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室照明灯的组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4066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车室照明灯的组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用于车室照明灯的组装结构。具体地,该组装结构包括保护盖,用于防 止对光源的损坏。该保护盖不仅仅在该照明灯的运送期间连接于照明灯,而且在将该照明 灯连接到车室之后也连接于照明灯。
背景技术
(背景技术1) 存在这样的现有的车辆,其具有设置在顶棚上以便处于靠近挡风玻璃的位置处的 车室照明灯。该车室照明灯设置成与顶灯分离,该顶灯大致设置在顶棚的中心处。在许多 情况下,该照明灯采用具有灯丝作为电源的灯泡(电灯泡)。 还存在这样的现有的车辆,其具有化妆镜和遮阳板。该遮阳板防止乘客的眼睛遭 受强日光。该化妆镜是用于化妆并且设置在所述遮阳板上的小镜子。在近些年来,盛行这 样的普遍使用的遮阳板,该遮阳板设置有在化妆镜附近的附加照明灯以及用于以可开合的 方式盖住镜子的盖子。从结构的观点来看,有这样一种与日倶增的趋势,即,将许多这种类 型的车室灯使用在豪华车型上而具有附加价值或者使用在不能在其上设置有车室照明灯 的敞篷车上。 例如,在JP-A-2005-238966中描述的现有的车室照明灯是上述类型的车室照明 灯。 如图22所示,现有的车室照明灯设置有设计构件202和功能构件204。通过将透 镜210固定到外壳200A上来构造该设计构件202。外壳200A可连接于内部构件100的开 口IOI。该内部构件100的实例是照明灯所连接到的顶棚。功能构件204设置有光源203。 该光源203是发射具有预定色度的光的灯丝。该功能构件204由设计构件202支撑并且设 置在内部构件100的背侧处。功能构件204可以与设计构件202 —体地组装在一起。
然而,在上述的现有的车室照明灯中,光源203由于其材料特性是尤其易断的。因 此,担心光源203被从生产台到组装台的运输期间所施加的力折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存 在现有的对策。在该现有的对策中,在运输之前,不将设计构件202和功能构件204组装在 一起而是保持为分离的零部件。例如,如图23所示,专门用于保护光源203的保护盖300 盖住设置在功能构件204上的光源。 由于该保护盖300太大以至于该保护盖300妨碍了将功能构件204与设计构件 202 —体地组装在一起,所以在运输之后将该光源保护盖300移除。由于上述原因,如图22 所示,功能构件204连接到车辆的内部构件100的开口 101,同时易断的光源203暴露于外 部成裸露的状态。因此,存在光源203与某些东西接触并且断裂的风险。此外,在光源223由于与内部构件100的开口 101等接触而断裂的情况下,存在还损坏车辆在开口 101附近 的内部元件100的风险。 [OCrn](背景技术2) 在诸如车辆的内部中的顶棚这样的壁表面上,安装了照亮车辆的内部的车内照明 灯。这种车内照明灯包括灯单元,该灯单元包括光源驱动部,以及诸如连接于光源驱动部以 便照亮车辆的内部的光源。这种灯单元安装于壁表面上或者安装于布置在该壁表面上的设 计构件上(下文中称为"壁表面等")。 上述灯单元在工厂中组装、作为单一单元被运输到其上安装有灯单元的车辆上, 然后,被安装在车辆的壁表面等上。因此,存在光源由于在运输灯单元期间来自外部等的碰 撞而被损坏的可能。在JP-A-2007-230254中提出了防止在运输期间对光源产生这样的损 坏的结构。 如图36所示,在JP-A-2007-230254中描述的覆盖具有光源的灯单元930的灯保 护盖910包括一对主体覆盖部分911、912,其通过铰链913而彼此连接;一对光源覆盖部 分914、915,其分别连接于主体覆盖部分911、912。该灯保护盖910利用相对薄的树脂通过 模制而形成。 一个主体覆盖部分911形成为使得设置在上侧上的顶棚板916、设置在右侧 上的侧板917,以及设置在前侧上的前板918从三侧包围该灯单元930。另一个主体覆盖部 分912设置成相对于铰链913与所述一个主体覆盖部分911对称,并且形成为使得设置在 上侧上的顶棚板920、设置在左侧上的侧板921,以及设置在前侧上的前板922从三侧包围 该灯单元930。 在一个光源覆盖部分914中,连接于前板918的近端部分形成为半四棱柱形状,远 端部分形成为半球形状,并且该光源覆盖部分914的内部与所述一个主体覆盖部分911的 内部相通。另一个光源覆盖部分915设置成与该一个光源覆盖部分914对称。在该另一个 光源覆盖部分915中,连接于前板922的近端部分形成为半四棱柱形状,远端部分形成为半 球形状,并且该另一个光源覆盖部分915的内部与所述另一个主体覆盖部分912的内部相 通。 上述灯保护盖910以这种方式安装在灯单元930上,S卩,光源(附图中未示出)容 纳在一对光源覆盖部分914、915的内部,并且功能构件主体931容纳在一对主体覆盖部分 911、912的内部。在这种状态下,运输灯单元930。因此,灯单元930的光源被一对光源覆 盖部分914、915所覆盖,并且因此,能够防止光源在运输期间被损坏。 然而,在将灯单元930安装在设计构件940上的时候,将上述灯保护盖910从灯单 元930移除。因此, 一旦灯单元930被安装在车辆的壁表面等上以及设计构件940上,那么 光源不再受到保护使得存在例如光源被来自顶棚上方区域的水滴损坏或者被灰尘的累积 损坏的可能性。为了防止光源被损坏,已经想到了在将灯单元930安装在车辆的壁表面等 上之后,将用于保护光源的保护构件安装在灯单元930上。然而,存在保护构件的安装使零 部件数目以及安装工时数量的增加,从而提高了成本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设法解决上述缺点和上面没描述的其他缺点。 因此,本发明的一方面是提供一种用于车室照明灯的组装结构,当车室照明灯被
5连接到车辆的内部构件时,该组装结构能够防止车辆的光源或者内部构件被损坏。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车室照明灯的组装结构,将在下面描述。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车室照明灯的组装结构,包括包括接合 部分的盖子;包括发光元件和安装部分的功能构件,该发光元件用盖子盖住,同时所述接合 部分与安装部分接合;以及包括盖子保持器和锁的设计构件,该锁锁紧所述功能构件,而盖 子保持器保持所述盖子。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该盖子包括切口部分。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该盖子在其表面上包括多个通风孔。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该盖子包括主体;可移除部分;以及连接该主体和可移除部
分的连接器,其中该连接器具有由所述切口部分所限定的狭长形状。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该接合部分是凸起,并且该安装部分是凹槽。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该设计构件包括沟缘(bezel)和连接于该沟缘的透镜,并且
