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光条导光结构及车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6566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用光条导光结构及车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条导光结构及车灯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能够产生光条的车用光条导光结构及车灯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较早期的汽车或是机车的车灯大致为一个灯罩加上灯泡,灯泡产生光线,然后透射出灯罩,借此达到照明或是警示的功用。后来,一种条状的车灯被开发出,其将多个灯泡(或是发光二极管)排列成长条状,然后再用灯罩将多个灯泡罩住。当多个灯泡产生光线然后透射出灯罩时,人们就可以观察到一个“光条”。由于光条的特殊视觉观感,较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因此条状的车灯能发挥·更佳的警示功能。不过,上述条状排列的灯泡呈现出的“光条”仍不是很好。人们观察光条时,会发现接近灯泡处较亮,远离灯泡处则较暗。也就是说,光条的亮度不是很均匀,人们会感觉光条为断断续续的。因此,发明人有感于公知技术仍有改善的空间,依据多年来从事此方面的相关经验,悉心观察、研究,并配合学理运用,而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公知技术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光条导光结构及车灯结构,其可以产生亮度较均匀的光条(条状光源),以提高行车时的警示效果。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用光条导光结构,包括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及至少一发光元件;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沿预定轨迹延伸,其中每一个条状导光元件具有压花外表面及沿预定轨迹延伸且从压花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的凹槽;至少一发光元件邻近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的其中一个末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用光条导光结构,包括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及至少一发光元件;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沿预定轨迹延伸,其中每一个条状导光元件具有压花外表面;至少一发光元件邻近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的其中一个末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用光条导光结构,包括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及至少一发光元件;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截面积由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的两末端向内渐缩,其中每一个条状导光元件具有压花外表面;至少一发光元件邻近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的其中一个末端。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车用光条导光结构,包括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及至少一发光元件。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其沿一预定轨迹延伸,其中每一个条状导光元件具有一外表面及一部分设置在外表面上的喷砂层。至少一发光元件邻近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的其中一个末端。[0011]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用光条导光结构,包括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及至少一发光元件;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沿预定轨迹延伸,其中每一个条状导光元件具有外表面及部分设置在外表面上的喷砂层;至少一发光元件邻近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的其中一个末端。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用光条导光结构,包括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及至少一发光元件;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截面积由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的两末端向内渐缩,其中每一个条状导光元件具有外表面及部分设置在外表面上的喷砂层;至少一发光元件邻近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的其中一个末端。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使用上述车用光条导光结构的车灯结构,包括至少一灯体,其中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设置在至少一灯体内。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车用光条导光结构及车灯结构,其可通过“条状导光元件、“发光元件”与“灯体”的设计,能够产生亮度较均匀的光条,以提高行车时的警 示效果。为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I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车用光条导光结构的其中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I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车用光条导光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I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车用光条导光结构的条状导光元件的正面示意图;图2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车用光条导光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车用光条导光结构的条状导光元件的正面示意图;图3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车用光条导光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3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车用光条导光结构的条状导光元件的正面示意图;图4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车用光条导光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4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车用光条导光结构的条状导光元件的正面示意图;图5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车用光条导光结构的其中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5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车用光条导光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5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车用光条导光结构的条状导光元件的正面示意图;图6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车用光条导光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6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车用光条导光结构的条状导光兀件的正面意图;图7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车用光条导光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7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车用光条导光结构的条状导光兀件的正面意图;图8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车用光条导光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8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车用光条导光结构的条状导光兀件的正面不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车灯结构的立体示意图。主要元件附图标记说明车用光条导光结构Z、V、Z”、V”、Z””、V””条状导光元件I、I,、I”、I”,、I””、I””,、92[0038]压花外表面10、10’、10”外表面 11、11,、11”喷砂层131、131,、131,,凹槽13、13,发光元件2车灯结构9灯体9I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首先,请同时参阅图IA至图1C。由上述图中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一种车用光条导光结构Z,包括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I及至少一发光元件2。上述发光元件2可为一种发光二极管或灯炮等发光元件,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制发光元件的种类。如图IA所示,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I沿预定轨迹延伸。换言之,条状导光元件I的形状可依据实据需求而任意调整,例如可为直线、曲线等各种两末端不相连的线条所组成。此外,每一个条状导光元件I具有一压花外表面10及一沿预定轨迹延伸且从压花外表面10向内凹陷形成的凹槽13。上述凹槽13的形状大致呈半环状。