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7567发布日期:2018-09-01 04:41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桩。



背景技术: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

目前我国的标准充电桩都是自带充电线以及充电枪,但充电线以及充电枪都是外置,没有能够将充电线收齐的功能,使得充电桩在未使用时,充电线搁置在充电桩边上,当充电线散落的位置不当时,存在着充电线被电动汽车碾压或是人踩踏而损坏的风险,损坏的充电线很容易漏电,使得路人极易触碰到损坏的充电线而导致触电,安全系数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桩,具有能够自动收纳充电线使得充电桩的安全系数增加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充电桩,包括桩体、设置在桩体上的充电线和设置在充电线上的充电枪,所述桩体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充电线的箱体,所述箱体上开设有供充电线穿出的通孔,所述箱体内设置有驱动处在箱体外的充电线进入箱体内的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端设置有用于将气缸的活塞杆与充电线固定的固定机构。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完充电桩后,启动气缸,由于固定机构将气缸的活塞杆与充电线固定,使得启动气缸后气缸的活塞杆能够顺利地牵引充电线,于是外露在箱体外部的充电线受到气缸的牵引会从通孔处进入箱体内,此时充电线大部分已收纳进入箱体内,这样设置后不仅使得充电线在未使用时能够处在箱体内不会被车碾压或是人为踩踏从而造成损坏漏电,让安全系数提高,且气缸的设置使得充电线能够自动收入箱体内,达到方便收纳充电线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气缸的活塞杆端且套设在充电线上的套筒和设置在套筒上用于与充电线表面抵接的抵紧件,所述气缸设置在箱体内远离地面端且气缸的活塞杆朝向箱体内底壁侧,所述通孔开设在箱体上远离地面端。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将充电线收入箱体内时,启动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从气缸内伸出并朝向箱体内底壁端延伸,气缸活塞杆上的套筒套设在充电线上且通过抵紧件将套筒与充电线固紧,因此在气缸的活塞杆在往箱体内底壁端延伸时,气缸活塞杆上的套筒会带动充电线一起向箱体内底壁运动,让处在箱体外的充电线在气缸活塞杆的驱动下通过通孔进入到箱体内,因此达到收纳充电线较为方便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抵紧件包括设置在套筒上远离充电线端的固定板和固定设置在固定板上用于与充电线外壁抵接的抵紧杆,所述固定板与套筒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套筒上开设有供抵紧杆穿过并与充电线接触的筒孔。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将套筒抵紧充电线时,由于受到弹簧压缩弹力的影响,固定板上的抵紧杆会在弹簧拉力的驱使下穿过筒孔并紧紧与充电线的外表面抵触,充电线受到抵紧杆的压力后会被卡在套筒内,且如果需要调节套筒在充电线上的位置时,手动拉动抵紧杆让其脱离充电线就能够进行调节,不仅达到紧固方便的效果,而且也达到调节套筒位置较为方便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抵紧杆靠近充电线端设置有用于与充电线表面贴合的弧形板。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弧形板的设置使得抵紧杆在抵紧充电线时,与充电线的接触面积变大,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抵紧杆在抵紧充电线时把充电线的表皮戳破。

进一步,所述抵紧杆上设置有滑块,所述筒孔内壁上开设有供滑块滑动的滑槽。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滑块与滑槽的设置使得抵紧杆在筒孔内滑动时能够更为顺畅。

进一步,所述抵紧件围绕套筒周向设置有多个。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多个抵紧件能够使得套筒更稳固的与充电线固定。

进一步,所述通孔内围绕通孔周向设置有若干滚珠。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气缸的活塞杆通过套筒带动充电线从通孔处进入箱体内时,由于设置有滚珠,使得充电线能够在滚珠的转动下更顺畅地滑入箱体内,且滚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充电线表面与通孔之间的摩擦,使得充电线表皮的磨损降低。

进一步,所述桩体上位于箱体上方设置有遮板,所述遮板在地面的投影面积大于箱体的横截面积。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雨天时,设置的遮板能够有效地阻挡雨水滴落到箱体上并从通孔处进入箱体内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弧形板的设置使得抵紧杆在抵紧充电线时,与充电线的接触面积变大,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抵紧杆在抵紧充电线时把充电线的表皮戳破;

