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电动车到电动车的可移动的充放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05563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从电动车到电动车的可移动的充放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充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电动车到电动车的可移动的充放电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电量不足时,又不能及时找到充电桩的问题;这个问题引发续航里程焦虑,是行业的一大痛点。目前比较常见的办法,是使用装有电池和放电装置的汽车,提供应急充电。这套装置复杂而昂贵,难以普及。

如果能将电动汽车本身的电池电能通过一个便携装置放出来,给需要充电的电动车充电,无需单独购置电池,只要有电动汽车就可以提供应急充电,将极大方便应急充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移动式充放电系统,一辆电动汽车可以通过该系统进行放电,所放出的电能,充到另一辆电动车,实现应急充电。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从电动车到电动车的可移动的充放电系统,包括一个可移动的装置,该可移动的装置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功率变换单元A,用于输入控制的控制单元B,用于输出控制的控制单元C,输入充电枪D,输出充电枪E,辅助电源单元S,功率变换单元A通过可合分装置G与输入充电枪D连接,输入充电枪D与输入控制单元B连接,放电电动汽车与输入充电枪D连接;功率变换单元A的输出通过可分合装置N与输出充电枪E连接,需充电的电动汽车与输出充电枪E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辅助电源单元S给系统内所有需辅助电源供电的装置供电,充放电系统在输入控制单元B的控制下,放电电动汽车通过输入充电枪D释放电能,通过功率变换单元A变换,在输出控制单元C的控制下,通过放电充电枪E给需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单元C与控制单元B通过通信线路相互通信,控制单元C通过控制单元B获得的放电电池的参数,以及本身获得的充电要求,控制功率变换单元A,输出合适的功率。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由一个控制单元,承担控制单元C和控制单元B的功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控制单元C采用恒定输入电流的控制策略控制功率变换单元A的输出功率,所述恒定输入电流的策略,其特征为根据输入电压以及预先设定的恒定的电流值,计算出可供输出的功率,同时根据系统输出的效率,以及输出的电压要求,计算出输出的电流,用于所述的控制单元C的控制,计算公式如下:

输出电流Iout=Uin*Iin*η/Uout;

系统变换效率η,以一个默认的初始值开始,系统根据当前的输出和输入功率进行计算的实时值,以修正输出电流。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充放电系统设有直流输入计量装置L,通过检测放电回路的电压和电流,计量放电电度,直流计量装置L与控制单元B通信,上报计量结果。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充放电系统在输入充电枪D和输出充电枪E没有连接电动汽车,以及辅助电源充电接口T3没有连接充电装置的条件下,充放电系统没有与外接的物理连接,可以搬运移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辅助电源单元S包括辅助电源电池I、辅助电源DC/DC变换装置H、辅助电源充电接口T3、辅助电源输出接口T4;

所述辅助电源电池I,作为充放电系统的自供电电源,在充放电系统未通过输入充电枪D获得电能前,给充放电系统需使用辅助电源的装置提供电能;

所述辅助电源DC/DC变换装置,在充放电系统通过充电枪D获得电能后,将输入电源变换为辅助电源输出电压,给辅助电源电池I充电,并替代电池给充放电系统的所有使用辅助电源的用电装置供电;

所述辅助电源充电接口T3,提供给外接充电装置给辅助电源电池I充电;

所述辅助电源输出接口T4,用于连接所有需使用辅助电源的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单元B用于控制充放电系统,通过规定的充电握手协议与放电电动汽车握手,通过BMS的报文获取放电汽车的电池参数,通过发出独特的指令F,使放电的电动汽车的BMS管理系统允许放电。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单元C用于控制充放电系统,通过规定的握手和充电协议,与需要充电的电动汽车的BMS建立通信,接收充电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将电动汽车本身电池的电能通过一个便携装置放出来,给需要充电的电动车充电,无需单独购置电池,只要有电动汽车就可以提供应急充电,将极大方便应急充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方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所示,包括一个可移动的装置,该可移动的装置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功率变换单元A,用于输入控制的控制单元B,用于输出控制的控制单元C,输入充电枪D,输出充电枪E,辅助电源单元S,功率变换单元A通过可合分装置G与输入充电枪D连接,输入充电枪D与输入控制单元B连接,放电电动汽车与输入充电枪D连接;功率变换单元A的输出通过可分合装置N与输出充电枪E连接,需充电的电动汽车与输出充电枪E连接。

