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氟碳表面活性剂复配驱油剂的研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55253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氟碳表面活性剂复配驱油剂的研究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种氟碳表面活性剂复配驱油剂的研究发明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氟碳表面活性剂复配驱油剂的研究,属于油田化学领域。
[0002]发明背景
[0003]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重要能源和工业原料,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是重要的战略物资进入20世纪以来,我国石油消费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并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预计到2020年,我国石油年需求量可达5.6?6亿t。可见,我国既是石油进口大国,又是石油消费大国,石油安全关系到我国政局的稳定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缓解石油供需之间的矛盾,在现有的油田中提高采收率,已成为石油工业关注的热点问题表面活性剂在化学驱油中对提高原油采收率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三次采油中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途而现有的传统表面活性剂和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均存在吸附严重耐温抗盐性差等问题。因此,寻找开发新的驱油用表面活性剂是广大科研工作者所面临的任务。氟碳表面活性剂以其独特的三高两憎性能倍受青睐,但由于其前期合成困难,价格较高,使其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实际生产中经常使用表面活性剂的混合体系,通过混配组分之间的协同效应,期望得到更加优良的表面活性剂溶液。
[0004]本发明专利结合上述问题,针对胜利油田某一区块高盐低渗的特点,制备了氟碳——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碱的复配驱油体系,并通过实验得到了最佳配比。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复配驱油剂的驱油效果优于单一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效果,且比单一活性剂能更加有效的降低界面张力。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专利涉及利用氟碳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及碱的复配体系的研究,其特征在于:
[0006]上述原料优选自:氟碳intechem-01型表面活性剂(FC-01)。
[0007]上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优选自: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四烷基苯磺酸钠、十六烷基磺酸钠、十八烷基苯磺酸钠之一或组合。
[0008]上述碱优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氢钠之一或组合。
[0009]本发明涉及的二元复配驱油剂体系中各组分的比例为:氟碳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碱为:(0.01 ?0.3%): (0.05 ?0.15%): (0.1 ?1.0%)。
[0010]具体制备方法:将上述样品按比例混合,加水至体系中各组分浓度在上述范围即可,较为简单可行。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在不同复配条件下,体系的油水界面张力值与静态驱油率。其中界面张力测定条件为45°c,转速8500r/min,用旋转滴界面张力仪测定。静态驱油率测定为:将石英砂在105°C下烘干,取一定量砂装入刻度试管,滴入原油,静置48h,使充分渗入沙中,被油饱和后,取本发明专利涉及的复配驱油剂,慢慢沿壁流入刻度试管,静置48h后,每隔6h读取浮起油的体积,重复3次,计算驱油率。由图1数据可以看出,复配后体系的界面张力值较低,且特定复配比例下可达2.346mN/m,静态驱油率可达76.5%,显示出较好的驱油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不仅限于此。
[0013]实施例1:复配驱油剂组成:氟碳表面活性剂:0.08%,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10%,碳酸钠0.20%,碳酸氢钠0.2%。
[0014]具体制备方法:将上述样品按比例混合,加水至体系中各组分浓度为实施例1所要求即可。
[0015]实施例2:复配驱油剂组成:氟碳表面活性剂:0.05%,十四烷基苯磺酸钠:0.15%,碳酸钠0.3%。
[0016]具体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17]实施例3:氟碳表面活性剂:0.05%,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05,碳酸氢钠:0.3%
[0018]具体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主权项】
1.一种利用氟碳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及碱的复配体系的研究,其特征在于:上述原料优选自:氟碳intechem-01型表面活性剂(FC-01 )。
2.如上述权利要求1涉及的利用氟碳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及碱的复配体系,上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优选自: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四烷基苯磺酸钠、十六烷基磺酸钠、十八烷基苯磺酸钠之一或组合。
3.如上述权利要求1涉及的利用氟碳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及碱的复配体系,上述碱优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氢钠之一或组合。
4.如上述权利要求1涉及的利用氟碳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及碱的复配体系,体系中各组分的比例为:氟碳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碱为:(0.01?0.3%):(0.05 ?0.15%): (0.1 ?1.0%)。
【专利摘要】本发明针对胜利油田某一区块高盐低渗的特点,制备了氟碳——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碱的复配驱油体系,并通过实验得到了最佳配比。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复配驱油剂的驱油效果优于单一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效果,且比单一活性剂能更加有效的降低界面张力。体系达到最低界面张力和最高静态驱油率时,体系中各组分的比例为氟碳表面活性剂:0.08%,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10%,碳酸钠0.20%,碳酸氢钠0.2%。
【IPC分类】C09K8-584
【公开号】CN104673264
【申请号】CN201310643260
【发明人】徐苹, 吕美玲
【申请人】青岛惠城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3年12月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