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囊充放气灵敏度可调节的空气座椅减振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03909发布日期:2018-07-24 20:46阅读:177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囊充放气灵敏度可调节的空气座椅减振机构,属于汽车座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气囊式座椅减振机构,控制板与控制阀的相对角度固定,无法调节。车用路况不同,所需要的座椅气囊冲放气参数也不同。如行车环境为颠簸路况,需要调节气囊充放气灵敏度,让座椅气囊的充气速度更快一些,放气速度更慢一些。以前的减震机构就需要更换另外一种控制板,增加了额外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囊充放气灵敏度可调节的空气座椅减振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气囊充放气灵敏度可调节的空气座椅减振机构,它包含减机上框、减机下框、外交叉臂、内交叉臂、锁止把手、气囊、阻尼器、控制板、控制板调节螺钉、控制板固定螺栓、定位销、控制板衬套、控制阀、进气口、气囊充气口、气囊放气口、气囊放气触头、气囊充气触头、控制阀固定螺栓、气囊上固定板和气囊下固定板,所述的减机上框与减机下框两侧之间通过外交叉臂和内交叉臂连接,且减机上框与减机下框之间安装有阻尼器,所述的减机上框与减机下框之间一侧安装有锁止把手,所述的减机上框上安装有气囊上固定板,所述的内交叉臂上安装有气囊下固定板,所述的气囊上固定板和气囊下固定板之间安装有气囊,所述的外交叉臂上焊接有定位销,且焊接位置设有固定的定位孔,所述的控制板上安装有控制板衬套,且控制板通过控制板固定螺栓与内交叉臂固定,所述的控制板上安装有两个控制板调节螺钉,所述的控制板一侧、内交叉臂上安装有控制阀,所述的控制阀通过两个控制阀固定螺栓与内交叉臂固定,所述的控制阀朝向控制板的一边安装有气囊放气触头和气囊充气触头,另一边安装有进气口和气囊充气口,所述的控制阀下端安装有气囊放气口。

作为优选,所述的控制板采用尼龙材质整体注塑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它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只需调节两个控制板调节螺钉使控制板角度倾向气囊充气触头或气囊放气触头就可实现座椅气囊充放气灵敏度的调节,适应不同的行车环境,不需再额外开发新的控制板,节约了成本;另外,通过调节控制板调节螺钉,可调节控制板和气囊充气触头、气囊放气触头的角度,实现设计角度,从而达到消除焊接误差和组装误差的目的,确保气囊减振器性能达到设计要求,减少返修浪费,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控制板和控制阀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减机上框1、减机下框2、外交叉臂3、内交叉臂4、锁止把手5、气囊6、阻尼器7、控制板8、控制板调节螺钉9、控制板固定螺栓10、定位销11、控制板衬套12、控制阀13、进气口14、气囊充气口15、气囊放气口16、气囊放气触头17、气囊充气触头18、控制阀固定螺栓19、气囊上固定板20、气囊下固定板21。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减机上框1、减机下框2、外交叉臂3、内交叉臂4、锁止把手5、气囊6、阻尼器7、控制板8、控制板调节螺钉9、控制板固定螺栓10、定位销11、控制板衬套12、控制阀13、进气口14、气囊充气口15、气囊放气口16、气囊放气触头17、气囊充气触头18、控制阀固定螺栓19、气囊上固定板20和气囊下固定板21,所述的减机上框1与减机下框2两侧之间通过外交叉臂3和内交叉臂4连接,且减机上框1与减机下框2之间安装有阻尼器7,减机上框1向上连接具备座框高度和斜度调节的机构,减机下框2向下连接座椅滑轨,所述的减机上框1与减机下框2之间一侧安装有锁止把手5,所述的减机上框1上安装有气囊上固定板20,所述的内交叉臂4上安装有气囊下固定板21,所述的气囊上固定板20和气囊下固定板21之间安装有气囊6,所述的外交叉臂3上焊接有定位销11,且焊接位置设有固定的定位孔,所述的控制板8上安装有控制板衬套12,且控制板8通过控制板固定螺栓10与内交叉臂4固定,所述的控制板8采用尼龙材质整体注塑成型,所述的控制板固定螺栓10紧固内交叉臂4和控制板衬套12,且外交叉臂3围绕控制板固定螺栓10旋转,控制板8围绕控制板衬套12旋转,所述的控制板8上安装有两个控制板调节螺钉9,且控制板调节螺钉9与定位销11旋紧,用于固定控制板8的角度,所述的控制板8一侧、内交叉臂4上安装有控制阀13,所述的控制阀13通过两个控制阀固定螺栓19与内交叉臂4固定,所述的控制阀13朝向控制板8的一边安装有气囊放气触头17和气囊充气触头18,另一边安装有进气口14和气囊充气口15,进气口14用于与车体气管连接,所述的控制阀13下端安装有气囊放气口16。

本具体实施方式工作原理为:当减机上框1下压,外交叉臂3上的定位销11带动控制板8向下旋转,控制板8碰触控制阀13的气囊充气触头18,气路导通,来自车体的气源通过气囊充气口15进入气囊6,实现气囊6充气,气囊6顶动减机上框1上升。

上升过程中,外交叉臂3上的定位销11带动控制板8向上旋转,控制板8碰触控制阀13的气囊放气触头17,气囊6内的气体会经由气囊放气口16排出。气体排出,压力下降,减机上框1回落。会再次进入上述气囊6充气过程,如此循环,起到座椅减振的作用。

需要调节气囊6充放气灵敏度时,锁定锁止把手5,使控制板8和控制阀13静止。通过两个旋紧在定位销11上的控制板调节螺钉9,可以向下调节控制板8的角度,使得气囊6充气比之前加快,同样可以向上调节控制板8的角度,使得气囊6充气比之前变慢。

锁定锁止把手5后,由于控制阀13已经固定到内交叉臂4上无法调节。通过两个旋紧在定位销11上的控制板调节螺钉9,可以调节控制板8角度,使控制板8到气囊充气触头18、气囊放气触头17这两个触头的距离一样,就达到了设计安装角度,不但消除了定位销11的焊接误差,而且消除了控制阀13的组装误差。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