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外墙保温腻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9997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建筑用腻子的开发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用外墙保温腻子。
背景技术
:腻子(填泥)是平整墙体表面的一种装饰型材料,是一种厚浆状涂料,是涂料粉刷前必不可少的一种产品。涂施于底漆上或直接涂施于物体上,用以清除被涂物表面上高低不平的缺陷。采用少量漆基、助剂、大量填料及适量的着色颜料配制而成,所用颜料主要是铁红、炭黑、铬黄等。填料主要是重碳酸钙、滑石粉等。可填补局部有凹陷的工作表面,也可在全部表面刮除,通常是在底漆层干透后,施涂于底漆层表面。要求附着性好、烘烤过程中不产生裂纹。当前用在建筑外墙的保温材料可分为有机保温材料和无机保温材料两大类。但各自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如有机保温材料耐热性差、容易燃烧,无机保温材料存在着强度低、整体性差、吸水率高、冻融性差等问题,限制了它们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要想进一步发展,就要解决目前保温材料存在的这些缺点。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建筑用外墙保温腻子,优选各种原料进行复合研制建筑用外墙保温腻子,具有干密度小、导热系数低,并且抗老化、耐候性强、防开裂、施工方便等特点。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建筑用外墙保温腻子,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粉煤灰漂珠25-30份、陶瓷粉15-20份、远红外粉5-7份、介孔二氧化硅3-5份、乳液15-20份、分散剂2-3份、润湿剂1-2份、有机硅消泡剂1-2份、防霉剂1.0-1.5份、羟乙基纤维素0.5-1.0份、水40-50份,将水、分散剂、润湿剂和40-60%的有机硅消泡剂搅拌混合均匀,搅拌速度为800-1000转/分钟,再加入介孔二氧化硅和远红外粉,降低转速至400-500转/分钟,加入陶瓷粉和粉煤灰漂珠,然后加入羟乙基纤维素和剩余有机硅消泡剂、防霉剂和乳液搅拌至粘度为12.5-13.5pa.s即可。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粉煤灰漂珠密度在0.44-0.46g/cm2范围,粒径大小在40-60目范围。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陶瓷粉中2mgo·sio2占70-80%,剩余为氧化铝粉。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为:(1)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称取0.01摩尔的正硅酸四乙酯,加入12-15毫升的无水乙醇、2-3毫升的去离子水,在60-65℃恒温水域锅中混合搅拌,在300-35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下,滴加浓度为0.8-1.0摩尔/升的盐酸溶液;(2)反应至溶胶不再生成,停止滴加盐酸,将1.5-1.6克的f127溶解在13-15毫升的无水乙醇中,室温下搅拌至完全溶解,将溶解液倒入到制备的二氧化硅溶胶中,室温下搅拌40-60分钟;(3)搅拌后的溶胶放入60-65℃烘箱中烘烤1-2小时,得到透明固体,将固体在550-600℃的马弗炉中煅烧3-4小时,即得所述介孔二氧化硅,以上制备方法为小试,大量生产中同比例放大即可。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为了避免现有建筑用保温材料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用外墙保温腻子,优选各种原料进行复合研制建筑用外墙保温腻子,粉煤灰漂珠与介孔二氧化硅组合,具有质轻、耐火度高、抗酸碱、导热系度小、强度高、稳定性好等优异性能,加入陶瓷粉和远红外粉形成一个完整的空心隔离层,能够阻隔建筑物内外热流的传递,从而提高建筑物墙面的保温性能,整体具有干密度小、导热系数低,并且抗老化、耐候性强、防开裂、施工方便等特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建筑用外墙保温腻子,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粉煤灰漂珠25份、陶瓷粉15份、远红外粉5份、介孔二氧化硅3份、乳液15份、分散剂2份、润湿剂1份、有机硅消泡剂1份、防霉剂1.0份、羟乙基纤维素0.5份、水40份,将水、分散剂、润湿剂和40%的有机硅消泡剂搅拌混合均匀,搅拌速度为800转/分钟,再加入介孔二氧化硅和远红外粉,降低转速至400转/分钟,加入陶瓷粉和粉煤灰漂珠,然后加入羟乙基纤维素和剩余有机硅消泡剂、防霉剂和乳液搅拌至粘度为12.5pa.s即可。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粉煤灰漂珠密度在0.44-0.46g/cm2范围,粒径大小在40-60目范围。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陶瓷粉中2mgo·sio2占70%,剩余为氧化铝粉。