所述盖子保持器设置在该沟缘与该透镜之间。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该盖子保持器是凹槽,其保持所述盖子的至少一个侧表面的 端部。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盖子包括主体;以及一对壁部分,每个壁部分都连接于主体, 每个壁部分都可以从发光元件暴露在该壁部分之间的打开状态旋转到壁部分覆盖发光元 件的外周的关闭状态,壁部分中的一个具有第一棘爪,壁部分中的另一个具有第二棘爪,其 中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在关闭状态中彼此接合。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车室照明灯的组装结构,具有设置在车室 的内部构件上的开口,该组装结构包括包括接合部分的盖子;包括发光元件和安装部分 的功能构件,该发光元件由安装在安装部分上的盖子盖住;以及包括盖子保持器、沟缘和棘 爪的设计构件,该盖子保持器保持盖子,该沟缘从所述开口的一侧连接于所述开口的外周, 而该棘爪从所述开口的另一侧锁紧在所述外周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用于车室照明灯的组装结构,所述功能构件可以组装到 设计构件上,同时盖子保持安装在其上,并且该功能构件具有能够使其通过所述开口的形 状,从而当车室照明灯组装到车辆的安装部分时,用盖子保护光源。因此,可以避免在车辆 侧上的光源或者安装部分的外周被损坏的风险。此外,即使在采用不同的构造而引起功能 构件的不同变化的情况下,由于可以普遍地使用盖子,所以可以抑制用于该盖子的模制成 本。 而且,根据第一方面的用于车室照明灯的组装结构,可以用简单的结构将该盖子 组装到功能构件上。 此外,根据第一方面的用于车室照明灯的组装结构,由于所述盖子具有切口,所以 即使在具有高生热性能的光源被长时间点亮的情况下,所产生的热量也能够从所述开口散 发到外部,从而,即使在使用具有高生热性能的光源时,也可以使得该车辆照明灯高度安全。 此外,根据第一方面的用于车室照明灯的组装结构,所述盖子具有多个形成在其 中的通风孔,并且即使在具有高生热性能的光源被长时间点亮的情况下,所产生的热量也 能够从形成该通风孔的部分散发到外部,同时可以基本一致地反射来自光源的光,从而,即使在使用具有高生热性能的光源时,也可以使得该车辆照明灯高度安全。 此外,根据第一方面的用于车室照明灯的组装结构,即使利用制造成单一标准的
产品,该产品也能够根据该产品所应用的用途容易地改造成具有高散热功能的结构。结果,
该组装结构可以根据照明灯的类型及其安装的位置和目标很好地进行各改造。 由于用于本发明的车室照明灯的组装结构使得在运输之后功能构件能够安装在
车辆的内部构件中的开口中,同时盖子保持安装在其上,所以可以具有这样一种优点,即,
当功能构件被安装在开口中的时候,可以避免车辆侧上的光源或者开口的外周被损坏的风险。 因此,已经简要描述了本发明。此夕卜,当通过参考附图理解本发明的下面的示例性 实施例时,本发明的细节将会进一步清晰。


图1是示出了根据组装结构的第一实例性实施例的车室照明灯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了其中车室照明灯连接于内部构件的状态的展开透视图。
图3是示出了其中车室照明灯已经连接于内部构件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4是示出了其中功能构件与车室照明灯的设计构件组装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5A和图5B是分别示出了在盖子与车室照明灯的设计构件组装之前和组装之后 的透视图。 图6A和图6B是分别示出了其中盖子与车室照明灯的设计构件组装的状态的透视 图和侧视图。 图7A和图7B是分别示出了根据组装结构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车室照明灯的透 视图和侧视图。 图8是示出了其中车室照明灯安装在内部构件中的状态的展开透视图。 图9A和图9B是分别示出了其中盖子与车室照明灯的设计构件组装的状态的透视
图和侧视图。 图IOA和图IOB是示出了当通过除去盖子的一部分而形成切口时所采用的方法的 示意图。 图11是示出了其中车室照明灯连接于内部构件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12A和图12B是分别示出了根据组装结构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车室照明灯的
透视图和侧视图。 图13是示出了其中车室照明灯连接于内部构件的状态的展开透视图。 图14A和图14B是示出了当车室照明灯连接于内部构件时该车室照明灯的前面的
状态和后面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15是示出了其中照明光线被车室照明灯的盖子反射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6是示出了其中车室照明灯已经安装在内部构件中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17是示出了根据组装结构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车室照明灯的透视图。
图18A是示出了车室照明灯的平面图,而图18B是该车室照明灯的主要部分的放 大图。 图19是示出了其中车室照明灯连接于内部构件的状态的展开透视图。
图20A是示出了其中车室照明灯已经连接于内部构件的状态的透视图,而图20B 是沿图20A中的线B-B截取的剖视图。 图21是示出了从其下侧观看的连接于内部构件的车室照明灯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22是示出了传统的车室照明灯的剖视图。 图23A和图23B是示出了当车室灯被运输时,光源保护盖与功能构件组装之前的 状态的示意图(A)和该光源保护盖已经与该功能构件组装之后的状态的示意图(B)。 图24是根据包括灯单元的车室照明灯第五实施例的这样的灯单元的的分解透视 图。 图25是在组装之前从图24所示的灯单元的后侧观看时的透视图。 图26是在组装之前图24所示的灯单元的侧视图。 图27是在组装之后从图24所示的灯单元的前侧观看时的透视图。 图28是图27所示的灯单元的前视图。 图29是示出了其中图27所示的灯单元的壁部分被关闭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30是图29所示的灯单元的底视图。 图31是示出了在图27所示的灯单元被组装到设计构件之前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32是图31所示的灯单元和设计构件的侧视图。 图33是沿图31中的线X-X截取的剖视图。 图34是示出了在将图27所示的灯单元组装到设计构件之后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35是沿图34中的线Y-Y截取的剖视图。 图36是示出了现有的灯单元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示例性实施例。
(第一示例性实施例) 图1和图2示出了车室照明灯1A,其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车室照明的组装结构的 第一实施例而形成的。该车室照明灯1A包括设计构件10和功能构件20以及盖子30,该设 计构件10和功能构件20 —体地组装在一起。该车室照明灯1A固定并且连接于内部构件 R的开口 Rl,该内部构件例如是构成安装部分的车辆的顶棚部分。在图中,附图标记WH表 示线束。 设计构件10包括外壳11 (后面描述)。在该外壳11上,设置透镜12、锁13和顶 棚棘爪14。该设计构件10与功能构件20 —体地组装。 外壳11被连接于设置在车辆的内部中的内部构件R的表面上的开口 Rl。在该实 施例中,外壳11连接于框形车顶内衬T,该车顶内衬T沿着内部构件R中的开口 Rl的外周 缘固定地设置。该车顶内衬T具有朝着内部构件R的深入部分(图2的上侧)突出的突出 形状。外壳11连接于车顶内衬T,以便从车顶内衬T的上侧和下侧保持该车顶内衬T。具 体地,在图3中,车室照明灯1A可拆卸地连接于内部构件2,同时该车顶内衬T由如图3中 的虚线所表示的沟缘(bezel) 15从下侧保持并且由外壳11的顶棚棘爪14和与该外壳11 所组装的功能构件20从上侧保持。该沟缘15构成了外壳11的外周缘。
在外壳11中,如图4所示,透镜12设置在中心部分处,并且该透镜12是透明或者半透明的,以便透射来自光源21的光。锁13和顶棚棘爪14设置在外壳11的纵向末端附 近。 在这两个构件中,锁13包括一对柔性支架131,该对柔性支架131从外壳11竖立 并彼此面向。每个柔性支架131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弯曲,以扩张在该对柔性支架之间所限 定的空间。每个柔性支架131都分别在其内表面上设置有锁定凸起131A。
