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3364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旅居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旅居车。



背景技术:

旅居车的电动踏步,由于用户上车前靠手动按钮控制其伸出动作,上车后再按开关完成收缩动作并靠手动按钮控制升降床的升降,目前,当旅居车用户拧开钥匙锁(发动机点火开关)后或已启动发动机或在旅居车行驶过程中,由于电动踏步、升降床上的电机与车载电源线串联,而手动按钮照样可控制电动踏步和升降床。旅居车用户上车后将钥匙插入控制面板上钥匙孔开锁再靠手动按钮来完成滑移仓(单扩或双扩)的伸缩动作。

现有技术的缺陷如下:

(1)用户上车前在手按电动踏步开关,此时由于人站立位置距电动踏步较近,如不及时躲闪,伸出的踏步极易碰到用户的双腿;

(2)当用户上车后,若其不能将电动踏步及时收回或用户忘记收回,在旅居车行驶过程中很有可能发生交通事故;

(3)当旅居车行驶过程中,由于电动踏步上的电机与车载电源线串联,而手动按钮照常可控制电动踏步和升降床,很有可能发生碰撞,导致人身受伤,从而使不安全因素增多;

(4)先用钥匙开锁再用手按开关来控制扩展舱的伸缩,其操作过程较繁琐,且由于开关位置距地板较长,用户在伸手按开关时较费力也易产生疲劳感;

(5)人工操作电动踏步、升降床和扩展舱的伸缩及升降动作,自动化程度低,不能给旅居车用户带来快捷和便利;(1)用户上车前在手按电动踏步开关,此时由于人站立位置距电动踏步较近,如不及时躲闪,伸出的踏步极易碰到用户的双腿;

(2)当用户上车后,若其不能将电动踏步及时收回或用户忘记收回,在旅居车行驶过程中很有可能发生交通事故;

(3)当旅居车行驶过程中,由于电动踏步上的电机与车载电源线串联,而手动按钮照常可控制电动踏步和升降床,很有可能发生碰撞,导致人身受伤,从而使不安全因素增多;

(4)先用钥匙开锁再用手按开关来控制扩展舱的伸缩,其操作过程较繁琐,且由于开关位置距地板较长,用户在伸手按开关时较费力也易产生疲劳感;

(5)人工操作电动踏步、升降床和扩展舱的伸缩及升降动作,自动化程度低,不能给旅居车用户带来快捷和便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安全可靠的旅居车。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旅居车,包括车厢、电动踏步、升降床、滑移仓、电路控制装置和配电柜,

所述电动踏步位于车厢门下方;

所述升降床位于车厢内;所述滑移仓分别位于车厢的左侧和后部;

配电柜内设置有无线电接收装置,无线电接收装置分别与电动踏步、升降床和滑移仓的驱动电机相连接;

电路控制装置包括:电源;

电源的负极与接地端相连接;

电源的正极分别与第二电容和第四电容的一端相连接;

第二电容和第四电容的另一端与接地端相连接;

电源的正极与电源转换模块输入端相连接;

电源转换模块输出端与第一电容、第三电容一端以及无线模块的VCC-5输入端相连接;

第一电容、第三电容的一端与接地端相连接;

电源转换模块的GND端与接地端相连接;

无线接收模块的的D0输出端与第一继电器JK1控制线圈一端相连接;

无线接收模块的的D1输出端与第二继电器JK2控制线圈一端相连接;

无线接收模块的的D2输出端与第三继电器JK3控制线圈一端相连接;

无线接收模块的的D3输出端与第四继电器JK4控制线圈一端相连接;

第一继电器JK1控制线圈另一端、第二继电器JK2控制线圈另一端、第三继电器JK3控制线圈另一端、第四继电器JK4控制线圈另一端与接地端相连接;

踏步驱动电机一端通过第一继电器常闭端K11与接地端相连接,通过第一继电器常开端K12与电源正极相连接;

踏步驱动电机B3另一端通过第二继电器常闭端K21与接地端相连接,通过第二继电器常开端K22与电源正极相连接;

滑移仓驱动电机一端通过第三继电器常闭端K31与接地端相连接,通过第三继电器常开端K32与电源正极相连接;

滑移仓驱动电机B2另一端通过第四继电器常闭端K41与接地端相连接,通过第四继电器常开端K42与电源正极相连接。

一种旅居车,包括车厢、电动踏步、升降床、滑移仓、电路控制装置和配电柜,

所述电动踏步位于车厢门下方;

所述升降床位于车厢内;所述滑移仓分别位于车厢的左侧和后部;