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为:(1)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称取0.01摩尔的正硅酸四乙酯,加入12毫升的无水乙醇、2毫升的去离子水,在60℃恒温水域锅中混合搅拌,在30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下,滴加浓度为0.8摩尔/升的盐酸溶液;(2)反应至溶胶不再生成,停止滴加盐酸,将1.5克的f127溶解在13毫升的无水乙醇中,室温下搅拌至完全溶解,将溶解液倒入到制备的二氧化硅溶胶中,室温下搅拌40分钟;(3)搅拌后的溶胶放入60℃烘箱中烘烤1小时,得到透明固体,将固体在550℃的马弗炉中煅烧3小时,即得所述介孔二氧化硅,以上制备方法为小试,大量生产中同比例放大即可。实施例2一种建筑用外墙保温腻子,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粉煤灰漂珠28份、陶瓷粉17份、远红外粉6份、介孔二氧化硅4份、乳液17份、分散剂2.5份、润湿剂1.5份、有机硅消泡剂1.5份、防霉剂1.3份、羟乙基纤维素0.7份、水45份,将水、分散剂、润湿剂和50%的有机硅消泡剂搅拌混合均匀,搅拌速度为900转/分钟,再加入介孔二氧化硅和远红外粉,降低转速至450转/分钟,加入陶瓷粉和粉煤灰漂珠,然后加入羟乙基纤维素和剩余有机硅消泡剂、防霉剂和乳液搅拌至粘度为13.0pa.s即可。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粉煤灰漂珠密度在0.44-0.46g/cm2范围,粒径大小在40-60目范围。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陶瓷粉中2mgo·sio2占75%,剩余为氧化铝粉。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为:(1)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称取0.01摩尔的正硅酸四乙酯,加入13毫升的无水乙醇、2.5毫升的去离子水,在63℃恒温水域锅中混合搅拌,在32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下,滴加浓度为0.9摩尔/升的盐酸溶液;(2)反应至溶胶不再生成,停止滴加盐酸,将1.55克的f127溶解在14毫升的无水乙醇中,室温下搅拌至完全溶解,将溶解液倒入到制备的二氧化硅溶胶中,室温下搅拌50分钟;(3)搅拌后的溶胶放入63℃烘箱中烘烤1.5小时,得到透明固体,将固体在580℃的马弗炉中煅烧3.5小时,即得所述介孔二氧化硅,以上制备方法为小试,大量生产中同比例放大即可。实施例3一种建筑用外墙保温腻子,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粉煤灰漂珠30份、陶瓷粉20份、远红外粉7份、介孔二氧化硅5份、乳液20份、分散剂3份、润湿剂2份、有机硅消泡剂2份、防霉剂1.5份、羟乙基纤维素1.0份、水50份,将水、分散剂、润湿剂和60%的有机硅消泡剂搅拌混合均匀,搅拌速度为1000转/分钟,再加入介孔二氧化硅和远红外粉,降低转速至500转/分钟,加入陶瓷粉和粉煤灰漂珠,然后加入羟乙基纤维素和剩余有机硅消泡剂、防霉剂和乳液搅拌至粘度为13.5pa.s即可。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粉煤灰漂珠密度在0.44-0.46g/cm2范围,粒径大小在40-60目范围。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陶瓷粉中2mgo·sio2占80%,剩余为氧化铝粉。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为:(1)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称取0.01摩尔的正硅酸四乙酯,加入15毫升的无水乙醇、3毫升的去离子水,在65℃恒温水域锅中混合搅拌,在35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下,滴加浓度为1.0摩尔/升的盐酸溶液;(2)反应至溶胶不再生成,停止滴加盐酸,将1.5-1.6克的f127溶解在15毫升的无水乙醇中,室温下搅拌至完全溶解,将溶解液倒入到制备的二氧化硅溶胶中,室温下搅拌60分钟;(3)搅拌后的溶胶放入65℃烘箱中烘烤2小时,得到透明固体,将固体在600℃的马弗炉中煅烧4小时,即得所述介孔二氧化硅,以上制备方法为小试,大量生产中同比例放大即可。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原料中省略陶瓷粉,其余保持一致。对比例2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原料中省略介孔二氧化硅,其余保持一致。对比例3与实施例3的区别仅在于,使用普通的二氧化硅粉末代替介孔二氧化硅,其余保持一致。对比实验分别使用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的方法加工制作外墙保温腻子,使用现有的含石棉成分作为保温材料的腻子作为对照组,对各组腻子进行性能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项目干密度(kg/m3)粘结强度(kpa)导热系数(w·m-1·k-1)体积收缩率(%)实施例1245540.0417.6实施例2248560.0386.8实施例3246550.0397.2对比例1231420.05212.5对比例2224390.05613.3对比例3235450.05012.2对照组206360.06113.7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的建筑用外墙保温腻子,整体具有干密度小、导热系数低,并且抗老化、耐候性强、防开裂、施工方便等特点。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