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卸车上置式后启闭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7472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卸车上置式后启闭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自卸车卸载装置的改进,特别是自卸车上置式后启闭机构。
背景技术
普通自卸车后门都是通过其下置式后启闭机构及上铰链座来(人工)启闭其后门并由自卸车自带的液压顶升系统驱动使其车厢向后倾翻,以达到卸载土方、砂石、散料等物料的目的,而传统的后启闭机构甚至需要人工辅助操作卸料,且机构不够精简,结构设置也不尽合理。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卸车上置式后启闭机构,无需借助人工辅助操 作即能卸料,结构新颖、更加精简和合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卸车上置式后启闭机构,包括端壁门板,自卸车车厢后端底部通过第一铰接轴与自卸车车架后端相铰接,连杆的下端铰接在位于自卸车车厢下方的自卸车车架上,连杆的上端与转臂的前端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转臂的后半部臂体通过第三铰接轴铰接在自卸车车厢后部厢壁上,自卸车车厢其尾端的端壁门板与其侧面厢壁、底面厢壁相互分离且与其侧面厢壁后端、底面厢壁后端相接触配合,转臂的后端与自卸车车厢尾端的端壁门板相固接。本实用新型的后启闭机构是上置式结构,该结构省去了上铰链座,具体的主要部件有连杆、转臂、铰接轴等,当自卸车顶升(液压)机构工作,车厢开始向后倾翻卸料时,自卸车车厢(上装)上的各总成件随车厢一起围绕第一铰接轴(顺时针)旋转,连杆相应随第二铰接轴作旋转运动,转臂亦相应随第三铰接轴作旋转运动并连带自卸车车厢端壁门板向后方移动,自卸车车厢后门便逐渐开启以向后倾翻,从其自卸车车厢尾端卸出车厢内的物料,完成卸料工作后,连杆带动转臂运动,转臂再带动自卸车车厢(上装)上的各总成件围绕第一铰接轴(逆时针)旋转,使自卸车车厢恢复至水平状态,自卸车车厢(上装)后门随即被端壁门板关闭。本实用新型省去了传统自卸车车厢上安装的铰链座,无需借助人工辅助操作即能卸料,结构新颖、更加精简和合理。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自卸车上置式后启闭机构,如附图所示,包括端壁门板6,自卸车车厢I后端底部通过第一铰接轴9与自卸车车架7后端相铰接,连杆3的下端铰接在位于自卸车车厢I下方的自卸车车架7上,连杆3的上端与转臂4的前端通过第二铰接轴10铰接,转臂4的后半部臂体通过第三铰接轴5铰接在自卸车车厢I后部厢壁上,自卸车车厢I其尾端的端
壁门板6与其侧面厢壁2、底面厢壁8相互分离且与其侧面厢壁2后端、底面厢壁8后端相接触配合,转臂4的后端与自卸车车厢I尾端的端壁门板6相固接。
权利要求1. 一种自卸车上置式后启闭机构,包括端壁门板(6),自卸车车厢(I)后端底部通过第一铰接轴(9)与自卸车车架(7)后端相铰接,其特征在于连杆(3)的下端铰接在位于自卸车车厢(I)下方的自卸车车架(7)上,连杆(3)的上端与转臂(4)的前端通过第二铰接轴(10)铰接,转臂⑷的后半部臂体通过第三铰接轴(5)铰接在自卸车车厢⑴后部厢壁上,自卸车车厢⑴其尾端的端壁门板(6)与其侧面厢壁(2)、底面厢壁⑶相互分离且与其侧面厢壁(2)后端、底面厢壁(8)后端相接触配合,转臂(4)的后端与自卸车车厢(I)尾端的端壁门板(6)相固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卸车上置式后启闭机构,包括端壁门板,自卸车车厢后端底部通过第一铰接轴与自卸车车架后端相铰接,连杆的下端铰接在位于自卸车车厢下方的自卸车车架上,连杆的上端与转臂的前端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转臂的后半部臂体通过第三铰接轴铰接在自卸车车厢后部厢壁上,自卸车车厢其尾端的端壁门板与其侧面厢壁、底面厢壁相互分离且与其侧面厢壁后端、底面厢壁后端相接触配合,转臂的后端与自卸车车厢尾端的端壁门板相固接。本实用新型使无需借助人工辅助操作即能卸料,结构新颖、更加精简和合理。
文档编号B60P1/26GK202463647SQ20122004339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0日
发明者史全胜, 孙超, 李言明, 詹天明 申请人:新疆天山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