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06618发布日期:2020-07-07 14:4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其聚合物链上含有至少一个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供体的力敏团和/或至少一个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所述的由聚合物链上的力敏团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的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分别与所述聚合物中相应的能量受体和能量供体之间同时发生链内和链间能量转移。

2.根据权利要求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具有如下结构中的一种:

第一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非交联结构,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能量供体为荧光团;

第二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非交联结构,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供体的力敏团和一种能量受体,其中能量供体为荧光团;

第三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非交联结构,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供体的力敏团和一种能量受体,其中能量供体为发光团;

第四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非交联结构,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供体的力敏团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均为荧光团;

第五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非交联结构,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供体的力敏团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能量供体为发光团,能量受体为荧光团;

第六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非交联结构,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能量供体为有机荧光团;

第七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非交联结构,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能量供体为有机金属荧光团;

第八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非交联结构,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能量供体为有机元素荧光团;

第九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非交联结构,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能量供体为生物荧光团;

第十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非交联结构,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能量供体为有机上转换荧光团;

第十一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非交联结构,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一种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能量供体为荧光团,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为荧光团并且是一级能量受体,力致活化生成的能量受体为二级能量受体;

第十二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非交联结构,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一种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其中能量供体选自有机荧光团、有机金属荧光团、有机元素荧光团、生物荧光团、有机上转换荧光团、无机荧光团、无机上转换荧光团中的一种,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为荧光团并且是一级能量受体,力致活化生成的能量受体为二级能量受体;

第十三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非交联结构,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一种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其中能量供体为有机荧光团,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为荧光团并且是一级能量受体,力致活化生成的能量受体为二级能量受体;

第十四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非交联结构,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一种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其中能量供体为有机上转换荧光团,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为荧光团并且是一级能量受体,力致活化生成的能量受体为二级能量受体;

第十五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非交联结构,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供体的力敏团、一种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能量供体为发光团,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为荧光团并且是一级能量受体,力致活化生成的能量受体为二级能量受体;

第十六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非交联结构,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有机荧光团和一种螺吡喃力敏团,其中能量供体为荧光团;

第十七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非交联结构,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有机荧光团和一种逆环化力敏团,其中能量供体为荧光团;

第十八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非交联结构,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二氧环丁烷栓系复合力敏团和一种有机荧光团;

第十九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非交联结构,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二氧环丁烷门控复合力敏团和一种有机荧光团;

第二十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非交联结构,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鲁米诺化学发光团和一种力敏团,其中能量供体为鲁米诺化学发光团;

第二十一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非交联结构,在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且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不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上,其中能量供体为荧光团;

第二十二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非交联结构,在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供体的力敏团和一种能量受体,且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不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上,其中能量供体为荧光团;

第二十三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非交联结构,在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供体的力敏团和一种能量受体,且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不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上,其中能量供体为发光团;

第二十四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非交联结构,在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供体的力敏团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且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不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上,其中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均为荧光团;

第二十五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非交联结构,在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供体的力敏团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且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不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上,其中,能量供体为发光团,能量受体为荧光团;

第二十六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非交联结构,在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且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不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上,其中能量供体为有机荧光团;

第二十七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非交联结构,在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且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不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上,其中能量供体为有机金属荧光团;

第二十八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非交联结构,在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且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不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上,其中能量供体为有机元素荧光团;

第二十九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非交联结构,在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且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不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上,其中能量供体为生物荧光团;

第三十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非交联结构,在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且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不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上,其中能量供体为有机上转换荧光团;

第三十一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非交联结构,在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一种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且能量供体和各个能量受体均不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上,其中,能量供体为荧光团,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为荧光团并且是一级能量受体,力致活化生成的能量受体为二级能量受体;

第三十二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非交联结构,在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一种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且能量供体和各个能量受体均不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上,其中,其中能量供体选自有机荧光团、有机金属荧光团、有机元素荧光团、生物荧光团、有机上转换荧光团、无机荧光团、无机上转换荧光团中的一种,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为荧光团并且是一级能量受体,力致活化生成的能量受体为二级能量受体;