顶棚棘爪14包括薄板状主体141、薄板状颈部142,以及头部143。主体141从沟 缘15的前侧(在图1到4中的右手侧上)竖立。颈部142具有从主体141连续延伸的大 致U形形状。头部143从颈部142向下倾斜到沟缘15的前侧。具体地,将主体141和颈部 142构造成具有能够使他们前后摆动的弹簧特性。该弹簧特性源于主体141和颈部142的 薄板形状。从而,允许构成顶棚棘爪14的远端的、从颈部142的端部向下倾斜的头部143 在前后方向上移位。 头部143的倾斜表面具有从动力学观点确定的特定形状和特定倾斜角。该特定的 形状和角度使得顶棚棘爪14能够进行下面的运动。当该设计构件10被推动以被从下侧 (图3中的下面)插入到车顶内衬T中的时候,头部143首先向后方(向图3中的左侧)移 位并且穿过开口 Rl。 一旦头部143穿过开口 Rl,那么该头部143通过主体141和颈部142 的弹簧特性而返回到其正常位置。因此,设计构件10容易地连接到车顶内衬T。
此外,如图1、3和4所示,盖子保持器16设置在外壳11上。在第一实施例中,该 盖子保持器16包括大致U形的凹槽。盖子保持器16协助接合部分31来组装盖子20与功 能构件20。换句话说,将盖子保持器16设置成通过将盖子30的至少一个侧表面的端部可 拆卸地插入到U形凹槽中来稳定地保持该盖子30,同时该盖子30与功能构件20(该功能 构件将在下面描述)组装。包含在本实施例的盖子保持器16中的凹槽设置在沟缘15与透 镜12之间的一个纵向边上的单一位置中(在图4的近侧)并且被三个竖直壁(其中两个 相对的壁被构造成具有三角形形状)。为了匹配该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车顶内衬T包 括盖子保持器16进入的切口 Tl。车顶内衬T固定地设置在内部构件R的开口 Rl的外周缘 部分上。 如图5所示,功能构件20包括光源21、锁定棘爪22,以及线束保持器23。光源21 由照明车辆的内部的灯或者LED组成,该灯或者LED被安装在车辆的内部。锁定棘爪22能 够锁定在设置于设计构件10(参考图4)上的锁13中。此外,功能构件20包括可拆卸地连 接盖子30的安装部分,用于防止光源21受到尤其在运输期间(当被携带的时候)所产生 的碰撞。 锁定棘爪22通过与设计构件10的锁13锁定而将功能构件20可拆卸地连接于设 计构件IO。每个锁定棘爪22都具有条状(棒状),从垂直于功能构件20的表面而突出,并 且在该功能构件20的表面上水平地延伸。锁定棘爪22从锁13上方进入到该锁13中,以 便推动该锁13的支架131,从而扩张支架131之间所限定的空间、跨过设置在支架131的内 表面上的锁定凸起131A,以进入到比所述凸起更向下,然后与锁定凸起131A接合,以锁定 在其上。 盖子30在安装部分24上可拆卸地连接于功能构件20。该安装部分24是位于在 其两侧上上升的两个壁之间的大致圆形的密纹(finegroove)。 盖子30具有反射器功能,以在其中设置透镜12的方向上反射从光源21发射的光,而没有任何光泄漏到外部,该盖子30还具有保护光源21免受灰尘和水滴的功能。除了 这些功能以外,该盖子30还设计成保护功能构件20的光源21免受尤其在车室照明灯1A 的运输期间从外部施加的碰撞,并且可拆卸的安装在功能构件20上。 如图6所示,盖子30包括能够与所述密纹接合的接合部分31,该密纹构成了功能 构件20的安装部分。该接合部分31由一对从其内表面侧向下突出的支脚部分组成,或者 具体地由柔性锁定凸起组成,该柔性锁定凸起形成为大致弧形形状,以便彼此靠近以使得 在其远端处的其之间的空间变窄。通过被这样构造成可靠地容纳在构成安装部分24的密 纹中的接合装置31,盖子30固定于功能构件20。 盖子30设计成通过插入到盖子保持器16中的左侧表面和右侧表面的至少一个端 部而保持在设计构件10上,该盖子保持器16由设置在功能构件20的外壳11中的大致U形 的容纳槽构成,以便当盖子30通过接合部分31安装在功能构件20上的时候增强稳定性, 从而更稳定地保持该盖子30。 接下来,将描述在运输之前根据本施例的车室照明灯1A的初步组装方法,以及在 到达组装地点后将该车室照明灯1A组装在车辆的内部构件R的开口 Rl中的组装方法。
(I)用于运输的初步组装 尽管这里将描述其中盖子30基于图4提前组装到功能构件20的情况,但是可以 采用其中盖子30在功能构件20组装到设计构件10之后再组装到功能构件20的构造。
如图5A、5B所示,当盖子30组装到功能构件20上的时候,盖子的接合部分31固 定地紧固到功能构件20的安装部分24。 接下来,当功能构件20组装到设计构件10的时候,功能构件20的锁定棘爪22与 设计构件10的锁13的锁定凸起131A接合,使得该锁定棘爪22锁定在锁定凸起131A上 (参见图4)。通过这个动作,车室照明灯1A组合成图1所示的那种状态。当零部件组装在 一起成图1所示的状态时,通过环绕其整个圆周的盖子30,保护了光源21免受外部碰撞,并 且车室照明灯1A处于用于运输到安装地点的优选状态。
(II)在到达车辆组装地点之后组装到车辆 如图1所示,在利用组合的车室照明灯的情况下,允许车室照明灯1A的上部,即, 包括功能构件20和设计构件10的顶棚棘爪14的其上部侧部分以目前的样子插过内部构 件R中的开口 Rl ,该车室照明灯1A的上部侧从功能构件20,随后顶棚棘爪14穿过开口 Rl 。
S卩,在其中设计构件10的上侧穿过开口 Rl的最后阶段,顶棚棘爪14由于大大弯 曲的颈部142而弹性变形,从而头部143被推动成朝着竖立部分141弯曲,以便使得该顶棚 棘爪14能够穿过开口 Rl。当顶棚棘爪14已经穿过该开口 Rl的时候,该顶棚棘爪14由于 头部143的回复力而回复到其初始状态,从而顶棚棘爪14锁定在车顶内衬T的上表面上。 在另一方面,包括沟缘15等的设计构件10的下侧部分不穿过开口 Rl。结果,基于车顶内衬 T的开口 Rl,功能构件20和顶棚棘爪14实现从上侧保持该车顶内衬T,而设计构件10的沟 缘15实现从其下侧保持该车顶内衬T。通过这种构造,可以将车室照明灯1A容易地安装在 车辆的内部构件R中的开口 Rl中。 相反地,在不允许包括功能构件20和设计构件10的顶棚棘爪14的上部侧插过车 辆的内部构件R中的开口 Rl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临时地组装该设计构件10侧和功能构 件20侧。然而,当此发生时,盖子30在运输期间可以保持一体地组装到功能构件20上。此后,仅仅其上安装有盖子30的功能构件20侧穿过开口 Rl。对于设计构件10侧,只有上 部侧,即,顶棚棘爪14穿过该开口 Rl。( 一体地组装的盖子和功能构件20的尺寸小于开口 Rl)于是,功能构件20和设计构件10组装在一起,使得车顶内衬T被保持在功能构件20和 设计构件IO的沟缘15之间。 通过采用该构造,在构成安装部分的车辆的顶棚上,车室照明灯1A可以安装在内 部构件R的开口 Rl中,而无需辛苦地从功能构件20移除盖子30。 结果,根据本实施例,由于盖子30保持安装在功能构件20上,所以通过该盖子30 保护了光源21免受外界碰撞,这对于车室照明灯1A安全运输到安装地点是优选的。此外, 当在安装地点处将车室照明灯1A安装在车辆上的时候,功能构件20可以组装到设计构件 10上,同时盖子30保持在该功能构件20上,从而提升了组装各零部件时的可操作性。
(第二示例性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将 给予相同的附图标记,以避免重复相同的说明。 图7和图8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车室照明灯1B,其是通过对其应用用于本发 明的车室照明灯的组装结构而形成的。该车室照明灯1B与第一实施例的车室照明灯1A的 不同之处在于,使用具有具有悬臂结构的盖子来代替盖子30。 在该车室照明灯1B中,为了确保当该车室照明灯1B被安装在内部构件R的开口 Rl中的时候的抗水滴功能,该车室照明灯1B不是固定地设置于如第一实施例的车室照明 灯1A所设置的车辆的顶棚部分中,而是设置于车辆在水滴自然掉落的垂直方向上(重力作 用的方向)的垂直壁表面上的内部构件R中。即,如图10、11所示,车室照明灯1B安装成 直立的,同时相对于车辆的地板等水平地朝向纵向(在水平收縮的状态下)。具体地,该车 室照明灯1B设置成使得盖子40中的切口部分(将在后面描述的移除部分42)位于下侧, 以便防止水滴从该切口部分渗入。 S卩,如图9所示,盖子40由主体41和可移除部分42构成,该可移除部分42由狭 槽43分离并且仅仅通过窄的连接器44连接到主体41。 