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铸铁质支架的轮段元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5695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铸铁质支架的轮段元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来把底板可转动地装配到千斤顶上的轮段元 件,其中,轮段元件拥有一个部分圆柱形的外壳元件以及两面径向设
立在外壳元件上的侧壁,其中,部分圆柱形的外壳元件具有在其底面 上呈拱形的滚动面,在侧壁的上部分别设有一个止动点。此外,轮段 元件在千斤顶上的布置也是受到保护的。
背景技术
这种千斤顶大多成对地设置在鞍式挂车的底面。其中大多数都具 有外管以及相对于外管而言可以叠縮的内管,外管被位置固定地装配 在挂车上,内管的末端上具有底板。千斤顶为了分离挂车而驶出,从 而使得挂车在其前端区域中能够得以支承并使得挂车下的牵引车能够 驶走。对于现如今使用的安有气体弹簧的挂车来说,在较长的停车时 间期间,由于挂车气体弹簧箱中的压力损失而导致挂车的后部区域下 降。挂车的下降会使得在纵轴中产生一个作用在千斤顶上的推力,千 斤顶利用其支架摩擦封闭地支在地面上,千斤顶因此而施出巨大的弯 曲应力与扭曲应力。
在过去,为了对这一效应施加相反的作用而尝试在千斤顶的下部 区域上设置轮段元件,通过轮段元件在其下方底板上的滚动可以平衡 出现的推力。
在DE40 03 414 Al中描述了一种已公开的轮段元件,它由彼此焊 接的单个组件组成。这类制造极为昂贵,因为侧壁必须在焊接之前首 先与滚动面精确地互相定位。然后需要接着将其它的加固板手动地单 独焊接到侧壁以及分布在侧壁之间的横杆上。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更经济地制造至少具有同等强度的轮段 元件。
按照本发明利用一种轮段元件解决了这一任务,其中的轮段元件 作为整体铸件制造。处于预装配状态的轮段元件的所有不能卸下的组 件均一体地形成。另外,具体地讲,加固板与侧壁均属于连接横杆的 元件。
当外壳元件中的下顶点的两侧各自设有缺口的时候具有优点。术 语"顶点"是指,当千斤顶垂直竖立的时候,轮段元件滚动面的位于 千斤顶正下方的部分,其在圆周方向上位于滚动面的两个末端的中心。 通过缺口可以使得例如弹簧元件被设为螺旋弹簧的形式,它能够在底 板未受负荷的情况下起到复位的作用。
各个缺口优选应该不要被设为具有矩形轮廓的槽,而是应该让各 个缺口在外壳元件的圆周方向上拥有至少一个向外的、与顶点相距的 扩张。相对于初始的槽轮廓而言,扩张可以成形为例如抛物线的形状 或半圆形状。
借助向外至少被部分扩开的缺口轮廓可以使得外壳元件以按照比 例的多种材料保持在顶点区域内,顶点区域拥有较大的收集面以用于 垂直作用的负荷峰值。相反,在轮段元件的顶点两侧则不需要有较大 的滚动面,因为在那里出现的负荷比较小。因此,只要在圆周方向上 增大关于顶点的距离就可以通过扩张而减小滚动面。扩张在向着滚动 面外缘的方向上又一次被縮小,并且滚动面以等同的尺寸被扩大。总 之,借助这个优选实施例,通过减少具有较小负荷的面中的材料可以 使得轮段元件作为铸件变得更难加工这一缺点得到补偿。侧壁的末端应该在圆周方向上借助横杆彼此连接。对于完全偏转 的底板来说,横杆起止动件的作用。另外,弹簧元件可以钩在横杆上, 弹簧元件能够向着轮段元件顶点下方的中心位置给底板施加反作用 力。
外壳元件优选在其下顶点处拥有压平部。
当负荷峰值沿垂直方向作用在轮段元件或位于其下方的底板上的 时候,处于驶出状态的千斤顶可以通过顶点区域内的压平部或平面获 得一个(假设与局部圆柱形的滚动面相比)较大的面以用来接受冲击 并导走力量。这完全实现了轮段元件与底板之间以同样高的表面压力 的线接触。特别地,对于容易脆裂的铸料来说这是个缺点。