第三十三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非交联结构,在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一种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且能量供体和各个能量受体均不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上,其中,其中能量供体为有机荧光团,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为荧光团并且是一级能量受体,力致活化生成的能量受体为二级能量受体;

第三十四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非交联结构,在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一种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且能量供体和各个能量受体均不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上,其中,其中能量供体为有机上转换荧光团,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为荧光团并且是一级能量受体,力致活化生成的能量受体为二级能量受体;

第三十五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非交联结构,在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供体的力敏团、一种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且能量供体和各个能量受体均不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上,其中能量供体为发光团,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为荧光团并且是一级能量受体,力致活化生成的能量受体为二级能量受体;

第三十六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非交联结构,在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有机荧光团和一种螺吡喃力敏团,且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不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上,其中能量供体为荧光团;

第三十七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非交联结构,在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有机荧光团和一种逆环化力敏团,且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不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上,其中能量供体为荧光团;

第三十八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非交联结构,在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二氧环丁烷栓系复合力敏团和一种有机荧光团,且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不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上;

第三十九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非交联结构,在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二氧环丁烷门控复合力敏团和一种有机荧光团,且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不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上;

第四十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非交联结构,在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鲁米诺化学发光团和一种力敏团,且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不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上,其中能量供体为鲁米诺化学发光团;

第四十一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非交联结构,其聚合物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能量供体为无机荧光团;

第四十二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非交联结构,其聚合物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能量供体为无机上转换荧光团;

第四十三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非交联结构,在聚合物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一种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其中能量供体为无机荧光团,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为荧光团并且是一级能量受体,力致活化生成的能量受体为二级能量受体;

第四十四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非交联结构,在聚合物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一种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其中能量供体为无机上转换荧光团,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为荧光团并且是一级能量受体,力致活化生成的能量受体为二级能量受体;

第四十五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非交联结构,其聚合物中含有一种无机上转换荧光团、生物荧光团和一种力敏团,其中,其中能量供体为无机上转换荧光团,生物荧光团是一级能量受体,力敏团为二级能量受体;

第四十六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非交联结构,在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一种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能量供体为荧光团,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为荧光团并且是一级能量受体,力致活化生成的能量受体为二级能量受体,其中,一级能量转移发生在聚合物链内,二级能量转移发生在聚合物链间;

第四十七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非交联结构,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一种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其中能量供体选自有机荧光团、有机金属荧光团、有机元素荧光团、生物荧光团、有机上转换荧光团、无机荧光团、无机上转换荧光团中的一种,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为荧光团并且是一级能量受体,力致活化生成的能量受体为二级能量受体,其中,一级能量转移发生在聚合物链内,二级能量转移发生在聚合物链间;

第四十八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非交联结构,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一种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其中能量供体选自有机荧光团、有机金属荧光团、有机元素荧光团、生物荧光团、有机上转换荧光团、无机荧光团、无机上转换荧光团中的一种,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为荧光团并且是一级能量受体,力致活化生成的能量受体为二级能量受体,其中,一级能量转移发生在聚合物链间,二级能量转移发生在聚合物链内;

第四十九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非交联结构,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一种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其中能量供体为有机荧光团,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为荧光团并且是一级能量受体,力致活化生成的能量受体为二级能量受体,其中,一级能量转移发生在聚合物链内,二级能量转移发生在聚合物链间;

第五十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非交联结构,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一种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其中能量供体为有机上转换荧光团,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为荧光团并且是一级能量受体,力致活化生成的能量受体为二级能量受体,其中,一级能量转移发生在聚合物链间,二级能量转移发生在聚合物链内;

第五十一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非交联结构,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供体的力敏团、一种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能量供体为发光团,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为荧光团并且是一级能量受体,力致活化生成的能量受体为二级能量受体,其中,一级能量转移发生在聚合物链内,二级能量转移发生在聚合物链间;

第五十二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交联结构,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能量供体为荧光团;

第五十三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交联结构,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供体的力敏团和一种能量受体,其中能量供体为荧光团;

