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高耐磨性和抑制噪声的可手撕织物胶粘带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829075发布日期:2020-02-04 12:1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高耐磨性工程胶粘带(1),特别是可以自身卷绕成胶粘带卷的胶粘带(1),尤其是一种电缆绕包带(1),包括一面配备有压敏粘胶剂涂层(3)的带状双层的基材(2),其中,所述基材(2)包括由梭织物构成的第一纺织层(4)和第二纺织层(5),他们完全通过粘合层(6)相互固定结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纺织层(5)由梭织物构成,其中,所述第一纺织层(4)的梭织物和所述第二纺织层(5)的梭织物各自的表面密度在50g/m2至300g/m2范围内,其中,所述粘合层(6)的表面密度在50g/m2至300g/m2范围内,并且其中,所述胶粘带(1)具有至少0.50mm的厚度(d),以不同于直线样式的形式实施至少一个胶粘带边缘(10),该样式是利用一种分割处理法进行结构化处理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粘带(1),其特征在于,将两个胶粘带边缘(10)设计成锯齿形切边,其通过具有齿尖(12)、齿面(14,16)和齿根(18)的齿形样式来进行描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胶粘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尖(12)和齿根(18)之间的齿高(zh)在0.1mm至3.0mm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胶粘带(1),其特征在于,通过分割处理在所述齿面(14,16)范围内将位于所述胶粘带边缘(10)附近的外侧经纱(7)切断,或者在所述齿根(18)范围内至少切开一个口,每个边缘(10)上经过如此削减后的经纱(7)的数量在1至15范围内,优选在2至12范围内,尤其优选在6至11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胶粘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纺织层(5)的梭织物是与所述第一纺织层(4)的梭织物相同的梭织物。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胶粘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纺织层(4)的梭织物和/或者第二纺织层(5)的梭织物各自的表面密度在110g/m2至200g/m2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胶粘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纺织层(4)的梭织物和/或者所述第二纺织层(5)的梭织物各自由尤其是100%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构成的聚酯纤维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胶粘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6)的表面密度在55g/m2至150g/m2范围内。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胶粘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6)由一种热熔胶粘材料构成,所述热熔胶粘材料尤其主要由如乙烯丙烯酸丁酯或者乙烯丙烯酸乙烯酯的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构成,或者主要由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构成,该共聚物优选经过可uv交联的丙烯酸酯树脂改性,和/或者尤其在侧链中含有uv-c-光活性聚合基团。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胶粘带(1),其特征在于,根据dinen1939在所述基材(2)的第一纺织层(4)和第二纺织层(5)之间测定的胶合附着力大于10n/cm,并且优选在12n/cm至15n/cm范围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胶粘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剂涂层(3)由丙烯酸酯胶粘材料或者醋酸酯胶粘材料构成,尤其由与所述粘合层(6)相同的热熔胶粘材料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胶粘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剂涂层(3)的表面密度在大约50g/m2至300g/m2范围内,优选在55g/m2至150g/m2范围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胶粘带(1),其特征在于,厚度(d)在0.50mm至1.0mm范围内,优选厚度(d)在0.55mm至0.75mm范围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胶粘带(1),其特征在于,根据dinen1939进行检测时在钢上的粘接力在4.5n/cm至15.0n/cm范围内,优选在6.0n/cm至11.0n/cm范围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胶粘带(1),其特征在于,根据dinen1939所检测的在胶粘带背面(4a)上的粘接力在4.0n/cm至15.0n/cm范围内,优选在5.5n/cm至8.0n/cm范围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胶粘带(1),其特征在于,根据dinen1944进行检测时的解卷力在2n至15n范围内,优选在2n至9n范围内,以及优选特征在于lv312规定的横向撕裂性。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胶粘带(1),其特征在于,根据dinen14410进行检测时的耐裂强度在50n/cm至300n/cm范围内,优选在90n/cm至150n/cm范围内,并且优选根据埃尔门多夫试验的撕裂强度<15000mn,尤其为5000mn至12000mn。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胶粘带(1),其特征在于,根据dinen14410进行检测时的断裂伸长率大于/等于20%,并且优选落在20%至50%范围内。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胶粘带(1),其特征在于,根据lv312的至少为e级的耐磨损性能,尤其在5mm芯子上测定的耐磨损性能在5500至10000次行程的范围内。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胶粘带(1),其特征在于,根据lv312的至少为b级的抑制噪声等级,优选抑制噪声在根据lv312的2db(a)至5db(a)范围内。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胶粘带(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纺织层(4)的梭织物中和/或者在所述第二纺织层(5)的梭织物中的经纱(7)和纬纱(8)分别是不同的,其中,所述经纱(7)的支数与纬纱(8)的支数之比为1:8-11,优选为1:10。

