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加湿器水箱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1641阅读:873来源:国知局
车载加湿器水箱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加湿器,特别是一种多功能车载加湿器。



背景技术:

现有车载加湿器的水箱是中底部加水的,而吸水芯棒从水箱顶部插入,即导致了水箱的易漏水点增多。而且,水箱的入水口通过拧盖封闭,当密封圈失效、走位,或者,盖体没有拧紧、螺纹没有对准等情况时,将会漏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密封效果好、不易漏水、加水方便的车载加湿器水箱连接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载加湿器水箱连接结构,包括水箱总成和机头总成,机头总成设置在水箱总成上方,机头总成设有雾化装置和控制电路,水箱总成内通过吸水芯棒与雾化装置连通,雾化装置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总成底部设有杯盖,所述水箱总成底部封闭,水箱总成顶部敞开形成有入水口,机头总成与水箱总成插接配合,杯盖盖设在入水口上,杯盖与入水口密封配合,吸水芯棒经入水口伸入水箱总成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作为更具体的一种方案,所述水箱总成包括顶部均敞开的水杯和杯套,杯套套设在水杯外;所述杯盖外周设有密封环,杯盖与水杯的杯口内壁扣接,密封环压接在杯盖外周与水杯的杯口内壁之间。

所述杯套顶面高于水杯顶面,杯套内壁对应水杯顶面设有杯扣,杯扣扣接在水杯顶面上。

所述水杯外壁与杯套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

所述密封圈位于密封环下方,杯套表面对应密封圈和密封环之间设有外透气孔,水杯表面对应密封圈和密封环之间设有内透气孔,外透气孔和内透气孔相互连通。

所述杯套表面纵向开设观水窗,水杯由透明材料制成。

所述杯套外底部设有杯垫,杯垫覆盖杯套外底部的中央位置。

所述机头总成包括外套筒、骨架、上端盖和面盖,外套筒和骨架设置在上端盖与所述杯盖之间,外套筒套设在骨架外,面盖设置在上端盖顶面;所述雾化装置为超声波雾化片,超声波雾化片设置在上端盖上,面盖顶面对应超声波雾化片设有喷雾口,超声波雾化片承接在吸水芯棒上端。

所述机头总成对应吸水芯棒设有套管,套管贯穿上端盖、骨架和杯盖,吸水芯棒插入套管内;所述超声波雾化片外周设有硅胶圈,硅胶圈与套管上端面密封配合;杯盖对应套管下端设有密封套,杯盖与套管通过密封套密封配合。

所述套管下端伸出杯盖底部,杯盖底部设有座套与套管下端配合,座套伸入水杯内,座套外壁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水槽,座套内底面设有弹簧,吸水芯棒下端承接在弹簧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此款车载加湿器水箱连接结构通过拔起机头总成即可实现水箱总成加水,加水更加方便,而且,漏水点也减少。

(2)此款车载加湿器水箱连接结构水箱总成和机头总成上下配合,形成柱状结构,可以放置在汽车的水杯槽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水箱总成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机头总成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至图10所示,一种车载加湿器水箱连接结构,包括水箱总成10和机头总成20,机头总成20设置在水箱总成10上方,机头总成20设有雾化装置和控制电路,水箱总成10内通过吸水芯棒6与雾化装置连通,雾化装置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所述机头总成20底部设有杯盖5,所述水箱总成10底部封闭,水箱总成10顶部敞开形成有入水口,机头总成20与水箱总成10插接配合,杯盖5盖设在入水口上,杯盖5与入水口密封配合,吸水芯棒6经入水口伸入水箱总成10内。

所述水箱总成10包括顶部均敞开的水杯4和杯套1,杯套1套设在水杯4外;所述杯盖5外周设有密封环52,杯盖5与水杯4的杯口内壁扣接,密封环52压接在杯盖5外周与水杯4的杯口内壁之间。

所述杯套1顶面高于水杯4顶面,杯套1内壁对应水杯4顶面设有杯扣13,杯扣13扣接在水杯4顶面上。

所述水杯4外壁与杯套1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43。

所述密封圈43位于密封环52下方,杯套1表面对应密封圈43和密封环52之间设有外透气孔11,水杯4表面对应密封圈43和密封环52之间设有内透气孔41,外透气孔11和内透气孔41相互连通。

