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合式双耳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38537发布日期:2018-06-19 21:11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咬合式双耳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咬合式双耳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中国高铁时隔六年重回350公里时速,在高速铁路的运行过程中,接触网系统的腕臂支撑装置至关重要,目前平腕臂普遍采用卡箍连接斜腕臂,卡箍起到连接斜腕臂和传递负荷的作用,现有的卡箍通常采用两个半圆式抱箍,两个半圆式连抱箍之间的连接方式大概分为两种,一种为:半圆式抱箍的两端均采用螺栓组件与另外一个半圆式抱箍的两端固定连接,这种连接方式较为繁琐,每个卡箍的两端均需要装配螺栓组件,导致工人在安装时的劳动强度大;另一种为:两个半圆式抱箍的顶端之间采用铰接,两个半圆式抱箍的底端之间采用螺栓组件紧固,这种连接方式,在安装时虽然每个卡箍只需一端安装螺栓组件,但是由于其一端为铰接,导致两个抱箍的铰接处的抱紧效果不佳,在斜腕臂受力时容易发生卡箍相对平腕臂松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铰接式卡箍在铰接端的抱紧效果不佳,导致在斜腕臂受力时容易发生卡箍相对平腕臂松动的问题,现提供一种咬合式双耳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咬合式双耳连接器,用于连接斜腕臂和平腕臂,包括上抱箍和下抱箍,所述上抱箍的一端弯折有卡钩部,所述卡钩部的内部具有钩槽,所述上抱箍的另一端具有上连接部,所述下抱箍的一端向外翻折有与所述钩槽相匹配的翻边,所述下抱箍的另一端具有下连接部;

所述上抱箍和下抱箍围合在平腕臂的外周,所述翻边卡设在钩槽内,所述上连接部与下连接部之间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连接;

所述下抱箍的外侧向下延伸有两个侧耳,所述斜腕臂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侧耳之间。

本方案中利用上抱箍和下抱箍围合在平腕臂的外周,翻边卡设在钩槽且通过螺栓组件将上连接部与下连接部锁紧,从而将该连接器固定在平腕臂上,然后再利用销轴将斜腕臂转动连接在两个侧耳之间,进而实现平腕臂与斜腕臂之间的连接,其中,上抱箍的一端与下抱箍的一端通过钩槽与翻边的配合,一方面可提高上抱箍与下抱箍之间的抱紧力,另一方面可简化上抱箍与下抱箍的制造工艺,同时该连接器安装快捷,提高了斜腕臂与平腕臂之间的安装效率。

为了提高上抱箍与下抱箍之间的抱紧力,进一步地,所述翻边由内至外向下倾斜,通过将翻边设置成由外至内向下倾斜,可在螺栓组件锁紧时,卡钩部通过翻边对下抱箍具有一个将其压向平腕臂的分力,从而提高上抱箍与下抱箍之间的抱紧力。

具体地,所述翻边的外侧面与钩槽的槽壁为面接触。

具体地,所述螺栓组件包括螺栓及螺母,所述螺栓依次穿过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所述螺母螺纹连接在螺栓上。

优选地,所述螺栓组件有两个。

优选地,所述上连接部与下连接部相互平行。

目前侧耳均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下抱箍上,由于焊接容易存在缺陷,导致侧耳在下抱箍上的连接强度较低,进一步地,两个所述侧耳与下抱箍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斜腕臂的上端具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位于两个侧耳之间,两个所述侧耳上均开设有销孔,所述连接耳上开设有铰接孔,所述铰接孔与销孔同轴设置,所述销轴的中间部位位于铰接孔内,所述销轴穿过两个所述侧耳的销孔及连接耳的铰接孔。

优选地,所述上抱箍与下抱箍的材质均采用铝合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咬合式双耳连接器采用上抱箍与下抱箍的配合固定在平腕臂上,然后再利用销轴将斜腕臂转动连接在两个侧耳之间,进而实现平腕臂与斜腕臂之间的连接,上抱箍的一端与下抱箍的一端通过钩槽与翻边的配合,一方面可提高上抱箍与下抱箍之间的抱紧力,另一方面可简化上抱箍与下抱箍的制造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该连接器安装快捷,有效的提高了斜腕臂与平腕臂之间的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咬合式双耳连接器的侧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咬合式双耳连接器的主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咬合式双耳连接器的三维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咬合式双耳连接器中下抱箍的示意图。

图中:1、平腕臂,2、斜腕臂,2-1、连接耳,3、上抱箍,3-1、卡钩部,3-11,钩槽,3-2、上连接部,4、下抱箍,4-1、翻边,4-2、下连接部,4-3、侧耳,4-31、销孔,5、螺栓组件,5-1、螺栓,5-2、螺母,6、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方向和参照(例如,上、下、左、右、等等)可以仅用于帮助对附图中的特征的描述。因此,并非在限制性意义上采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并且仅仅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形式来限定所请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咬合式双耳连接器,用于连接斜腕臂2和平腕臂1,包括上抱箍3和下抱箍4,上抱箍3的一端连续弯折三次形成卡钩部3-1,卡钩部3-1的内部具有钩槽3-11,上抱箍3的另一端具有上连接部3-2,下抱箍4的一端向外翻折有与钩槽3-11相匹配的翻边4-1,下抱箍4的另一端具有下连接部4-2,上连接部3-2与下连接部4-2相互平行;

上抱箍3和下抱箍4围合在平腕臂1的外周,翻边4-1卡设在钩槽3-11内,上连接部3-2与下连接部4-2之间通过螺栓组件5固定连接;

下抱箍4的外侧向下延伸有两个侧耳4-3,斜腕臂2通过销轴6转动连接在两个侧耳4-3之间。

翻边4-1由内至外向下倾斜,通过将翻边4-1设置成由外至内向下倾斜,可在螺栓组件5锁紧时,卡钩部3-1通过翻边4-1对下抱箍4具有一个将其压向平腕臂1的分力,从而提高上抱箍3与下抱箍4之间的抱紧力,翻边4-1的外侧面与钩槽3-11的槽壁为面接触。

螺栓组件5包括螺栓5-1及螺母5-2,螺栓5-1依次穿过上连接部3-2和下连接部4-2,螺母5-2螺纹连接在螺栓5-1上,螺栓组件5有两个。

两个侧耳4-3与下抱箍4一体成型。

斜腕臂2的上端具有连接耳2-1,连接耳2-1位于两个侧耳4-3之间,两个侧耳4-3上均开设有销孔4-31,连接耳2-1上开设有铰接孔,铰接孔与销孔4-31同轴设置,销轴6的中间部位位于铰接孔内,销轴6穿过两个侧耳4-3的销孔4-31及连接耳2-1的铰接孔。

上抱箍3与下抱箍4的材质均采用铝合金。

上述咬合式双耳连接器利用上抱箍3和下抱箍4围合在平腕臂1的外周,翻边4-1卡设在钩槽3-11内且通过螺栓组件5将上连接部3-2与下连接部4-2锁紧,从而将该连接器固定在平腕臂1上,然后再利用销轴6将斜腕臂2转动连接在两个侧耳4-3之间,进而实现平腕臂1与斜腕臂2之间的连接。

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