在这些零部件中,主体41包括具有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接合装置相同的构造的、从 内壁表面垂直悬挂的端面411的下部突出的接合装置45。 S卩,该接合装置45由一对从内表 面侧向下突出的支脚部分构成,以便从其安装部分24的上方插入到功能构件20的该安装 部分24中,从而与其连接。该安装部分24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安装部分相似,并且由位于从 其两侧上升的两个壁之间的大致圆形的密纹(fine groove)构成。 可移除部分42在主体41的左右手两侧上经由连接器44而连接于该主体41,并且 该可移除部分42可以通过切割或者弯曲连接器44中的任何一个(或全部两个)以从主体 41切除而从该主体41移除。通过以上述方式移除该可移除部分42,盖子40可以展现出保 护光源21免遭灰尘和水滴的功能以及在运输期间保护该光源21的功能。与此同时,可以 消除盖子40由于从光源21产生和辐射的热而被熔化的风险。 在对盖子40 (主体41)赋予了保护光源免遭灰尘和水滴的功能的情况下,因此当 可移除部分从主体41移除的时候,该部分必然会朝下,S卩,车辆内部照明灯1B必定以图10 所示的方式来布置。 如上所述,连接器44具有限定在左侧和右侧的细长狭槽43之间的窄的形状。该连接器44并不局限于由狭槽43之间窄的连接器所构成的一种,而也可由间断设置成一系 列点的凹槽所构成,以沿着该凹槽切割。 接下来,将描述在运输之前根据本施例的车室照明灯IB的初步组装方法,以及在 到达组装地点后将该车室照明灯组装在车辆的内部构件R的开口 Rl中的组装方法。 [ono] (I)用于运输的初步组装 图9示出了在用于运输的装运时所实施的组装工作。尽管将把功能构件20描述 为提前组装到设计构件IO,但是盖子40也可以提前组装到功能构件20。
当功能构件20组装到设计构件10的时候,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功能构件20的锁 定棘爪22紧固到设计构件10的锁13,使得该锁定棘爪22锁定在该锁13上(参见图8)。 此后,尽管盖子40组装到功能构件20,如图9A、9B所示,但是组装方法与第一实施例中使 用的组装方法是完全相同的。通过这个动作,车室照明灯1B组合成图7所示那样的状态。 在该实施例中,当零部件组装在一起成示出的状态时,通过盖子40也保护光源免遭外部碰 撞,并且车室照明灯IB处于用于运输到安装地点的优选状态。
(II)在到达车辆组装地点之后组装到车辆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按照与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操作过程完全类似的操作过程将 车室照明灯IB容易地安装在车辆的内部构件R中的开口 Rl中。S卩,该车室照明灯IB能够 以该车室照明灯IB组合成如图7所示的状态来安装在开口 Rl中。通过该构造,该车室照 明灯1B可以容易地安装在车辆的内部构件R中的开口 Rl中。 相反地,在不允许包括功能构件20和设计构件10的顶棚棘爪14的上部侧插过车 辆的内部构件R中的开口 Rl的情况下,如图8所示,临时地组装该设计构件10侧和功能构 件20侧。当此发生时,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盖子40在运输期间可以保持一体地组装到功能 构件20上。 通过采用该构造,在构成安装部分的车辆的顶棚上,车室照明灯IB可以安装在内 部构件R的开口 Rl中,而无需辛苦地从功能构件20移除盖子40。 结果,根据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由于盖子40保持安装在功能构件20上, 所以通过该盖子40保护了光源21免受外界碰撞,这对于车室照明灯IB安全运输到安装地 点是优选的。此外,当在安装地点处将车室照明灯IB安装在车辆上的时候,与第一实施例 类似,功能构件20可以组装到设计构件10上,同时盖子40保持安装在该功能构件20上, 从而提升了组装各零部件时的可操作性。 根据该实施例,即使在由于光源21保持点亮很长的一段时间而从该光源21辐射 大量的热的情况下,由于盖子40处于如图ll所示的悬臂状态,所以确保了高的散热能力。 换句话说,由于从光源21辐射的热可以从盖子40中的开口部分有效地散发,该开口部分是 通过移除盖子40的可移除部分42中的一个所产生的,所以这使得不存在盖子40所环绕的 空间的内部被加热的情况,从而可以防止由于燃烧导致的损坏,以便以高水平实现安全性。
(第三示例性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 相同的部分给予相同的附图标记,以避免重复相同的说明。 图12和图14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车室照明灯1C,其是通过对其应用用于本 发明的车室照明灯的组装结构而形成的。该车室照明灯1C与第二实施例的车室照明灯1B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制造盖子50时提前切掉盖子50的主体51的左和右手侧部分中的任何 一个以形成切口部分52,该切口部分52作为散热口 (或通风口)的功能赋予主体51。
在该实施例中,同样地,为了除散热功能之外更优选地提供抗水滴功能,该车室照 明灯1C不是如第一实施例那样固定地设置于车辆的顶棚部分中,而是设置于车辆的垂直 壁表面上的内部构件R中(在水滴自然掉落的垂直方向上(重力作用的方向))。即,如第 一实施例,也在车室照明灯1C中,外壳11设置成相对于车辆的地板等直立。具体地,该车 室照明灯1C设置成使得盖子50中的开口位于下侧上,以防止水滴从该切掉的开口渗入,该 开口是通过局部切掉盖子50而形成的。 主体51与第二实施例的通过设置拐角而形成为多边形形状的主体41不同,并且 具有弯曲成没有任何拐角的平滑曲线的曲面。具体地,如图15所示,该主体51的内壁表面 由含有高反射材料的材料形成,以便提升作为反射板(反射器)的功能,使得在从光源21 射出光时,指向主体51的内壁表面的光以高反射率因数反射,并且指向透镜12所在的方 向。类似地,除本实施例之外的其他实施例的盖子也可以由该相同的材料形成,以便赋予同 样的高反射功能。此外,包括本实施例的各实施例的盖子可以由含有漫射材料的材料形成, 以减小反射因数,使得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来自光源21的照明光的亮度。
突出为肋状形式的突出部分53设置在主体51的外周缘部分上和环绕切口部分52 的内周缘部分上,以便即使在冷凝的湿气或水滴附着到主体51的外表面的情况下,也防止 冷凝的湿气或水滴从该主51的外周缘部分和切口部分52的内周缘部分渗入由该主体51 环绕的内部空间。 此外,如图14B所示,阻水壁17在沟缘15与盖子50之间的位置中从外壳11直立, 该阻水壁17相对于设计构件10的外壳11具有高度h。 为了如前所述优选提供抗水滴功能,当外壳11如图14B所示设置在相对于车辆的 地板直立的垂直方向上时,阻水壁17被设计成设置在垂直方向上的上侧。此外,凹槽17A 形成在该阻水壁17中以使得即使在产生冷凝的湿气或者水滴的情况下,也允许冷凝的湿 气或者水滴从该凹槽向下流出,使得消除该冷凝的湿气或者水滴累积在该阻水壁17的上 部处的风险。 接下来,将描述在运输之前根据本施例的车室照明灯1C的初步组装方法,以及在 到达组装地点后将该车室照明灯组装在车辆的内部构件R的开口 Rl中的组装方法。
(I)用于运输的初步组装 图12示出了在用于运输的装运时所实施的组装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与第一实施 例和第二实施例类似,可以将功能构件20提前组装到设计构件10,或者可以将盖子50提前 组装到功能构件20。 在该实施例中,同样地,用于将功能构件20组装到设计构件10上的手段和用于将 盖子50组装到功能构件20上的手段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相同。在该实施例中,同 样地,由于通过盖子50保护光源21免受外部碰撞,所以该车室照明灯1C优选用于运输到 安装地点。 (II)在到达车辆组装地点之后组装到车辆 在这种情况下,同样地,车室照明灯1C可以按照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使 用的操作过程完全类似的操作过程而安装在车辆的内部构件R中的开口 Rl中。
