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配对的校车智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50231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基于信息配对的校车智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校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基于信息配对的校车智能装置。

[

背景技术:
]

近年来频频发生校车事故,低龄儿童通过校车接送的安全问题备受社会关注。据有关统计显示,2010年至2014年,全国共发生了43起校车事故,使多个家庭支离破碎,这些频发的校车事故发生,反映出了校车技防设备的缺陷。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以让乘校车的学生能够安全回家的智能装置,通过技术方法减少或防止幼儿被遗忘在校车以及幼儿被人冒领丢失的校车事故发生。

[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信息配对的校车智能装置,设有与LED显示装置配对的压力继电器,让校车司机及时了解车厢内幼儿的情况,当幼儿遗忘车内时,显示器会显示出信息,提醒司机及时处置,防止幼儿遗忘在校车事故发生,同时利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防止幼儿被人冒领丢失的事故发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基于信息配对的校车智能装置,包括压力继电器、无线射频识别结构和LED显示装置,校车内设有驾驶区域和儿童乘坐区域,儿童乘坐区域内设有若干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每个儿童座椅底部设有压力继电器,压力继电器包括压力敏感元件、机械联动机构和微动开关,压力敏感元件设置于儿童座椅底部,压力敏感元件带动机械联动机构运动,机械联动机构触发微动开关常开、常闭触点,微动开关通过线路连接设置于校车底部的电路板,电路板通过线路连接设置于校车驾驶区域的若干LED灯,每个LED灯分别由每个儿童座椅底部的微动开关控制红、绿灯变化。

所述的校车内还设有用于无线射频识别结构的读写器和识别显示器。所述的压力继电器顶部设有压力敏感元件,压力敏感元件底部设有机械联动机构,机械联动机构外套设有弹簧,机械联动机构底部设有微动开关。

所述的压力继电器顶部设有压力敏感元件,压力敏感元件底部设有机械联动机构,机械联动机构外套设有弹簧,机械联动机构底部与杠杆一端相连,杠杆另一端上方设有微动开关。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组合结构简单可行,其优点在于:

1.利用目前技术成熟、安全可靠的压力传感和自动识别能力强的无线射频技术,将自动化、智能化新技术用于校车的结构设计和应用,通过技术防护手段去解决校车安全问题,设计思路和设计结构独特新颖;

2.在每个儿童座椅底部设有与LED显示装置相连的压力继电器,并通过设有用于无线射频识别结构的读写器和识别显示器实现幼儿与家长的识别匹配,减少或防止幼儿遗忘在校车,幼儿被人冒领丢失的校车事故发生,为校车安全接送幼儿提供了一款新的技术防护装置;

3.本装置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自动识别和自动匹配能力强,速度快,应用前景广泛,能够取得非常好应用效果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实施方式时图1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另一种实施方式时图1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压力继电器 2.无线射频识别结构 3.LED显示装置 4.压力敏感元件 5.机械联动机构 6.弹簧 7.微动开关 8.杠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这种装置的结构和原理对本专业的人来说是非常清楚的。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在儿童乘坐区域内的儿童座椅下面设有压力继电器,压力继电器包括压力敏感元件、机械联动机构和微动开关,通过压力敏感元件感受座位上学生体重压力,并由机械联动机构传递体重压力,通过由常开、常闭触点的微动开关向驾驶区域的LED显示装置传递信息。当座位上面学生体重存在或者消失时,压力敏感元件致使微动开关执行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使驾驶室LED显示装置的信号灯对应的位置发生明显变化。

所述的LED显示装置包括若干组发光二极管双色灯,通过座位压力继电器的压力敏感元件感受座位上学生体重压力,使微动开关向发光二极管双色灯发出电信号,在灯内LED控制器调控下分别发出红光或绿光,有体重压力存在时显示红光,没有体重压力时显示绿光。通过该结构装置能将学生的座位上有否体重压力信息与驾驶室信号灯显示信息相配对,校车司机就能了解车厢内还有多少幼儿没有下车,那个座位上幼儿没有下车,校车还有没有幼儿存在等信息,避免幼儿遗忘在校车事故发生。

