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免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56034发布日期:2018-07-31 19:40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轮胎领域,尤其是一种免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汽车免充气轮胎也称为汽车非充气轮胎,是指不借助空气压力,而实现减震缓冲性能的胎。免充气轮胎的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相比传统轮胎有很大不同,免充气轮胎一般采用高分子材料辐板或网面等结构,在保证安全、可靠、节能等性能的基础上,发挥出传统轮胎所没有的优势。21世纪以来,各轮胎公司及研究部门相继在免充气轮胎研发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

法国米其林最早提出和生产免充气轮胎,于2005年首次推出Tweel免充气轮胎,它包括轮毂、聚氨酯轮辐、直接绕在轮辐外面的剪切带和胎面胶,没有中间过渡的充气内胎,这种免充气轮胎不用考虑刺扎防爆情况,结构简单、易于翻新、抓着力强、滚动阻力小、噪声低、更耐磨。聚氨酯轮辐比金属轮辋更耐冲击,能够起到缓冲等弹簧的作用。2008年美国Resilient技术公司和威斯康星州大学麦迪逊分校聚合体工程学中心的研发人员利用仿生学原理开发出一种新型非充气轮胎——蜂窝轮胎。它将蜂窝六边形结构运用到轮胎上,使得轮胎运行时发热低、散热快,而且能够对路面冲击起一定的缓冲作用,现被美国军方使用。2014年日本普利司通公司推出第2代新型AirFree Concept免充气概念轮胎。它采用既能保持高强度又能保持柔软性的树脂材料,其网格延伸方向内外相反,通过偏移角度的模拟计算,可以优化轮胎的强度和缓冲性能。

现今汽车免充气轮胎的轮辐辐腹板设计多采用直板或螺旋弧设计,直板式腹板在受压变形时具有不定向性,具有不稳点的缺点,不能保证很好的行驶平顺性,特别是高速行驶时,由于支撑变形的不稳点性,会使汽车振动剧烈,而螺旋弧设计的免充气轮胎腹板很难承受较大的负载。近年来,许多商家也在不断改进设计,提出多种创新结构来适应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径向能够具有一定弹性减振效果的弹性免充气轮胎。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弹性轮辐和外胎,外胎为环状并套接在弹性轮辐上,所述弹性轮辐由内置圆环的六边形结构或者六边形内置四边形结构在径向叠加后圆周阵列而成,六边形外侧凸点由圆弧连接筋相连,从而形成一体式蜂窝状。

进一步的,所述轮辐由橡胶一体化制作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轮辐中,内置圆环或者四边形的六边形径向叠加数目可变,且轮辐形状保持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弹性轮辐受地面载荷时具有稳定的弹性变形能力,能够起到减震缓冲作用。

2、轮辐内置圆环的六边形折线能够加强弧线的弯曲强度并具有定向变形作用。

3、弹性轮辐六边形内置四边形结构具有负泊松比的特点,内四边形折线也能够加强六边形的弯曲强度,并且能够避免六边形边长变形不稳定的缺点。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附图更详细的描述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弹性轮辐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轮辐另一种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的轮辐另一种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的轮辐另一种结构图;

附图标号:1-轮毂、2-弹性轮辐、3-外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弹性轮辐2和外胎3,弹性轮辐2为环状并套接在轮毂1和外胎3之间,所述弹性轮辐由内置圆环的六边形径向叠加后圆周阵列而成,六边形外侧凸点由圆弧连接筋相连,从而形成一体式蜂窝状。六边形折线增加了内置圆环两侧的厚度,并为圆环变形指引方向,其能够加强弧线的弯曲强度并具有定向变形作用,克服了仿生六边形直条变形不稳定的缺点,并且该轮辐采用橡胶一体化成型制作,轮辐受地面载荷时具有稳定的弹性变形。

所述弹性轮辐中,内置圆环的六边形径向叠加数目可变,且轮辐形状保持一致。

图3为弹性免充气轮胎的另一种结构,该结构中内置圆环的六边形结构径向叠加数目为3,其六边形结构形状较小,侧边凸点同样采用圆弧连接筋相连,整体结构沿旋转中心较密集阵列分布。

图4为弹性免充气轮胎的另一种结构,该轮辐由六边形内置四边形结构在径向叠加后圆周阵列而成,内置四边形各边角处有微小圆倒角以避免集中应力,六边形外侧凸点由圆弧连接筋相连,从而形成一体式弹性轮辐。内置四边形增加了六边形的厚度,并为六边形的变形指引方向,其能够增加六边形边长弯曲强度并具有定向变形作用,克服了仿生六边形直条变形不稳定的缺点,并且该轮辐采用橡胶一体化成型制作,轮辐受地面载荷时具有稳定的弹性变形。

图5为弹性免充气轮胎的另一种结构,该结构中六边形内置四边形结构径向叠加数目为3,其六边形结构形状较小,侧边凸点同样采用圆弧连接筋相连,整体结构沿旋转中心较密集阵列分布。

地面载荷通过外胎传递至弹性轮辐,弹性轮辐通过橡胶制成的内置圆环或者四边形的六边形循环式弯曲、拉伸或者压缩,对地面起到支撑作用,并能够产生一定弹性,使得轮胎具有一定的减振缓冲作用。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