之间形成良好的附着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可以对其表面采取特殊的表面处理,如电晕铬酸氧化、等离子体放电等,但这些处理存在很大弊病,一是对环境造成污染,不利于环保要求,另外费用较高,在实际使用上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开发一种新型油漆以应对汽车内饰塑胶制品的涂装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技术实现要素: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内饰塑胶制品专用油漆的制备方法,通过特定的生产工艺,辅以适宜原料组合,使得制备而成的汽车内饰塑胶制品专用油漆附着力强,实干时间短,耐磨性能佳,能够满足行业的要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汽车内饰塑胶制品专用油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配浆容器中加入聚氨酯丙烯酸酯30-40份、脂肪族聚异氰酸酯20-30份、甲醚化三聚氰胺树脂15-19份、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2-16份、低月桂基二甲基氧化胺6-10份,用可调式高速分散机搅拌均匀,得到初步混合物;(2)将步骤(1)的初步混合物置于反应釜中,加热至150℃,在缓慢搅拌条件下真空处理3小时,然后降温至65-75℃,加入二丙二醇丁醚12-15份、单羟基聚环氧乙烷8-10份、聚氧丙烯聚氧乙烯甘油醚5-7份、光敏剂4-6份、流平剂4-6份,随后升温至100-110℃时,开始计时,保温30分钟,同时进行匀速搅拌,直至达到反应终点,得到初步反应产物;(3)将步骤(2)的初步反应产物加入高速分散机中,添加甲基羟丙基纤维素钠9-12份、羟乙基纤维素6-8份、硅藻土2-4份、磷酸铵盐2-4份、颜料5-9份,然后高速分散至细度达20μm以下,再将分散后的初步反应产物加入到砂磨机中进行研磨,调整转速,研磨至细度达8μm以下,然后停止研磨,得到中间混合物;(4)向中间混合物中加入蒸馏水150份,充分搅拌后置于超声波加热器中,在超声环境下加热至75-85℃,保持温度4-6小时,降温至50-55℃,加入蒸馏水体积40-50%的正己烷,保持温度1小时,随后趁热过滤,收集滤液;(5)向滤液中添加去离子水调节粘度至90-100KU,最后转移至调色缸中进行调色,得到终产品。优选地,所述光敏剂选自安息香二甲醚、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偶氮二异丁青中的任意一种。优选地,所述流平剂选自氟改性丙烯酸钠盐、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有机改性聚硅氧烷中的任意一种。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高速分散机的转速为900转/分。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超声波加热器的频率为30kHz。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制备方法在制备油漆类产品中的应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采用先将聚氨酯丙烯酸酯、脂肪族聚异氰酸酯、甲醚化三聚氰胺树脂、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低月桂基二甲基氧化胺进行混合搅拌,然后在反应釜中升温、真空处理,降温后添加二丙二醇丁醚、单羟基聚环氧乙烷、聚氧丙烯聚氧乙烯甘油醚、光敏剂、流平剂进行高温反应并搅拌,再加入甲基羟丙基纤维素钠、羟乙基纤维素、硅藻土、磷酸铵盐、颜料进行高速分散和研磨,随后加水超声加热、保温,蒸馏水和正己烷保温,过滤收集滤液,最后调节粘度并调色的油漆制备方法,使得制备而成的汽车内饰塑胶制品专用油漆附着力强,实干时间短,耐磨性能佳,能够满足行业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2)本发明的汽车内饰塑胶制品专用油漆的制备方法所用原料廉价、工艺简单,适于大规模工业化运用,实用性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1)在配浆容器中加入聚氨酯丙烯酸酯30份、脂肪族聚异氰酸酯20份、甲醚化三聚氰胺树脂15份、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2份、低月桂基二甲基氧化胺6份,用可调式高速分散机搅拌均匀,得到初步