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218018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农业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中,环境中的污染物很大一部分都会进入或者经过土壤。因 为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可能会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中聚集,从而造成人体内长期积蓄对人 体造成危害。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是多种途径的,除了大气干湿沉降的来源之外,农业生 产、污水农用灌溉、等也可能会造成重金属对大气、土壤和水体的环境污染。
[0003]目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化学药剂和方法对土壤进行修复,主要基于重金属螯合 齐U,如壳聚糖,来使得土壤中的可交换态的重金属转变为稳定态的重金属,降低农作物对重 金属的吸收量,从而起到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效果。
[0004] 例如,申请号为20031010891.0的中国专利申请,其公开了土壤污染的化学调控 齐IJ,其主要成分为低分子量壳聚糖,但是由于其对金属锌有很强的络合能力,而且主要是作 为淋洗剂来使用。
[0005] 申请号为20111041314. 5的中国专利申请,其公开了利用耐镉的烟草品种、壳聚 糖溶液和活化土壤中重金属的微生物来共同作用,但是由于其是基于与作物品种的配合, 因而使用作物范围较宅,同时重复性较低。
[0006] 申请号为20121023142. 2的中国专利申请,其公开了重金属吸附絮凝剂,是壳聚 糖和槐糖脂的酸性水溶液,但是其本质是将所述重金属吸附絮凝剂用于吸附水体中的重金 属,并未从根源上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问题。
[0007] 因此,寻找一种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力强,且适用范围较广的土壤修复剂,显得 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土壤修复剂。
[0009] 本发明土壤修复剂,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三巯基均三嗪5?20份,磷酸盐 10?30份,碳酸盐15?30份,海泡石45?60份,粘接剂2?5份。
[0010]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方案,本发明土壤修复剂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三巯基均三 嗪10?15份,磷酸盐10?20份,碳酸盐15?20份,海泡石50?60份,粘接剂2?4份。 [0011] 进一步的,作为更优选方案,本发明土壤修复剂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三巯基均 三嗪10份,磷酸盐15份,碳酸盐20份,海泡石52份,粘接剂3份。
[0012] 其中,所述磷酸盐优选为钙镁磷肥和/或磷矿粉,所述碳酸盐优选为碳酸钙和/或 碳酸镁;所述粘结剂优选为羧甲基淀粉、糊精或硅藻土。
[0013] 进一步的,作为最优方案,本发明土壤修复剂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三巯基均三 嗪10份,钙镁磷肥15份,碳酸钙20份,海泡石52份,糊精3份。
[0014]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5] a、将三巯基均三嗪与磷酸盐混合,得混合料A ;
[0016] b、在混合料A中加入粘结剂,混合,得混合料B ;
[0017] c、在混合料B中加入碳酸盐,混合,得混合料C ;
[0018] d、在混合料C中加入海泡石,混合,得混合料D ;
[0019] e、将混合料D造粒、干燥,即得本发明土壤修复剂。
[0020] 其中,所述e步骤中的干燥采用流化床蒸汽干燥。
[0021] 本发明土壤修复剂可以有效的降低土壤中重金属如铅、镉的含量,施用方法为每 个季节在土壤中撒施1?2次,总施用量为15?20kg/亩,撒施后再灌水保证修复剂与土 壤充分接触。在作物种植期间施用,可以使土壤中重金属离子向无效态转化,从而减少作物 对于重金属的吸收。
[0022]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方案,本发明土壤修复剂通常选择在作物的苗期施用,以及在 其抽穗期前一周施用,同时,在作物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有助于提高本发明土壤修复剂的 修复效果,进一步降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
[0023] 本发明有益效果:
[0024] 1、本发明土壤修复剂对土壤修复效果良好,尤其可以大幅降低土壤中重金属如 铅、铺等的含量。
[0025] 2、在作物生长期施用本发明土壤修复剂,可以有效降低作物中重金属含量。
[0026] 3、本发明土壤修复剂各组分对人体和环境均无害,绿色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本发明土壤修复剂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三巯基均三嗪5?20份,磷酸盐10? 30份,碳酸盐15?30份,海泡石45?60份,粘接剂2?5份。
[0028]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本发明土壤修复剂对土壤的修复作用,降低土壤中重金属铅、 镉的活性,本发明土壤修复剂优选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三巯基均三嗪10?15份,磷酸 盐10?20份,碳酸盐15?20份,海泡石50?60份,粘接剂2?4份;更优选为三巯基均 三嗪10份,磷酸盐15份,碳酸盐20份,海泡石52份,粘接剂3份。
[0029] 其中,所述磷酸盐可以采用农业上常用的种类,如钙镁磷肥、磷矿粉等;所述碳酸 盐也可采用农业上常用的种类,如碳酸钙、碳酸镁等。