第五十四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交联结构,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供体的力敏团和一种能量受体,其中能量供体为发光团;

第五十五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交联结构,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供体的力敏团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均为荧光团;

第五十六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交联结构,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供体的力敏团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能量供体为发光团,能量受体为荧光团;

第五十七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交联结构,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能量供体为有机荧光团;

第五十八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交联结构,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能量供体为有机金属荧光团;

第五十九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交联结构,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能量供体为有机元素荧光团;

第六十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交联结构,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能量供体为生物荧光团;

第六十一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交联结构,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能量供体为有机上转换荧光团;

第六十二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交联结构,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一种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能量供体为荧光团,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为荧光团并且是一级能量受体,力致活化生成的能量受体为二级能量受体;

第六十三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交联结构,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一种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其中能量供体选自有机荧光团、有机金属荧光团、有机元素荧光团、生物荧光团、有机上转换荧光团、无机荧光团、无机上转换荧光团中的一种,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为荧光团并且是一级能量受体,力致活化生成的能量受体为二级能量受体;

第六十四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交联结构,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一种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其中能量供体为有机荧光团,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为荧光团并且是一级能量受体,力致活化生成的能量受体为二级能量受体;

第六十五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交联结构,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一种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其中能量供体为有机上转换荧光团,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为荧光团并且是一级能量受体,力致活化生成的能量受体为二级能量受体;

第六十六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交联结构,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供体的力敏团、一种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能量供体为发光团,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为荧光团并且是一级能量受体,力致活化生成的能量受体为二级能量受体;

第六十七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交联结构,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有机荧光团和一种螺吡喃力敏团,其中能量供体为荧光团;

第六十八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交联结构,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有机荧光团和一种逆环化力敏团,其中能量供体为荧光团;

第六十九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交联结构,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二氧环丁烷栓系复合力敏团和一种有机荧光团;

第七十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交联结构,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二氧环丁烷门控复合力敏团和一种有机荧光团;

第七十一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交联结构,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鲁米诺化学发光团和一种力敏团,其中能量供体为鲁米诺化学发光团;

第七十二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交联结构,在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且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不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上,其中能量供体为荧光团;

第七十三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交联结构,在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供体的力敏团和一种能量受体,且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不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上,其中能量供体为荧光团;

第七十四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交联结构,在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供体的力敏团和一种能量受体,且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不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上,其中能量供体为发光团;

第七十五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交联结构,在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供体的力敏团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且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不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上,其中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均为荧光团;

第七十六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交联结构,在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供体的力敏团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且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不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上,其中,能量供体为发光团,能量受体为荧光团;

第七十七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交联结构,在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且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不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上,其中能量供体为有机荧光团;

第七十八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交联结构,在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且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不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上,其中能量供体为有机金属荧光团;

第七十九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交联结构,在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且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不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上,其中能量供体为有机元素荧光团;

第八十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交联结构,在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且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不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上,其中能量供体为生物荧光团;

第八十一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交联结构,在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且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不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上,其中能量供体为有机上转换荧光团;

第八十二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交联结构,在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一种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且能量供体和各个能量受体均不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上,其中,能量供体为荧光团,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为荧光团并且是一级能量受体,力致活化生成的能量受体为二级能量受体;

第八十三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交联结构,在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一种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且能量供体和各个能量受体均不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上,其中,其中能量供体选自有机荧光团、有机金属荧光团、有机元素荧光团、生物荧光团、有机上转换荧光团、无机荧光团、无机上转换荧光团中的一种,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为荧光团并且是一级能量受体,力致活化生成的能量受体为二级能量受体;

第八十四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交联结构,在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一种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且能量供体和各个能量受体均不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上,其中,其中能量供体为有机荧光团,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为荧光团并且是一级能量受体,力致活化生成的能量受体为二级能量受体;

第八十五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交联结构,在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一种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且能量供体和各个能量受体均不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上,其中,其中能量供体为有机上转换荧光团,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为荧光团并且是一级能量受体,力致活化生成的能量受体为二级能量受体;

