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型共享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04658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舒适型共享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日常骑行的自行车,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以始终维持轮胎气压的自行车。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传统产业,具有100多年的历史,由于环保以及交通的问题,自行车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居民喜爱的交通工具。骑行自行车也是一项保健运动,世界自行车行业的重心正从传统的代步型交通工具向运动型、山地型、休闲型转变,在美、欧、日等发达国家,自行车是一种较普遍的运动、健身、休闲和娱乐性产品。

近年来,共享自行车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共享自行车就其实质是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租赁业务-自行车租赁业务,其主要依靠载体为自行车。可以很充分利用城市因快速的经济发展而带来的自行车出行萎靡状况;最大化的利用了公共道路通过率。同时起到健康身体的作用。

为了使共享自行车的维修率降到最低,共享自行车的轮胎是没有内胎的实心蜂窝式轮胎。这种实心蜂窝式轮胎虽然避免了漏气、延长了轮胎的使用寿命。但是,由于缓冲性能不如传统充气轮胎,导致骑行者的骑行体验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舒适型共享自行车用于增强骑行者的骑行体验,尤其针对山地自行车、共享自行车,使其永远保持充沛的气压和良好的气动缓冲性能。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舒适型共享自行车,应用在自行车的日常骑行过程中,保证轮胎有充足的气压供应,本发明将自行车骑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转化为气体的压力,将压缩气体供应给轮胎,利用安全阀保证轮胎的压力安全,以实现轮胎的安全、稳定运行。

一种舒适型共享自行车,包括:主骨架、前轮胎、后轮胎、后轮支架,还包括:供气机构、安全阀,所述供气机构固连于所述主骨架,所述安全阀固连于后轮毂,所述后轮毂固连于所述后轮胎,所述后轮支架通过后轮铰链活动连接于所述主骨架;

所述供气机构包括:压杆、避震弹簧、气筒、活塞杆、供气软管、连杆、回转接头、供气管,所述压杆的一端通过压杆铰链活动连接于所述后轮支架,所述压杆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杆活动连接于所述主骨架;所述压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气筒的一端,所述活塞杆活动连接于所述后轮支架,所述活塞杆活动连接于所述气筒;所述避震弹簧位于所述气筒和后轮支架之间;所述供气软管连接于所述气筒和回转接头,所述回转接头固连于后轮轴,所述供气管连接于所述回转接头和后轮毂;所述气筒的腔体的侧壁设置有单向出气阀,所述单向出气阀连接至所述供气软管,所述腔体的侧壁还设置有单向进气阀;

所述安全阀包括:钢珠、止推弹簧、微调螺栓、阀体,所述阀体固连于所述后轮毂,所述阀体的内腔和所述后轮胎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微调螺栓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阀体,所述钢珠活动连接于所述后轮毂,在所述钢珠和微调螺栓之间设置有止推弹簧,所述微调螺栓的中心轴线位置设置有泄气通道。

优选地,所述微调螺栓和阀体之间还设置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位于螺纹的中部位置;所述橡胶圈为柔性材质。

优选地,所述微调螺栓和阀体之间的螺纹为细牙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避震弹簧处于受压状态。

优选地,所述供气管固连于所述后轮毂,所述供气管和后轮毂保持同步转动。

优选地,所述腔体的压缩气体对所述气筒产生的推力等于所述避震弹簧对所述气筒产生的推力。

附图说明

图1、2是本发明舒适型共享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舒适型共享自行车的安全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永不泄气的供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主骨架、2后轮支架、3后轮铰链、4压杆、5压杆铰链、6避震弹簧、7气筒、8活塞杆、9气筒铰链、10后轮毂、11后轮胎、12供气软管、13连杆、14回转接头、15供气管、16安全阀、17钢珠、18止推弹簧、19微调螺栓、20阀体、21活塞、22腔体、23单向出气阀、24单向进气阀、25泄气通道、26后轮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舒适型共享自行车,应用在自行车的日常骑行过程中,保证轮胎有充足的气压供应,本发明将自行车骑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转化为气体的压力,将压缩气体供应给轮胎,利用安全阀保证轮胎的压力安全,以实现轮胎的安全、稳定运行。本发明舒适型共享自行车,利用供气机构实现了对自行车的减震缓冲,并将压缩气体供应给轮胎;利用安全阀,控制轮胎的压力,使轮胎处于最佳的压力下运行。

图1、2是本发明舒适型共享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舒适型共享自行车的安全阀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永不泄气的供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舒适型共享自行车,在原有自行车的基础上,增加:供气机构、安全阀16,以增强其功能。将所述供气机构固连于所述主骨架1,将所述安全阀16固连于后轮毂10,所述后轮毂10固连于所述后轮胎11,所述后轮支架2通过后轮铰链3活动连接于所述主骨架1。

