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风洞和弹道效应的车载清新空气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972873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风洞和弹道效应的车载清新空气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风洞和弹道效应的车载清新空气机。

背景技术:
:大气雾霾污染日趋严重,发展新型的还原清新空气仪器和设备应对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严重的威胁已成为重要的措施。空气机产生的负氧离子浓度及其输送的距离以及臭氧分子的浓度水平直接决定了车内清新空气的清鲜度、质量以及空气机的工作效率。负氧离子是在足够高的负高压下,由负高压电极发射的电子轰击氧分子使其电离而产生。显然,在产生负氧离子的同时,也必然伴随着臭氧分子的产生。另一方面,由于负氧离子在仪器出口处就被空气中的各种颗粒(如尘埃和细菌分子等)复合掉,因此,负氧离子很难传输到更远的空间为人所呼吸,与此同时,同样不能输运到远处的臭氧分子的浓度将会愈聚愈高,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臭氧分子具有高效杀菌、消毒和清除甲醛等有害分子的重要功能已被人们所公认,然而,空气机产生的臭氧分子除了具有杀菌、消毒和清除甲醛等有害分子的功能之外,也对人体健康具有严重的影响。为了在车内载员情况下,将更高浓度的负氧离子输运到车内更远的空间,现有的空气机(包括负氧离子发生器)都采用风扇输送负氧离子到相对较远处。为了降低空气机(包括负氧离子发生器)产生的臭氧分子浓度,普遍地都在负氧离子出口处增设活性碳过滤网。增设过滤网虽然对抑制臭氧分子深度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在降低臭氧分子浓度的同时,也严重地降低了的负氧离子的浓度和减小了负氧离子的输送距离,因而获得的清新空气质量较差。针对当前的车用空气机(包括负氧离子发生器)存在着产生的负氧离子输送距离近、负氧离子浓度低、臭氧分子浓度高、需要设置过滤网及其不能彻底滤除臭氧分子的问题,以及新车中的甲醛等分子对车载人员健康危害严重等问题,亟需一种新型的车载清新空气机,用于解决清新空气、杀菌消毒和清除甲酫等有害分子等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风洞和弹道效应的车载清新空气机,它结构设计合理,车内有人时,本发明释放高浓度的负氧离子,利用风洞洞体内径的变化和来复线式螺旋沟槽产生强劲的高速变向旋转空气流,将产生的高浓度的负氧离子输送到车内非常远的空间为人所呼吸,产生的臭氧浓度低,车内无人时,开启释放臭氧分子的功能,释放大量臭氧分子达到杀菌、消毒和清除车内甲醛等有害分子,无需过多地设置负高压电极、也无需过滤网,简化了本发明清新空气机的结构,减小了体积,非常有效地提高了安全性和降低了成本,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风洞和弹道效应的车载清新空气机,包括一风洞洞体以及罩设在风洞洞体外的外壳,风洞洞体的一端为空气入口,另一端为还原空气出口,在空气入口和还原空气出口之间的风洞洞体内设有一空气还原口,在空气还原口的中心处通过安装架机构设有若干根释放负氧离子的负高压电极和若干根释放臭氧分子的负高压电极,若干根负高压电极位于同一横截面内,释放负氧离子的负高压电极的发射端朝还原空气出口方向倾斜设置,释放负氧离子的负高压电极与风洞洞体的轴线夹角在5~90℃范围内,释放臭氧分子的负高压电极与风洞洞体的轴线相平行设置,在空气入口处设有入口风扇,由空气入口至空气还原口的风洞洞体内径连续平滑递减,还原空气出口的内径与空气入口的内径相同,由空气还原口至还原空气出口的风洞洞体内径连续平滑递增,在空气还原口与空气入口之间的风洞洞体内壁上沿轴向设有若干个同一旋向的来复线式螺旋沟槽,外壳靠近空气入口的一端铰接于底座上,释放负氧离子的负高压电极和释放臭氧分子的负高压电极通过调压装置与负高压电源相连。所述安装架机构包括一固连于空气还原口处的风洞洞体内壁上的一安装架,在安装架的中心位置设有安装轴,若干根负高压电极沿圆周设在安装轴上。所述安装架机构包括一固连于空气还原口处的风洞洞体内壁上的一安装架,在安装架的中心位置设有出口风扇,若干根负高压电极均匀地设于出口风扇的扇叶外端。所述负高压电极的根数为2~10根。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结构设计合理,部分负高压电极专用于产生臭氧分子以达到杀菌、消毒和清除车内甲醛等有害分子,其余的负高压电极专用于产生高浓度的负氧离子以达到高效清新空气的目的,两种功能模式自由切换。当车内有人时,负高压电源对释放负氧离子的负高压电极施加电压,基于风洞效应和弹道效应产生强劲的高速变向旋转空气流,将产生的负氧离子输送到非常远的空间为人所呼吸,释放负氧离子的负高压电极与风洞的轴向的角度设置在50~90℃范围内,发射的电子运动方向与强劲的高速变向旋转气流方向合力作用,发射电子将按弧线运动从而减小了其动能,因而有效地抑制了臭氧分子的产生,获得高质量的清新自然空气;当车内无人时,对释放臭氧分子的负高压电极施加较高负高压,释放大量臭氧分子以达到杀菌、消毒和清除甲醛等有害分子的目的。