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车的升降台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37500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作业车的升降台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作业车的升降台阶。



背景技术:

以往,在轮式装载机等作业车中,众所周知,为了使操作者往返于地面和发动机室而设置有升降台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这种升降台阶在比后轮更靠近后方的位置,从车辆主体向下方垂下设置。

然而,在轮式装载机的升降台阶中,超过连结后轮的接地部与车辆后方的配重下表面的离去角规定线而向下方垂下的部分,在一边攀爬土堆一边进行挖掘的铲起作业时,若车辆主体的前侧向上倾斜,则该部分有可能与地面接触而受损。

因此,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升降台阶中,由上踏板配置于车辆前方侧的固定踏板、相对于固定踏部转动自如地连结的车辆后方侧的转动踏板部构成,并且将弹性变形自如的第一吊下部件的上端转动自如地连结于固定踏板的前端,将同样弹性变形自如的第二吊下部件的上端连结于转动踏板的后端,将下踏板转动自如地连结于第一、第二吊下部件的下端之间。

根据这种结构,如果在进行铲起作业时下踏板接触到地面,该下踏板受到外力而被向后方推压,通过使该下踏板相对于第一、第二吊下部件转动,第一、第二吊下部件相对于固定踏板和转动踏板转动,进而使转动踏板相对于固定踏板向上方转动,能够使升降台阶整体在向车辆主体固定的固定部与地面之间,即与地面同水平的离去角规定线的上方折叠躲避,由此能够防止下踏板等的损伤。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在车辆前方具有梯子的大型液压挖掘机。并且,并且,专利文献2中提出,在这样的梯子的下端进一步设置升降台阶。该升降台阶用于使操作者自车辆前方升降,其构成为,在梯子的车宽方向的一侧的侧板上向车辆前后方向转动自如地垂下设置有两根平行连杆,同样地,在另一侧的侧板上也向车辆前后方向转动自如地垂下设置有两根平行连杆,在车宽方向上隔开的平行连杆之间转动自如地设置有踏板,而形成四节连杆。

在这种升降台阶中,在软质地面,由于车辆的重量导致地面下沉而使升降台阶的下端接触到地面等情况下,踏板相对于平行连杆的下端转动,平行连杆相对于梯子的侧板转动,由此踏板躲避到上方,也能够防止踏板等的损伤。另外,这种升降台阶设置在梯子的下端,踏板位于接近地面的位置,所以能够带来通过升降台阶使地面与梯子之间的上下更容易的有益效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20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24027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近年来,需要使自地面到升降台阶的最下级的踏板的高度进一步降低,使上下更容易。

然而,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现有的升降台阶中,第一、第二吊下部件本身自由地弹性变形,因而若仅仅增长这种第一、第二吊下部件的长度并根据需要增加踏板,当在升降时踏上踏板时,第一、第二吊下部件将扭转等而变形,从升降的操作者看来,升降台阶向里侧大幅晃动而不稳定,产生难以升降的问题。

另外,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现有的升降台阶中,由于与踏板的两端连结的连杆由金属制成,所以就升降时升降台阶的稳定性而言,认为不会像专利文献1的升降台阶那样大幅下降,但踏板与地面相近的部分与地面上的岩石块等碰撞的频次升高,所以,连杆可能明显变形,在耐久性上产生问题。特别地,如轮式装载机那样,在作业中连杆与地面接触的情况下,这种问题尤为显著。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作业车的升降台阶,即便在降低距离地面的高度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升降,且耐久性优异。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作业车的升降台,由踏板、和下端与所述踏板的车辆前后方向两端转动自如地连结的前侧连结部件及后侧连结部件形成一个级,并且所述级设有多个,其特征在于,位于最上部的级的前侧连结部件及后侧连结部件,其上端转动自如地连结于车辆主体的侧面位置,并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并列设置,比位于最上部的级位于下部的级的前侧连结部件及后侧连结部件的上端转动自如地连结于位于正上方的级的踏板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两端,在比位于最下部的级位于上部的级中,至少所述位于最上部的级的前侧连结部件及后侧连结部件是刚性部件,在比位于最上部的级位于下部的级中,至少所述位于最下部的级的前侧连结部件及后侧连结部件设为能够弹性变形。