配电柜内设置有无线电接收装置,无线电接收装置分别与电动踏步、升降床和滑移仓的驱动电机相连接;

电路控制装置包括:电源;

电源的负极与接地端相连接;

电源的正极分别与第二电容和第四电容的一端相连接;

第二电容和第四电容的另一端与接地端相连接;

电源的正极与电源转换模块输入端相连接;

电源转换模块输出端与第一电容、第三电容一端相连接;

电源转换模块输出端通过第五继电器JK5的常闭端K51与无线模块的VCC-5输入端相连接;

第五继电器JK5控制线圈的一端与汽车钥匙开关ACC相连接;

第五继电器JK5的控制线圈另一端接地;

第一电容、第三电容的一端与接地端相连接;

电源转换模块的GND端与接地端相连接;

无线接收模块的的D0输出端与第一继电器JK1控制线圈一端相连接;

无线接收模块的的D1输出端与第二继电器JK2控制线圈一端相连接;

无线接收模块的的D2输出端与第三继电器JK3控制线圈一端相连接;

无线接收模块的的D3输出端与第四继电器JK4控制线圈一端相连接;

第一继电器JK1控制线圈另一端、第二继电器JK2控制线圈另一端、第三继电器JK3控制线圈另一端、第四继电器JK4控制线圈另一端、第五继电器JK5控制线圈另一端与接地端相连接;

踏步驱动电机一端通过第一继电器常闭端K11与接地端相连接,通过第一继电器常开端K12与电源正极相连接;

踏步驱动电机B3另一端通过第二继电器常闭端K21与接地端相连接,通过第二继电器常开端K22与电源正极相连接;

滑移仓驱动电机一端通过第三继电器常闭端K31与接地端相连接,通过第三继电器常开端K32与电源正极相连接;

滑移仓驱动电机B2另一端通过第四继电器常闭端K41与接地端相连接,通过第四继电器常开端K42与电源正极相连接。

一种旅居车,包括车厢、电动踏步、升降床、滑移仓、电路控制装置和配电柜,

所述升降床包括床体,床体下部沿床体宽度方向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中部设置有被动齿轮,被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相连接;

所述主动齿轮设置在驱动轴上,驱动轴与驱动电机输出轴相连接;

驱动电机与床体相连接;

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分别缠绕有安全带;

安全带包括左端安全带和右端安全带;

所述左端安全带包括左端外侧安全带和左端内侧安全带;

所述右端安全带包括右端外侧安全带和右端内侧安全带;

所述左端内侧安全带的端部从旋转轴的下方与旋转轴相连接;

所述左端外侧安全带的端部从旋转轴的上方与旋转轴相连接;

所述右端内侧安全带的端部从旋转轴的下方与旋转轴相连接;

所述右端外侧安全带的端部从旋转轴的上方与旋转轴相连接;

所述床体下部设置有导向轮;

所述导向轮上下对称设置;

导向轮包括上导向轮和下导向轮;安全带从上导向轮和下导向轮中间穿过;

所述床体两端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导向槽;

所述安全带两端穿过导向轮和导向槽与车厢内壁上方的安全带固定装置相连接;

所述车厢内壁设置有导轨槽;

所述床体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设置在导轨槽内;

所述导轨为两条,沿竖直方向设置;

所述导轨与床体床面相垂直;

所述导轨包括前导轨和后导轨

所述前导轨设置在床头内侧;

所述后导轨设置在床尾内侧;

所述前导轨和后导轨设置在床体长度方向的一侧。

所述车厢设置有窗口;

所述滑移仓设置在车厢窗口内;

所述滑移仓外壁与车厢外壁在同一平面;

所述滑移仓的底部设置有齿条;

所述齿条长度方向与窗口相垂直;

所述齿条与设置在驱动轴上的齿轮相连接;

驱动轴的端部与滑移仓驱动电机相连接;

所述滑移仓驱动电机和驱动轴设置在汽车车体上。

电动踏步包括:台阶踏步;

台阶踏步的后端通过铰链轴与主旋转臂的一端相连接;

台阶踏步的中部通过铰链轴与辅助臂的一端相连接;

主旋转臂和辅助臂的另一端与车体相连接;