混合物;(2)将步骤(1)的初步混合物置于反应釜中,加热至150℃,在缓慢搅拌条件下真空处理3小时,然后降温至65℃,加入二丙二醇丁醚12份、单羟基聚环氧乙烷8份、聚氧丙烯聚氧乙烯甘油醚5份、安息香二甲醚4份、氟改性丙烯酸钠盐4份,随后升温至100℃时,开始计时,保温30分钟,同时进行匀速搅拌,直至达到反应终点,得到初步反应产物;(3)将步骤(2)的初步反应产物加入高速分散机中,添加甲基羟丙基纤维素钠9份、羟乙基纤维素6份、硅藻土2份、磷酸铵盐2份、颜料5份,然后高速分散至细度达20μm以下,再将分散后的初步反应产物加入到砂磨机中进行研磨,调整转速,研磨至细度达8μm以下,然后停止研磨,得到中间混合物;(4)向中间混合物中加入蒸馏水150份,充分搅拌后置于超声波加热器中,在30kHz的超声环境下加热至75℃,保持温度4小时,降温至50℃,加入蒸馏水体积40%的正己烷,保持温度1小时,随后趁热过滤,收集滤液;(5)向滤液中添加去离子水调节粘度至90KU,最后转移至调色缸中进行调色,得到终产品。实施例2(1)在配浆容器中加入聚氨酯丙烯酸酯35份、脂肪族聚异氰酸酯25份、甲醚化三聚氰胺树脂17份、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4份、低月桂基二甲基氧化胺8份,用可调式高速分散机搅拌均匀,得到初步混合物;(2)将步骤(1)的初步混合物置于反应釜中,加热至150℃,在缓慢搅拌条件下真空处理3小时,然后降温至70℃,加入二丙二醇丁醚14份、单羟基聚环氧乙烷9份、聚氧丙烯聚氧乙烯甘油醚6份、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5份、三聚氰胺甲醛树脂5份,随后升温至105℃时,开始计时,保温30分钟,同时进行匀速搅拌,直至达到反应终点,得到初步反应产物;(3)将步骤(2)的初步反应产物加入高速分散机中,添加甲基羟丙基纤维素钠10份、羟乙基纤维素7份、硅藻土3份、磷酸铵盐3份、颜料7份,然后高速分散至细度达20μm以下,再将分散后的初步反应产物加入到砂磨机中进行研磨,调整转速,研磨至细度达8μm以下,然后停止研磨,得到中间混合物;(4)向中间混合物中加入蒸馏水150份,充分搅拌后置于超声波加热器中,在30kHz的超声环境下加热至80℃,保持温度5小时,降温至53℃,加入蒸馏水体积45%的正己烷,保持温度1小时,随后趁热过滤,收集滤液;(5)向滤液中添加去离子水调节粘度至95KU,最后转移至调色缸中进行调色,得到终产品。实施例3(1)在配浆容器中加入聚氨酯丙烯酸酯40份、脂肪族聚异氰酸酯30份、甲醚化三聚氰胺树脂19份、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6份、低月桂基二甲基氧化胺10份,用可调式高速分散机搅拌均匀,得到初步混合物;(2)将步骤(1)的初步混合物置于反应釜中,加热至150℃,在缓慢搅拌条件下真空处理3小时,然后降温至75℃,加入二丙二醇丁醚15份、单羟基聚环氧乙烷10份、聚氧丙烯聚氧乙烯甘油醚7份、偶氮二异丁青6份、有机改性聚硅氧烷6份,随后升温至110℃时,开始计时,保温30分钟,同时进行匀速搅拌,直至达到反应终点,得到初步反应产物;(3)将步骤(2)的初步反应产物加入高速分散机中,添加甲基羟丙基纤维素钠12份、羟乙基纤维素8份、硅藻土4份、磷酸铵盐4份、颜料9份,然后高速分散至细度达20μm以下,再将分散后的初步反应产物加入到砂磨机中进行研磨,调整转速,研磨至细度达8μm以下,然后停止研磨,得到中间混合物;(4)向中间混合物中加入蒸馏水150份,充分搅拌后置于超声波加热器中,在30kHz的超声环境下加热至85℃,保持温度6小时,降温至55℃,加入蒸馏水体积50%的正己烷,保持温度1小时,随后趁热过滤,收集滤液;(5)向滤液中添加去离子水调节粘度至100KU,最后转移至调色缸中进行调色,得到终产品。实施例4(1)在配浆容器中加入聚氨酯丙烯酸酯40份、脂肪族聚异氰酸酯20份、甲醚化三聚氰胺树脂19份、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2份、低月桂基二甲基氧化胺10份,用可调式高速分散机搅拌均匀,得到初步混合物;(2)将步骤(1)的初步混合物置于反应釜中,加热至150℃,在缓慢搅拌条件下真空处理3小时,然后降温至65℃,加入二丙二醇丁醚15份、单羟基聚环氧乙烷8份、聚氧丙烯聚氧乙烯甘油醚7份、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4份、氟改性丙烯酸钠盐6份,随后升温至100℃时,开始计时,保温30分钟,同时进行匀速搅拌,直至达到反应终点,得到初步反应产物;(3)将步骤(2)的初步反应产物加入高速分散机中,添加甲基羟丙基纤维素钠12份、羟乙基纤维素6份、硅藻土4份、磷酸铵盐2份、颜料9份,然后高速分散至细度达20μm以下,再将分散后的初步反应产物加入到砂磨机中进行研磨,调整转速,研磨至细度达8μm以下,然后停止研磨,得到中间混合物;(4)向中间混合物中加入蒸馏水150份,充分搅拌后置于超声波加热器中,在30kHz的超声环境下加热至75℃,保持温度6小时,降温至50℃,加入蒸馏水体积50%的正己烷,保持温度1小时,随后趁热过滤,收集滤液;(5)向滤液中添加去离子水调节粘度至100KU,最后转移至调色缸中进行调色,得到终产品。