本发明的作业车的升降台阶的特征在于,该作业车的升降台阶构成为两级结构,具备:第一前侧连结部件和第一后侧连结部件,其上端转动自如地连结于车辆主体的侧面位置,并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并列设置;第一踏板,其转动自如地连结于所述第一前侧连结部件与第一后侧连结部件的下端之间;第二前侧连结部件和第二后侧连结部件,其上端转动自如地连结于所述第一踏板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两端;第二踏板,其转动自如地连结于所述第二前侧连结部件与第二后侧连结部件的下端之间;所述第一前侧连结部件及第一后侧连结部件是刚性部件,所述第二前侧连结部件及第二后侧连结部件设为能够弹性变形。

本发明的作业车的升降台阶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前侧连结部件和第一后侧连结部件,其上端转动自如地连结于车辆主体的侧面位置,并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并列设置;第一踏板,其转动自如地连结于所述第一前侧连结部件与第一后侧连结部件的下端之间;第二前侧连结部件和第二后侧连结部件,其上端转动自如地连结于所述第一踏板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两端;第二踏板,其转动自如地连结于所述第二前侧连结部件与第二后侧连结部件的下端之间;第三前侧连结部件和第三后侧连结部件,其上端转动自如地连结于所述第二踏板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两端;第三踏板,其转动自如地连结于所述第三前侧连结部件与第三后侧连结部件的下端之间;所述第一前侧连结部件、第一后侧连结部件、第二前侧连结部件及第二后侧连结部件是刚性部件,所述第三前侧连结部件及第三后侧连结部件设为能够弹性变形。

需要说明的是,“刚性部件”是指由不会主动弹性变形的材料形成的部件,允许这种结构中使用的部件所具有的物性上的弹性变形。另一方面,“能够弹性变形”是指能够主动弹性变形。

根据本发明,位于升降台阶的最上部且与车辆主体连结的前侧连结部件及后侧连结部件是刚性部件,因而即使在增长升降台阶的垂下部分的长度并降低距离地面的高度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在踏上最下部的踏板时向里侧的晃动,能够使升降容易。另外,最下部的前侧连结部件及后侧连结部件设为能够弹性变形,所以即使垂下部分的长度所增长而距离地面的高度所降低的部分与地面的接触频次增多,也不容易受到损伤,能够使耐久性提高。

在本发明的作业车的升降台阶中,优选地,能够弹性变形的前侧连结部件及后侧连结部件构成为包含多个弹性板的层积体。

在本发明的作业车的升降台阶中,优选地,所有的前侧连结部件及后侧连结部件的上端和下端,相对于固定于所述车辆主体上的连结架或设置于所有踏板的车辆前后方向两端的连结架旋转自如地被连结,在所述连结架上设有切口,该切口朝向上方和下方的至少一方开口,并收容转动的前侧连结部件及后侧连结部件。

在本发明的作业车的升降台阶中,优选地,该作业车的升降台阶在将设于车辆主体上的车轮与车辆主体的车辆后方下部连结起来的离去角规定线、与连结于所述车辆主体的前侧连结部件和后侧连结部件的向所述车辆主体连结的连结位置之间折叠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了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升降台阶的作业车的立体图;

图2是升降台阶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作业车进行铲起作业时的升降台阶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升降台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采用了本实施方式的升降台阶10的作为作业车的轮式装载机1的立体图。图2是升降台阶10的立体图。

[轮式装载机的整体说明]

