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伞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04232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用伞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伞帘装置,具体的说是能在车内挡住从车玻璃窗射入 阳光的车用伞帘。
背景技术
小汽车是一种高档的交通工具。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夏天,小汽车露天停 放稍久,就会被烈日烘烤,座位烫的无法入坐,常遭烈日曝晒也容易引起车内 设备的老化、变色。目前,人们都在车外想方设法对太阳进行的遮挡,用车人
不方便操作,也容易被风刮走;也有人从车内放一些挡阳光的垫子,使用也不 方便,也很难把所有的车玻璃窗都挡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操作的车用伞帘。车停下时,只要象打开 一般的雨伞那样就能在车内展开本发明,并环贴车厢项盖内面和玻璃窗,从而 在车内挡住从车玻璃窗射入的阳光。
本发明是这们实现的原理与日常生活中的雨伞类似。结构上却是针对汽 车的车厢项盖内形而设计的,不同的车型使用不同的车内遮阳伞。本发明伞架 根据车厢项盖的形状设计,使撑开的伞面能从车内环贴车厢项盖和玻璃窗,并 正好将全部车玻璃窗遮住,撑开时的伞形似车厢的项盖。伞采用折叠伞的形式, 收起时便于藏放。在车内撑开使用时,前后的伞骨架伸至前后车窗玻璃内下方, 使伞面遮住前后玻璃窗,从而挡住从前后窗射入的阳光;左右的伞骨架分布到
车门上方即可,伞布自然下垂至玻璃窗下,从而挡住从侧窗射入的阳光。驾驶员在驾座上能方便的将伞撑开,伞前部延伸至前窗内,后部延伸至车后窗内, 放手后,撑开的伞,前后伞沿张放在车内,靠伞骨架支撑在车内,不用人撑着; 侧门是车内人上下车的必经之道,由于左右的伞骨架分布到车门上方,而左右 伞布是自然下垂的,所以车内的人进出车门只要上翻自然下垂的伞布就可以自 由的出入。
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为小汽车内部设施的遮阳提供了一种操作 方便,收、存合理的的遮阳装置。
附圉说明
图l为本发明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伞架侧面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伞架正面侧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成品侧视示意图。
图5为一种改进伞布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改进的示意图。
图7为增加侧伞骨架的本发明示意图。
图中标号依次为前伞骨架l、 2,后伞骨架5、 6,侧伞骨架3、 4、 8、 9,车 内观后镜袋7,伞杆IO,滑套ll。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见

图1、图2图3,前伞骨架1、 2和后伞骨架5、 6跟据实际的情况(车 长和车型等)和方便收放的情况,可以设计成二折、三折、四折、五折等形式, 这里采用的是三折的一种形式,伞骨架的长度以展开正好能延伸至车前后玻璃窗下为准,伞布和普通伞一样覆盖在伞架上;侧伞骨架3、 4、 8、 9,比前后伞 架短,展开时伞架延伸到车侧窗的上方,但侧面伞布比伞架长,覆盖的伞布长 出部分靠自身重力下垂,长出部分的长度以能下垂后遮住侧面玻璃窗为准,如 图4,下垂部分的侧面的伞布有两个开口,便于人们上、下车翻动,为了更好的 遮住阳光,两开口处的布有一定的重叠,使布自然下垂后开口部分是叠合的。 为了伞展开后不被车内观后镜项住,在伞面对应位置设置车内观后镜袋7,使伞 在车内展开后,车内的观后镜正好套装在车内观后镜袋7中。伞杆IO,不用太 长,能提供滑套ll滑动到的距离即可。
参见图5,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改进将侧面伞布比前后伞布略长,能更 好的遮住侧窗射入的阳光。
参见图6,为了加强伞的牢固成度,在后伞架中增加一支后伞骨架12,并 把后伞架的伞布沿做成弧状,使之与对应的车体更加吻合。
参见图7,在侧伞架上分别增加四支侧伞骨架13、 14、 15、 16,以增加伞 的牢固成度。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发明的若干个具体实施例。显 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 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车用伞帘,主体由伞布,前后伞骨架,侧伞骨架,滑套,伞杆等组成,其特征在于伞采用折叠伞的结构,展开后,前后伞骨架长,侧伞骨架短,伞布覆盖在伞架上,侧伞布长出侧伞骨架并自然下垂,滑套套在伞杆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伞帘,其特征在于展开的伞面形状和对应的车 厢项盖形状相似,展开的伞面形状成从车内环贴车厢项盖和玻璃窗状。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用伞帘,其特征地于伞布对应于车内观后镜 位置设有一个车内观后镜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伞帘装置,具体的说是能在车内挡住从车玻璃窗射入阳光的车内遮阳伞。车停下时,使用时只要像打开一般的雨伞那样就能在车内展开本发明,并环贴车厢项盖内面和玻璃窗,从而在车内挡住从车玻璃窗射入的阳光。不用时又能像收普通的折伞一样收起存放。
文档编号B60J3/00GK101513825SQ200810188548
公开日2009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8日
发明者吴利明 申请人:吴利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