第八十六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交联结构,在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供体的力敏团、一种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且能量供体和各个能量受体均不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上,其中能量供体为发光团,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为荧光团并且是一级能量受体,力致活化生成的能量受体为二级能量受体;

第八十七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交联结构,在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有机荧光团和一种螺吡喃力敏团,且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不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上,其中能量供体为荧光团;

第八十八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交联结构,在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有机荧光团和一种逆环化力敏团,且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不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上,其中能量供体为荧光团;

第八十九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交联结构,在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二氧环丁烷栓系复合力敏团和一种有机荧光团,且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不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上;

第九十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交联结构,在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二氧环丁烷门控复合力敏团和一种有机荧光团,且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不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上;

第九十一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交联结构,在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鲁米诺化学发光团和一种力敏团,且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不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上,其中能量供体为鲁米诺化学发光团;

第九十二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交联结构,其聚合物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能量供体为无机荧光团;

第九十三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交联结构,其聚合物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能量供体为无机上转换荧光团;

第九十四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交联结构,在聚合物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一种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其中能量供体为无机荧光团,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为荧光团并且是一级能量受体,力致活化生成的能量受体为二级能量受体;

第九十五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交联结构,在聚合物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一种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其中能量供体为无机上转换荧光团,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为荧光团并且是一级能量受体,力致活化生成的能量受体为二级能量受体;

第九十六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交联结构,其聚合物中含有一种无机上转换荧光团、生物荧光团和一种力敏团,其中,其中能量供体为无机上转换荧光团,生物荧光团是一级能量受体,力敏团为二级能量受体;

第九十七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交联结构,在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一种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能量供体为荧光团,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为荧光团并且是一级能量受体,力致活化生成的能量受体为二级能量受体,其中,一级能量转移发生在聚合物链内,二级能量转移发生在聚合物链间;

第九十八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交联结构,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一种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其中能量供体选自有机荧光团、有机金属荧光团、有机元素荧光团、生物荧光团、有机上转换荧光团、无机荧光团、无机上转换荧光团中的一种,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为荧光团并且是一级能量受体,力致活化生成的能量受体为二级能量受体,其中,一级能量转移发生在聚合物链内,二级能量转移发生在聚合物链间;

第九十九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交联结构,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一种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其中能量供体选自有机荧光团、有机金属荧光团、有机元素荧光团、生物荧光团、有机上转换荧光团、无机荧光团、无机上转换荧光团中的一种,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为荧光团并且是一级能量受体,力致活化生成的能量受体为二级能量受体,其中,一级能量转移发生在聚合物链间,二级能量转移发生在聚合物链内;

第一百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交联结构,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一种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其中能量供体为有机荧光团,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为荧光团并且是一级能量受体,力致活化生成的能量受体为二级能量受体,其中,一级能量转移发生在聚合物链内,二级能量转移发生在聚合物链间;

第一百零一种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交联结构,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能量供体、一种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其中能量供体为有机上转换荧光团,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为荧光团并且是一级能量受体,力致活化生成的能量受体为二级能量受体,其中,一级能量转移发生在聚合物链间,二级能量转移发生在聚合物链内;

第一百零二种结构: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为交联结构,在同一条聚合物链中含有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供体的力敏团、一种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和一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能量供体为发光团,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为荧光团并且是一级能量受体,力致活化生成的能量受体为二级能量受体,其中,一级能量转移发生在聚合物链内,二级能量转移发生在聚合物链间。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发生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的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中,至少一种能量供体和/或至少一种能量受体是由所述聚合物链上的力敏团受力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生力致能量转移的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的组合,包括力致直接生成的能量供体与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的组合、力致直接生成的能量供体与力致直接生成的能量受体的组合、力致直接生成的能量供体与力致间接生成的能量受体的组合、力致间接生成的能量供体与非力致来源的能量受体的组合、力致间接生成的能量供体与力致直接生成的能量受体的组合、力致间接生成的能量供体与力致间接生成的能量受体的组合、非力致来源的能量供体与力致直接生成的能量受体的组合、非力致来源的能量供体与力致间接生成的能量受体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力致来源的能量供体/能量受体,包括预先存在的能量供体/能量受体、光活化生成的能量供体/能量受体、热活化生成的能量供体/能量受体、电活化生成的能量供体/能量受体、化学活化生成的能量供体/能量受体、生物活化生成的能量供体/能量受体、磁活化生成的能量供体/能量受体。