所述的校车智能装置还包括用于无线射频识别结构的读写器和识别显示器,家长和幼儿通过携带的相对应智能卡与在车内安装有的读写器、识别显示器,相结合,实现自动识别,这采用了目前通常使用的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新技术。所述的读写器主要由调制解调电路模块及天线组成,主要功能是调制射频信号,并通过天线发送到智能卡上,同时接受智能卡返回信号进行加工处理,从中解调提取出智能卡回送的数据进行识别校验。所述的家长和幼儿携带的智能卡是一种电子标签,标签中保存幼儿的编码数据,存储着用于识别的相关信息。智能卡能与校车上读写器通过耦合元件实现射频信号的空间耦合,实现的信息传递、数据的交换,并能对智能卡上信息进行识别校验。

实际使用时,在校车到达目的地后,幼儿和家长将各自携带信息的智能卡,通过读写器进行识别和校验,只有幼儿和家长智能卡内信息匹配一致后,表示匹配成功绿灯亮起,家长才能接走幼儿。如果幼儿和大人智能卡内信息匹配不一致,则匹配不成功红灯亮起,司机不能把幼儿交给此人领走,防止幼儿被人冒领丢失事故发生。

实施例1:利用压力继电器传送信息

采用校车模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测试,为防止随意触碰椅子而使灯意外亮起,需要在压力传感器上设置一个重量度,由于幼儿体重大约在15kg,因此设置该重量度为大于椅子5kg,模型校车稳压电源开启后,车厢内有九个儿童座椅,没有儿童存在,此时座椅上没有感受到压力,司机驾驶室内九盏发光二极管全部显示绿灯,当用手轻轻按动第一排右边座椅、第三排右边座椅,在司机驾驶室内显示器内相应位置显示出红灯,通过测试获得结论:

A、校车内能通过儿童的体重对压力继电器的压力给司机输送信息,让司机了解车厢内学生是否存在;

B、司机能通过显示屏上信息了解车厢内儿童数量存在以及在那个座椅上还有学生存在;

C、司机通过显示屏观察,能避免幼儿遗忘在校车事故发生。

实施例2:利用无线射频实现识别匹配

采用校车模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测试,模型校车稳压电源开启后,首先让两张信息内容相匹配的智能卡同时靠近读写器读取范围内,信息读取匹配一致,显示灯发出绿光。然后将一张智能卡放置在发射天线一侧的校车车厢内让读写器读取,再将另一张信息内容不符的智能卡放置车车厢外进行匹配,显示灯马上发出红光,匹配不成功。随后将信息内容相符合的智能卡放置车车厢外进行匹配,显示灯马上发出绿光,匹配成功,通过测试获得结论:

A、家长和幼儿携带相同信息内容的智能卡,利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匹配成功,并且识别快,使用方便,安全有效;

B、两张信息内容相匹配的智能卡,在读写器识别范围空间内,即车内和车外,都能进行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可以同时识别、也可以先后识别,都会匹配成功;

C、两张信息内容不相匹配的智能卡,在读写器识别范围空间内,即车内和车外,都能辨别出,匹配不会成功,防止幼儿被人冒领丢失事故发生。

实施例3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的压力继电器顶部设有压力敏感元件,压力敏感元件底部设有机械联动机构,机械联动机构外套设有弹簧,在机械联动机构底部既可以直接与微动开关相连也能通过其他连接元件实现连接。参见图3,例如在机械联动机构底部设有杠杆,杠杆一端与机械联动机构底部相连,杠杆另一端上方设有微动开关,当压力继电器受压力时,会带动杠杆一端向下运行,此时杠杆另一端自然翘起触动其上方的微动开关,并从而使驾驶室LED显示装置的信号灯对应的位置发生明显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