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导航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88755阅读:671来源:国知局
车载导航仪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导航仪。



背景技术:

车载导航仪是应用较为普遍的产品,但是对于现有的车载导航仪来说,其放置在车内,通常是固定安装在车内,以便于驾驶员观看,但是对于车载导航仪等贵重物品时常有被盗的情况发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私家车也越来越多。其主要是农村的私家车不断增加,但是农村的外住人口,或是治安方面都还不够完善,由此会发生车载物品被盗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具有防盗警示的车载导航仪。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车载导航仪,包括壳体、显示屏,包括设置于壳体背部的触发开关、警示电路;所述警示电路包括电池、PNP三极管、NPN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蜂鸣器;

电池的正极连接PNP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一电阻的一端,

PNP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NPN三极管的集电极,

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触发开关,NPN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触发开关,NPN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蜂鸣器一端、电池的负极端,蜂鸣器的另一端连接PNP三极管的集电极。

通过上述设置,首先壳体放置到车内的时候,此时触发开关没有被触碰而无法连通警示电路,此时的警示电路无法进行工作,只有当壳体被移动,此时使得触发开关连通了警示电路,使得电池的电能输送给蜂鸣器,使得蜂鸣器发出报警声音,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为了能够提高警示效果,通过PNP三极管和NPN三极管连接起来的,一方面是将此期间作为一个控制开关,另一方面是作为信号放大,可以使得流过蜂鸣器上的电流提高,从而使得蜂鸣器能够产生更大的报警声音,从而使得壳体被其他人员移动的时候,进行警报,降低导航仪被盗的风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触发开关包括导电件、弹簧,所述弹簧用以驱动导电件接通线路。

通过上述设置,触发开关采用弹簧进行控制,当壳体被放置在车内时,导电件抵触到车体而对弹簧进行压缩,从而使得导电件断开线路的连接,此时警示电路不工作,但是如果有人拿起导航仪,此时导电件就会被弹簧弹出从而使得其接通线路,使得蜂鸣器有电流流通而发出报警声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人体感应器,所述人体感应器连接有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用以控制电池的电源通断。

通过上述设置,进一步提高智能化程度,采用了人体感应器,此人体感应器在人体靠近的时候控制开关电路接通电池供电,从而使得警示电路报警条件为同时满足检测到人体并且壳体被拿起,否则不进行报警,从而提高了报警的可靠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人体感应器为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通过上述设置,采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主要是由于此器件价格较低,应用广泛,容易实施,可从市场上选购进行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开关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继电器,所述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连接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光电耦合器的输出端连接继电器,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串联在电池的电源回路上。

通过上述设置,开关电路可以有空控制电池的电源通断,并且采用光电耦合器具有电气隔离的作用,提高其工作的可靠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触发开关包括磁铁和干簧管,所述干簧管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NPN三极管的基极,干簧管的另一端连接电池的负极端;磁铁分体设置在干簧管外用以控制干簧管的启闭,其中,在磁铁远离干簧管时,干簧管断开,在磁铁靠近干簧管时,干簧管闭合。

通过上述设置,采用此电路结构,将磁铁设置在车内,并且将壳体上的干簧管靠近磁铁设置,从而干簧管处于闭合状态,此时NPN三极管的基极是低电平,从而蜂鸣器不发出声音,而当壳体上的干簧管远离磁铁时,由于NPN三极管的基极为高电平,从而使得蜂鸣器发出声音进行警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壳体上设置了触发开关、人体感应器、警示电路,从而可以提高智能化程度,有效提高安全程度,当出现盗窃行为的时候,可以发出警报,从而提起周围人的注意,降低被盗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1的触发开关的结构简图;

图3为本实施例1的电路图;

图4为本实施例2的开关电路的电路图;