在图1、图2中,轮式装载机1具有:车辆主体2、工作装置3、驾驶室4、行驶装置5和动力部6。

车辆主体2由支承工作装置3、驾驶室4和动力部6的钢制框架体构成。在该车辆主体2的前方侧,相对于车辆主体2向左右方向转动自如地设置有结构体21,在该结构体21的更前方侧设置有工作装置3。

工作装置3具有:枢轴支承于结构体21的大臂31、在上下方向上枢轴支承于该大臂31的铲斗32、在大臂31的中间部分枢轴支承于大臂31的曲拐33。

大臂31在车宽方向上配置有一对,相对于结构体21向上下方向转动自如地被枢轴支承。在该大臂31的中间部上枢轴支承有提升缸(未图示),提升缸的基端部分枢轴支承于结构体21。并且,通过使该提升缸利用液压伸缩,能够使大臂31向上下方向转动。

铲斗32是用以装载挖掘土等的部分。铲斗32在比其与大臂31的枢轴支承位置更靠上的位置枢轴支承有连杆(未图示),连杆的另一端侧枢轴支承于曲拐33的下端部。

曲拐33枢轴支承于一对大臂31之间,下端连结于所述连杆的基端部分。在曲拐33的上端枢轴支承有倾斜液压缸34,该倾斜液压缸34的基端部分枢轴支承于结构体21。

并且,在以铲斗32位于地面位置附近的状态前进,并使铲斗32铲入砂土等挖掘对象并使提升缸伸长时,能够在铲斗32内装载有挖掘土的状态下,使大臂31向上方转动,而能够进行挖掘作业。进一步地,在铲斗32位于上方的状态下缩短倾斜液压缸34时,曲拐33的上端部分向车辆主体2一侧转动,曲拐33的下端部分向车辆前方侧转动。由此,利用连杆使铲斗32的上部向车辆前方侧推压,从而使铲斗32转动,能够将铲斗32内装载的挖掘土向自卸卡车等的载货台倾倒。

行驶装置5具有:设置于车辆主体2的侧面四个位置的前轮5a和作为车轮的后轮5b、在图1和图2中未图示的、相对于车辆主体2转动自如地支承各个前后轮5a、5b的车桥、在该车桥与车辆主体2的车宽方向大致中央部通过差速器连接的驱动轴。驱动轴经由变矩器连结于设置在动力部6内的发动机,在发动机转动时,经由变矩器利用变速器变换转动速度,驱动轴转动,经由差速器和车桥传递到前后轮5a、5b,而使轮式装载机1行驶。

在此,在车辆主体2的侧面位置,在后轮5b与作为车辆主体2的端部的后方端部2a之间设置有使操作者和维护人员往返于地面和发动机室的升降台阶10。近年来,这种升降台阶10为了更容易上下,而期望降低距离地面gl的高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假设为600mm),从车辆主体2垂下的部分的长度长于以往的垂下部分。其结果是,升降台阶10的下端侧与以往相比大大超越离去角规定线dl而垂下。需要说明的是,离去角规定线dl是指,连结后轮5b与车辆主体2的作为车辆后方下部的配重下表面2b的线,并且是规定离去角θ的线。

轮式装载机1进行的作业之一包括铲起作业。该作业是一种一边利用铲斗32挖掘车辆前方的土堆一边攀登的作业,攀登土堆时车辆主体2整体的前方会朝向上方倾斜,此时,能够倾斜的最大范围由离去角θ确定。因此,在进行此种铲起作业时,有时使车辆主体2倾斜到极限,升降台阶10的超过离去角规定线dl而垂下的部分与地面gl接触。因此,作为升降台阶,通常采用与地面gl接触时折叠躲避的折叠结构,本实施方式的升降台阶10也采用折叠结构,并解决垂下部分的长度过长时产生的问题。下面,对升降台阶10进行详细说明。

[升降台阶整体的说明]

图2是升降台阶10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作业车1进行铲起作业时的升降台阶10的状态的侧视图。

