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绿硅胶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55259发布日期:2020-10-28 11:58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阻燃绿硅胶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阻燃绿硅胶带,属于硅胶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硅硅橡胶自粘带由耐高温可叠接胶带粘性无机硅橡胶制成,胶带上附有易剥离保护层,能在h级高温250℃(365°f)下使用,尤其适合于加包在电缆终端最外层,可耐电痕。使用时在终端处加包层重叠的胶带封头,整个终端从电缆外壳一英寸处到金属突起处,另加包一层半重叠的胶带。包带时轻轻用力(可使胶带有10%-100%的伸长),所绕最后一圈胶带不得拉伸,为防止胶带绕端翘离,按住胶带直至其自融相粘(使用时禁水防尘)。

现有的绿硅胶带阻燃效果欠佳,大多硅胶带用于包裹线束,但是目前的硅胶带阻燃效果欠佳,一旦遭遇高温或者火灾,硅胶带非常容易被烧毁,进而导致线路损坏,现在急需阻燃绿硅胶带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阻燃绿硅胶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增强绿硅胶带阻燃性能,阻燃防火效果显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阻燃绿硅胶带,包括撕头、硅胶带主体、卷绕环以及阻燃组件,所述硅胶带主体卷绕在卷绕环环形侧面,所述阻燃组件设置在硅胶带主体内部,所述撕头设置在硅胶带主体前侧,所述阻燃组件包括抗粘层、聚酯玻纤布、无卤阻燃层、硅胶基础层、环氧树脂层、有机硅粘合层以及保护膜,所述硅胶带主体上端面设置有抗粘层,所述硅胶带主体内部设置有硅胶基础层,所述硅胶基础层上端面粘接有无卤阻燃层,所述无卤阻燃层上端面与抗粘层下端面相粘接,所述硅胶基础层下端面粘接有环氧树脂层,所述环氧树脂层下端面粘接有有机硅粘合层,所述有机硅粘合层下端面粘接有保护膜。

进一步地,所述卷绕环宽度与硅胶带主体宽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硅胶带主体为绿色硅胶带,所述保护膜为透明防水膜,所述抗粘层为单硅离型膜。

进一步地,所述环氧树脂层内部为溴化环氧树脂,所述无卤阻燃层内部填充有无卤阻燃剂和含卤阻燃混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聚酯玻纤布、无卤阻燃层以及环氧树脂层厚度均为0.01毫米,所述硅胶基础层厚度为0.05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抗粘层通过丙烯酸乳液型胶粘剂与聚酯玻纤布层相粘接,所述聚酯玻纤布层通过丙烯酸乳液型胶粘剂与无卤阻燃层相粘接,所述无卤阻燃层通过丙烯酸乳液型胶粘剂与硅胶基础层相粘接,所述环氧树脂层通过丙烯酸乳液型胶粘剂与硅胶基础层相粘接,所述有机硅粘合层通过丙烯酸乳液型胶粘剂与环氧树脂层,所述保护膜通过丙烯酸乳液型胶粘剂与有机硅粘合层相粘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阻燃绿硅胶带,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抗粘层、聚酯玻纤布、无卤阻燃层、硅胶基础层、环氧树脂层、有机硅粘合层以及保护膜,该设计增加了绿硅胶带的阻燃性能,解决了原有绿硅胶带阻燃效果欠佳的问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阻燃效果。

因卷绕环宽度与硅胶带主体宽度相同,方便硅胶带主体卷绕在卷绕环上,因硅胶带主体为绿色硅胶带,保护膜为透明防水膜,增加防水性能,因抗粘层为单硅离型膜,提高抗粘性能,因环氧树脂层内部为溴化环氧树脂,无卤阻燃层内部填充有无卤阻燃剂和含卤阻燃混合物,增加硅胶带主体的耐高温和阻燃性能,因聚酯玻纤布、无卤阻燃层以及环氧树脂层厚度均为0.01毫米,硅胶基础层厚度为0.05毫米,方便硅胶带主体的卷绕使用,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增强绿硅胶带阻燃性能,阻燃防火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阻燃绿硅胶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阻燃绿硅胶带中阻燃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阻燃绿硅胶带中阻燃组件的正视剖面图;

图中:1-撕头、2-硅胶带主体、3-卷绕环、4-阻燃组件、41-抗粘层、42-聚酯玻纤布、43-无卤阻燃层、44-硅胶基础层、45-环氧树脂层、46-有机硅粘合层、47-保护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阻燃绿硅胶带,包括撕头1、硅胶带主体2、卷绕环3以及阻燃组件4,硅胶带主体2卷绕在卷绕环3环形侧面,阻燃组件4设置在硅胶带主体2内部,撕头1设置在硅胶带主体2前侧。

阻燃组件4包括抗粘层41、聚酯玻纤布42、无卤阻燃层43、硅胶基础层44、环氧树脂层45、有机硅粘合层46以及保护膜47,硅胶带主体2上端面设置有抗粘层41,硅胶带主体2内部设置有硅胶基础层44,硅胶基础层44上端面粘接有无卤阻燃层43,无卤阻燃层43上端面与抗粘层41下端面相粘接,硅胶基础层44下端面粘接有环氧树脂层45,环氧树脂层45下端面粘接有有机硅粘合层46,有机硅粘合层46下端面粘接有保护膜47,该设计解决了原有绿硅胶带阻燃效果欠佳的问题。

卷绕环3宽度与硅胶带主体2宽度相同,方便硅胶带主体2卷绕在卷绕环3上,硅胶带主体2为绿色硅胶带,保护膜47为透明防水膜,增加防水性能,抗粘层41为单硅离型膜,提高抗粘性能,环氧树脂层45内部为溴化环氧树脂,无卤阻燃层43内部填充有无卤阻燃剂和含卤阻燃混合物,增加硅胶带主体2的耐高温和阻燃性能,聚酯玻纤布42、无卤阻燃层43以及环氧树脂层45厚度均为0.01毫米,硅胶基础层44厚度为0.05毫米,方便硅胶带主体2的卷绕使用。

抗粘层41通过丙烯酸乳液型胶粘剂与聚酯玻纤布42层相粘接,聚酯玻纤布42层通过丙烯酸乳液型胶粘剂与无卤阻燃层43相粘接,无卤阻燃层43通过丙烯酸乳液型胶粘剂与硅胶基础层44相粘接,环氧树脂层45通过丙烯酸乳液型胶粘剂与硅胶基础层44相粘接,有机硅粘合层46通过丙烯酸乳液型胶粘剂与环氧树脂层45,保护膜47通过丙烯酸乳液型胶粘剂与有机硅粘合层46相粘接,增加硅胶带主体2的整体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抗粘层41、聚酯玻纤布42、无卤阻燃层43、硅胶基础层44、环氧树脂层45、有机硅粘合层46以及保护膜47分别通过丙烯酸乳液型胶粘剂粘接构成一个整体,保护膜47为透明防水膜,有效增加了硅胶带主体2的防水性能,抗粘层41为单硅离型膜,避免硅胶带主体2卷绕时粘附,聚酯玻纤布42具有较强的耐高温性,聚酯玻纤布42能够使硅胶带主体2在高温环境下保持不变形、不皱缩,同时环氧树脂层45内部为溴化环氧树脂,溴代环氧树脂具有自熄性和较好的耐热性,无卤阻燃层43内部填充有无卤阻燃剂和含卤阻燃混合物,无卤阻燃剂以及含卤阻燃混合物具有较好的阻燃性,溴代环氧树脂、无卤阻燃剂以及含卤阻燃混合物进一步增加了硅胶带主体2的阻燃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