以这种方式,在本实施例中,同样地,在构成安装部分的车辆的顶棚部分上,车室 照明灯1C可以固定地安装在内部构件R的开口R1中,而无需辛苦地从功能构件20移除盖 子50。 结果,根据本实施例的车室照明灯1C,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由于盖子50保持安装 在功能构件20上,所以通过该盖子50保护了光源21免受外界碰撞,这对于车室照明灯1C 安全运输到安装地点是优选的。此外,当在安装地点处将车室照明灯1C安装在车辆上的时 候,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功能构件20可以组装到设计构件10上,同时盖子50保持安装在该 功能构件20上,从而提升了组装各零部件时的可操作性。 根据该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中的车室照明灯1B类似,即使在由于光源21保持点 亮很长的一段时间而从该光源21辐射大量的热的情况下,如图12和16所示,切口部分52 形成为在盖子50的一侧开口。换句话说,由于通过局部切掉盖子的两个侧表面中一个而提 供了切口部分52,所以从光源21辐射的热可以从在该盖子50中开口的切口部分52有效地 散发,并且因此,这使得不存在由盖子50所环绕的空间的内部被加热的情况,从而可以防 止由于燃烧导致的对盖子50的损坏,以便以高水平实现安全性。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即使在相应部分中产生冷凝的湿气或水滴的情况下,通过安 装成设置在外壳11的垂直方向上的上侧上的阻水壁17以及沿着盖子50的外周缘部分和 面向切口部分52的内周缘部分设置的突出部分53,也能够防止该冷凝的湿气或水滴渗入 外壳11的内部。此外,即使在允许冷凝的湿气或水滴渗入盖子50的主体51的情况下,由 于切口部分52设置在该盖子50的主体51上,也使得不会存在该冷凝的湿气或水滴开始累 积在盖子50的主体51上的情况。即使在该冷凝的湿气或水滴开始向阻水壁17的上部流 动时,如图14B所示,在阻水壁17中的凹槽17A也使得该湿气或水滴从其向下流出,从而使 得能够避免该冷凝的湿气或水滴开始累积在阻水壁17上的情况。
(第四示例性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与第一到第三实施例相同的 部分将给予相同的附图标记,以避免重复相同的说明。 图17和图19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车室照明灯1D,其是通过对其应用用于 本发明的车室照明灯的组装结构而形成的。该车室照明灯1D与第三实施例的车室照明灯 1C的不同之处在于,代替通过提前切掉主体的左和右手侧部分中的任何一个以形成切口部 分,多个(大量)通风孔61A形成在盖子60的主体61的外周表面上,作为用于使得盖子主 体61的内部中的空气从该通风孔流出的散热装置(或者通风装置),并且在于,在主体61 的外边缘部分上形成与第三实施例的突出部分53相类似的突出部分62。
在该实施例的车室照明灯1D中,同样地,提供抗水滴功能,与之一起,设置了在运 输期间保护光源21的功能、和用于在点亮该车室照明灯1D时散发由光源21产生的热的散 热功能。因此,尽管当车室照明灯1D如第一实施例那样安装在车辆的顶棚部分中时可以在 某种程度上获得上述功能,但是为了以高水平获得上述功能,如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 所示,车室照明灯1D固定地设置于车辆的垂直壁表面上的内部构件R中(在水滴通过重力 的作用自然掉落的垂直方向上),如图20和21所示。 S卩,也在该实施例的车室照明灯1D中,外壳11如第二和第三实施例那样设置成相 对于车辆的地板等直立。然而,由于在盖子60中没有特别地形成大量切掉的开口,所以车室照明灯ID的安装方向并于局限于设置该车室照明灯ID的垂直方向。 通风孔61A设置成代替第二和第三实施例中设置的开口,并且与第二和第三实施
例类似,防止了由于在车辆侧上产生的冷凝的湿气或水滴或者灰尘而引起光源21的失效
或者损坏。 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的通风孔61A由设置在某个规则基体上的多个孔构成,并 且具有使得水滴难以通过该通风孔的结构。即,在这些通风孔61A中,例如,该通风孔61A 的开口边缘部分形成为从盖子60的主体61的内表面向外表面略微上升的形状,从而即使 在水滴附着到主体61的外表面上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这些水滴从孔61A的该上升边缘部 分渗入到该通风孔61A的内部。此外,通过采用该构造,还可以通过水滴的表面张力的作用 防止水滴渗入孔61A。 可以用与第三实施例完全类似的过程来执行根据本实施例的车室照明灯1D的用 于运输的组装方法、以及在到达组装地点之后将该车室照明灯1D组装在车辆的内部构件R 中的开口 Rl中的组装方法。 结果,当组装车室照明灯1D的零部件用于运输的时候,在该实施例中,同样地,由 于可以通过盖子60保护光源21免受外界碰撞,所以本实施例的组装结构对于将车室照明 灯1D安全运输到安装地点是优选的。 此外,当车室照明灯1D在到达组装地点之后将车室照明灯1D安装在车辆上的时 候,可以按照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使用的操作过程完全类似的操作过程将该车室照明灯 1D安装在车辆的内部构件R中的开口 Rl中。 以这种方式,在本实施例中,同样地,车室照明灯1D可以安装在车辆的构成安装 部分的内部构件R的开口 Rl中,而无需辛苦地从功能构件20移除盖子60。
结果,根据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利用保持安装在功能构件20上的盖子 60,由于通过该盖子60保护了光源免受外界碰撞,所以这种结构对于将车室照明灯1D安全 运输到安装地点是优选的。此外,当在安装地点处将车室照明灯1D安装在车辆上的时候, 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功能构件20也可以组装到设计构件10上,同时盖子60保持安装在该 功能构件20上,从而提升了组装各零部件时的可操作性。 根据该实施例,与第二和第三实施例中的车室照明灯1B、1C类似,即使在由于光 源21保持点亮很长的一段时间而从该光源21辐射大量的热的情况下,如图18所示,通风 孔61A形成在盖子60中。换句话说,由于从光源21辐射的热可以从通风孔61A有效地散 发,该通风孔61A是设置在盖子60的基本整个外周上的开孔部分,因此,这使得不存在盖子 60所环绕的空间的内部被加热的情况,从而可以防止由于燃烧导致的盖子60的损坏,以便 以高水平实现安全性。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即使在盖子60的外部处产生冷凝的湿气或水滴的情况下, 该冷凝的湿气或水滴也能被安装成设置在外壳11的垂直方向上的上侧上的阻水壁17以及 沿着主体部分61的外周缘部分设置的突出部分62阻止,使得能够防止该冷凝的湿气或水 滴渗入外壳11的内部。此外,即使在该冷凝的湿气或水滴开始流出到阻水壁17的上部流 动时,如图14B所示,也使得该冷凝的湿气或水滴从阻水壁17中的凹槽17A向下流出,从而 使得能够避免该冷凝的湿气或水滴开始累积在阻水壁17的上部的情况。
根据本实施例,如图18所示,由于本实施例的通风孔61A由设置在某个规则基体上的多个孔构成,所以还提供了另一个优点,即,能够基本一致地反射来自光源的光。
(第五示例性实施例) 下面将参考图24至图35说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 如图24所示,灯单元(在附图中用标号75表示)以这种形式包括车内照明灯l, 即,灯单元75安装在具有开口 74的内饰73a以及设计构件76上,该内饰73a形成在构成 了车辆的内壁表面的顶棚73上。此外,灯单元75可以直接安装在顶棚73上,而无需将设 计构件76插在其之间。 如各附图中所示,灯单元75包括功能构件710和光源保护构件720。 功能构件710包括光源驱动器711和光源718。该光源驱动器711例如由合成树
脂等制成,并且当在平面图中观看时形成为具有大致T形的盒状,该T形由相互连接的矩形
