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乘用车辆的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51335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乘用车辆的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乘用车辆的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无污染、噪声低且不依赖化石能源的电动汽车逐渐成为汽车行业重要的发展趋势。在电动汽车的各种驱动方式中,轮毂电机驱动方式因其传输效率高、控制灵活等独特的有点,逐渐受到专业人士的青睐,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轮毂电机将动力、传动以及制动装置全部整合在轮毂内,省去了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等大量机械部件,车辆结构大大简化,整车质量减轻,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增加了汽车乘用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乘用车辆的驱动机构。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乘用车辆的驱动机构,所述的驱动机构由轮毂、永磁体磁极、电机主体、电机轴、轴承和螺母所组成,其特征在于:绕着所述的轮毂的内腔安装有永磁体磁极,电机主体安装到轮毂的内腔,并且与永磁体磁极相对;所述的轮毂具有密闭的轮盘面,轮毂和电机主体共同围绕出密闭空间,使得电机主体内部与外界隔离;所述的电机主体与电机轴连接,电机轴连接到汽车底盘。本发明方案中车轮正面轮辐起着一定的径向支撑的作用,采用车轮正面镶嵌盖保护内部电机不受污染。

在本发明优选的方面,所述的轮毂的轮盘面包括无缝隙的轮盘面和位于轮盘面上的加强筋。

在本发明优选的方面,所述的轮毂的轮盘面包括轮辐式车轮主体和车轮正面镶嵌盖;所述的轮辐式车轮主体由轮辋、法兰盘和连接所述法兰盘和轮辋的轮辐所组成;所述的车轮正面镶嵌盖固定到所述的轮辐式车轮主体的轮盘面上,并且设置为使得轮毂和电机主体共同围绕出密闭空间。

在本发明优选的方面,所述的轮毂是低压铸造的,并且由铝合金或镁合金材料制成。

在本发明优选的方面,所述的永磁体磁极通过螺纹连接、镶接或粘接等方式与轮毂的轮辋联接。

在本发明优选的方面,所述的驱动机构由车轮正面镶嵌盖(11)、车轮正面(12)、螺栓(13)、车轮轮辋(14)、永磁体磁极(15)、电机主体(16)、电机轴(17)、螺母(18)和轴承(19)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轮轮辋(14)与车轮正面(12)为一体的整体式结构,车轮正面镶嵌盖(11)通过螺栓(13)与车轮正面(12)相连接,永磁体磁极(15)固定于车轮轮辋(14)内部,电机主体(16)安装于车轮轮辋(14)内部,电机轴(17)穿过电机主体(16)并与汽车底盘系统零件相装配,轴承(19)套在车轮正面(12)中心孔和电机轴(17)端部之间,螺母(18)拧紧在电机轴(17)的端部。车轮正面镶嵌盖(11)为整体封闭式结构,保护内部电机不受外部污水及尘土的污染。车轮正面镶嵌盖外观造型具有很大的设计自由度,能够满足车轮外观造型多样性的要求,结构简单且易于实现。

在本发明的优选的方面,车轮正面镶嵌盖(11)的厚度为5-15mm,所述的螺栓孔设置为与M6、M8、M10、M12或M16的螺栓进行紧固。

在本发明的优选的方面,车轮正面镶嵌盖(11)与车轮正面(12)之间有防水垫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的突出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相对于轮毂电机与车轮的常规连接方式,本发明将车轮轮辋部分直接制作为轮毂电机的外壳,结构简单,安装可靠、稳定;

第二,本发明的车轮主体可以采用传统低压铸造以及碳纤维车轮,不需要为此方案对现有车轮设计、制造工艺有较大更改;

第三,本发明车轮相对于轮毂电机与车轮的常规连接方式,可省去近中心孔处圆周范围内的螺栓孔,轮辐可以没有阻碍地连接到中心孔,可以节省机械加工成本,车轮正面镶嵌盖能够满足车轮外观造型多样性的要求。

