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车内人员被锁的检测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94091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防止车内人员被锁的检测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汽车的气密性良好,当车窗与车门全部锁死后,车内人员很容易因为车内缺乏氧气而导致窒息死亡,现在车内被锁人员的情况频频发生,特别是校车,因为学生人数较多,有部分学生可能会因为贪玩或者睡觉,加之驾驶员的疏忽,导致学生滞留在车内,可能造成非常大的伤害,也造成了相当不良影响,使学校和家庭都要蒙受组大的损失,所以防止车内人员被锁的检测与报警装置,给被锁车内人员打开生命之门相当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防止车内人员被锁的检测报警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内部设有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上连接设有用于给整个装置供电的电源、通信模块、灯光报警器、声音报警器、警报停止按钮、天窗开关控制器与车门电源开关,所述装置本体上设有红外探测器与用于固定装置本体的固定孔。结构简单,方便安装,红外探测器可以有效的探测车内的遗留人员,可以同时打开天窗供人员呼吸,或者打开门供人员逃生。

优选的,所述灯光报警器、声音报警器设于装置本体上,灯光报警器、声音报警器与声音报警器可以有效的提醒驾驶员注意到车内有遗留人员。

优选的,所述警报停止按钮设于汽车内的方向盘上,所述天窗开关控制器位于汽车内的天窗上,所述车门电源开关位于车门上,当驾驶员发现人员滞留时及时回到车上手动关闭报警器。

优选的,所述通信模块为GPRS无线数传模块,可以将预留好的短信或语音发送到预留号码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车内人员被锁的检测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装置本体,2、中央处理器,3、电源,4、通信模块,5、灯光报警器,6、声音报警器,7、警报停止按钮,8、天窗开关控制器,9、车门电源开关,10、红外探测器,11、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一种防止车内人员被锁的检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内部设有中央处理器2,所述中央处理器2上连接设有用于给整个装置供电的电源3、通信模块4、灯光报警器5、声音报警器6、警报停止按钮7、天窗开关控制器8与车门电源开关9,所述装置本体1上设有红外探测器10与用于固定装置本体1的固定孔11。

所述灯光报警器5、声音报警器6设于装置本体1上。

所述警报停止按钮7设于汽车内的方向盘上,所述天窗开关控制器8位于汽车内的天窗上,所述车门电源开关9位于车门上。

所述通信模块4为GPRS无线数传模块。

本实用新型用过固定孔固定在汽车顶部,在车门电源关闭时,通过传感器传输指令到装置内的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控制红外探测器开始工作,检测车内是否有人员滞留,如果检测到了有人员滞留则同时触发灯光报警器、声音报警器提醒周围人员注意车辆内有人滞留,中央处理器同时触发通信模块将预先设置好的短信发送到预留号码上,以防当汽车周围没有人时无法对车内滞留人员的救援,同时中央处理器将信号传输到天窗开关控制器与车门电源开关,使车顶的天窗打开或者车门打开供滞留人员逃生或呼吸,当救援人员进入车内后可以通过警报停止按钮解除警报,当红外探测器未检测到滞留人员时则会断电,本装置的电源为可充电的锂电池,与汽车上的电路输出口相连接。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