所述主旋转臂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26.5度。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旅居车,结构简单,体积小,遥控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价格低和维修方便,该遥控器为315M双路点动,在50米范围内为有效控制距离,只要开启动旅居车发动机,电动踏步、升降床和扩展舱的12V电源即与无线电接收线路板和电动踏步、升降床、扩展滑移驱动上的电机自动断开,使手动开关和遥控开关无效,从而保证和大大提高了旅居车行驶的安全性能,同时也提高了旅居车价值档次。控制方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旅居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旅居车的升降床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旅居车的升降床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旅居车的电动踏步工作状态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旅居车的电动踏步工作状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旅居车的电动踏步收回状态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旅居车的滑移仓扩展状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旅居车的滑移仓动力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旅居车的滑移仓收回状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旅居车的第一实施例控制电路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旅居车的第二实施例控制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附图1-13可知,一种旅居车,包括车厢1、电动踏步2、升降床3、滑移仓4、电路控制装置和配电柜5;

所述电动踏步2位于车厢门下方;

所述升降床3位于车厢1内;所述滑移仓4分别位于车厢1的左侧和/或后部;

配电柜内5设置有无线电接收装置6,无线电接收装置6分别与电动踏步、升降床和滑移仓的驱动电机相连接;

电路控制装置包括:电源;

电源的负极与接地端相连接;

电源的正极分别与第二电容和第四电容的一端相连接;

第二电容和第四电容的另一端与接地端相连接;

电源的正极与电源转换模块输入端相连接;

电源转换模块输出端与第一电容、第三电容一端以及无线模块的VCC-5输入端相连接;

第一电容、第三电容的一端与接地端相连接;

电源转换模块的GND端与接地端相连接;

无线接收模块的的D0输出端与第一继电器JK1控制线圈一端相连接;

无线接收模块的的D1输出端与第二继电器JK2控制线圈一端相连接;

无线接收模块的的D2输出端与第三继电器JK3控制线圈一端相连接;

无线接收模块的的D3输出端与第四继电器JK4控制线圈一端相连接;

第一继电器JK1控制线圈另一端、第二继电器JK2控制线圈另一端、第三继电器JK3控制线圈另一端、第四继电器JK4控制线圈另一端与接地端相连接;

踏步驱动电机一端通过第一继电器常闭端K11与接地端相连接,通过第一继电器常开端K12与电源正极相连接;

踏步驱动电机B3另一端通过第二继电器常闭端K21与接地端相连接,通过第二继电器常开端K22与电源正极相连接;

滑移仓驱动电机一端通过第三继电器常闭端K31与接地端相连接,通过第三继电器常开端K32与电源正极相连接;

滑移仓驱动电机B2另一端通过第四继电器常闭端K41与接地端相连接,通过第四继电器常开端K42与电源正极相连接。

一种旅居车,包括车厢1、电动踏步2、升降床3、滑移仓4、电路控制装置和配电柜5;

所述电动踏步2位于车厢门下方;

所述升降床3位于车厢1内;所述滑移仓4分别位于车厢1的左侧和/或后部;

配电柜内5设置有无线电接收装置6,无线电接收装置6分别与电动踏步、升降床和滑移仓的驱动电机相连接;

电路控制装置包括:电源;

电源的负极与接地端相连接;

电源的正极分别与第二电容和第四电容的一端相连接;

第二电容和第四电容的另一端与接地端相连接;

电源的正极与电源转换模块输入端相连接;

电源转换模块输出端与第一电容、第三电容一端相连接;

电源转换模块输出端通过第五继电器JK5的常闭端K51与无线模块的VCC-5输入端相连接;

第五继电器JK5控制线圈的一端与汽车钥匙开关ACC相连接;

第五继电器JK5的控制线圈另一端接地;

第一电容、第三电容的一端与接地端相连接;

电源转换模块的GND端与接地端相连接;

无线接收模块的的D0输出端与第一继电器JK1控制线圈一端相连接;

无线接收模块的的D1输出端与第二继电器JK2控制线圈一端相连接;

无线接收模块的的D2输出端与第三继电器JK3控制线圈一端相连接;

无线接收模块的的D3输出端与第四继电器JK4控制线圈一端相连接;

第一继电器JK1控制线圈另一端、第二继电器JK2控制线圈另一端、第三继电器JK3控制线圈另一端、第四继电器JK4控制线圈另一端、第五继电器JK5控制线圈另一端与接地端相连接;

踏步驱动电机一端通过第一继电器常闭端K11与接地端相连接,通过第一继电器常开端K12与电源正极相连接;

踏步驱动电机B3另一端通过第二继电器常闭端K21与接地端相连接,通过第二继电器常开端K22与电源正极相连接;

滑移仓驱动电机一端通过第三继电器常闭端K31与接地端相连接,通过第三继电器常开端K32与电源正极相连接;

