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井用高效环保清蜡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01115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蜡剂,具体涉及油井用高效环保清蜡剂。



背景技术:

原油中都含有一定的蜡,蜡在地层中通常以溶解状态存在。然而,在原油开采过程中,温度和压力是不断降低的,当温度和压力降低到某一数值时,原油中溶解的蜡便开始析出。随着压力、温度的继续降低以及轻质组分的不断溢出,原油中的蜡便不断析出,结晶、长大、聚集,并在抽油杆表面和油管内壁上沉积。油井管柱和地面集油管线中沉积的石蜡会造成管道有效截面积的减少甚至堵塞,造成泵效下降、油井产液量下降,抽油杆会因过载(上行负荷和下行阻力增大)而折断、油井回压升高、并由此引起抽油机功耗加大及故障率上升等问题。石蜡沉积问题已成为石油开采、集输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常是将药剂从油套环中加入或通过空心抽杆加入,不会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和其他作业。常用的化学清蜡剂主要是油基清蜡剂,大多油基清蜡剂采用高分子化学表面活性剂,残留物会污染环境,而且相对密度小,对含水高的油并不太合适,影响了油基清蜡剂使用范围及清蜡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油基清蜡剂污染环境,相对密度低,目的在于提供油井用高效环保清蜡剂,解决油基清蜡剂污染环境,对含水高的油清蜡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油井用高效环保清蜡剂,包括以下组分:有机溶剂、生物表面活性剂、醇醚、丙二醇丁醚、轻质烃类、正辛醇、异戊醇、渗透剂、加重剂;所述生物表面活性剂为氧化淀粉醋酸酯。

本发明采用生物表面活性剂代替了高分子化学表面活性剂,解决了高分子化学表面活性剂的残留物会污染环境的问题;本发明中加入可与其他试剂配伍性好的加重剂,加重剂能够增加清蜡剂的密度,提高了清蜡剂的适用范围,进而提高了其清蜡效率。机溶剂可作为油井蜡的良好溶剂,能将油井因为温度和压力而聚结的蜡快速而较完全的溶解掉;本发明使用安全,不易着火且相对密度较大,对含水原油井可以从套管加入并易于沉于井底,起到清蜡作用,还具有降粘作用,清蜡速率比市售的清蜡剂高40-50%,清蜡效果比市售的清蜡剂高15-20%。

所述轻质烃类为c4~c10的直链烷烃的混合物或c4~c10饱和环烷烃的混合物或c4~c10的直链烷烃和c4~c10的饱和环烷烃的混合物。

所述有机溶剂为轻质油、石油醚、溶剂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生物表面活性剂包括玉米淀粉。

所述加重剂为重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油井用高效环保清蜡剂采用生物表面活性剂代替了高分子化学表面活性剂,解决了高分子化学表面活性剂的残留物会污染环境的问题;

2、本发明油井用高效环保清蜡剂中加入可与其他试剂配伍性好的加重剂,加重剂能够增加清蜡剂的密度,提高了清蜡剂的适用范围,进而提高了其清蜡效率;

3、本发明油井用高效环保清蜡剂清蜡速率比市售的清蜡剂高40-50%,清蜡效果比市售的清蜡剂高15-2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本发明油井用高效环保清蜡剂,包括以下组分:有机溶剂、生物表面活性剂、醇醚、丙二醇丁醚、轻质烃类、正辛醇、异戊醇、渗透剂、加重剂;所述生物表面活性剂为氧化淀粉醋酸酯。所述轻质烃类为c4~c10的直链烷烃的混合物或c4~c10饱和环烷烃的混合物或c4~c10的直链烷烃和c4~c10的饱和环烷烃的混合物。所述有机溶剂为轻质油、石油醚、溶剂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生物表面活性剂包括玉米淀粉。所述加重剂为重苯。

本发明采用生物表面活性剂代替了高分子化学表面活性剂,解决了高分子化学表面活性剂的残留物会污染环境的问题;本发明中加入可与其他试剂配伍性好的加重剂,加重剂能够增加清蜡剂的密度,提高了清蜡剂的适用范围,进而提高了其清蜡效率。机溶剂可作为油井蜡的良好溶剂,能将油井因为温度和压力而聚结的蜡快速而较完全的溶解掉;本发明使用安全,不易着火且相对密度较大,对含水原油井可以从套管加入并易于沉于井底,起到清蜡作用,还具有降粘作用,清蜡速率比市售的清蜡剂高40-50%,清蜡效果比市售的清蜡剂高15-20%。本实施例清蜡剂动态清蜡效果和静态清蜡效果均可达到90%以上,溶蜡速率大于0.016g/min,清蜡剂密度0.825-0.98g/cm3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油井用高效环保清蜡剂,包括以下组分:有机溶剂、生物表面活性剂、醇醚、丙二醇丁醚、轻质烃类、正辛醇、异戊醇、渗透剂、加重剂;所述生物表面活性剂为氧化淀粉醋酸酯。本发明采用生物表面活性剂代替了高分子化学表面活性剂,解决了高分子化学表面活性剂的残留物会污染环境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贺昶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科盛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06
技术公布日:2018.05.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