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重汽车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8149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载重汽车轮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轮胎,特别涉及一种载重汽车的轮胎。
背景技术
载重汽车的轮胎的胎肩部份属于应力应变较大的区域。可将轮胎肩部划分为许多 个小质点组成,每个质点由于应变都会生热,肩部总的生热是所有质点的应变累加起来的 热量,这些热量会使轮胎在使用过程中产生肩空现象,造成轮胎的损坏,缩短了轮胎的使用 寿命。现有技术认为减小胎肩点处胎肩的厚度会有利于散热,对肩空的产生有抑制作用。 所以,现有技术一般采取减少胎肩点处胎肩厚度的设计方案,但这样做带来的实际效果并 不理想,肩空现象并没有显著地减少。这是因为在胎肩点处厚度小轮胎的肩下防擦线部位 厚的状况下,当轮胎承受垂直负荷时,胎肩点处和肩下防擦线部位的应变都会变大,即整个 胎肩的变形都大,这样胎肩的各质点的变形累加起来的应变热量就会很大,从而造成肩空 现象依然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载重汽车轮胎解决了现有载重汽车轮胎在承受垂直负荷时整个胎 肩的变形大,从而产生较大的应变热量,很容易产生肩空现象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案解决以上问题的一种载重汽车轮胎,包括胎冠、胎肩和胎侧,所述的胎肩的胎肩点A处的厚度AB ‘ 与胎冠的厚度EF之比为1.45-1. 5,胎肩的防擦线部位的厚度CD'与所述的胎侧的厚度GH 之比为 1. 05-1. 15。所述的胎肩的胎肩点A处的厚度AB'与胎冠的厚度EF之比为1.48,胎肩的防擦 线部位的厚度CD'与所述的胎侧的厚度GH之比为1. 1。本发明使载重汽车的轮胎的肩空现象明显减少,耐久性明显提高,延长了轮胎的 使用寿命。


图1为本发明汽车载重轮胎的横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载重汽车轮胎,包括胎冠1、胎肩2和胎侧3,所述的胎肩2的胎肩点A处的厚 度AB'与胎冠1的厚度EF之比为1.45-1.5,胎肩2的防擦线部位的厚度⑶'与所述的胎 侧3的厚度GH之比为1.05-1. 15。所述的胎肩2的胎肩点A处的厚度AB'与胎冠1的厚度EF之比为1.48,胎肩2 的防擦线部位的厚度CD'与所述的胎侧3的厚度GH之比为1. 1。本发明增大了胎肩点处的厚度,减小了防擦线部位的厚度,并且合理过渡;即将现有胎肩点处的厚度AB增厚到AB',将现有防擦线部位的厚度CD减小到CD',并使内胎从 B'合理过度到D'。这样,胎肩部位可以模拟为一个以胎肩点A处的厚度AB'为底边的矮 胖的三角形,显然这个三角形的刚度很大,当轮胎承受垂直负荷时,只有防擦线这一小部分 变形较大,而胎肩的大部分变形较小,变形直接传递到胎冠部位,胎肩好象一个刚性物体一 样,称之为“刚性胎肩”。这样胎肩部位累加的变形较小,生热也较小。
若将轮胎肩部分成许多个小质点,每个质点的生热量为Q= π S2tlE",整个肩部 的生热量为Qjs = E Ji S2ciE",根据本发明的设计由于胎肩部分的应变质点明显减少,使得 整个肩部的生热量大大减少,从而减少了肩空现象的产生,提高了轮胎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
一种载重汽车轮胎,包括胎冠(1)、胎肩(2)和胎侧(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胎肩(2)的胎肩点A处的厚度AB′与胎冠(1)的厚度EF之比为1.45-1.5,胎肩(2)的防擦线部位的厚度CD′与所述的胎侧(3)的厚度GH之比为1.05-1.15o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重汽车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胎肩(2)的胎肩点A 处的厚度AB'与胎冠⑴的厚度EF之比为1.48,胎肩⑵的防擦线部位的厚度⑶'与所 述的胎侧(3)的厚度GH之比为1. 1。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重汽车轮胎,解决了现有载重汽车轮胎在承受垂直负荷时整个胎肩的变形大,从而产生较大的应变热量,很容易产生肩空现象的技术问题。包括胎冠(1)、胎肩(2)和胎侧(3),所述的胎肩(2)的胎肩点A处的厚度AB′与胎冠(1)的厚度EF之比为1.45-1.5,胎肩(2)的防擦线部位的厚度CD′与所述的胎侧(3)的厚度GH之比为1.05-1.15。本发明使载重汽车的轮胎的肩空现象明显减少,耐久性明显提高,延长了轮胎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B60C11/01GK101879844SQ20101022549
公开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4日
发明者景昀, 李泽津, 石滨 申请人:中车双喜轮胎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