二、滑块与滑槽的设置使得抵紧杆在筒孔内滑动时能够更为顺畅;

三、设置的滚珠使得充电线能够在滚珠的转动下更顺畅地滑入箱体内,且滚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充电线表面与通孔之间的摩擦,使得充电线表皮的磨损降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展示箱体内部的部分剖示图;

图3是图2中的A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的B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桩体;11、充电线;111、充电枪;12、遮板;2、箱体;21、通孔;211、滚珠;22、气缸;3、固定机构;31、套筒;311、筒孔;3111、滑槽;32、抵紧件;321、固定板;3211、抵紧杆;3212、弧形板;3213、弹簧;3214、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好地理解。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一种充电桩,包括桩体1、设置在桩体1上的充电线11和设置在充电线11上的充电枪111,桩体1侧壁上设置有箱体2,箱体2用于容纳充电线11,箱体2上开设有供充电线11穿出的通孔21,通孔21开设在箱体2上远离地面端,且通孔21内围绕通孔21周向设置有若干滚珠211(参见图4)。箱体2内设置有驱动处在箱体2外的充电线11进入箱体2内的气缸22,气缸22设置在箱体2内远离地面端,且气缸22的活塞杆朝向箱体2内底壁侧,气缸22的活塞杆端设置有用于将气缸22的活塞杆与充电线11固定的固定机构3。

在对充电线11进行收纳时,启动气缸22,气缸22的活塞杆向箱体2底部延伸,此时紧固在套筒31上的充电线11被气缸22的活塞杆带动往箱体2底部拉伸,位于箱体2外的部分充电线11在受到拉伸后通过通孔21从箱体2外进入到箱体2内;需要使用充电桩时,启动气缸22让气缸22的活塞杆收缩带动充电线11往通孔21处移动,此时用手将充电线11轻轻拉出,就能将充电线11拉出箱体2外进行充电操作;由于通孔21处设置有滚珠211,使得充电线11在伸入箱体2内时更顺畅且表皮也不易被磨损。

如图2、3所示,固定机构3包括设置在气缸22的活塞杆端且套设在充电线11上的套筒31和设置在套筒31上用于与充电线11表面抵接的抵紧件32。抵紧件32包括设置在套筒31上远离充电线11端的固定板321和固定设置在固定板321上的抵紧杆3211,抵紧杆3211用于与充电线11外壁抵接,固定板321与套筒31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3213。

如图2、3所示,套筒31上开设有供抵紧杆3211穿过并与充电线11接触的筒孔311。为了使得抵紧杆3211能够更顺畅地在筒孔311内移动,在抵紧杆3211上设置有滑块3214,筒孔311内壁上开设有供滑块3214滑动的滑槽3111。

将套筒31与充电线11之间固定时,弹簧3213在压缩弹力的作用下带动抵紧杆3211在筒孔311内移动并抵接在充电线11外表面,此时由于受到来自垂直于充电线11轴线方向的力,致使充电线11在套筒31内的部分被抵紧在套筒31内,因此气缸22的活塞杆伸出时,也会带动充电线11移动;当需要调节套筒31在充电线11径向方向的位置时,用力往远离并垂直于套筒31轴向的方向拉动抵紧杆3211,让抵紧杆3211脱离充电线11表面即可。

如图4所示,为了避免抵紧杆3211的杆端在抵接充电线11时把充电线11表皮戳破,抵紧杆3211靠近充电线11端设置有用于与充电线11表面贴合的弧形板3212。

如图2、3所示,为了使得抵紧的效果更好,抵紧件32围绕套筒31周向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例中,抵紧件32设置为两个。

如图1所示,桩体1上位于箱体2上方设置有遮板12,遮板12在地面的投影面积大于箱体2的横截面积。由于遮板12的面积比箱体2的横截面积大,在下雨时雨不易落到位于箱体2上的通孔21处,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雨水通过通孔21在箱体2内汇集而对充电线11造成影响。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

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依然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的特征根据情况相互组合、增删或作其他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本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其他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也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