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型车辆洗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56296发布日期:2018-07-31 19:47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洗涤器,特别涉及一种防水型车辆洗涤器。



背景技术:

洗涤器是安装在汽车上和雨刮器配合用于清洗挡风玻璃的车辆零部件,目前汽车中普遍应用的都是电动洗涤器,通过在在其内部安装洗涤泵,并以电动马达带动洗涤泵运行来实现对洗涤液的喷射,洗涤泵一般安装在储液罐的下部,而传统的洗涤泵在安装处一般缺少防水装置,人们在往洗涤器中倒清洗液时如果不小心或者过满使液体溢出,那么液体容易进入到洗涤泵的接线处造成其内部短路而烧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对储液罐壳体外形结构进行改进使其具有防水效果的车辆洗涤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水型车辆洗涤器,包括储液罐和安装于储液罐下部的洗涤泵,所述储液罐的上方开设有液体灌入口并通过罐盖旋紧密封,所述储液罐的背部设置有与其为一体式结构的安装结构,所述的安装结构为左右相互对称设置且位于储液罐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的底部向内凹陷形成安装槽,洗涤泵固连于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的上部边缘向外凸出形成防水檐,所述的防水檐与储液罐之间为光滑弧面结构。

本防水型车辆洗涤器的技术效果为:洗涤泵安装于储液罐底部,储液罐通过安装结构安装于车辆中,本洗涤器通过在洗涤泵所在的安装槽边缘向外凸出形成防水檐,当储液罐内的液体溢出时沿其外壁流下时,防水檐可以使液体直接向下滴落,有效的防止了液体进入洗涤泵接线处而烧坏,增加了洗涤器的实用性。

在上述的一种防水型车辆洗涤器中,所述的洗涤泵上位于其上方安装有接线管,所述的洗涤泵上位于其底部安装有输液管。通过接线管对洗涤泵进行供电和数据传输,通过输液管进行液体的输送。

在上述的一种防水型车辆洗涤器中,所述储液罐的边缘竖直排列固连有若干卡扣,所述的接线管、输液管卡设于卡扣内。卡口的设计可以将接线管和输液管固定,防止其产生缠绕。

在上述的一种防水型车辆洗涤器中,所述储液罐的上方设置有气管,且所述的气管为折弯结构。气管的设置可以防止储液罐内部液体减少时与外部产生压强差而影响洗涤泵对液体的输送,折弯结构可以防止外部固体颗粒落入储液罐内使其内部管道堵塞。

在上述的一种防水型车辆洗涤器中,所述气管的折弯处固连有支撑杆。支撑杆的设计增加了折弯处的稳固性,防止气管在运输或者安装时被压变形。

在上述的一种防水型车辆洗涤器中,所述罐盖的顶部中心与储液罐之间具有连接条。连接条的设计增加了本洗涤器的实用性,使倒入洗涤液更加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防水型车辆洗涤器通过对储液罐的结构进行改进使其具有防水效果,并通过卡扣的设计有效的增加其实用性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防水型车辆洗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中,1、储液罐;2、洗涤泵;3、罐盖;4、安装结构;5、安装槽;6、防水檐;7、接线管;8、输液管;9、卡扣;10、气管;11、支撑杆;12、连接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本防水型车辆洗涤器,包括储液罐1和安装于储液罐1下部的洗涤泵2,储液罐1的上方开设有液体灌入口并通过罐盖3旋紧密封,储液罐1的背部设置有与其为一体式结构的安装结构4,安装结构4为左右相互对称设置且位于储液罐1上方,储液罐1的底部向内凹陷形成安装槽5,洗涤泵2固连于安装槽5内,安装槽5的上部边缘向外凸出形成防水檐6,防水檐6与储液罐1之间为光滑弧面结构。

进一步细说,洗涤泵2上位于其上方安装有接线管7,洗涤泵2上位于其底部安装有输液管8,通过接线管7对洗涤泵2进行供电和数据传输,通过输液管8进行液体的输送,为了将接线管7和输液管8固定,防止其产生缠绕,储液罐1的边缘竖直排列固连有若干卡扣9,接线管7、输液管8卡设于卡扣9内。

防止储液罐1内部液体减少时与外部产生压强差而影响洗涤泵2对液体的输送,储液罐1的上方设置有气管10,气管10为折弯结构,折弯结构可以防止外部固体颗粒落入储液罐1内使其内部管道堵塞。

为了防止气管10在运输或者安装时被压变形,气管10的折弯处固连有支撑杆11,罐盖3的顶部中心与储液罐1之间具有连接条12,连接条12的设计增加了本洗涤器的实用性,使倒入洗涤液更加方便。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储液罐1、洗涤泵2、罐盖3、安装结构4、安装槽5、防水檐6、接线管7、输液管8、卡扣9、气管10、支撑杆11、连接条1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