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充电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09194发布日期:2018-09-21 23:42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充电柱。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电能源作为清洁能源使用已越来越广泛,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增加,随之而来的便是充电难问题,现有的充电设备不够智能,充电插孔容易受到风雨侵蚀。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简单,能够对充电插口进行保护的智能充电设备,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智能充电柱。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充电柱,包括充电柱、充电腔和端盖,充电柱竖向设置在基座上,其上端设有充电腔,所述充电腔为侧部开口的槽状体,充电腔内部设有对应其开口侧的充电插口;端盖对应铰接在充电腔开口端上沿,充电腔内部设有对应端盖下沿的限位开关,端盖下沿向充电腔内部伸出有舌板,所述舌板中部设有限位孔,充电腔外壁设有铁芯伸缩于限位孔内部的推拉式电磁铁;所述限位开关和推拉式电磁铁对应连接在控制器上。

作为优选地,端盖外侧设有解锁二维码,所述控制器通过有线或者无线连接网络云端。充电柱底部或内部设设有充电器,充电器的充电线自充电柱底部延伸至充电插口,所述控制器或充电器对应连接电源。

更进一步地,充电腔开口侧设有对应端盖的阶梯状内沿。阶梯状内沿上附着有对应端盖的橡胶密封条。

更进一步地,充电腔外壁附着有荧光材料。充电柱底部设有基座,所述基座通过螺栓固连在水泥地面上。

有益技术效果:设置端盖,通过端盖与充电腔对充电插口进行密封,避免雨水或者尘土侵蚀,提高使用寿命;设置二维码扫码控制,具有较高的智能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装置结构简图;

图2为本装置模块示意图。

图中1充电腔、2充电插口、3端盖、4限位开关、5推拉式电磁铁、6舌板、7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智能充电柱,包括充电柱、充电腔1和端盖3,充电柱竖向设置在基座7上,其上端设有充电腔1,所述充电腔1为侧部开口的槽状体,充电腔1内部设有对应其开口侧的充电插口2;端盖3对应铰接在充电腔1开口端上沿,充电腔1内部设有对应端盖3下沿的限位开关4,端盖3下沿向充电腔1内部伸出有舌板6,所述舌板6中部设有限位孔,充电腔1外壁设有铁芯伸缩于限位孔内部的推拉式电磁铁5;所述限位开关4和推拉式电磁铁5对应连接在控制器上。

设置端盖3,通过端盖3与充电腔1对充电插口2进行密封,避免雨水或者尘土侵蚀,提高使用寿命;

端盖3外侧设有解锁二维码,所述控制器通过有线或者无线连接网络云端。充电腔内设有充电器,充电器的充电线自充电柱底部延伸至充电插口2,所述控制器或充电器对应连接电源。设置二维码扫码控制,解锁后即可进行充电,具有较高的智能化。

充电腔1开口侧设有对应端盖3的阶梯状内沿。设置阶梯内沿装配端盖3,能够提高端盖3装配的紧凑性,避免铰接处有雨水渗入;设置阶梯状内沿上附着有对应端盖3的橡胶密封条。能够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

设置二维码,手机通过APP扫码,扫码后点击开锁即可通过无线传输至网络云端,网络云端通过无线或有线向控制器发送开锁命令,控制器控制推拉式电磁铁5的铁芯缩回,铁芯脱离舌板6,即可打开端盖3进行充电操作;当充电完成后,通过闭合端盖3,限位开关4设置在端盖3非铰接端内侧,当端盖3闭合后,限位开关4感应到闭合信息,控制器感应闭合信息后控制推拉式电磁铁5的铁芯向上穿过舌板6进行限位,完成充电操作。可在网络云端设置计时模块,充电完成后,控制器将闭合信息发送至网络云端,网络云端结束计时,并按时计费,对扫码账户进行扣费,结构简单,实现充电柱共享。充电柱底部或内部设有充电器,所述充电器通过连接线连接充电端口,设置充电器将电压进行转化,电动车蓄电池进行充电。所述电源为220v家用电。

充电腔1外壁附着有荧光材料。充电柱底部设有基座7,所述基座7通过螺栓固连在水泥地面上。设置荧光材料,能够使人们在黑夜能够较为明显的确定充电柱的位置,便于寻找充电柱。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