在一个特别适用的实施例中,每个横杆都拥有一个向内偏转的末 端止动面。末端止动面这样设置,使得它们在与千斤顶的管接触时能 够平坦地贴附到千斤顶上。这样一来就可以避免在已公开的轮段元件 中通常例如在横杆与千斤顶的管之间出现的线接触,横杆在截面中呈 圆形。这再次大大降低了作用在所涉及组件上的切口应力集中效应。 在铸件上可以很容易地获得倾斜的末端止动面。
在制造技术方面有利的是,轮段元件可以无芯铸造。
前面进一步所描述的轮段元件在已装配状态里通常被集成在千斤 顶中并与底板一起形成支架,其中,千斤顶拥有下管段,轮段元件被 转动地安置在下管段上,并且轮段元件滚动地支在底板上。
在初始位置中,压平部优选地与底板保持平面式的有效接触。在 初始位置中,会形成支架的中间位置并因此而建立千斤顶在未受载荷 情况下的底板。同样,当轮段元件被最大偏移时,横杆的各个末端止动面也平坦 地贴附在千斤顶的下管段上,从而大大地减小作用在组件上的表面压 力。
优选在横杆与支架之间分别设置弹簧元件。弹簧元件优选以其第 一末端钩在横杆上、以其与第一末端对立的第二末端钩在底板上。底 板上的弹簧元件的下止动点应该设置在轮段元件顶点的两侧。当横杆 相对于下止动点向外偏转的时候,弹簧元件彼此之间具有呈V形的定 位。


下面总共借助九幅视图进一步地描述本发明以助于更好地理解。
图l:按照本发明的轮段元件的透视视图2:按照图1的轮段元件的俯视图3:沿图2切割线A-A的轮段元件的截面;
图4:沿图2切割线B-B的轮段元件的截面;
图5:沿图4切割线C-C的轮段元件的截面;
图6:沿图2切割线D-D的轮段元件的截面;
图7:带有轮段元件以及底板的支架的前端视图,支架被装配在 下管段上;
图8:在初始位置中带有轮段元件和底板的支架的截面;和 图9:按照图8的并处于最大偏转位置中的支架的截面。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示出的是轮段元件1的透视图,这种轮段元件1被装配在千
斤顶30 (见图7)的下管段15上。
轮段元件l拥有两面平行的侧壁6a、 6b,在它们的底面4上通过 部分圆柱形的外壳元件3、横杆12a、 12b和中间梁19 (见图2)使得 侧壁6a、 6b彼此相连,外壳元件3拥有两个外凸并呈拱形的滚动面5。在上侧,侧壁6a、 6b各自设有一个止动点7a、 7b,其中,两个止动点 7a、 7b在摆动轴中排成一条直线。例如借助一个连续的销钉或者借助 两个单独的、未进一步示出的销钉可以实现将轮段元件1可转动地装 配在下管段15 (见图7)上,其中,这一个或这两个销钉被管段15或 被一个能够置入管段15中的支承元件侧向支承并且与止动点7a、 7b 有效接合。
外壳元件3以近似于半圆的形状在圆周方向上延伸直至到达止动 点7a、 7b下方的水平平面。在外壳元件3的末端,两侧均具有以总宽 度延伸的横杆12a、 12b。利用平坦的末端止动面13a、 13b增加每根横 杆12a、 12b上的材料厚度。在与下管段15 (见图7)接触的时候,末 端止动面13a、 13b平坦地撞向下管段并因此不但在一方面减小轮段元 件l受损的风险、而且在另一方面减小下管段15受损的风险。当轮段 元件1保持绝对竖直的时候,末端止动面13a、 13b以大约45°角向内 倾斜。在止动点7a、 7b的正下方,沿着圆周方向在横杆12a、 12b之间 的中心具有外壳元件3的顶点8。
侧壁6a、 6b拥有在止动点7a、 7b下方向回偏转的壁段18a、 18b, 它们在底面4的区域内被直接接入外壳元件3。向回偏转的壁段18a、 18b的作用首先在于能够实现无芯的制造。其次,因为壁段18a、 18b 在止动点7a、 7b的方向上截面增大,所以稳固性也得以提高。
图2以一个俯视图示出轮段元件1,从图中可以看到一个矩形的 基本形状,其处于等距侧壁6a、 6b与两条横杆12a、 12b的区域之中。
在这两个侧壁6a、 6b之间可以看到的是,在外壳元件3之中,在 切割线B-B的两侧形成缺口 10。缺口 IO能够首先实现的是让弹簧元件 16a、 16b象图8、图9所示那样以弦的形式穿过外壳元件3。尤其是当 轮段元件1倾斜的时候,弹簧元件之一 16b会延伸并占据外壳元件3 内相当大的一部分。每个缺口 10在圆周方向上都通过横杆12a、 12b以及一个中间梁19得以限定,该中间梁在顶点8区域中位于止动点7a、 7b下方且在轴向上与侧壁6a、 6b相连。其中,缺口 IO拥有基本上呈 矩形的轮廓,轮廓的宽度至少应与弹簧元件16a、 16b的直径相符(见 图8、图9)。
