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汽车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7067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儿童汽车座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汽车座,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安全带吸能装置的儿童汽车座。



背景技术:

为保护儿童的乘车安全,越来越多的汽车上都安装有儿童汽车座。当汽车遭遇碰撞时,儿童汽车座内的儿童由于惯性而产生强大冲击力,使得安全带对儿童有着强大的束缚力,安全带仅依靠自身织物的弹性而具有非常有限的缓冲,造成儿童的不舒适,而当碰撞力过大时,安全带还是会对儿童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安全带吸能装置的儿童汽车座,以在汽车遭遇碰撞时减震吸能而减小对儿童的伤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汽车座,包括汽车座本体、用于将儿童束缚在所述汽车座本体上的安全带装置,所述安全带装置包括安全带组件、设于所述汽车座本体上的安全带调节器,所述汽车座本体上还设有能够在被挤压时压缩变形的吸能部件,当所述安全带组件受到冲击张紧时,所述安全带调节器朝向所述吸能部件运动,所述吸能部件被挤压变形而吸收能量。

优选地,所述安全带调节器位于所述吸能部件的前侧,当所述安全带组件受到冲击张紧时,所述安全带调节器向后滑动而挤压所述吸能部件。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带调节器上固定地设有推板,所述推板抵挡在所述吸能部件的前侧。

更进一步地,所述汽车座本体上设有用于提供所述推板及所述安全带调节器向后滑动时导向的导向结构。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汽车座本体上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推板或所述安全带调节器上固定地设有导向销,所述导向销可滑动地插设在所述滑槽中。

优选地,所述推板包括呈L型设置的竖板与横板,所述安全带调节器固定地设于所述推板上,所述推板上的所述竖板抵挡在所述吸能部件的前侧。

优选地,所述安全带组件包括一端可拆卸连接在一起的左肩带、右肩带及胯带,所述左肩带的另一端、右肩带的另一端及所述胯带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安全带调节器上。

优选地,所述座位本体包括坐立部与靠背部,所述安全带调节器及所述吸能部件均设于所述坐立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带调节器在所述坐立部上贴近所述坐立部的坐立面。

优选地,所述吸能部件为蜂窝铝块。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汽车座,其中通过在汽车座本体上设置吸能部件,当汽车在受到撞击时,安全带组件受到强大的冲击力而张紧,从而能够施加安全带调节器以作用力而朝向吸能部件运动,进而挤压吸能部件使其压缩变形而吸收能量,这大大地减小了冲击力对儿童造成的伤害,进一步地提高了儿童乘车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汽车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汽车座的侧视剖视示意图;

附图4为图3中A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10、汽车座本体;10a、坐立部;10b、靠背部;20、安全带装置;1、安全带调节器;2、安全带组件;21、左肩带;22、右肩带;23、胯带;3、吸能部件;4、推板;41、竖板;42、横板;5、滑槽;6、导向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参见图1至图4所示的儿童汽车座,其包括汽车座本体10和用于将儿童束缚在该汽车座本体10上的安全带装置20。安全带装置20包括安全带组件2和设于汽车座本体10上的安全带调节器1,汽车座本体10上还设有能够在被挤压时压缩变形的吸能部件3,当安全带装置20受到冲击而张紧时,安全带调节器1朝向吸能部件3运动,使得吸能部件3被挤压变形而吸收能量,从而减小冲击力对儿童造成的伤害。

参见各附图所示,汽车座本体10包括坐立部10a和靠背部10b,安全带调节器1设于坐立部10a上,相应地,吸能部件3也设于坐立部10a上。在这里,安全带调节器1在坐立部10a上贴近其坐立面。

安全带组件2包括左肩带21、右肩带22及胯带23,左肩带21、右肩带22及胯带23的一端分别连接在安全带调节器1上以实现长度调节,从而适应不同身高、体重的儿童的使用需求;左肩带21的另一端、右肩带22的另一端分别穿过靠背部10b且胯带23的另一端穿过坐立部10a后三者可拆卸地连接而将儿童束缚在汽车座本体10上。

在本实施例中,吸能部件3采用的为蜂窝铝块,其结构特性为在受到较大冲击力时能够被压缩变形,瞬间吸收大量的能量,且在吸能后不会再变形回弹,从而彻底地吸收碰撞产生的能量。该吸能部件3的后部固定在汽车座本体10上,或者汽车座本体10上具有限制吸能部件3向后运动的限位结构。

参见各附图所示,安全带调节器1位于吸能部件3的前方,安全带调节器1上还固定地设有推板4,该推板4抵挡在吸能部件3的前侧,汽车座本体10上也具有限制推板4及安全带调节器1向前运动的限位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推板4包括呈L型设置的竖板41和横板42,安全带调节器1固定地设于推板4上而能够共同向后运动,竖板41抵挡在吸能部件3的前侧端面上。在安全带装置20受到冲击张紧时,安全带组件2张紧而施加安全带调节器1向后的作用力,该安全带调节器1与推板4共同向后运动而向后挤压吸能部件3,使得吸能部件3被压缩变形而吸收能量。

在本实施例中,推板4与安全带调节器1可前后滑动地设于安全座本体10上,如图2、图3所示,汽车座本体10上还设有用于提供推板4与安全带调节器1向后滑动时导向的导向结构,该导向结构包括开设在汽车座本体10上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滑槽5,推板4或安全带调节器1上固定地设有导向销6,该导向销6可滑动地插设在滑槽5中。具体地,在这里,导向销6安装在推板4的横板42上。

这样,儿童在乘坐儿童汽车座时,安全带组件2上左肩带21、右肩带22及胯带23的一端通过扣合件相互扣合在一起而将儿童束缚在汽车座本体10上。当汽车在遭遇强烈撞击或紧急刹车时,儿童因为惯性其上半身向前倾而牵拉左肩带21与右肩带22,使得安全带组件2被冲击张紧,位于靠背部10b后方的安全带被向上拉伸,从而施加安全带调节器1向后运动的作用力,这使得安全带调节器1与推板4共同向后滑动而挤压吸能部件3,吸能部件3被压缩变形而吸收冲击时产生的大部分能量,进而减小冲击力对儿童造成的伤害。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汽车座,其中通过在汽车座本体10上设置吸能部件3,当汽车在受到撞击时,安全带组件2受到强大的冲击力而张紧,从而能够施加安全带调节器1以作用力而朝向吸能部件3运动,进而挤压吸能部件3使其压缩变形而吸收能量,这样便大大地减小了冲击力对儿童造成的伤害,进一步地提高了儿童乘车的安全性。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