22.根据权利要求1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胶粘带(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纺织层(4)的梭织物中和/或者在所述第二纺织层(5)的梭织物中的经纱(7)各自具有30dtex至110dtex、优选50dtex至76dtex范围内的支数。

23.根据权利要求1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胶粘带(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纺织层(4)的梭织物中和/或者在所述第二纺织层(5)的梭织物中的纬纱各自具有110dtex至1000dtex范围内的支数,优选110dtex至550dtex范围内的支数。

24.根据权利要求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胶粘带(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纺织层(4)的梭织物中和/或者在所述第二纺织层(5)的梭织物中的经纱(7)和/或者纬纱(8)各自由12至240根数量范围内的长丝组成,优选由经纱(7)中的24至36根长丝和纬纱(8)中的36至144根长丝组成。

25.根据权利要求1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胶粘带(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纺织层(4)的梭织物中和/或者在所述第二纺织层(5)的梭织物中存在具有45±3根经纱(7)和23±2根纬纱(8)的纱线结构。

26.根据权利要求1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胶粘带(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纺织层(4)的梭织物中和/或者在所述第二纺织层(5)的梭织物中的经纱(7)和/或者纬纱(8)各自经过变形处理和/或者交织处理,其中,尤其每米存在50至150个交织点。

27.根据权利要求1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胶粘带(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纺织层(4)的梭织物中和/或者在所述第二纺织层(5)的梭织物中的纬纱(8)各自由不同纱线形式(fdy,dty)的长丝组合而成。

28.一种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至27中任一项所述胶粘带(1)的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

-利用粘合层(6)将第一纺织层(4)的梭织物与第二纺织层(5)的梭织物胶合来制备基材(2),

-将粘胶剂涂层(3)涂覆到胶合件的至少一面上,

-卷绕成宽度(bm)较大的母卷(30),

-将所述母卷(30)制作成较小宽度(b)的细卷(32),其中,从所述母卷(30)引导覆盖了粘胶剂涂层(3)的胶合件经过分割装置(22),在这里进行分割,然后将所述胶粘带(1)卷绕到所述细卷(32)上,其中,在所述分割装置(22)中使用至少一个锯齿刀具(20)以制成所述胶粘带(1)的胶粘带边缘(10)。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无压力的涂层方法将胶粘材料涂覆到所述粘合层(6)中和/或者所述粘胶剂涂层(3)中,其中,所述胶粘材料作为封闭的膜落在所述第一纺织层(4)或所述第二纺织层(5)上。

30.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制备所述基材(2),使用具有权利要求5至7、10、19和/或者22至27中任一项或多项的特征部分的特征的梭织物作为所述第一纺织层(4)的梭织物和/或者作为所述第二纺织层(5)的梭织物。

31.根据权利要求28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剂涂层(3)和/或者所述粘合层(6)具有权利要求8、9、11和/或者12的一项或多项的特征部分的特征。

32.根据权利要求28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割装置(22)中锯齿刀具(20)所具有的齿的齿高(zh)在0.1mm至3.0mm范围内,其中存在齿高(zh)在0.1mm至<1.0mm范围内的小齿,和/或者存在齿高(zh)在1.0mm至3.0mm范围内的大齿。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