在图2、图3中,作业车升降台阶10构成为两级结构,该两级结构具有:第一前侧连结部件11和第一后侧连结部件12,它们的上端转动自如地连结于车辆主体2的侧面位置,并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并列设置;第一踏板13,其转动自如地连结于第一前侧连结部件11和第一后侧连结部件12的下端之间;第二前侧连结部件14和第二后侧连结部件15,它们的上端转动自如地连结于第一踏板13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两端;第二踏板16,其转动自如地连结于第二前侧连结部件14与第二后侧连结部件15的下端之间。第一前侧连结部件11和第一后侧连结部件12是由金属材料等形成的刚性部件,第二前侧连结部件14和第二后侧连结部件15形成为包含弹性材料而能够弹性变形地设置。

即,在升降台阶10中,由第一踏板13、和下端转动自如地连结于第一踏板13的第一前侧连结部件11及第一后侧连结部件12形成一级,并且由第二踏板16、和下端转动自如地连结于第二踏板16的第二前侧连结部件14及第二后侧连结部件15形成一级,作为整体成为踏板(第一踏板13及第二踏板16)跨着两级而设置的两级结构。并且,第二前侧连结部件14及第二后侧连结部件15的上端与正上方的级的第一踏板13的两端连结。

[升降台阶的折叠结构的说明]

更具体地,在车辆主体2的侧面设置有电池箱和工具箱等箱状体2c,在该箱状体2c的侧面通过螺栓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固定有一对金属制连结架17,第一前侧连结部件11及第一后侧连结部件12的上端相对于这些连结架17被转动自如地安装。第一前侧连结部件11及第一后侧连结部件12的上端形成为圆筒部11a、12a,圆筒部11a、12a安装于一对安装片17a之间,一对安装片17a设置在连结架17,圆筒部11a、12a以水平的螺栓17e为转动轴进行转动,螺栓17e在车宽方向上贯通圆筒部11a、12a和安装片17a。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前后的连结架17由三块钢板制的板部件18a接合而成,通过这些板部件18a形成最上部踏板18。

第一前侧连结部件11和第一后侧连结部件12的下端、第二前侧连结部件14和第二后侧连结部件15的上端都形成为圆筒部11b、12b、14a、15a,并以螺栓19e为转动轴转动自如地设置在连结架19的一对安装片19a之间,连结架19设置于第一踏板13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两端。

第一踏板13由接合于前后的连结架19之间的三块钢板制的板部件13a形成。

同样的,第二前侧连结部件14和第二后侧连结部件15的下端也形成为圆筒部14b、15b,并以螺栓22e为转动轴转动自如地安装在连结架22的一对安装片22a之间,连结架22设置在第二踏板16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两端。

第二踏板16也由接合于前后的连结架22之间的三块钢板制的板部件16a形成。

连结架19、22也为金属制。

这样,通过连结部件11、12、14、15和踏板13、16的相互转动,实现升降台阶10的折叠结构。

[连结部件的弹性结构的说明]

此时,第二前侧连结部件14和第二后侧连结部件15具有将多个弹性板23a通过铆接形成为一体的块状的层积体23,多个弹性板23a由合成橡胶、天然橡胶等弹性材料形成,第二前侧连结部件14和第二后侧连结部件15构成为,将所述圆筒部14a、14b、15a、15b被形成的金属制的铰接部件14c、15c通过座板24、螺栓25和螺母26固定于该层积体23的上端和下端。第二前侧连结部件14和第二后侧连结部件15具有能够弹性变形的层积体23,所以形成为即使接触到地面的岩石块等也难以受损的结构。

[连结架的干涉防止结构的说明]

另外,连结架17具有将安装片17a和与最上部踏板18接合的接合片17b。在前方的连结架17上,在接合片17b的与安装片17a之间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朝向下方开口为u形的切口17c。切口17c中收容有转动的第一前侧连结部件11及第一后侧连结部件12的上端侧,防止在升降台阶10折叠时第一前侧连结部件11及第一后侧连结部件12和连结架17相互干涉。需要说明的是,在后方的连结架17的下表面,设有限制向后轮5b侧即向前方转动的限制板17d。限制板17d在升降台阶10整体向前方折叠时,以其下端到达后轮5b而不被卷入的方式,规定其折叠量。