在圆周方向上,在中间梁19与各横杆12a、 12b之间的中心,缺 口 IO在彼此相对的侧面上设有半圆形的扩张11。图2的展示的俯视图 中无法看出缺口 10在圆周方向上位于扩张11之外的部分;这些部分 可以从图5所示的截面中获悉。扩张11位于滚动面5的拥有较小负荷 的区域中并起到下述作用,即相对于焊接导致轮段元件1的铸件结构 变重而言,重量被减少。
图3示出的是在横杆12a的区域中被切开的轮段元件1的局部放 大视图。末端止动面13a由于铸造的缘故从横杆12a向上突出并由此使 得材料变厚。在横杆12a的下方,在侧壁6a与缺口 10之间在滚动面5 中具有凹陷17b,并且在凹陷17b的后面具有另外一个凹陷17a,它们 能够避免在材料累积中形成縮孔的危险。此外,通过凹陷17a-d还能减 少轮段元件1的质量。
图4示出的是对应于图2切割线B-B的轮段元件1纵剖面。在顶 点8区域中,滚动面5拥有压平部9。当千斤顶30被放置在地上的时 候,这一区域与设在千斤顶30下方的支架14 (见图8)保持接触并在 通常情况下吸收将要出现的最大力量。出于这个原因,通过设置压平 部9还可以相应地提供一个用来引走进入轮段元件1的力的较大平面。 压平部9至少拥有中间梁19的延伸部分。由于轮段元件1是作为铸件 而得以制造的,所以压平部特别容易制造。
从图5中能够很好地看出缺口 IO在滚动面5内的分布,其中的滚 动面5从中间梁19延伸至横杆12b。在扩张11的上面,缺口 10以相 同的宽度对应于扩张11下面的缺口 IO分布延伸。这样一来就可以通过凹陷17a-d补偿承重面上的损失。
与相同塑造的横杆12a—样,横杆12b在末端止动面13a、 13b区 域中的纵轴之内分别拥有刻槽20。刻槽20使得弹簧元件16a、 16b更 容易被直接装配在轮段元件1的横杆12a、 12b上(见图8、图9)。
图6示出的是沿图2切割线D-D的截面。横杆12a、 12b在侧面区 域内不含有末端止动面13a、 13b,因为它们处于下管段15的作用范围 之外。在横杆12a、 12b的下方示有凹陷17b、 17d。凹陷17a、 17b、 17c、 17d均通过滚动面5局部的垂直的壁结构形成,壁结构的上段各自穿入 横杆12a、 12b。
中间梁19在滚动面5的上侧向上突出以作为对铸料的加厚,这样 一来便提高了轮段元件1在压平部9的区域内的强度。
图7以一个前端视图示出了未另外示出的千斤顶30的下端,或者 说是以千斤顶30的下管段15,其上装配了支架14。支架14含有轮段 元件1以及接合在轮段元件1上的底板2。轮段元件1按照已知的方法 以其止动点7a、 7b可转动地固定在下管段15上。然后再借助杆21将 底板2可卸下地或不可卸下地装配在轮段元件1上,其中,杆21在中 间梁19的上方(见图6)穿过轮段元件1。弹簧元件16b在缺口 10内, 弹簧元件16b的上端钩在横杆12b上,与上端对立的下端钩在底板2 上。另外一个弹簧元件16a以同样的方式被设置在所示视图中无法看到 的背面之中。
当支架14未受负荷的时候,这两个弹簧元件16a、 16b对应于图8 固定于中性位置,在中性位置中,轮段元件1被设置在底板2中间。 这两个弹簧元件16a、 16b在该位置中处于轻微张紧的状态之下。
图9示出的是支架14被侧向移动之后的视图,其中,轮段元件l以其滚动面5在底板2的侧面上滚动。把横杆12b的末端止动面13b
贴附到示意性示出的属于下管段15的壁15a上可以对滚动的过程加以 限制。弹簧元件16a处于收缩状态,弹簧元件16b处于最大拉长状态。附图标记 1轮段元件 2底板
3部分圆柱形的外壳元件
4底面
5滚动面
6a、 b侧壁
7a、 b止动点
8滚动面的顶点
9压平部
10缺口
11扩张
12a、 b横杆
13a、 b末端止动面
14支架
15千斤顶的下管段 15a下管段的壁 16a、 b弹簧元件 17a-d凹陷
18a、 b向回偏转的壁段
19中间梁
20刻槽
21杆
30千斤顶
权利要求