的大宽度部分712和矩形的窄宽度部分713构成。光源驱动器711将各种电路元件并入其
中,并且向光源718供电。 与上述各种电路元件电连接的线束719从大宽度部分712的在宽度方向(图30 中的竖直方向)上彼此相对设置的两个侧表面拉出。线束719以互相捆绑的状态设置在车 辆的内部,并且该线束719的端部连接于附图中未示出的电源等。 —对锁定棘爪714、715—体地形成在窄宽度部分713的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分别彼 此相对设置的两个侧表面13a、13b上。这些棘爪714、715与后面描述的安装在设计构件76 的外壳740上的支架744、745相接合。该对锁定棘爪714、715以突起的形式形成有楔形横 截面,同时使其纵向方向指向与所述大宽度部分712和窄宽度方向713的连接方向平行的 方向(图30中的横向)。在与上述连接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突起的一对凸缘716、717形成在 窄宽度部分13的与连接到大宽度部分712的一个端部相对的另一个端部上,该对凸缘716、 717彼此平行,同时在其之间具有间隔。在该对凸缘716、717之间的间隔部分形成为大致 圆形的横截面。下述的光源保护构件720(盖)的基部730安装在间隔部分上,使得该基部 730紧握(层夹)分离部分的外周,并且因此该分离部分用作支撑光源保护构件720的安装 部分735。 例如,光源718是诸如当供电时发光的灯泡或者LED这样的已知电器元件。光源 718包括半球形远端部分718a和连接于该远端部分718a的圆柱形主体部分718b。在上述 主体部分718b的轴向设置成与上述连接方向平行的情况下,光源718安装在上述光源驱动 器711的窄宽度部分713的另一个端部上,并且该光源718从光源驱动器711突出。光源 718与上述并入到光源驱动器711中的各种电路元件电连接,并且当从光源驱动器711向光 源718供电时,该光源718发光。 光源保护构件720包括盖主体736和基部730。该盖主体736包括壁部分721、 722、723、724、725和铰链726、727、728、729。 壁部分721包括具有大致矩形板形状的平面部分721a、具有大致三角板形状的正 表面部分721b、棘爪部分721c,以及一对肋721d和721e,该正面部分712b连接于与平面 部分721a正交的该平面部分721a的一个纵向端。在该平面部分721a的纵向中心处,棘爪 部分721c以该棘爪部分721c朝着平面部分721a的另一个纵向端突出的方式形成在平面 部分721a的一个横向端上。该对肋721d、721e以该对肋721d、721e在与正表面部分721b 相反的方向上突出的方式形成在平面部分721a上。该对肋721d、721e其间设置有间隔,同
16时棘爪部分721c定位在其之间,并且该对肋721d、721e彼此平行。此外,该对肋721d、721e 的纵向沿着平面部分721a的横向设置。关于该对肋721d、721e,每个肋的一个端部都与平 面部分721a的一个横向端接触。肋721d设置成比肋721e设置的更靠近平面部分721a的 另一个纵向端,并且形成为比肋721e短。 壁部分722包括具有矩形形状的平面部分722a、以及具有大致三角板形状的正表 面部分722b,该正表面部分722b连接于与平面部分722a正交的该平面部分722a的一个纵 向端。关于壁部分722,平面部分722a的一个横向端通过铰链726可旋转地(S卩,以可弯曲 的形式)连接于壁部分721的平面部分721a的另一个横向端。 壁部分723包括具有矩形形状的平面部分723a、以及具有大致三角板形状的正表 面部分723b,该正表面部分723b连接于与平面部分723a正交的该平面部分723a的一个 纵向端。关于壁部分723,平面部分723a的一个横向端通过铰链727可旋转地连接于壁部 分722的平面部分722a的另一个横向端。此外,平面部分723a的的全长被设定为长于另 一个壁部分的平面部分的全长。平面部分723a的所述另一个纵向端连接于基部730。
以与壁部分722相同的方式,壁部分724包括具有矩形形状的平面部分7234、以及 具有大致三角板形状的正表面部分724b,该正表面部分724b连接于与平面部分724a正交 的该平面部分724a的一个纵向端。关于壁部分724,平面部分724a的一个横向端通过铰链 728可旋转地连接于壁部分723的平面部分723a的另一个横向端。 以与壁部分721相同的方式,壁部分725包括具有大致矩形板形状的平面部分 725a、具有大致三角板形状的正表面部分725b、棘爪部分725c,以及一对肋725d和725e, 该正表面部分725b连接于与平面部分725a正交的该平面部分725a的一个纵向端。在该 平面部分725a的纵向中心处,棘爪部分725c以该棘爪部分725c朝着平面部分725a的一 个纵向端突出的方式形成在平面部分725a的一个横向端上。该对肋725d、725e以该对肋 725d、725e在与正表面部分725b相反的方向上突出的方式形成在平面部分725a上。该对肋 725d、725e其间设置有间隔,同时棘爪部分725c被夹在其之间,并且该对肋725d、725e彼此 平行。此外,该对肋725d、725e的纵向沿着平面部分725a的横向设置。关于该对肋725d、 725e,每个肋的一个端部都与平面部分725a的一个横向端接触。肋725d设置成比肋725e 设置的更靠近平面部分725a的另一个纵向端,并且形成为比肋725e短。关于壁部分725, 平面部分725a的另一个横向端通过铰链729可旋转地连接于壁部分724的平面部分724a 的另一个横向端。 例如,壁部分721、722、723、724、725用硬合成树脂等形成。将各壁部分的平面部 分721a、722a、724a、725a的全长(纵向长度)和宽度(横向长度)都设定为彼此基本相等。 将平面部分723a的全长设定为长于这些平面的全长,同时将平面部分723a的宽度设定为 小于上述各平面部分的宽度。例如,铰链726、727、728、729用具有弹性的合成树脂等形成。 通过相应的铰链将各壁部分以与其彼此平行的相应平面部分的纵向并置的方式连接。
各壁部分由于相应的铰链而以可弯曲(旋转)的方式彼此连接。壁部分721、725 以双铰链门的方式是可打开和可关闭的。因此,通过弯曲相应的铰链,使得壁部分721和壁 部分725彼此分离,各壁部分被设置成半圆柱形以便光源718朝着设计构件暴露(打开状 态)(即,朝着车辆的内部)(图27、图28)。替换地,通过弯曲相应铰链使得壁部分721和 壁部分725彼此靠近,使得壁部分721的平面部分721a的一个横向端和壁部分725的平面
17部分725a的一个横向端彼此靠近,从而将各壁部分设置成圆柱形状,从而各壁部分覆盖光 源718的外周(关闭状态)(图29、图30)。 当各壁部分设置成圆柱形状时,通过使形成在各壁部分上的正表面部分721b、 722b、723b、724b、725b的边缘部分彼此邻接,该正表面部分721b、722b、723b、724b、725b形 成一个壁,从而覆盖光源718的远端部分718a侧。此外,上述棘爪部分721c和棘爪部分 725c形成为彼此接合。由于述棘爪部分721c和棘爪部分725c的接合,能够维持壁部分721 的平面部分721a的一个横向端和壁部分725的平面部分725a的一个横向端设置成彼此靠 近的状态。即,能够维持各壁部分被设置成圆柱形状的状态。此外,棘爪部分721c、725c形 成为使其与形成在下述设计构件76上的棘爪容纳部分746c、747c接合。
基部730包括基底731(接合部分)、一对臂状物732、733,以及导向凸起734。基 底731具有大致矩形板形状,并且一对臂状物732、733在与纵向正交的方向上分别连接于 基底731的两个纵向端部分。S卩,基底731和该对臂状物732、733彼此连接成大致U形。在 基部730与上述壁部分723的平面部分723a垂直相交的情况下,在基部730中,基底731 的纵向中心部分连接于平面部分723a的所述另一个纵向端。基部730以彼此面对的方式 设置成面向壁部分723的正表面部分723b,同时平面部分723a夹在其之间。
