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胶卷料产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6418发布日期:2019-03-22 20:32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面胶卷料产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粘接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面胶卷料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行业的迅速发展,各种电子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功能越来越丰富,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原较落后的手工作业已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而双面胶类卷料产品作为一个既提升作业的时效性又提升整体的精密度的新型,为应对此状况应运而生。

现有的电子粘接双面胶类产品目前技术环境一般都是采用单PCS制作工艺来生产制造的,其有如下缺点,一是耗费大量的人工进行组装;二是组装尺寸精密度有严重缺陷;三是人工组装的难以达到客户要求技术要求。面对上述的缺点,开发一款新型产品的任务就显得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面胶卷料产品,其可以通过卷料进行生产,组装效率高,制作方便;且双面胶可以方便粘合于柔性电路板表面,精密性能好。

一种双面胶卷料产品,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亚克力双面基体、带颜色的PET膜粘接后形成的整体结构,其还包括底膜,所述底膜具体为收卷离型膜,所述带颜色的PET膜的一表面涂布有丙烯酸胶、形成丙烯酸胶层,所述亚克力双面基体为不连续的单片结构、其两表面具体为第一粘结面、第二粘结面,每片亚克力双面基体的第一粘接面粘接所述带颜色的PET膜的丙烯酸胶层,每片亚克力双面基体粘接对应形状的所述带颜色PET膜后形成单独的整体结构,每片亚克力双面基体的第二粘接面在使用时粘接于对应的电子元器件,每片亚克力双面基体的第二粘结面粘接于所述底膜的内表面,相邻的亚克力双面基体之间留有间距,所述底膜连同粘接于其内表面的不连续的整体结构经过收卷成型,所述收卷离型膜的颜色和所述PET膜的颜色不同。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整体结构斜向布置于所述底膜的水平长度方向,相邻的所述整体结构平行布置;使得整个底膜所容纳的整体结构数量足够多;

每片亚克力双面基体和其所粘接的所述颜色的PET膜的形状相同,其均通过模具加工成型;

优选地,所述PET膜的颜色为蓝色;

所述亚克力双面基体包括中间的聚酯薄膜层、第一丙烯系列粘合剂层、第二丙烯系列粘合剂层,所述第一丙烯系列粘合剂层、第二丙烯系列粘合剂层分别位于聚酯薄膜层的上下表面,所述第一粘接面即为第一丙烯系列粘合剂层,所述第二粘接面即为第一丙烯系列粘合剂层;

所述亚克力双面基体的厚度为0.04mm~0.06mm;

所述整体结构的两侧边缘设置有拉耳区域,便于出现意外情况下,亚克力双面基体的去除;

每侧的所述拉耳区域均设置有一个定位孔,定位孔可以作为定位使产品贴合的更精密又方便机器识别;

所述底膜的内表面的边缘两侧设置有两条平行的内凹标记线,所述内凹标记线具体为内凹虚线,所述内凹虚线即为标记刀,所述内凹虚线通过模具冲切而成,两条内凹虚线之间的区域内即为所述双面胶的排布区域;

所述卷料产品使用大卷芯加两侧固定档板收卷,由于使用了大卷芯加两侧固定档板,既保证卷径内侧产品不会挤压又确保了不会因为运输问题而破坏产品;

所述底膜平铺展开时,其头尾分别设置有空白区域,便于收卷成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单片的亚克力双面基体、带颜色的PET膜通过模具制作成型后,机械化操作确保每片亚克力双面基体的第一粘接面粘接带颜色PET膜的丙烯酸胶层,每片亚克力双面基体胶粘接对应形状的带颜色PET膜形成单独的整体结构,每片亚克力双面基体的第二粘结面粘接于底膜的内表面,相邻的亚克力双面基体之间留有间距,之后完成对底膜的收卷,整个产品即被收卷成型;即整个产品可以通过卷料进行生产,组装效率高,制作方便;卷料本身具有排版均匀,尺寸精确,客户使用机器全自动吸取贴合更加快捷,准确,可以方便粘合于柔性电路板表面,精密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卷料产品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前端开卷);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卷料产品前端开卷位置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双面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双面胶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亚克力双面胶、带颜色离型膜、底膜的上下位置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