6.一种实现力致能量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一种力致响应聚合物,其聚合物链上含有至少一个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供体的力敏团和/或至少一个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所述的由聚合物链上的力敏团通过机械力作用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供体和/或能量受体并分别与所述聚合物中相应的能量受体和能量供体之间同时发生链内和链间能量转移。

7.一种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其聚合物链上含有至少一个复合力敏团,其中至少一个能量供体和/或至少一个能量受体由所属复合力敏团中的至少一个力敏基元/单力敏团力致活化直接和/或间接生成,所述由复合力敏团直接和/或间接生成的能量供体和/或能量受体与相应的能量受体和能量供体发生链内和/或链间能量转移。

8.一种实现力致能量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一种力致响应聚合物,其聚合物链上含有至少一个复合力敏团,其中至少一个能量供体和/或至少一个能量受体由所属复合力敏团中的至少一个力敏基元/单力敏团力致活化直接和/或间接生成,所述由复合力敏团直接和/或间接生成的能量供体和/或能量受体与相应的能量受体和能量供体发生链内和/或链间能量转移。

9.一种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其聚合物链上含有至少两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供体的力敏团和/或至少两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所述的由聚合物链上的力敏团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的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分别与相应的能量受体和能量供体之间发生能量转移。

10.一种实现力致能量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一种力致响应聚合物,其聚合物链上含有至少两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供体的力敏团和/或至少两种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所述的由聚合物链上的力敏团通过机械力作用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供体和/或能量受体并分别与相应的能量受体和能量供体之间发生能量转移。

11.一种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其聚合物链上含有至少一个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供体的力敏团和/或至少一个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所述的由聚合物链上的力敏团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的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分别与相应的能量受体和能量供体之间发生能量转移;其中还含有供体和受体均为非力致产生的能量转移。

12.一种实现力致能量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一种力致响应聚合物,其聚合物链上含有至少一个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供体的力敏团和/或至少一个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所述的由聚合物链上的力敏团通过机械力作用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供体和/或能量受体并分别与相应的能量受体和能量供体之间发生能量转移;其中还含有供体和受体均为非力致产生的能量转移。

13.一种力致链内能量转移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其聚合物链上含有至少一个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供体的力敏团和/或至少一个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直接相连形成互为取代基,且都在骨架链上,其中所述的由聚合物链上的力敏团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的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分别与所述同一聚合物链上相应的能量受体和能量供体之间发生能量转移。

14.一种实现力致链内能量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一种力致响应聚合物,其聚合物链上含有至少一个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供体的力敏团和/或至少一个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直接相连形成互为取代基,且都在骨架链上,其中所述的由聚合物链上的力敏团通过机械力作用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供体和/或能量受体并分别与所述同一聚合物链上相应的能量受体和能量供体之间发生能量转移。

15.一种力致链内能量转移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其聚合物链上含有至少一个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供体的力敏团和/或至少一个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直接相连形成互为取代基,且其中仅能量供体或能量受体在骨架链上,其中所述的由聚合物链上的力敏团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的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分别与所述同一聚合物链上相应的能量受体和能量供体之间发生能量转移。

16.一种实现力致链内能量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一种力致响应聚合物,其聚合物链上含有至少一个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供体的力敏团和/或至少一个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直接相连形成互为取代基,且其中仅能量供体或能量受体在骨架链上,其中所述的由聚合物链上的力敏团通过机械力作用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供体和/或能量受体并分别与所述同一聚合物链上相应的能量受体和能量供体之间发生能量转移。