[0030] 本发明土壤修复剂中粘结剂主要起粘接作用,因此,为了提高本发明土壤修复剂 的性能,因此,常用粘结剂均适用于本发明,优选为羧甲基淀粉、糊精或硅藻土。
[0031] 进一步的,作为最优方案,本发明土壤修复剂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三巯基均三 嗪10份,钙镁磷肥15份,碳酸钙20份,海泡石52份,糊精3份。
[0032]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
[0033] 本发明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4] a、将三巯基均三嗪与磷酸盐混合,得混合料A ;
[0035] b、在混合料A中加入粘结剂,混合,得混合料B ;
[0036] c、在混合料B中加入碳酸盐,混合,得混合料C ;
[0037] d、在混合料C中加入海泡石,混合,得混合料D ;
[0038] e、将混合料D造粒、干燥,即得本发明土壤修复剂。
[0039]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本发明土壤修复剂性能,作为优选方案,所述e步骤中干燥采 用流化床蒸汽干燥。
[0040] 本发明土壤修复剂可以有效的降低土壤中重金属如铅、镉的含量,施用方法为每 个季节在土壤中撒施1?2次,总施用量为15?20kg/亩,撒施后再灌水保证修复剂与土 壤充分接触。在作物种植期间施用,可以使土壤中重金属离子向无效态转化,从而减少作物 对于重金属的吸收。
[0041]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方案,本发明土壤修复剂通常选择在作物的苗期施用,以及在 其抽穗期前一周施用,同时,在作物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有助于提高本发明土壤修复剂的 修复效果,进一步降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
[0042]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描述,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 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0043] 实施例1本发明土壤修复剂的制备
[0044] 按照表1中配比称取各组分,并按照下述步骤制备,得到本发明土壤修复剂XFl? XF3。
[0045] a、将三巯基均三嗪与磷酸盐混合,得混合料A ;
[0046] b、在混合料A中加入粘结剂,混合,得混合料B ;
[0047] c、在混合料B中加入碳酸盐,混合,得混合料C ;
[0048] d、在混合料C中加入海泡石,混合,得混合料D ;
[0049] e、将混合料D造粒、干燥,即得本发明土壤修复剂。
[0050] 表 1
[0051]
【主权项】
1. 土壤修复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三巯基均三嗪5?20份,磷酸盐 10?30份,碳酸盐15?30份,海泡石45?60份,粘接剂2?5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修复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三巯基均 三嗪10?15份,磷酸盐10?20份,碳酸盐15?20份,海泡石50?60份,粘接剂2?4 份。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壤修复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三巯基均 三嗪10份,磷酸盐15份,碳酸盐20份,海泡石52份,粘接剂3份。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土壤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盐为钙镁磷 肥和/或磷矿粉,所述碳酸盐为碳酸钙和/或碳酸镁。
5.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土壤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为羧甲基 淀粉、糊精或娃藻土。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土壤修复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三巯基均 三嗪10份,钙镁磷肥15份,碳酸钙20份,海泡石52份,糊精3份。
7. 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 将三巯基均三嗪与磷酸盐混合,得混合料A ; b、 在混合料A中加入粘结剂,混合,得混合料B ; c、 在混合料B中加入碳酸盐,混合,得混合料C ; d、 在混合料C中加入海泡石,混合,得混合料D ; e、 将混合料D造粒、干燥,即得本发明土壤修复剂。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e步骤中的干燥 采用流化床蒸汽干燥。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农业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土壤修复剂,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三巯基均三嗪5~20份,磷酸盐10~30份,碳酸盐15~30份,海泡石45~60份,粘接剂2~5份。其中,所述磷酸盐优选为钙镁磷肥和/或磷矿粉,所述碳酸盐优选为碳酸钙和/或碳酸镁;所述粘结剂优选为羧甲基淀粉、糊精或硅藻土。进一步的,本法还公开了所述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土壤修复剂对土壤重金属镉污染修复效果良好,尤其可以大幅降低土壤中重金属如铅、镉等的含量,且各组分对人体和环境均无害,绿色环保。
【IPC分类】C09K17-40, C09K101-00, B09C1-08
【公开号】CN104531159
【申请号】CN201410745644
【发明人】何其明, 詹绍军, 杨锡良, 谢鹏
【申请人】成都新朝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