第四,本发明车轮颠覆了传统轮毂设计理念,无论受力状态、结构模式、安装方式、失效状态,都和传统方式不同,保证了本发明具有上述优势。

本发明还提供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乘用车辆的驱动机构,其包括螺母(11)、轴承(12)、车轮主体(13)、车轮轮辋(14)、永磁体磁极(15)、电机主体(16)、电机轴(17)等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轮轮辋(14)与车轮主体(13)为一体的整体式结构,永磁体磁极(15)固定于车轮轮辋(14)内部,电机主体(16)安装于车轮主体(13)内部,电机轴(17)穿过电机主体(16)并与汽车底盘系统零件相装配,轴承(12)套在车轮主体(13)中心孔和电机轴(17)端部之间,螺母(11)拧紧在电机轴(17)的端部。

在本发明优选的方面,所述的车轮主体(13)与车轮轮辋(14)为一体式结构,装配零件少,可靠性及稳定性高。

在本发明优选的方面,所述的永磁体磁极(15)通过螺纹连接、镶接或粘接等方式与车轮轮辋(14)联接。

在本发明优选的方面,所述车轮主体(13)由铝合金、镁合金或者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

在本发明优选的方面,所述的螺母(11)由钢或者钛合金所制成。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1-车轮正面镶嵌盖,12-车轮正面,13-螺栓,14-车轮轮辋,15-永磁体磁极,16-电机主体,17-电机轴,18-螺母,19-轴承。

图2中:21-实施例2的机构螺母,22-实施例2的机构轴承,23-实施例2的机构车轮主体,24-实施例2的机构车轮轮辋,25-实施例2的机构永磁体磁极,26-实施例2的机构电机主体,27-实施例2的机构电机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与汽车轮毂电机连接的车轮,由车轮正面镶嵌盖(11)、车轮正面(12)、螺栓(13)、车轮轮辋(14)、永磁体磁极(15)、电机主体(16)、电机轴(17)、螺母(18)和轴承(19)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轮轮辋(14)与车轮正面(12)为一体的整体式结构,车轮正面镶嵌盖(11)通过螺栓(13)与车轮正面(12)相连接,永磁体磁极(15)固定于车轮轮辋(14)内部,电机主体(16)安装于车轮轮辋(14)内部,电机轴(17)穿过电机主体(16)并与汽车底盘系统零件相装配,轴承(19)套在车轮正面(12)中心孔和电机轴(17)端部之间,螺母(18)拧紧在电机轴(17)的端部。车轮正面(12)与车轮轮辋(14)组成的整体结构可以采用低压铸造,选择铝合金或镁合金材料制成。所述的永磁体磁极(15)通过螺纹连接、镶接或粘接等方式与车轮轮辋(14)联接。所述车轮正面镶嵌盖(11)由铝合金、镁合金、工程塑料或者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车轮正面镶嵌盖(11)的厚度为5-15mm,所述的螺栓孔设置为与M6、M8、M10、M12或M16的螺栓进行紧固。所述的螺栓(13)和螺母(18)由钢或者钛合金所制成。

针对已经制作完成的试验模型样品进行可行性验证,安装使用中,车轮正面镶嵌盖(11)主要起到防护内部电机不受外部污水等影响,不对乘用车底盘系统起主要支撑作用,受力环境没有传统轮毂那样恶劣。

按照上述实施方案,这种新型驱动结构更能保证车轮驱动系统的稳定、可靠。

实施例2

附图说明

说明书附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乘用车辆的驱动机构,其包括实施例2的机构螺母(21)、实施例2的机构轴承(22)、实施例2的机构车轮主体(23)、实施例2的机构车轮轮辋(24)、实施例2的机构永磁体磁极(25)、实施例2的机构电机主体(26)、实施例2的机构电机轴(27)等部分。所述的车轮轮辋与车轮主体为一体的整体式结构,永磁体磁极固定于车轮轮辋内部,电机主体安装于车轮主体内部,电机轴穿过电机主体并与汽车底盘系统零件相装配,轴承套在车轮主体中心孔和电机轴端部之间,螺母拧紧在电机轴的端部。所述的车轮主体、车轮轮辋是一体式结构,装配简单方便,车轮主体中心孔处采用防护盖保护内部电机不受外部污水及尘土的污染。

按照上述实施方案,这种新型驱动结构更能保证车轮驱动系统的稳定、可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