17.一种力致链内能量转移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其聚合物链上含有至少一个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供体的力敏团和至少一个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所述的由聚合物链上的力敏团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的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分别与所述同一聚合物链上相应的能量受体和能量供体之间发生能量转移。

18.一种实现力致链内能量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一种力致响应聚合物,其聚合物链上含有至少一个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供体的力敏团和至少一个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所述的由聚合物链上的力敏团通过机械力作用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供体和/或能量受体并分别与所述同一聚合物链上相应的能量受体和能量供体之间发生能量转移。

19.一种力致链内能量转移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其聚合物链上含有至少一个非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的能量供体和至少一个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所述的由聚合物链上的力敏团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的能量受体与所述同一聚合物链上相应的能量供体之间发生能量转移。

20.一种实现力致链内能量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一种力致响应聚合物,其聚合物链上含有至少一个非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的能量供体和至少一个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所述的由聚合物链上的力敏团通过机械力作用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的能量受体与所述同一聚合物链上相应的能量供体之间发生能量转移。

21.一种力致链内能量转移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其聚合物链上含有至少一个可以力致活化而间接生成能量供体的力敏团和至少一个非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的能量受体,其中所述的由聚合物链上的力敏团力致活化而间接生成的能量供体与所述同一聚合物链上相应的能量受体之间发生能量转移。

22.一种实现力致链内能量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一种力致响应聚合物,其聚合物链上含有至少一个可以力致活化而间接生成能量供体的力敏团和至少一个非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的能量受体,其中所述的由聚合物链上的力敏团通过机械力作用活化而间接生成能量供体与所述同一聚合物链上相应的能量受体之间发生能量转移。

23.一种力致链内能量转移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其聚合物链上含有至少一个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生成能量供体的力敏团和至少一个非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的能量受体,其中所述的由聚合物链上的力敏团力致活化而直接生成的能量供体为非发光体,其中所述的由聚合物链上的力敏团力致活化而直接生成的能量供体与所述同一聚合物链上相应的能量受体之间发生能量转移。

24.一种实现力致链内能量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一种力致响应聚合物,其聚合物链上含有至少一个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生成能量供体的力敏团和至少一个非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的能量受体,其中所述的由聚合物链上的力敏团力致活化而直接生成的能量供体为非发光体,其中所述的由聚合物链上的力敏团通过机械力作用活化而直接生成能量供体与所述同一聚合物链上相应的能量受体之间发生能量转移。

25.一种力致链内能量转移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其聚合物链上含有至少一个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生成能量供体的力敏团和至少一个非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的能量受体,其中所述的由聚合物链上的力敏团力致活化而直接生成的能量供体为发光体,其中所述的由聚合物链上的力敏团力致活化而直接生成的能量供体与所述同一聚合物链上相应的能量受体之间发生多级能量转移。

26.一种实现力致链内能量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一种力致响应聚合物,其聚合物链上含有至少一个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生成能量供体的力敏团和至少一个非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的能量受体,其中所述的由聚合物链上的力敏团力致活化而直接生成的能量供体为发光体,其中所述的由聚合物链上的力敏团通过机械力作用活化而直接生成能量供体与所述同一聚合物链上相应的能量受体之间发生多级能量转移。

27.一种力致链内能量转移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其聚合物链上含有至少一个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生成能量供体的力敏团和至少一个非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的能量受体,其中所述的由聚合物链上的力敏团力致活化而直接生成的能量供体为发光体,其中所述的由聚合物链上的力敏团力致活化而直接生成的能量供体与所述同一聚合物链上相应的能量受体之间发生多级能量转移,其中能量受体为非预先存在的。

28.一种实现力致链内能量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一种力致响应聚合物,其聚合物链上含有至少一个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生成能量供体的力敏团和至少一个非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的能量受体,其中所述的由聚合物链上的力敏团力致活化而直接生成的能量供体为发光体,其中所述的由聚合物链上的力敏团通过机械力作用活化而直接生成能量供体与所述同一聚合物链上相应的能量受体之间发生多级能量转移,其中能量受体为非预先存在的。

