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管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7957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加油管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燃料引导至燃料箱的加油管口。
技术背景当前,作为具有这种加油管口的供油装置,已知专利文献1中 的技术。即,供油装置具有加油管、及一部分插入加油管且引导供油 枪的引导部。引导部具有保持罩部的机构,同时通过固定在管口的凸 缘上,从而在其一部分插入加油管的状态下安装。此外,在加油管的 外周部设有回流管。该回流管通过将燃料箱与加油管内的燃料通路连 接而构成循环通路,其作用为,在供油时使含有燃料蒸气的空气不会 向外部排出。但是,现有的供油装置,在加油管与引导部之间具有通气套部, 将该通气套部作为循环回路的一部分。然而,通气套部为了防止燃料 蒸气从加油管和引导部之间泄漏,需要高气密性,存在结构复杂的问 题。专利文献1:特开2002—283855号公报 发明内容本发明立足于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的问题点,其目的在于提供 一种加油管口,其可以利用简单的结构确保高密封性,以用于形成循 环通路。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提出的,其可以通 过下述方式或应用例实现。 (应用例1)应用例1是一种加油管口,其具有加油管体,其具有将由供 油枪供给的燃料引导至燃料箱的燃料通路;引导部件,其保持在该加
油管体内,引导上述供油枪;以及循环通路,其利用除了上述燃料通 路之外的通路连接上述燃料箱和上述加油管体,将上述燃料箱内的燃 料蒸气引导至上述燃料通路,其特征在于,上述加油管体具有收容室,其利用燃料罩而相对于外部密封; 主连接部,其形成上述燃料通路;以及副连接部,其与上述收容室连 接,构成上述循环通路的一部分,上述引导部件是收容于上述收容室的部件,其具有引导部, 其将上述供油枪向上述燃料通路引导;以及通路形成部,其在该引导 部上形成,在上述收容室内构成上述循环通路的一部分。在应用例1中,为了进行供油,从加油管口的开口部取下燃料 罩,将供油枪从开口插入。供油枪被引导部件引导,插入燃料通路中。 并且,如果燃料从供油枪喷出,则使燃料在进油管内流动,燃料被供 给至燃料箱。这时,因在燃料通路中流动的流速,在流出路的流出口 附近会产生负压。该负压经过循环通路,即副连接部的通路、通气路、 连接室、以及流出路,促使燃料箱的含有燃料蒸气的空气从流出口流 出。由此,通过来自燃料箱的含有燃料蒸气的空气在循环通路中通过, 可以顺畅地进行供油。另外,在供油时,经过循环通路而流出的含有燃料蒸气的空气, 与供油时的燃料的流动一起,经过燃料通路、进油管而流动至燃料箱, 因此不会经过开口向外部排出。并且,加油管体的收容室,利用燃料罩而相对外部密封。因为 在该收容室内收容引导部件,所以不必如现有技术中所述,为了设置 引导部件而在其与加油管体之间,设置相对于外部的密封单元,结构 变得简单。另外,如果将引导部件插入收容室内,则构成循环通路的通路 形成部构成连接室,并且因为其连接位置也在收容室内,所以也不需 要严密的密封性,从而也使结构变得简单。 (应用例2)在应用例2中,上述加油管体的内壁具有卡止爪,上述引导部
件构成为,通过使该引导部件的一部分与上述卡止爪卡合,从而固定 在上述收容室内。根据该结构,如果引导部件从加油管体的开口插入, 则引导部件的下部由加油管体的底部支撑,同时引导部件的上引导部 的上端部与加油管体的卡止爪卡合而保持在加油管体上,因此用于固 定在加油管体上的结构也变得简单。 (应用例3)在应用例3中,上述主连接部具有形成流出路的通路形成壁,该流出路构成上述循环通路的一部分,与由上述通路形成部构成的通 路连接。因为流出路设置在由被供油的燃料流动而产生负压的燃料流 路中,所以可以高效地使含有燃料蒸气的空气循环。


图1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涉及的加油管口的供油装 置的概略结构图。图2是表示加油管口的附近部的剖面图。图3是以剖面表示加油管口的斜视图。图4是图3的分解斜视图。图5是说明供油动作的说明图。图6是将其他实施例涉及的加油管口分解并以剖面表示的斜视图。图7是将另一个其他实施例涉及的加油管口分解并以剖面表示 的斜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1)供油装置的概略结构图l是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涉及的加油管口 10的供 油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如图1所示,加油管口 10配置在进油箱IB 和燃料箱FT之间,将由供油枪(图示省略)供给的燃料输送至燃料 箱FT。加油管口 10的注入口由燃料罩FC进行开闭,并且加油管口10的下游侧与进油管IT及循环管RT连接。进油管IT将由供油枪喷 出的燃料,从加油管口 IO输送至燃料箱FT。循环管RT构成循环通 路的一部分,该循环通路使被供给燃料的燃料箱FT的含有燃料蒸气 的空气从燃料箱逸出。根据该供油装置的结构,如果在供油时将燃料 罩FC从加油管口 IO取下,由供油枪向加油管口 IO内注入燃料,则 燃料经过加油管口 10、进油管IT,被供给至燃料箱FT。