该对臂状物732、733是弹性可变形的,并且与上述安装部分735的外廓一致的空 间被限定在该对臂状物732、733之间。将臂状物的远端之间的距离设定为小于安装部分 735的直径。由于这种构造,安装部分735可以插入在该对臂状物732、733之间,并且可以 夹在该对臂状物732、733中间。S卩,安装部分735夹在该对臂状物732、733中间,从而光源 保护构件720连接于光源驱动器711。导向凸起734以突出的方式安装在臂状物733上,使 得该凸起734的纵向设置成平行于安装部分735插入到限定在该对臂状物732、733之间的 空间中的插入方向。导向凸起734与功能构件710的窄宽度部分713相接触,以便当安装 部分735插入到限定在该对臂状物732、733之间的空间中时,在插入方向上引导该功能构 件710。导向凸起734还抑制了在插入安装部分之后在功能构件710与基部730之间(即, 光源保护构件720)的自由活动。
设计构件76包括外壳740和透镜部分60。 外壳740包括基部741、开口部分742、支架744、745、盖子保持器746、747,以及顶 棚棘爪748。基部741例如由合成树脂等制成,并且形成为大约矩形板形状,并且穿过基部 741的矩形开口部分742形成在该基部741的中心处。 一对透镜棘爪741a、741b分别形成 在基部741的两个纵向端部上。 支架744、745分别由可弹性变形的板形成,并且一体地形成在基部741上。在靠近 基部741的一个纵向端部分的位置处,支架744、745以垂直上升的方式形成在基部741的 上表面上(位于图31中的上侧处的表面)。在基部741的横向方向上,将该支架744、745 以上相对的方式设置成彼此面向,同时在其之间具有等于上述窄宽度部分713的宽度的空 隙。在支架744、745的内表面(即,相对地面向表面)上,形成有凹槽部分744a、745a,该凹 槽部分744a、745a分别与形成在上述窄宽度部分713上的一对锁定棘爪714、715相接合。 此外,在支架744、 745的远端上,形成有倾斜表面744b 、 745b ,该倾斜表面744b 、 745b对应于 从相应部分744、745的远端朝着近端(朝着相应部分744、745与基部741相接触的那侧) 的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向内倾斜。
18
通过将功能构件710的窄宽度部分713插入在支架744、745的内侧之间,该功能构件710被夹在中间并被固定。当窄宽度部分713被插入在支架744、745之间时,首先,窄宽度部分713的两个侧表面分别与倾斜表面744b、745b相接触,使得该窄宽度部分713被引导至支架744、745之间的内部。此外,当该窄宽度部分713的插入前进时,该窄宽度部分713的该对锁定棘爪714、715分别与倾斜表面744b、745b相接触,使得该支架744、745弹性变形并且在支架744、745彼此分离的方向上偏转。当所述插入进一步前进时,该对锁定棘爪714、715跨过倾斜表面744b、745b并且配合到凹槽部分744a、745a中,使得变形的支架744、745返回到初始形状。因此,支架744、745通过夹紧将窄宽度部分713固定在其之间,并且同时,该对锁定棘爪714、715分别与凹槽部分744a、745a相接合,从而防止了功能构件710的移除。 盖子保持器746、747分别形成为具有矩形横截面的矩形圆柱形状。在矩形圆柱的开口端部分指向与基部741的上表面相同的方向的状态下,该盖子保持器746、747 —体地安装在基部741的上表面上。盖子保持器746、747以上升的方式形成,使得该盖子保持器746、747的纵向设置成在横截面上彼此平行,并且在基部741的横向上彼此面对,同时开口742夹在其之间。 盖子保持器746在横截面上的纵向长度设定为基本等于壁部分721的平面部分721a的纵向长度,同时盖子保持器746在横截面上的横向长度设定为基本等于壁部分721的平面部分721a的厚度。S卩,盖子保持器746形成为使得平面部分721a的一个横向端(在图31中用标记M表示)能够插入到该盖子保持器746中。与盖子保持器746相同的方式,盖子保持器747在横截面上的纵向长度基本等于壁部分725的平面部分725a的纵向长度,并且盖子保持器747在横截面上的横向长度基本等于壁部分725的平面部分725a的厚度。即,盖子保持器747形成为使得平面部分725a的一个横向端(在图31中用标记N表示)能够插入到该盖子保持器747中。 在盖子保持器746的内部中心部分上,形成有棘爪容纳部分746c,该棘爪容纳部分朝着基部741的所述另一个纵向端(S卩,在与支架744、745相对的一侧上)突出。此外,在盖子保持器746的位于更靠近基部741的横向端部分的壁461中,形成有一对狭槽746a、746b。当壁部分721的平面部分72la的一端M被插入到盖子保持器746中时,棘爪容纳部分746c和壁部分721的棘爪部分721c彼此接合,使得壁部分721固定到盖子保持器746。此外,形成在该壁部分721上的肋721d、721e分别插入到该对狭槽746a、746b中,从而防止了在固定壁部分721之后的自由活动的发生。 以相同的方式,在盖子保持器747的内部中心部分上,形成有棘爪容纳部分747c,该棘爪容纳部分747c朝着基部741的所述一个纵向端(即,在支架744、745的一侧上)突出。此外,在盖子保持器747的位于更靠近基部741的横向端部分的壁7471中,形成有一对狭槽747a、747b。当壁部分725的平面部分725a的一端N被插入到盖子保持器747中时,棘爪容纳部分747c和壁部分725的棘爪部分725c彼此接合,使得壁部分725固定到盖子保持器747。此外,形成在该壁部分725上的肋725d、725e分别插入到该对狭槽747a、747b中,从而防止了在固定壁部分725之后的自由活动的发生。 顶棚棘爪748是通过将狭长的平板弯曲成大致U形而形成的构件,并且在该U形的宽度变窄的方向上可以弹性变形。顶棚棘爪748的竖立部分748b在开口部分742的边缘部分附近一体地连接于基部741的所述另一个纵向端部分,同时该顶棚棘爪748的头部748c形成开口端,并且位于基部741的所述另一个纵向端(S卩,透镜部分安装棘爪741a)附近。从基部741的所述另一个纵向端朝着外侧突出的颈部748a形成在顶棚棘爪748的头部748c上。当外壳740插入到顶棚部分3的车内照明灯安装部分3a的开口 4中的时候,该顶棚棘爪748弹性变形,从而使得基部741和颈部748a夹紧该车内照明灯安装部分73a的开口 74的边缘部分的附近区域,从而将外壳740(即,车内照明灯1)固定于顶棚73。
透镜部分760包括框架部分761、开口部分762以及透镜763。框架部分761用合成树脂形成为近似矩形框架,并且开口 762形成在该框架部分761的内部。框架部分761的外部尺寸大于基部741的外廓一个尺寸。开口部分762形成为与基部741的外廓大致相同的形状。 一对安装棘爪容纳部分762a、762b分别形成在开口部分762的两个纵向端部分上。该对安装棘爪容纳部分762a、762b分别与一对透镜棘爪741a、741b相接合,从而将透镜部分760与外壳740彼此固定。例如,该透镜763由透明的或者半透明的合成树脂、玻璃等制成。透镜763配合到开口部分762中,并且使得从光源718辐射的光透过该透镜763。
接下来,说明灯单元75和车内照明灯71的组装。首先,分别组装灯单元75的功能构件710和光源保护构件720。这里,关于光源保护构件720的盖主体736,壁部分721和壁部分725以双铰链门的方式打开,并且彼此分离,使得相应壁部分被设置成半圆柱形。接下来,如图25和图26所示,功能构件710的安装部分735被插入在光源保护构件720的基部730的一对臂状物732、733之间,以便如图27和图28所示将功能构件710和光源保护构件720连接且固定到彼此。 然后,如图29和图30所示,使得壁部分721的一个横向端M与壁部分725的一个横向端N彼此靠近,以便关闭在该两端M、 N之间的间隙,并且棘爪部分721c和棘爪部分725c彼此接合,因而将相应壁部分设置成圆柱形。因此,光源718的整个外周用盖主体736覆盖。以这样的状态运输灯单元75,直到该灯单元75安装在车辆上为止(权利要求书中的运输步骤)。 然后,将灯单元75安装到外壳740和透镜部分760所初步组装到的设计构件76上。这里,如图31所示,盖主体736的相应壁以这样的方式设置成半圆柱形,即,棘爪部分721c与棘爪部分725c彼此脱离,壁部分721和壁部分725以双铰链门的方式打开以便彼此分离,并且光源718通过设计构件76的开口部分742朝着车辆的内部暴露。(权利要求书中的安装步骤)。然后,如图32和图33所示,在灯单元75中,光源驱动器711的窄宽度部分713被插入在外壳740的支架744、745之间,并且同时,壁部分721的横向一端M被插入到盖子保持器746中,并且壁部分725的横向一端N被插入到盖子保持器747中。如图34和图35所示,窄宽度部分713的一对锁定棘爪714、715分别与支架744、745的凹槽部分744a、745a相接合,壁部分721的棘爪部分721c与盖子保持器746的棘爪容纳部分746c相接合,并且壁部分725的棘爪部分725c与盖子保持器747的棘爪容纳部分747c相接合。