滑移仓驱动电机B2另一端通过第四继电器常闭端K41与接地端相连接,通过第四继电器常开端K42与电源正极相连接。

电源模块7805L 将房车12v电压降为5v为无线模块供电。当接收到踏步伸出指令后,D0输出高电平,在继电器K1、K2的控制下使踏步驱动电机B3转动,带动踏步伸出。当接收到踏步收回指令后,D1输出高电平,在继电器K1K2的控制下使踏步驱动电机B3反转,带动踏步收回。当接收到滑移仓滑出指令后,D2输出高电平,在继电器K3、K4的控制下使滑移仓驱动电机B2转动,带动滑移仓滑出。当接受到滑移仓收回指令后,D3输出高电平,在继电器K3K4的控制下,使滑移仓驱动电机B2反转,带动滑移仓收回。

一种旅居车,包括车厢、电动踏步、升降床、滑移仓、电路控制装置和配电柜,所述升降床包括床体8,床体8下部沿床体宽度方向设置有旋转轴9,旋转轴9中部设置有被动齿轮10,被动齿轮10与主动齿轮11相连接;

所述主动齿轮11设置在驱动轴上,驱动轴与升降床驱动电机输出轴相连接;

升降床驱动电机与床体8相连接;

所述旋转轴9的两端分别缠绕有安全带,

安全带包括左端安全带和右端安全带;

所述左端安全带包括左端外侧安全带122和左端内侧121安全带;

所述右端安全带包括右端外侧安全带123和右端内侧安全带124;

所述左端内侧安全带121的端部从旋转轴9的下方与旋转轴9相连接;

所述左端外侧安全带122的端部从旋转轴9的上方与旋转轴9相连接;

所述右端内侧安全带123的端部从旋转轴的下方与旋转轴相连接;

所述右端外侧安全带124的端部从旋转轴的上方与旋转轴相连接;

所述床体8下部设置有导向轮13;

所述导向轮13上下对称设置;

导向轮包括上导向轮和下导向轮;安全带从上导向轮和下导向轮中间穿过;

所述床体8两端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导向槽14;

所述安全带两端穿过导向轮13和导向槽14与车厢内壁上方的安全带固定装置相连接;

所述车厢内壁设置有导轨槽15;

所述床体上设置有导轨16;所述导轨16设置在导轨槽15内;

所述导轨16为两条,沿竖直方向设置;

所述导轨16与床体8床面相垂直;

所述导轨16包括前导轨和后导轨

所述前导轨设置在床头内侧;

所述后导轨设置在床尾内侧;

所述前导轨和后导轨设置在床体长度方向的一侧。

升降床系统主要有床体、安全带(升降传送带4条)、旋转轴、驱动电机、导轨组成。床体的上升和下降动作通过驱动电机的工作,带动旋转轴转动。驱动轴逆时针转动时,安全带缠绕在主动轴上,有效长度变短,在导轨的引导下,床体上升;驱动轴顺时针转动时,安全带解除缠绕在主动轴上,有效长度变长,在床体自身重力下,有导轨的引导,床体下降。

所述车厢1设置有窗口21;

所述滑移仓4设置在车厢窗口21内;

所述滑移仓外壁与车厢外壁在同一平面;

所述滑移仓2的底部设置有齿条22;

所述齿条22长度方向与窗口21相垂直;

所述齿条22与设置在驱动轴23上的齿轮24相连接;

驱动轴的端部与滑移仓驱动电机相连接;

所述滑移仓驱动电机和驱动轴设置在汽车车体25上。

工作原理:旅居车拓展舱的机械运动采用的是齿轮齿条机构。在拓展仓上装有齿条(单侧面两个,两个侧面),齿轮、传动轴和驱动电机安装在车身上。驱动电机收到信号时,开始转动,带动安装在传动轴上的齿轮一起转动,通过齿轮齿条机构,使拓展舱实现伸出和收回的功能。

电动踏步2包括:台阶踏步31;

台阶踏步31的后端通过铰链轴与主旋转臂32的一端相连接;

台阶踏步31的中部通过铰链轴与辅助臂33的一端相连接;

主旋转臂32和辅助臂33的另一端与车体相连接;

所述主旋转臂32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26.5度。

工作原理:该机构利用连杆机构,实现踏步台阶的伸出和收回。在机构的主动旋转臂上安装有直流电机,在接到伸出信号是,主动悬旋转臂逆时针旋转(126.5度 ),伸出到位;收回时,在接到收回信号时,顺时针旋转约(126.5度),收回到位。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