所述杯套1表面纵向开设观水窗12,水杯4由透明材料制成。水杯4对应观水窗12的上下两端处设有水位指示刻度45。

所述杯套1外底部设有杯垫15,杯垫15覆盖杯套1外底部的中央位置。

所述机头总成20包括外套筒2、骨架8、上端盖102和面盖3,外套筒2和骨架8设置在上端盖102与所述杯盖5之间,外套筒2套设在骨架8外,面盖3设置在上端盖102顶面;所述雾化装置为超声波雾化片7,超声波雾化片7设置在上端盖102上,面盖3顶面对应超声波雾化片7设有喷雾口31,超声波雾化片7承接在吸水芯棒6上端。

所述机头总成20对应吸水芯棒6设有套管81,套管81贯穿上端盖102、骨架8和杯盖5,吸水芯棒6插入套管81内;所述超声波雾化片7外周设有硅胶圈,硅胶圈与套管81上端面密封配合;杯盖5对应套管81下端设有密封套55,杯盖5与套管81通过密封套55密封配合。

所述套管81下端伸出杯盖5底部,杯盖5底部设有座套53与套管81下端配合,座套53伸入水杯4内,座套53外壁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水槽531,座套53内底面设有弹簧61,吸水芯棒6下端承接在弹簧61上。

所述机体还设有空气净化装置和负离子发生装置50,雾化装置、空气净化装置和负离子发生装置50分别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

所述机体呈柱状,机体还设有机头总成20,机头总成20设置在水箱总成10上方,雾化装置、空气净化装置和负离子发生装置50设置在机头总成20上。

所述机头总成20的外套筒2外周一组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有进风口26和出风口21,空气净化装置设置在机头总成20内、并位于进风口26与出风口21之间。所述外套筒2呈方套状,其外周从上至下设有多条相互隔开的栅栏22。

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过滤网30和风扇9,机头总成20中心设有滤网放置腔82,滤网放置腔82一侧与进风口26连通,滤网放置腔82另一侧通过风扇9与出风口21连通;所述风扇9设有两把,两把风扇9上下布置。

所述机头总成20的外套筒2外周对应出风口21旁设有负离子释放孔23,所述负离子发生装置50设有负离子发生电极,负离子发生电极伸入负离子释放孔23中。

所述机头总成20的上端盖102设有香料放置腔83,机头总成20顶面的面盖3对应香料放置腔83设有香味释放口33。香料放置腔83内可以放置香料40。香味释放口33覆盖有网片32。

所述面盖3与上端盖102扣接配合,面盖3底面设有L形的挂钩35,上端盖102顶面对应挂钩35设有钩孔103,挂钩35插入钩孔103后,向挂钩35的钩位方向推进,挂钩35即扣接的挂钩35的下端旁边底面上。所述滤网放置腔82的上端口、香料放置腔83的上端口均位于上端盖102顶面,打开面盖3后,即可进行更换滤网30、放置香料40等操作;另外,面盖3底面还对应滤网30顶面设有软垫34,面盖3通过软垫压住滤网30,以防止滤网30震动。

所述骨架8外壁设有挂线钩83和针槽84,负离子发生装置50的负离子发生电极设置在针槽84中。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主控板101和控制板60,主控板101通过螺钉固定设置在杯盖5上,螺钉从杯盖5底面穿入,杯盖5底面还设有内盖54,内盖由硅胶制成,具有密封作用。内盖顶面设有定位柱541,定位柱外周541套设有O型密封圈542,定位柱541与杯盖5的螺钉连接位插接、并通过O型密封圈542密封,避免水从螺钉连接位进入到主控板101安装位置。所述控制板60竖直设置在上端盖102底部,控制板60上设有指示灯和控制开关,外套筒2上端对应控制板60处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对应指示灯设有透光孔25以及对应控制开关设有按钮24。

所述主控板101上设有供电口,杯套1对应供电口设有插孔14。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