1.一种用来把底板(2)可转动地装配到千斤顶(30)上的轮段元件(1),其中,轮段元件(1)拥有一个部分圆柱形的外壳元件(3)以及两面径向设立在外壳元件(3)上的侧壁(6a,6b),其中,部分圆柱形的外壳元件(3)具有在其底面(4)上呈拱形的滚动面(5),在侧壁(6a,6b)的上部分别设有一个止动点(7a,7b),其特征在于,轮段元件(1)作为整体铸件制造。
2.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轮段元件(1),其中,在外壳元件(3) 内,下顶点(8)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缺口 (10)。
3.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段元件(1),其中,侧壁(6a, 6b)沿圆周方向在端侧借助横杆(12a, 12b)彼此相连。
4. 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轮段元件(1),其中,缺口 (10) 沿外壳元件(3)的圆周方向拥有向外且与顶点(8)相距的至少一个 扩张(11)。
5.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段元件(1),其中,在滚动面(5) 内,外壳元件(3)在其下顶点(8)处拥有压平部(9)。
6. 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段元件(1),其中,每根横杆(12a, 12b)拥有向内倾斜的末端止动面(13a, 13b)。
7. 按照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轮段元件(1),其中,该轮 段元件(1)被无芯地铸造。
8. 支架(14)的在千斤顶(30)上的布置,支架(14)含有按照 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轮段元件(1)以及固定在轮段元件(1)上的底板(2),其中,千斤顶(30)拥有下管段(15),轮段元件(1) 被可转动地安置在下管段(15)上,并且轮段元件(1)可滚动地支在 底板(2)上。
9. 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布置,其中,在初始位置中,压平部(9) 与底板(2)保持平面式的有效接触。
10. 按照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布置,其中,当轮段元件(1)被 最大偏移时,各个末端止动面(13a, 13b)平坦地贴附在千斤顶的下管 段(15)上。
11. 按照权利要求8至IO之一所述的布置,其中,在横杆(12a, 12b)与底板(2)之间分别设有一个弹簧元件(16a, 16b)。
全文摘要
公开了一种用来把底板(2)可转动地装配到千斤顶(30)上的轮段元件(1),其中,轮段元件(1)拥有一个部分圆柱形的外壳元件(3)以及两面径向设立在外壳元件(3)上的侧壁(6a,6b),其中,部分圆柱形的外壳元件(3)具有在其底面(4)上呈拱形的滚动面(5),在侧壁(6a,6b)的上部分别设有一个止动点(7a,7b)。此外,轮段元件(1)的在千斤顶(30)上的布置也是受到保护的。另外,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更经济地制造具有相同强度的轮段元件(1)。按照本发明利用一种轮段元件(1)解决了这一任务,其中的轮段元件(1)作为整体铸件制造。
文档编号B60S9/04GK101407209SQ20081000535
公开日2009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1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23日
发明者京特·赛德尔, 约瑟·曼纽尔·阿尔格拉 申请人:约斯特-韦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