因此,灯单元75安装在设计构件76上,从而组装车内照明灯1。此后,该车内照明灯1被安装于在车辆的内部中的顶棚73上安装的内饰73a上。 在本实施例中,壁部分721、725对应于权利要求书中的盖部分和一对门部分。壁部分721的一个横向端M以及壁部分725的一个横向端N分别对应于权利要求书中的该对门部分的端部。棘爪部分721c、725c对应于权利要求书中的接合部分和一对棘爪部分。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灯单元包括光源保护构件720,该光源保护构件720包括盖主体736以及盖主体736的壁部分721、725,该盖主体736形成为覆盖光源718的外周并且通过基部730连接于光源驱动器711,当光源驱动器711安装在设计构件76上的时候,该盖主体736的壁部分721、725打开,以便通过设计构件76的开口部分742朝着车辆的内部暴露光源718。因此,在运输灯单元75等的时候,在光源驱动器711安装在设计构件76上之前,光源718的外周用盖主体736覆盖,并且因此,能够保护光源718免遭来自外界环境的碰撞。此外,当光源驱动器711安装在车辆中的设计构件76上时,能够通过打开壁部分721、725而朝着车辆的内部暴露光源718,因而使得光源718照亮车辆的内部,并且此时,能够通过盖主体736保护光源718免遭来自顶棚73上方区域的水滴或者灰尘。因此,能够在将灯单元安装到车辆的内部壁表面等之后保护光源718,并且此时,能够增强在运输期间的光源保护性能。 此外,光源保护构件720包括棘爪部分721c、725c,当光源驱动器711安装在设计构件76上的时候,该棘爪部分721c、725c与设计构件76的盖子保持器746、747的棘爪容纳部分746c、747c相接合。因此,能够在由光源驱动器711和光源保护构件720组成的两个部分处,将灯单元75安装在设计构件76上,并且因此,增加了安装部分的数目,从而能够确定地将灯单元75安装在设计构件76上。 此外,壁部分721、725构造成能够以双铰链门的方式打开和关闭。当壁部分721、725处于关闭状态使得该棘爪部分721c、725c以相对的方式彼此面向时,棘爪部分721c、725c安装在设置成彼此靠近的壁部分721的一个横向端M和壁部分725的一个横向端N上。当壁部分721、725处于打开状态时,棘爪部分721c、725c形成为使得该棘爪部分721c、725c与设计构件76相接合,并且当壁部分721、725处于关闭状态时,该棘爪部分721c、725c彼此接合。因此,由于棘爪部分721c、725c与设计构件76的接合,构成光源保护构件720的壁部分721、725能够安装在设计构件76上,并且由于棘爪部分721c、725c的彼此接合,能够保持壁部分721、725关闭的状态。因此,棘爪部分721c、725c能够同时执行上述两种功能,因而提供了其中不需要设置多个接合部分的简单结构。 在上述实施例中,光源保护构件720包括以可弯曲的方式而从彼此连接到彼此的
多个壁部分。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该实施例。例如,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任何结构,只要设
置成盖主体形成为覆盖光源718的外周,并且安装在盖主体上的盖部分(门部分)可以打
开以便当光源驱动器711安装在壁表面等上时朝着车辆的内部暴露该光源718即可。艮卩,
本发明可应用于这样的结构,其中光源保护构件包括半圆柱形的盖主体,以及一对门部分,
该对门部分可旋转地连接于盖主体的两个边缘,该两个边缘设置成在与该盖主体的轴向正
交的方向上彼此相对,并且能够以双铰链门的方式打开和关闭,还可以应用于这样的结构,
其中使用单摆动门部分代替能够以双铰链门的方式打开和关闭的一对门。 上述实施例仅仅例示出了说明本发明的典型模式,并且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该
实施例。即,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各种修改。
权利要求
一种照明灯,包括盖子,该盖子包括接合部分;功能构件,该功能构件包括发光元件和安装部分,该发光元件由所述盖子盖住,同时所述接合部分与所述安装部分接合;以及设计构件,该设计构件包括盖子保持器和锁,该锁锁紧所述功能构件,而该盖子保持器保持所述盖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灯,所述盖子包括切口部分。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灯,其中所述盖子包括在其表面上的多个通风孔。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灯,其中所述盖子包括 主体;可移除部分;以及连接所述主体和所述可移除部分的连接器,其中该连接器具有由所述切口部分限定的 狭长形状。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灯,其中所述接合部分是凸起,并且所述安装部分是凹槽。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灯,其中所述设计构件包括沟缘和连接于该沟缘的透 镜,并且所述盖子保持器设置在该沟缘与该透镜之间。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明灯,其中所述盖子保持器是保持所述盖子的至少一个侧 表面的端部的凹槽。
8. —种照明灯的组装结构,具有设置在车室的内部构件上的开口,该组装结构包括 盖子,该盖子包括接合部分;功能构件,该功能构件包括发光元件和安装部分,该发光元件由安装在所述安装部分 上的所述盖子盖住;以及包括盖子保持器、沟缘和棘爪的设计构件,该盖子保持器保持所述盖子,该沟缘从所述 开口的一侧连接于所述开口的外周,而该棘爪从所述开口的另一侧锁紧在所述外周上。
9. 一种照明灯的组装结构,具有设置在车室的内部构件上的开口,该组装结构包括 盖子,该盖子包括接合部分;以及功能构件,该功能构件包括发光元件和安装部分,该发光元件由安装在所述安装部分 上的所述盖子盖住,其中所述盖子和所述功能构件的组装件的尺寸小于所述开口的尺寸。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灯,其中所述盖子包括 主体;以及一对壁部分,每个该壁部分都连接于所述主体,每个该壁部分都可以从发光元件暴露 在该壁部分之间的打开状态旋转到该壁部分覆盖发光元件的外周的关闭状态,该壁部分中 的一个具有第一棘爪,该壁部分中的另一个具有第二棘爪,其中所述第一棘爪和所述第二棘爪在所述关闭状态中彼此接合。
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照明灯,其中所述主体包括肋,并且所述盖子保持器包括狭 槽,该肋插入到该狭槽中。
12. —种将灯单元组装到车辆的内壁或者连接于该内壁的设计构件上的组装方法,该方法包括制备盖子,该盖子包括主体;以及一对壁部分,每个壁部分都连接于该主体,每个壁 部分都可以从发光元件暴露在该壁部分之间的打开状态旋转到该壁部分覆盖所述发光元 件的外周的关闭状态,该壁部分中的一个具有第一棘爪,该壁部分中的另一个具有第二棘 爪;制备功能构件,该功能构件包括发光元件和安装部分; 制备设计构件,该设计构件包括盖子保持器; 在所述壁部分处于关闭状态的同时,运输所述功能构件;并且当所述功能构件连接于所述内壁或者所述设计构件时,将所述壁部分从所述关闭状态 旋转到所述打开状态。
全文摘要
一种照明灯,包括包括接合部分的盖子;包括发光元件和安装部分的功能构件,该发光元件用盖子盖住,同时所述接合部分与安装部分接合;以及包括盖子保持器和锁的设计构件,该锁锁紧所述功能构件,而盖子保持器保持所述盖子。
文档编号B60Q3/02GK101791960SQ20101011181
公开日2010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2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2日
发明者吉添裕介, 大塚玄士, 小西亮平, 落合良平 申请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