上述压花外表面10可例如是利用模制的方式制作,使得压花外表面10的表面粗化或凹凸不平。至少一发光元件2邻近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I的其中一个末端。如图IB所示的实施例中,两个发光元件2的其中一个邻近条状导光元件I的其中一个末端,两个发光元件2的另一个邻近条状导光元件I的另一个末端。更进一步地说,发光元件2所产生的光源投向条状导光元件I的末端,接着光源接触到条状导光元件I的压花外表面10,紧接着以绕射或散射等非折射的方式在条状导光元件I中前进,然后再透射出条状导光元件I外。借此,本实用新型车用光条导光结构可以产生亮度较均匀的光条,以提高行车时的警示效果。实施例二首先,请同时参阅图IB至图3B。由图2A、图3A与图IB和图2B、图3B与图IC的比较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差异在于在实施例二中,一种车用光条导光结构Z’,包括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I ’及至少一发光元件2。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I’沿一预定轨迹延伸,其中每一个条状导光元件I’具有一压花外表面10’。至少一发光元件2邻近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I’的其中一个末端。换言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车用光条导光结构Z’,其条状导光元件I’的形状为一种圆形或矩形等几何形状。实施例三首先,请同时参阅图1B、图1C、图4A及图4B。由图4A与图IB和图4B与图IC的比较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差异在于在实施例三中,一种车用光条导光结构Z”,包括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I”及至少一发光元件2。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I”截面积由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I”的两末端向内渐缩,其中每一个条状导光元件I”具有一压花外表面10”。至少一发光元件2邻近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I”的其中一个末端。换言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车用光条导光结构Z”,其条状导光元件I”的形状为一种渐缩的形状,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例如可为一种渐宽的形状或一种渐缩及渐宽混合的形状。实施例四首先,请参阅图1B、图5A至图5C。由图IB与图5B的比较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的差异在于在实施例四中,一种车用光条导光结构Z”’,包括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Γ”及至少一发光元件2。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Γ”沿一预定轨迹延伸,其中每一个条状导光元件Γ”具有一外表面11、一沿预定轨迹延伸且从外表面11向内凹陷形成的凹槽13’及一设置在凹槽13’上的喷砂层131。上述喷砂层131可例如是利用喷砂的方式制作,使得喷砂层131的表·面粗化或凹凸不平。换言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车用光条导光结构Z”’,其可通过喷砂的方式制作。借此,本实用新型车用光条导光结构可以产生亮度较均匀的光条,以提高行车时的警示效果。实施例五首先,请同时参阅图5B至图7B。由图6A、图7A与图5B和图6B、图7B与图5C的比较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与实施例四的差异在于在实施例五中,一种车用光条导光结构Z””,包括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I”及至少一发光元件2。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I””沿一预定轨迹延伸,其中每一个条状导光元件I””具有一外表面11’及一部分设置在外表面11’上的喷砂层131’。换言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车用光条导光结构Z””,其条状导光元件I””的形状为一种圆形或矩形等几何形状。实施例六首先,请同时参阅图5B及图8A、图8B。由图5B与图8A的比较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与实施例四的差异在于在实施例六中,一种车用光条导光结构V””,包括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I””’及至少一发光元件2。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I””’截面积由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I””’的两末端向内渐缩,其中每一个条状导光元件I””’具有一外表面11”及一部分设置在外表面11”上的喷砂层131”。换言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车用光条导光结构Z””’,其条状导光元件I””’的形状为一种渐缩的形状,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例如可为一种渐宽的形状或一种渐缩及渐宽混合的形状。实施例七由上述图9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提供一种车灯结构9,包括至少一灯体91,其中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92设置在至少一灯体91内。举例来说,上述车灯结构9可安装于汽车的车灯照明元件(car illumination assembly)中。上述条状导光元件92可通过扣接、卡接或黏接的方式固定在灯体91内。须注意的是,上述条状导光元件92可以是前述实施例一至六中任一条状导光元件或依据前述实施例的教导而略有变化的条状导光元件。借此,本实用新型的车灯结构可以产生亮度较均匀的光条,以提高行车时的警示效果。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用光条导光结构及车灯结构,其可通过“条状导光元件、“发光元件”与“灯体”的设计,以能够产生亮度较均匀的光条,以提高行车时的警示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为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车用光条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其沿一预定轨迹延伸,其中每一个条状导光元件具有一压花外表面及一沿该预定轨迹延伸且从该压花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的凹槽;以及 至少一发光元件,其邻近该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的其中一个末端。
2.—种车用光条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其沿一预定轨迹延伸,其中每一个条状导光元件具有一压花外表面;以及 至少一发光元件,其邻近该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的其中一个末端。
3.—种车用光条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其截面积由该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的两末端向内渐缩,其中每一个条状导光元件具有一压花外表面;以及 至少一发光元件,其邻近该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的其中一个末端。
4.一种车用光条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其沿一预定轨迹延伸,其中每一个条状导光元件具有一外表面、一沿该预定轨迹延伸且从该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的凹槽及一设置在凹槽上的喷砂层;以及 至少一发光元件,其邻近该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的其中一个末端。
5.—种车用光条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其沿一预定轨迹延伸,其中每一个条状导光元件具有一外表面及一部分设置在该外表面上的喷砂层;以及 至少一发光元件,其邻近该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的其中一个末端。
6.—种车用光条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其截面积由该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的两末端向内渐缩,其中每一个条状导光兀件具有一外表面及一部分设置在该外表面上的喷砂层;以及 至少一发光元件,其邻近该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的其中一个末端。
7.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I至6任一项所述的车用光条导光结构的车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灯体,其中该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设置在该至少一灯体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用光条导光结构,包括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及至少一发光元件;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沿一预定轨迹延伸,其中每一个条状导光元件具有一压花外表面及一沿预定轨迹延伸且从压花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的凹槽;至少一发光元件邻近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的其中一个末端。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灯结构,包括至少一灯体,其中至少一条状导光元件设置在至少一灯体内。借此,发光元件所产生的光源投向条状导光元件的末端,并接触至反射层,以绕射或散射等非折射的方式在条状导光元件中前进,然后再透射出条状导光元件外,能够产生亮度较均匀的光条,以提高行车时的警示效果。
文档编号B60Q1/00GK202764809SQ201220355578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0日
发明者杨秀本 申请人:秀山交通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