下面,详细 说明加油管口 IO的各部分的结构。 (2)加油管口 10的结构图2是表示加油管口 10的附近的剖面图。加油管口 10使对注 入口进行开闭的燃料罩FC安装或拆下,同时用于与燃料箱连接,其 具有带有收容室20S的加油管体20、和收容于收容室20S中的引导 部件40。另外,在加油管体20的外周部安装保护罩PT。图3是以剖面表示加油管口的斜视图,图4是图3的分解斜视 图。加油管体20具有筒状的管主体21。管主体21具有开口部22、 侧壁部24和底部26,将内侧空间作为上述收容室20S。开口部22 具有上部的开口22a、密封部22b和罩螺旋部22c,其构成为,通过 将燃料罩FC (图2)从开口 22a插入并旋入至罩螺旋部22c,利用燃 料罩FC的密封垫GS,以相对于密封部22b密封的状态闭合。上述 侧壁部24为大致圆筒体,在内周部具有通过与引导部件40卡合而防 止其被拔出的卡止爪24a。底部26与侧壁部24的下部一体地形成。 在底部26上,主连接部30及副连接部32朝向下方并列设置。主连接部30在圆筒状的连接主体30a的外周部具有倒钩部30b, 其通过将进油管IT(图1)压入,从而经过燃料通路30c及进油管IT 与燃料箱连接。副连接部32在圆筒状的连接主体32a的外周部上具 有倒钩部32b,其通过将循环管RT (图1)压入,从而经由通气路 32c及循环管RT与燃料箱连接。在主连接部30的内壁形成通路形成 壁34,该通路形成壁34形成流出路34a。流出路34a的下部成为向 燃料通路30c开口的流出口 34b。如图4所示,引导部件40引导供油枪,其具有引导部41和与 引导部41的下部一体形成的通路形成部45。引导部41具有向上
方扩大的上引导部42;以及大致圆筒状的下引导部43,其在上引导部42的下部形成。上引导部42具有朝向下引导部43而縮径的倾斜 面42a,从其上端向下方形成多个狭缝42b。上引导部42的内侧空间 成为引导供油枪的上引导通路42P。此外,下引导部43的内侧空间 成为与上引导通路42P连接的下引导通路43p。通路形成部45为朝下的杯形状,通过载置于底部26的上表面, 构成将副连接部32的通气路32c与通路形成壁34的流出路34a连接 的连接室45S。(3)加油管口 10的组装作业下面,说明加油管口 IO的组装作业。如图4所示,如果引导部 件40从加油管口 10的开口 22a插入,则下引导部43的下端抵接在 底部26上而被支撑,同时引导部件40的上引导部42的上端部越过 加油管体20的卡止爪24a而与其卡合。由此,如图3所示,引导部 件40被保持在加油管体20内。这时,引导部件40的通路形成部45, 通过覆盖通气路32c及流出路34a的上部,从而经由连接室45S连接, 形成循环通路。(供油动作)如图5所示,在进行供油时,从加油管口 10的开口部22将燃 料罩FC (图1)取下,从开口 22a插入供油枪FG。供油枪FG被引 导部件40的倾斜面42a引导,从上引导通路42P经过下引导通路43P, 插入至燃料通路30c。并且,如果燃料从供油枪FG喷出,则燃料在 进油管IT内流动,从而向燃料箱供给燃料。此时,因流过燃料通路 30c的流速,在流出路34a的流出口 34b的附近会产生负压。该负压 经过循环通路、即循环管RT、通气路32c、通路形成部45的连接室 45S和流出路34a,促使来自燃料箱的含有燃料蒸气的空气从流出口 34b流出。由此,通过来自燃料箱的含有燃料蒸气的空气在循环通路 中通过,从而可以顺畅地进行供油。此外,在供油时,经过循环通路流出的含有燃料蒸气的空气, 与供油时的燃料的流动一起经过燃料通路30c、进油管IT而流动至 燃料箱,因此不会经过开口 22a向外部排出。的作用 效果 根据本实施例,实现下述作用.效果。(5) -1加油管体20的收容室20S,利用燃料罩FC而相对于 外部密封。因为在该收容室20S中收容引导部件40,所以不需要如 现有技术中说明所示,为了设置引导部件40而在其与加油管体20 的之间设置相对于外部的密封单元,结构变得简单。(5) -2如果为了形成循环通路,将设有通路形成部45的引导 部件40插入收容室20S内,则形成连接室45S,并且因为该连接位 置也在收容室20S内,所以也不需要严密的密封性,从而也使结构 变得简单。(5)-3如果引导部件40从加油管体20的开口 22a插入,则引 导部件40的下部由底部26支撑,同时引导部件40的上引导部42 的上端部与加油管体20的卡止爪24a卡合而被保持在加油管体20 中,因此用于固定在加油管体20中的结构也变得简单。(5) -4因为构成循环通路的一部分的流出路34a的流出口 34b, 设置在因被供油的燃料的流动而产生负压的燃料通路30c上,所以可 以高效地使含有燃料蒸气的空气循环。(6) 其他实施例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上述主旨的范围内,可 以以各种方式进行实施,例如可以进行如下变形。(6) -1图6是将其他实施例涉及的加油管口 10B分解并以剖 面表示的斜视图。本实施例的特征在于通路形成部45B的结构。艮P, 加油管口 IOB具有加油管体20B;以及引导部件40B,其收容于该 加油管体20B的收容室20S内。在引导部件40B的下部和底部26B 的上表面之间形成通路形成部45B,其形成连接室45BS。通路形成 部45B具有大致圆弧状的密封板45Ba,其形成于引导部件40B的 下部;以及直立壁45Bb,其在底部26B的上部竖直设置,通过在直 立壁45Bb上部的上开口 45Bc上嵌合密封板45Ba而形成连接室 45BS。此外,立壁45Bb与通路形成壁34B的上部成为一体。本实施 例的通路形成部45B,通过将密封板45Ba嵌合在立壁45Bb的上开