亚克力双面基体1、第一粘结面11、第二粘结面12、聚酯薄膜层13、PET膜2、丙烯酸胶层21、内凹标记线31、底膜3、间距4、整体结构5、拉耳区域51、定位孔52、大卷芯6、固定档板7、空白区域8。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双面胶卷料产品,见图1-图5:其包括亚克力双面基体1、带颜色的PET膜2粘接后形成的整体结构,其还包括底膜3,底膜3具体为收卷离型膜,带颜色的PET膜2的一表面涂布有丙烯酸胶、形成丙烯酸胶层21,亚克力双面基体1为不连续的单片结构、其两表面具体为第一粘结面11、第二粘结面12,每片亚克力双面基体1的第一粘接面11粘接带颜色的PET膜2的丙烯酸胶层21,每片亚克力双面基体1粘接对应形状的带颜色PET膜2后形成单独的整体结构5,每片亚克力双面基体1的第二粘接面12在使用时粘接于LCD背灯模块上使用的柔性电路板、反射薄板、框体,每片亚克力双面基体1的第二粘结面12粘接于底膜3的内表面,相邻的亚克力双面基体1之间留有间距4,底膜1连同粘接于其内表面的不连续的整体结构4经过收卷成型,收卷离型膜的颜色和PET膜2的颜色不同。

每个整体结构5斜向布置于底膜3的水平长度方向,相邻的整体结构5平行布置;使得整个底膜3所容纳的整体结构5数量足够多;

具体实施例中PET膜2的颜色为蓝色,底膜3的颜色为黄色。

每片亚克力双面基体1和其所粘接的颜色的PET膜2的形状相同,其均通过模具加工成型;

亚克力双面基体1包括中间的聚酯薄膜层13、第一丙烯系列粘合剂层、第二丙烯系列粘合剂层,第一丙烯系列粘合剂层、第二丙烯系列粘合剂层分别位于聚酯薄膜层13的上下表面,第一粘接面11即为第一丙烯系列粘合剂层,第二粘接面12即为第一丙烯系列粘合剂层;

亚克力双面基体1的厚度为0.04mm~0.06mm;

整体结构5的两侧边缘设置有拉耳区域51,便于出现意外情况下,亚克力双面基体1的去除;

每侧的拉耳区域51均设置有一个定位孔52,定位孔52的直径为0.8mm,定位孔52可以作为定位使产品贴合的更精密又方便机器识别;

底膜3的内表面的边缘两侧设置有两条平行的内凹标记线31,内凹标记线31具体为内凹虚线,内凹虚线即为标记刀,内凹虚线通过模具冲切而成,两条内凹虚线之间的区域内即为双面胶的排布区域;全自动卷料产品最易出现的问题为移位,因为产品较小,细微的差别肉眼无法辨别,为克服此现象,在多重实验后决定在离型膜卷料上加上位置标记刀,当双面基体1超出标记刀以后及时可以判定产品偏移,不能达到客户使用要求,可以及时纠正,而标记刀也是特意设计为内凹虚线,是为了留出足够的空隙不让虚线刀切到产品,也是避免做成实线容易将底膜冲破而破坏卷材的使用性,因此标记刀既克服了生产过程中肉眼无法辨别的难题又给客户提供了标记参考;

卷料产品使用大卷芯6加两侧固定档板7收卷,由于使用了大卷芯6加两侧固定档板7,既保证卷径内侧产品不会挤压又确保了不会因为运输问题而破坏产品,具体实施例中大卷芯6的尺寸为5~7英寸;

底膜3平铺展开时,其头尾分别设置有600mm的空白区域8,便于收卷成型。

单片的亚克力双面基体、带颜色的PET膜通过模具制作成型后,机械化操作确保每片亚克力双面基体的第一粘接面粘接带颜色PET膜的丙烯酸胶层,每片亚克力双面基体胶粘接对应形状的带颜色PET膜形成单独的整体结构,每片亚克力双面基体的第二粘结面粘接于底膜的内表面,相邻的亚克力双面基体之间留有间距,之后完成对底膜的收卷,整个产品即被收卷成型;即整个产品可以通过卷料进行生产,组装效率高,制作方便;卷料本身具有排版均匀,尺寸精确,客户使用机器全自动吸取贴合更加快捷,准确,可以方便粘合于柔性电路板表面,精密性能好。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