所述供气机构主要包括:避震弹簧6、气筒7、活塞杆8等功能元件,还包括:压杆4、供气软管12、连杆13、回转接头14、供气管15等辅助元件。所述压杆4的一端通过压杆铰链5活动连接于所述后轮支架2,所述压杆4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杆13活动连接于所述主骨架1;所述压杆4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气筒7的一端,所述活塞杆8活动连接于所述后轮支架2,所述活塞杆8活动连接于所述气筒7;所述避震弹簧6位于所述气筒7和后轮支架2之间;所述供气软管12连接于所述气筒7和回转接头14,所述回转接头14固连于后轮轴26,所述供气管15连接于所述回转接头14和后轮毂10;所述气筒7的腔体22的侧壁设置有单向出气阀23,所述单向出气阀23连接至所述供气软管12,所述腔体22的侧壁还设置有单向进气阀24;

所述安全阀16包括:钢珠17、止推弹簧18、微调螺栓19、阀体20,所述阀体20固连于所述后轮毂10,所述阀体20的内腔和所述后轮胎11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微调螺栓19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阀体20,所述钢珠17活动连接于所述后轮毂10,在所述钢珠17和微调螺栓19之间设置有止推弹簧18,所述微调螺栓19的中心轴线位置设置有泄气通道25。

更具体地,所述微调螺栓19和阀体20之间还设置有橡胶圈27,所述橡胶圈27位于螺纹的中部位置;所述橡胶圈27为柔性材质。

更具体地,所述微调螺栓19和阀体20之间的螺纹为细牙螺纹连接。

更具体地,所述避震弹簧6处于受压状态。

更具体地,所述供气管15固连于所述后轮毂10,所述供气管15和后轮毂10保持同步转动。

更具体地,所述腔体22的压缩气体对所述气筒7产生的推力等于所述避震弹簧6对所述气筒7产生的推力。

以下结合图1至4,进一步描述本发明舒适型共享自行车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本发明舒适型共享自行车用于增强骑行者的骑行体验,尤其针对山地自行车,使其永远保持充沛的气压和良好的气动缓冲性能。

由于地面总是存在凹凸不平的,自行车的轮胎在骑行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受到地面的冲击,这种冲击容易导致轮胎漏气,还会降低骑行者的稳定性。本发明舒适型共享自行车用于将这种冲击能量转化为对轮胎的不间断供气,并且扩大了轮胎的容腔,使轮胎可以存储更多质量的空气,并使轮胎具备更佳的缓冲性能,配置的安全阀可以保证气压的上限,防止爆胎。

当地面对所述后轮胎11产生冲击后,这种冲击会驱动所述后轮支架2相对于所述主骨架1发生相对转动,并经过所述压杆4、连杆13的传递,形成对所述气筒7和活塞杆8的压力,同时,也能形成对所述避震弹簧6的压力。这种压力,会驱动所述避震弹簧6进行压缩变形,会使所述气筒7的所述腔体22的空间变小。当然,所述避震弹簧6相对于骑行者而言具备一定的缓冲效果。同时存储于所述腔体22中的压缩气体,也会对骑行者产生缓冲效果。在运动鞋中,依靠气垫的缓冲效果,可以对运动员进行保护。本发明舒适型共享自行车将气垫的缓冲效果进行放大,进一步提高对骑行者的保护效果。所述腔体22的空间变小会提高气体的压力,这个气体依次经过所述供气软管12、回转接头14、供气管15到达所述后轮胎11中。

所述止推弹簧18的变形量在所述微调螺栓19的压缩下产生预紧力,这种预紧力作用于所述钢珠17上,使所述钢珠17紧贴于所述后轮毂10,从而使所述后轮胎11处于密封状态。

为了使所述微调螺栓19和阀体20获得更好的连接和密封效果,在所述微调螺栓19和阀体20之间设置所述橡胶圈27。所述橡胶圈27的弹性变形会使所述微调螺栓19和阀体20之间保持良好的防松效果。

当所述后轮胎11的气压过高时,启动所述安全阀16,使所述后轮胎11卸载掉部分气体,使所述后轮胎11的压力保持安全。所述后轮胎11的气体克服所述止推弹簧18的作用力,推动所述钢珠17脱离所述后轮毂10,气体经过钢珠17、泄气通道25后排入大气。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发明舒适型共享自行车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舒适型共享自行车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发明舒适型共享自行车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发明舒适型共享自行车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