本发明清新空气机无需过多地设置负高压电极、也无需过滤网,简化了本发明清新空气机的结构,减小了体积,非常有效地提高了安全性和降低了成本,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负高压电极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负高压电极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风洞洞体,2、外壳,3、空气入口,4、还原空气出口,5、负高压电极,6、入口风扇,7、安装架,8、安装轴,9、出口风扇,10、底座,11、空气还原口,12、来复线式螺旋沟槽。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基于风洞和弹道效应的车载清新空气机,包括一风洞洞体1以及罩设在风洞洞体1外的外壳2,风洞洞体1的一端为空气入口3,另一端为还原空气出口4,在空气入口3和还原空气出口4之间的风洞洞体1内设有一空气还原口11,在空气还原口11的中心处通过安装架机构设有若干根释放负氧离子的负高压电极5和若干根释放臭氧分子的负高压电极5,若干根负高压电极5位于同一横截面内,释放负氧离子的负高压电极5的发射端朝还原空气出口4方向倾斜设置,释放负氧离子的负高压电极5与风洞洞体1的轴线夹角在5~90℃范围内,释放臭氧分子的负高压电极5与风洞洞体1的轴线相平行设置,在空气入口3处设有入口风扇6,由空气入口3至空气还原口11的风洞洞体1内径连续平滑递减,还原空气出口4的内径与空气入口3的内径相同,由空气还原口11至还原空气出口4的风洞洞体1内径连续平滑递增,在空气还原口11与空气入口3之间的风洞洞体1内壁上沿轴向设有若干个同一旋向的来复线式螺旋沟槽12,外壳2靠近空气入口3的一端铰接于底座10上,本发明清新空气机的外壳2与底座10之间的上下角度和左右角度均可调节。释放负氧离子的负高压电极5和释放臭氧分子的负高压电极5通过调压装置与负高压电源相连,且施加给释放臭氧分子的负高压电极5上的负高压高于施加给释放负氧离子的负高压电极5上的负高压,这样使产臭氧的时候臭氧产率高,产负氧离子的时候负氧离子产率高。所述安装架机构包括一固连于空气还原口11处的风洞洞体1内壁上的一安装架7,在安装架7的中心位置设有安装轴8,若干根负高压电极5沿圆周设在安装轴8上。所述负高压电极5的根数为2~10根。所述空气入口3的内径为30~100mm,空气还原口11的的内径为10mm~50mm,还原空气出口4内径为30~100mm,空气入口3至空气还原口11的距离为20~80mm,还原空气出口4至空气还原口11的距离为10~30mm。所述外壳2由塑料或金属制成。在枪膛内切出来复线即螺旋状凹沟,当弹头通过枪膛时会因而产生旋转,在膛外飞行时形成陀螺仪式的稳定效果,弹头可以飞得较远,本发明清新空气机借助这一原理再结合风洞效应,产生强劲的高速变向旋转空气流。当车内有人时,负高压电源经调压装置降压将较低的负高压施加于释放负氧离子的负高压电极5,同时启动入口风扇6,基于风洞和弹道效应产生强劲的高速变向旋转空气流,将产生的负氧离子输送到非常远的空间为人所呼吸。由于释放负氧离子的负高压电极5与风洞洞体1的轴线的夹角角度设置在5~90℃范围内,释放负氧离子的负高压电极5发射的电子运动方向与强劲的高速变向旋转气流方向合力作用,发射电子将按弧线运动从而减小了其动能,因而有效地抑制了臭氧分子的产生。本发明不需设置过滤网,产生的负氧离子浓度远远高于具有过滤网时的浓度。无需过滤网,同时简化了本发明清新空气机的结构,减小了体积,非常有效地提高了清新空气机的安全性和降低了成本,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车内无人时,释放负氧离子的负高压电极5断电,负高压电源经调压装置升压将较高的负高压施加于释放臭氧分子的负高压电极5,释放大量臭氧分子以达到杀菌、消毒和清除甲醛等有害分子的目的。实施例2: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安装架机构包括一固连于空气还原口11处的风洞洞体1内壁上的一安装架7,在安装架7的中心位置设有出口风扇9,若干根负高压电极5均匀地设于出口风扇9的扇叶外端。本实施例在车内有人的情况下使用时,启动入口风扇6和向释放负氧离子的负高压电极5施加较低的负高压,启动出口风扇9,释放负氧离子的负高压电极5随着出口风扇9的扇叶旋转,可进一步降低释放负氧离子的负高压电极5发射的电子的动能,从而进一步抑制臭氧的产生。本实施例在车内无人的情况下使用时,释放负氧离子的负高压电极5断电,负高压电源经调压装置升压将较高的负高压施加于释放臭氧分子的负高压电极5,同时开启入口风扇6,关闭出口风扇9,此时将产生大量臭氧分子以达到杀菌、消毒和清除甲醛等有害分子的目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发明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