29.一种力致链间能量转移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其聚合物链上含有至少一个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供体的力敏团和/或至少一个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所述的由聚合物链上的力敏团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的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分别与所述聚合物中不同聚合物链上和可选的非聚合物链上相应的能量受体和能量供体之间发生能量转移。

30.一种实现力致链间能量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一种力致响应聚合物,其聚合物链上含有至少一个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供体的力敏团和/或至少一个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所述的由聚合物链上的力敏团通过机械力作用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供体和/或能量受体并分别与所述聚合物中不同聚合物链上和可选的非聚合物链上相应的能量受体和能量供体之间发生能量转移。

31.一种力致链间能量转移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其聚合物链上含有至少一个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所述的由聚合物链上的力敏团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的能量受体与所述聚合物中的非聚合物链上相应的能量供体之间发生能量转移。

32.一种实现力致链间能量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一种力致响应聚合物,其聚合物链上含有至少一个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所述的由聚合物链上的力敏团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的能量受体与所述聚合物中的非聚合物链上相应的能量供体之间发生能量转移。

33.一种力致链间能量转移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其聚合物链上含有至少一个可以力致活化而间接生成能量供体的力敏团,其中所述的由聚合物链上的力敏团力致活化而间接生成的能量供体与所述聚合物中的非聚合物链上相应的能量受体之间发生能量转移。

34.一种实现力致链间能量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一种力致响应聚合物,其聚合物链上含有至少一个可以力致活化而间接生成能量供体的力敏团,其中所述的由聚合物链上的力敏团力致活化而间接生成的能量供体与所述聚合物中的非聚合物链上相应的能量受体之间发生能量转移。

35.一种力致链间能量转移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其聚合物链上含有至少一个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生成能量供体的力敏团,其中所述的由聚合物链上的力敏团力致活化而直接生成的能量供体为非发光体,且其与所述的非聚合物链上相应的能量受体之间发生能量转移。

36.一种实现力致链间能量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一种力致响应聚合物,其聚合物链上含有至少一个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生成能量供体的力敏团,其中所述的由聚合物链上的力敏团力致活化而直接生成的能量供体为非发光体,且其与所述的非聚合物链上相应的能量受体之间发生能量转移。

37.一种力致链间能量转移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其聚合物链上含有至少一个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生成能量供体的力敏团,其中所述的由聚合物链上的力敏团力致活化而直接生成的能量供体为发光体,且其与所述的非聚合物链上相应的能量受体之间发生多级能量转移。

38.一种实现力致链间能量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一种力致响应聚合物,其聚合物链上含有至少一个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生成能量供体的力敏团,其中所述的由聚合物链上的力敏团力致活化而直接生成的能量供体为发光体,且其与所述的非聚合物链上相应的能量受体之间发生多级能量转移。

39.一种力致链间能量转移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其聚合物链上含有至少一个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生成能量供体的力敏团,其中所述的由聚合物链上的力敏团力致活化而直接生成的能量供体为发光体,其与所述的非聚合物链上相应的能量受体之间发生一级能量转移,其中能量受体为非预先存在的。

40.一种实现力致链间能量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一种力致响应聚合物,其聚合物链上含有至少一个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生成能量供体的力敏团,其中所述的由聚合物链上的力敏团力致活化而直接生成的能量供体为发光体,其与所述的非聚合物链上相应的能量受体之间发生一级能量转移,其中能量受体为非预先存在的。

41.一种可以发生能量转移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直接相连形成互为取代基,其含有如下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力致能量转移的聚合物,其聚合物链上含有至少一个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供体的力敏团和/或至少一个可以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能量受体的力敏团,其中所述的由聚合物链上的力敏团力致活化而直接和/或间接生成的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分别与相应的能量受体和能量供体之间发生能量转移。通过使用合适的力敏团,可以有机地调控力致能量转移,聚合物可以灵活地实现力致发光、力致荧光、力致变色等,从而在能量转移材料、传感器材料、生物分析材料等方面获得广泛的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翁秋梅
技术研发日:2019.01.01
技术公布日:2020.07.0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