同样地,在连结架19的接合片19b上,在与安装片19a之间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朝向上方开口为u形的切口19c和朝向下方开口为u形的切口19d。在切口19c中收容有转动的第一前侧连结部件11和第一后侧连结部件12的下端侧,在切口19d中收容有转动的第二前侧连结部件14和第二后侧连结部件15的上端侧,除第一前侧连结部件11和第一后侧连结部件12与连结架19的干涉以外,还防止第二前侧连结部件14和第二后侧连结部件15与连结架19的干涉。

并且,在连结架22的接合片22b上,在与安装片22a之间相对应的位置上也设置有朝向上方开口为u形的切口22c。在切口22c中收容有转动的第二前侧连结部件14和第二后侧连结部件15的下端侧,防止第二前侧连结部件14和第二后侧连结部件15与连结架22的干涉。

[铲起作业时的说明]

在利用采用了前述升降台阶10的轮式装载机1来进行铲起作业时,如图3所示,轮式装载机1的车辆主体2的前方最大能够朝向上方倾斜至轮式装载机1的离去角规定线dl与地面gl一致的位置。在像这样倾斜的途中,升降台阶10的下端侧逐渐接近地面gl,当大于规定倾斜时,下端侧的第二前侧连结部件14、第二后侧连结部件15和第二踏板16开始转动,接着,第一前侧连结部件11、第一后侧连结部件12和第一踏板13转动,升降台阶10整体向车辆后方侧转动,折叠于离去角规定线dl与向车辆主体2连结的连结位置之间。

另一方面,当完成土堆挖掘,轮式装载机1进行后退时,离去角规定线dl即配重下表面2b逐渐离开地面gl,升降台阶10也慢慢解除折叠状态,恢复到初始状态。

[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实施方式,构成升降台阶10的最上部的第一前侧连结部件11及第一后侧连结部件12是刚性部件,因而即使在增长升降台阶10的垂下部分的长度并降低距离地面的高度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在踏上最下部的第二踏板16时向里侧的晃动等,能够使升降容易。另外,最下部的第二前侧连结部件14及第二后侧连结部件15设为能够弹性变形,所以即使垂下部分的长度所增长而距离地面的高度所降低的部分与地面的接触频次增多,也不容易受到损伤,能够使耐久性提高。

(第二实施方式)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升降台阶10a的立体图。

作业车升降台阶10a构成为三级结构,该三级结构具有:第一前侧连结部件11和第一后侧连结部件12,它们的上端转动自如地连结于车辆主体2的侧面位置,并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并列设置;第一踏板13,其转动自如地连结于第一前侧连结部件11和第一后侧连结部件12的下端之间;第二前侧连结部件14和第二后侧连结部件15,它们的上端转动自如地连结于第一踏板13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两端;第二踏板16,其转动自如地连结于第二前侧连结部件14与第二后侧连结部件15的下端之间;第三前侧连结部件27和第三后侧连结部件28,它们的上端转动自如地连结于第二踏板16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两端;第三踏板29,其转动自如地连结于第三前侧连结部件27及第三后侧连结部件28的下端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前侧连结部件11、第一后侧连结部件12、第二前侧连结部件14、第二后侧连结部件15是由金属材料等形成的刚性部件,第三前侧连结部件27和第三后侧连结部件28形成为包含弹性材料而能够弹性变形地设置。

