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智能制冷凉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05263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用智能制冷凉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够自动控制温度的制冷装置,尤其是能将温度控制在想要的温度 范围内的车用智能制冷凉垫。
背景技术
目前所知凉垫的构造是山玉石竹子或亚麻编制连接而成。由于凉垫本身没有制冷能力, 所以随气温变化而变化,天热时它热,不能将温度很好地控制在想要的温度范围内。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凉垫不能将温度控制在想要的温度范围内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 用智能制冷凉垫,该车用智能制冷凉垫不仅能主动制冷,而且还能将温度控制在想要的温度 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车用智能制冷凉垫的布垫中布置换 热水管,换热水管的出水口与制冷器的进水口连接,制冷器的出水口与水泵连接,水泵与换 热水管的进水口连接,形成一个封闭水循环系统。水泵将经制冷器冷却的水送至换热水管, 经与人体热交换升温的水送回制冷器进行冷却再进行下一个循环。制冷器的制冷温度由温度
控制器控制,温度控制器通过安装在制冷器中的温度传感器测量循环水的温度来控制制冷器 的工作状态,使其将循环水冷却至预先设置在温度控制器内的温度范围,达到使人体感到舒 适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提高驾驶员或其他乘员的舒适性,从而提高行车的安全 性,安装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扭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车用智能制冷凉垫的制冷器的纵剖面图。
图4是图3的1-l剖面图。
图5是换热水管布置图。
图中l.温度控制器,2.温度传感器,3.制冷器,4.水泵,5.换热水管,6.布垫,7.制冷片, 8.散热风扇,9.铝制散热器,IO.铝制热交换器,ll.导热硅脂,12.制冷器出水口, 13.制冷 器迸水口, 14.制冷器外壳,15.保温层,16.换热水管进水口, 17.换热水管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换热水管(5),制冷器(3),水泵(4)串联形成一个封闭的水循环系统,通 过水泵的工作使经制冷器冷却的水在其中循环,通过换热水管(5)与人体热交换达到将温的 目的。
在图-1及图2中温度控制器(1)通过安装在制冷器(3)中的温度传感器(2)来测量循 环水的温度实现控制制冷器的,当温度传感器(2)测量出循环水温度高于预先设置在温度控 制器(1)中的温度范围的上限温度时,温度控制器(1)中的继电器吸合同时接通制冷器(3) 中的制冷片(7)散热风扇(8)的电源制冷器(3)开始开始给循环水制冷,循环水开始降温, 当温度传感器(2)测量出循环水温度等于预先设置在温度控制器(1)中的温度范围的下限 温度时,温度控制器(1)中的继电器释放同时断开制冷器(3)中的制冷片(7)散热风扇(8)的电源制冷器(3)停止给循环水制冷,循环水通过换热水管(5)与人体热交换开始升温, 当温度传感器(2)测量出循环水温度高于预先设置在温度控制器(1)中的温度范围的上限 温度时,开始进行下一个工作循环。
在图-3及图-4中散热风扇(8)固定在铝制散热器(9)上,铝制散热器(9)与制冷片 (7)的散热面之间用*导热硅脂(11)填充,制冷片(7)的制冷面与铝制热交换器(10)之 间用导热硅脂(11)填充,铝制热交换器(10)固定在制冷器外壳(14)上并用防水胶封好 防止漏水,铝制散热器(9)固定在制冷器外壳(14)上,制冷器外壳(14)上粘接保温层(15)。
在图-5中换热水管(5)固定在布垫(6)上,布垫(6)由坐垫和靠垫两部分组成,布垫 (6)外用布套将固定了换热水管(5)的布垫(6)套在其中并将布垫(6)的两部分连接起 来,换热水管进水口 (16)与水泵(4)连接,换热水管出水口 (17)与制冷器进水口 (13) 连接形成一个完整车用智能制冷凉垫。
权利要求1. 一种车用智能制冷凉垫,是由布垫,温度控制器,制冷器,水泵,换热水管等组成的,其特征是换热水管的出水口与制冷器的进水口连接,制冷器的出水口与水泵进水口连接,水泵的出水口与换热水管的进水口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水循环系统。温度控制器通过安装在制冷器中的温度传感器测量循环水的温度来实现控制温度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智能制冷凉垫,其特征是由换热水管以来回折弯的形式 均匀地布置在布垫中,其外部套有布套,换热水管的两端伸出布套外与制冷器及水泵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能主动制冷而且能将温度控制在想要的温度范围内的车用智能制冷凉垫。它是在布垫中布置换热水管,换热水管一端与制冷器连接,制冷器与水泵连接,水泵与换热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形成封闭的水循环系统。通过水泵的工作将经过制冷器冷却的水送至换热水管,实现与人体热交换使人体降温。温度控制器通过安装在制冷器中的温度传感器测量循环水的温度,根据预先设置的温度范围来控制制冷器的工作状态,实现温度控制的。
文档编号B60N2/62GK201268251SQ20082001360
公开日2009年7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23日
发明者张海峰 申请人:张海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