对比例1(1)在配浆容器中加入聚氨酯丙烯酸酯30份、脂肪族聚异氰酸酯20份、甲醚化三聚氰胺树脂15份、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2份,用可调式高速分散机搅拌均匀,得到初步混合物;(2)将步骤(1)的初步混合物置于反应釜中,加热至150℃,在缓慢搅拌条件下真空处理3小时,然后降温至65℃,加入二丙二醇丁醚12份、单羟基聚环氧乙烷8份、聚氧丙烯聚氧乙烯甘油醚5份、安息香二甲醚4份、氟改性丙烯酸钠盐4份,随后升温至100℃时,开始计时,保温30分钟,同时进行匀速搅拌,直至达到反应终点,得到初步反应产物;(3)将步骤(2)的初步反应产物加入高速分散机中,添加甲基羟丙基纤维素钠9份、硅藻土2份、磷酸铵盐2份、颜料5份,然后高速分散至细度达20μm以下,再将分散后的初步反应产物加入到砂磨机中进行研磨,调整转速,研磨至细度达8μm以下,然后停止研磨,得到中间混合物;(4)向中间混合物中加入蒸馏水150份,充分搅拌后置于超声波加热器中,在30kHz的超声环境下加热至75℃,保持温度4小时,降温至50℃,加入蒸馏水体积40%的正己烷,保持温度1小时,随后趁热过滤,收集滤液;(5)向滤液中添加去离子水调节粘度至90KU,最后转移至调色缸中进行调色,得到终产品。对比例2(1)在配浆容器中加入聚氨酯丙烯酸酯40份、脂肪族聚异氰酸酯20份、甲醚化三聚氰胺树脂19份、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2份、低月桂基二甲基氧化胺10份,用可调式高速分散机搅拌均匀,得到初步混合物;(2)将步骤(1)的初步混合物置于反应釜中,加热至120℃,在缓慢搅拌条件下真空处理3小时,然后降温至65℃,加入二丙二醇丁醚15份、单羟基聚环氧乙烷8份、聚氧丙烯聚氧乙烯甘油醚7份、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4份、氟改性丙烯酸钠盐6份,随后升温至100℃时,开始计时,保温50分钟,同时进行匀速搅拌,直至达到反应终点,得到初步反应产物;(3)将步骤(2)的初步反应产物加入高速分散机中,添加甲基羟丙基纤维素钠12份、羟乙基纤维素6份、硅藻土4份、磷酸铵盐2份、颜料9份,然后高速分散至细度达20μm以下,再将分散后的初步反应产物加入到砂磨机中进行研磨,调整转速,研磨至细度达8μm以下,然后停止研磨,得到中间混合物;(4)向中间混合物中加入蒸馏水150份,充分搅拌后置于超声波加热器中,在30kHz的超声环境下加热至75℃,保持温度3小时,降温至50℃,加入蒸馏水体积50%的正己烷,保持温度1小时,随后趁热过滤,收集滤液;(5)向滤液中添加去离子水调节粘度至100KU,最后转移至调色缸中进行调色,得到终产品。将通过实施例1-4和对比例1-2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用于塑胶底材的耐磨性油漆分别按照GB/T9286-1998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测定附着力,按照GB/T1728-1989测定实干时间,按照GB/T1768-2006测定耐磨性,所得的测试结果见表1。表1 附着力(2mm间隔)实干时间(≤min)耐磨性(mg)实施例1100/100400.02实施例2100/100300.01实施例3100/100350.01实施例4100/100350.02对比例198/100500.03对比例295/100550.03本发明采用先将聚氨酯丙烯酸酯、脂肪族聚异氰酸酯、甲醚化三聚氰胺树脂、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低月桂基二甲基氧化胺进行混合搅拌,然后在反应釜中升温、真空处理,降温后添加二丙二醇丁醚、单羟基聚环氧乙烷、聚氧丙烯聚氧乙烯甘油醚、光敏剂、流平剂进行高温反应并搅拌,再加入甲基羟丙基纤维素钠、羟乙基纤维素、硅藻土、磷酸铵盐、颜料进行高速分散和研磨,随后加水超声加热、保温,蒸馏水和正己烷保温,过滤收集滤液,最后调节粘度并调色的油漆制备方法,使得制备而成的汽车内饰塑胶制品专用油漆附着力强,实干时间短,耐磨性能佳,能够满足行业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发明的汽车内饰塑胶制品专用油漆的制备方法所用原料廉价、工艺简单,适于大规模工业化运用,实用性强。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