口45Bc上,从而构成连接室45BS,同时兼用于引导部件40B的定位。(6) -2图7是将另一个实施例涉及的加油管口 10C分解并以 剖面表示的斜视图。如本实施例所示,设置在引导部件40C的下部 的通路形成部45C,也可以与用于形成流出路的通路形成壁46C — 体成型。由此,可以使加油管体20C的金属模具的结构简化。(6) -3也可以在将通路形成部的外周缘、和包围通气路及流 出路的部位上,设置简单的密封部件,从而进一步以简单的结构得到 提高密封性的结构。
权利要求
1. 一种加油管口,其将由供油枪供给的燃料引导至燃料箱(FT),其特征在于,具有加油管体(20),其具有燃料通路(30c);引导部件(40),其保持在该加油管体(20)内,引导上述供油枪;以及循环通路,其利用除了上述燃料通路(30c)之外的通路连接上述燃料箱(FT),将上述燃料箱(FT)内的燃料蒸气引导至上述加油管体(20)的上述燃料通路(30c),上述加油管体(20)具有收容室(20S),其利用燃料罩而相对于外部密封;主连接部(30),其形成上述燃料通路(30c);以及副连接部(32),其与上述收容室(20S)连接,构成上述循环通路的一部分,上述引导部件(40)是收容于上述收容室(20S)内的部件,其具有引导部(41),其将上述供油枪向上述燃料通路(30c)引导;以及通路形成部(45),其在该引导部(41)上形成,在上述收容室(20S)内构成上述循环通路的一部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油管口,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油管体(20),在该加油管体(20)的内壁具有卡止爪(24a),上述引导部件(40)构成为,通过使该引导部件(40)的一部 分与上述卡止爪(24a)卡合,从而固定在上述收容室(20S)内。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油管口,其特征在于, 上述主连接部(30)具有形成流出路(34a)的通路形成壁(34),上述流出路(34a)构成上述循环通路的一部分,并与由上述通路形 成部(45)构成的通路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油管口,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油管体(20)具有底部(26B),该底部(26B)形成于 上述主连接部的下部,从该主连接部縮径,同时与上述副连接部连接,上述底部(26B)具有形成连接室(45BS)的直立壁(45Bb), 该连接室(45BS)将上述循环通路与上述流出路连接,上述通路形成部(45B)具有闭塞上述连接室(45BS)的上开 口 (45Bc)的密封板(45Ba)。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油管口,其特征在于, 上述通路形成壁(46C)与上述通路形成部(45C) —体地形成。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油管口,其特征在于, 上述主连接部(30)具有形成流出路(34a)的通路形成壁(34),上述流出路(34)构成上述循环通路的一部分,并与由上述通路形成 部(45)构成的通路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油管口,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油管体(20)具有底部(26B),该底部(26B)是上述主连接部的下部,从该主连接部縮径,同时与上述副连接部连接,上述底部(26B)具有形成连接室(45BS)的直立壁(45Bb),该连接室(45BS)将上述循环通路与上述流出路连接,上述通路形成部(45)具有闭塞上述连接室(45BS)的上开口 (45Bc)的密封板(45Ba)。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油管口,其特征在于, 上述通路形成壁(46C)与上述通路形成部(45C) —体地形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油管口,其为了形成循环通路,利用简单的结构确保高密封性。加油管口(10)具有加油管体(20),其具有燃料通路(30c);引导部件(40),其引导供油枪;以及循环通路,其利用燃料通路之外的通路连接燃料箱(FT)和加油管体,将燃料箱(FT)内的燃料蒸气引导至燃料通路(30c)。加油管体具有收容室(20S);主连接部(30),其形成燃料通路;以及副连接部(32),其与收容室(20S)连接,构成循环通路的一部分。引导部件(40)是收容于收容室内的部件,其具有引导部(41),其将供油枪向燃料通路引导;以及通路形成部(45),其形成于该引导部上,在收容室内构成循环通路的一部分。
文档编号B60K15/04GK101396962SQ200810149400
公开日2009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28日
发明者波贺野博之 申请人: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