即,在升降台阶10a中,由第一踏板13、和下端转动自如地连结于第一踏板13的第一前侧连结部件11及第一后侧连结部件12形成一级,由第二踏板16、和下端转动自如地连结于第二踏板16的第二前侧连结部件14及第二后侧连结部件15形成一级,由第三踏板29、和下端转动自如地连结于第三踏板29的第三前侧连结部件27及第三后侧连结部件28形成一级,作为整体成为踏板(第一踏板13、第二踏板16及第三踏板29)跨着三级而设置的三级结构。并且,第二前侧连结部件14及第二后侧连结部件15的上端与正上方的级的第一踏板13的两端连结,第三前侧连结部件27及第三后侧连结部件28的上端与正上方的级的第二踏板16的两端连结。

其中,第三踏板29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由金属制的三块板部件29a形成。第三前侧连结部件27和第三后侧连结部件28具有将多个弹性板23a通过铆接形成为一体的块状的层积体23,多个弹性板23a由合成橡胶、天然橡胶等弹性材料形成,第三前侧连结部件27和第三后侧连结部件28构成为,将所述圆筒部27a、27b、28a、28b被形成的金属制的铰接部件27c、28c通过座板24、螺栓25和螺母26固定于该层积体23的上端和下端。其他具体构造、例如升降台阶10a整体的折叠构造等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并且,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被使用的连结架和螺栓等部件,沿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附图标记进行图示,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也同样地,与车辆主体2连结的最上部的第一前侧连结部件11及第一后侧连结部件12是刚性部件,因而能够抑制在踏上最下部的第三踏板29时向里侧的晃动,能够使升降容易。另外,最下部的第三前侧连结部件27及第三后侧连结部件28设为能够弹性变形,所以即使垂下部分的长度所增长而距离地面的高度所降低的部分与地面的接触频次增多,也不容易受到损伤,能够使耐久性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所述各实施方式,能够达成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进行的变形和改良等也包含于本发明。

例如,说明了安装有最上部踏板18的方式,但这种最上部踏板18不是本发明必需的结构,在考虑到第一踏板13与发动机室的距离等因素后可根据情况省略。

在连结架17、19、22的接合片17b,19b,22b上设置有切口17c、19c、19d、22c,但是也可以通过对安装片和接合片的形状进行变更等方式,在不设置此种切口的情况下防止连结部件和连结架的干涉。但是,如果对安装片的大小和接合片的形状等进行较大变更,则有可能影响连结架整体的强度,所以优选通过设置切口避免干涉的结构。

虽然图示并说明了升降台阶10向车体后方侧折叠的状态,但显然,在无需考虑被卷入后轮5b的情况下,升降台阶10也可以省略限制板17d,形成以与向车体后方侧折叠的状态对称的状态向车体前方侧折叠的构造。

至于能够弹性变形的连结部件,可以利用一块橡胶制的板部件而设置为能够弹性变形,也可以利用橡胶制的板部件与铅等柔软性的金属板的复合部件而设置为能够弹性变形。

本发明的升降台阶除了可以构成为两级结构或三级结构外,也可以构成为四级以上的多级结构。其中,在比位于最下部的级位于上部的级中,至少位于最上部的级的前侧连结部件及后侧连结部件是刚性部件,并且在比位于最上部的级位于下部的级中,至少位于最下部的级的前侧连结部件及后侧连结部件设为能够弹性变形即可。因此,最上部与最下部之间的前侧连结部件及后侧连结部件是设成刚性部件还是设成能够弹性变形,可以根据升降台阶整体的级数或所要求的刚性等来任意决定。

本发明除应用于轮式装载机之外,也可应用到越野自卸卡车等作业车上。

附图标记说明

1…轮式装载机(作业车)、2…车辆主体、5b…后轮(车轮)、10、10a…升降台阶、11…第一前侧连结部件、12…第一后侧连结部件、13…第一踏板、14…第二前侧连结部件、15…第二后侧连结部件、16…第二踏板、17、19、22…连结架、17c、19c、19d、22c…切口、23…层积体、23a…弹性板、27…第三前侧连结部件、28…第三后侧连结部件、29…第三踏板、dl…离去角规定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