图5为本实施例3的电路图。

图中1、壳体;2、显示屏;3、触发开关;31、导电件;32、弹簧;301、磁铁;302、干簧管;4、警示电路;5、热释电红外传感器;6、开关电路;U1、光电耦合器;KM1、继电器;E、电池;VT2、PNP三极管;VT1、NPN三极管;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BL、蜂鸣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车载导航仪,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显示屏2。如图2所示,还包括设置于壳体1背部的触发开关3、警示电路4。触发开关3包括导电件31、弹簧32,弹簧32的一端抵接在壳体1内,弹簧32的另一端抵接在导电件31上,导电件31背离弹簧32的一端延伸出壳体1外,当壳体1放置到车内时,此时导电件31向内压缩弹簧32,从而使得导电件31和警示电路4的连接断开,警示电路4形成断路状态,当壳体1被拿起之后,此时由于弹簧32的弹力,使得导电件31接触到警示电路4的线路端口上,从而使得警示电路4形成通路状态。

如图3所示,警示电路4包括电池E、PNP三极管VT2、NPN三极管VT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蜂鸣器BL。电池E的正极连接PNP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一电阻R1的一端,PNP三极管VT2的基极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NPN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触发开关3,NPN三极管VT1的基极连接触发开关3,NPN三极管VT1的发射极连接蜂鸣器BL一端、电池E的负极端,蜂鸣器BL的另一端连接PNP三极管VT2的集电极。触发开关3采用弹簧32进行控制,当壳体1被放置在车内时,导电件31抵触到车体而对弹簧32进行压缩,从而使得导电件31断开线路的连接,此时警示电路4不工作,但是如果有人拿起导航仪,此时导电件31就会被弹簧32弹出从而使得其接通线路,使得蜂鸣器BL有电流流通而发出报警声音。

另外如图3所示,还可以在电池E的电源供电回路上设置开关触点K1-1,可以为按钮开关,从而可以有效控制电池E的电源通断。

其工作过程为:首先壳体1放置到车内的时候,此时触发开关3没有被触碰而无法连通警示电路4,此时的警示电路4无法进行工作,只有当壳体1被移动,此时使得触发开关3连通了警示电路4,使得电池E的电能输送给蜂鸣器BL,使得蜂鸣器BL发出报警声音,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为了能够提高警示效果,通过PNP三极管VT2和NPN三极管VT1连接起来的,一方面是将此期间作为一个控制开关,另一方面是作为信号放大,可以使得流过蜂鸣器BL上的电流提高,从而使得蜂鸣器BL能够产生更大的报警声音,从而使得壳体1被其他人员移动的时候,进行警报,降低导航仪被盗的风险。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还在壳体1上增加设置人体感应器。如图4所示,人体感应器连接有开关电路6,开关电路6用以控制电池E的电源通断。人体感应器为热释电红外传感器5,采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5主要是由于此器件价格较低,应用广泛,容易实施,可从市场上选购进行连接。

如图4所示,开关电路6包括光电耦合器U1、继电器KM1。光电耦合器U1的输入端连接热释电红外传感器5、光电耦合器U1的输出端连接继电器KM1,继电器KM1的常开触点串联在电池E的电源回路上。结合图3所示,此时的开关触点K1-1为继电器KM1的常开触点,从而可以通过热释电红外传感器5的检测来自动控制开关触点K1-1的动作。

工作过程:热释电红外传感器5在人体靠近的时候控制开关电路6接通电池E供电,从而使得警示电路4报警条件为同时满足检测到人体并且壳体1被拿起,否则不进行报警,从而提高了报警的可靠性。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触发开关3采用另外一种实施方式。其包括磁铁301和干簧管302。干簧管302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NPN三极管VT1的基极,干簧管302的另一端连接电池E的负极端;磁铁301分体设置在干簧管302外用以控制干簧管302的启闭,其中,在磁铁301远离干簧管302时,干簧管302断开,在磁铁301靠近干簧管302时,干簧管302闭合。

工作过程:将磁铁301设置在车内,并且将壳体1上的干簧管302靠近磁铁301设置,从而干簧管302处于闭合状态,此时NPN三极管VT1的基极是低电平,从而蜂鸣器BL不发出声音,而当壳体1上的干簧管302远离磁铁301时,由于NPN三极管VT1的基极为高电平,从而使得蜂鸣器BL发出声音进行警报。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