可分合装置G和N选用接触器。

辅助电源单元S给系统内所有需辅助电源供电的装置供电,充放电系统,在输入控制单元B的控制下,放电电动汽车通过输入充电枪D释放电能,通过功率变换单元A变换,在输出控制单元C的控制下,通过放电充电枪E给需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

控制单元C与控制单元B通过通信线路相互通信,控制单元C通过控制单元B获得的放电电池的参数,以及本身获得的充电要求,控制功率变换单元A,输出合适的功率。

由一个控制单元,承担控制单元C和控制单元B的功能,采用恒定输入电流的控制策略控制输出功率,根据输入电压以及恒定的电流值,计算出可供输出的功率,同时根据系统输出的效率,以及输出的电压要求,计算出输出的电流,计算公式如下:

输出电流Iout=Uin*Iin*η/Uout;其中:Uin为输入电压,Iin为恒定的电流值,η为系统变换效率,Uout为输出电压。

系统变换效率η,以一个默认的初始值开始,系统根据当前的输出和输入功率进行计算的实时值,以修正输出电流。

其中,充放电系统设有直流输入计量装置L,通过检测放电回路的电压和电流,计量放电电度,直流计量装置L与控制单元B通信,上报计量结果。

充放电系统在输入充电枪D和输出充电枪E没有连接电动汽车,以及辅助电源充电接口T3没有连接充电装置的条件下,充放电系统没有与外接的物理连接,可以搬运移动。

辅助电源单元S包括辅助电源电池I、辅助电源DC/DC变换装置H、辅助电源充电接口T3、辅助电源输出接口T4;

辅助电源电池I,作为充放电系统的自供电电源,在充放电系统未通过输入充电枪D获得电能前,给充放电系统需使用辅助电源的装置提供电能;

辅助电源DC/DC变换装置,在充放电系统通过充电枪D获得电能后,将输入电源变换为辅助电源输出电压,给辅助电源电池I充电,并替代电池给充放电系统的所有使用辅助电源的用电装置供电;

辅助电源充电接口T3,提供给外接充电装置给辅助电源电池I充电;所述

辅助电源输出接口T4,用于连接所有需使用辅助电源的装置。

其中,控制单元B用于控制充放电系统,通过规定的充电握手协议与放电电动汽车握手,通过BMS的报文获取放电汽车的电池参数,通过发出独特的指令F,使放电的电动汽车的BMS管理系统允许放电。

控制单元C用于控制充放电系统,通过规定的握手和充电协议,与需要充电的电动汽车的BMS建立通信,接收充电要求。

如图2所示,图2是一个具体实施的例子,充放电系统采用20kw的功率变换单元配置2个,组成一个40kw的变换系统,输出电压750VDC。

辅助电源采用12V电池,辅助电源DC/DC采用750V转12V。

直流输入和直流输出都采用直流电度表计量,通过RS485分别连接输入控制单元B和输出控制单元C;输出控制单元C作为主控,通过RS485连接输入控制单元B,使用触摸屏作为人机交互界面,通过RS232连接控制单元C;通信控制板K通过RS232连接控制单元C。

输入充电枪接到放电电动车后,控制单元B控制充放电系统与电动车完成控制导引过程,获取BMS的电池电压、SOC信息,并发送特别指令,放电电动车处于放电状态。

输出充电枪插到充电电动车后,控制单元C控制充放电系统与电动车完成导引过程,获取BMS信息及充电要求,同时通过与控制单元B的通信获得放电电动车的电池电压和SOC,根据放电电动车的状态以及充电要求进行计算,输出充电控制指令,控制变换单元工作,进行充放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将电动汽车本身的电池电能通过一个便携装置放出来,给需要充电的电动车充电,无需单独购置电池,只要有电动汽车就可以提供应急充电,将极大方便应急充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