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改良剂的组配方法

文档序号:8468283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土壤改良剂的组配方法
【专利说明】
[000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改良剂,尤其是一种土壤改良剂的组配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大国,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粮食问题永远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我国现有耕地20亿亩,年需化肥1.5亿吨,是世界最大的化肥进口国和氮肥生产国。尽管如此,化肥量仍然满足不了农业发展的需要。宄其原因,关键问题在于化肥的利用率太低。据研宄部门测算,目前全国各地平均氮肥利用率为30-35%,磷肥20-30%,钾肥30-50%。据估计,全国每年因盲目使用浪费化肥约100万吨,折合人民币5亿元。加之由于长期大量施用单质化肥,对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土壤板结,地下水污染,农产品品质下降,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有效合理使用化肥,减少环境污染,消除土壤板结,挖掘土壤潜在肥力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土壤传播的发病率,已成为摆在农业生产上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世界各国都在利用土壤中的有益生物制成的生物土壤改良剂来改善作物根际土壤的微生态区系,将农作物难以利用的物质转化为可被利用的有效营养物质,降低土壤传染病发病率,缓解生态环境不利影响的局面。
[0002]鉴于上述原因,现研发出一种土壤改良剂的组配方法。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土壤改良剂的组配方法,具有减少化肥使用量以至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及消除土壤板结,使农作物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好处。
[0004]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土壤改良剂的组配方法,组配重量百分比为:侧孢短芽孢杆菌溶液15-30%、弗氏链霉菌溶液15-30%、水溶性纳米二氧化硅8-19%、溴甲烷5-10%、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5-23%,以上的各组份按重量配比之和为100%。
[0005]组配重量百分比为:侧孢短芽孢杆菌溶液20-28%、弗氏链霉菌溶液22-29%、水溶性纳米二氧化硅12-14%、溴甲烷8-10%、聚甲基丙烯酸甲酯21-22%,以上的各组份按重量配比之和为100%。
[0006]组配重量百分比为:侧孢短芽孢杆菌溶液17-26%、弗氏链霉菌溶液27-30%、水溶性纳米二氧化硅14-17%、溴甲烷5-10%、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8-22%,以上的各组份按重量配比之和为100%。
[0007]组配重量百分比为:侧孢短芽孢杆菌溶液27-30%、弗氏链霉菌溶液26-30%、水溶性纳米二氧化硅8-15%、溴甲烷5-7%、聚甲基丙烯酸甲酯21-23%,以上的各组份按重量配比之和为100%。
[0008]代谢产物为:玉米素Z、ZR、IPA或diHZ、生长素IAA、赤霉素GA3以及脱落酸ΑΒΑ。
[0009]侧孢短芽孢杆菌11-13亿/克。
[0010]弗氏链霉菌6-9亿/克。
[00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包括侧孢短芽孢杆菌、弗氏链霉菌;代谢产物为:玉米素(Z、ZR、IPA、diHZ)、生长素(IAA)、赤霉素(GA3)以及脱落酸(ABA),具有减少化肥使用量以至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及消除土壤板结,使农作物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好处。
[0012]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实施例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组配重量百分比为:侧孢短芽孢杆菌溶液15-30%、弗氏链霉菌溶液15-30%、水溶性纳米二氧化硅8-19%、溴甲烷5-10%、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5-23%,以上的各组份按重量配比之和为100%ο
[0014]实施例2
组配重量百分比为:侧孢短芽孢杆菌溶液20-28%、弗氏链霉菌溶液22-29%、水溶性纳米二氧化硅12-14%、溴甲烷8-10%、聚甲基丙烯酸甲酯21-22%,以上的各组份按重量配比之和为100%ο
[0015]实施例3
组配重量百分比为:侧孢短芽孢杆菌溶液17-26%、弗氏链霉菌溶液27-30%、水溶性纳米二氧化硅14-17%、溴甲烷5-10%、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8-22%,以上的各组份按重量配比之和为100%ο
[0016]实施例4
组配重量百分比为:侧孢短芽孢杆菌溶液27-30%、弗氏链霉菌溶液26-30%、水溶性纳米二氧化硅8-15%、溴甲烷5-7%、聚甲基丙烯酸甲酯21-23%,以上的各组份按重量配比之和为 100%。
[0017]实施例5
代谢产物为:玉米素Z、ZR、IPA或diHZ、生长素IAA、赤霉素GA3以及脱落酸ΑΒΑ。
[0018]实施例6
侧孢短芽孢杆菌11-13亿/克。
[0019]实施例7
弗氏链霉菌6-9亿/克。
【主权项】
1.一种土壤改良剂的组配方法,其特征在于:组配重量百分比为:侧孢短芽孢杆菌溶液15-30%、弗氏链霉菌溶液15-30%、水溶性纳米二氧化硅8-19%、溴甲烷5_10%、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5-23%,以上的各组份按重量配比之和为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改良剂的组配方法,其特征在于:组配重量百分比为:侧孢短芽孢杆菌溶液20-28%、弗氏链霉菌溶液22-29%、水溶性纳米二氧化硅12_14%、溴甲烷8-10%、聚甲基丙烯酸甲酯21-22%,以上的各组份按重量配比之和为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改良剂的组配方法,其特征在于:组配重量百分比为:侧孢短芽孢杆菌溶液17-26%、弗氏链霉菌溶液27-30%、水溶性纳米二氧化硅14_17%、溴甲烷5-10%、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8-22%,以上的各组份按重量配比之和为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改良剂的组配方法,其特征在于:组配重量百分比为:侧孢短芽孢杆菌溶液27-30%、弗氏链霉菌溶液26-30%、水溶性纳米二氧化硅8_15%、溴甲烷5-7%、聚甲基丙烯酸甲酯21-23%,以上的各组份按重量配比之和为1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改良剂的组配方法,其特征在于:代谢产物为:玉米素Z、ZR、IPA或diHZ、生长素IAA、赤霉素GA3以及脱落酸ΑΒ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改良剂的组配方法,其特征在于:侧孢短芽孢杆菌11-13 亿 / 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改良剂的组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弗氏链霉菌6-9亿/克。
【专利摘要】一种土壤改良剂的组配方法,组配重量百分比为:侧孢短芽孢杆菌溶液15-30%、弗氏链霉菌溶液15-30%、水溶性纳米二氧化硅8-19%、溴甲烷5-10%、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5-23%,以上的各组份按重量配比之和为100%;具有减少化肥使用量以至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及消除土壤板结,使农作物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好处。
【IPC分类】A01N43-90, C09K101-00, A01P21-00, C09K17-40
【公开号】CN104789230
【申请号】CN201510193158
【发明人】吴迪
【申请人】吴迪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