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塑料吸盘的三厢尾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94386发布日期:2018-11-27 23:24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塑料吸盘的三厢尾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尾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塑料吸盘的三厢尾架。



背景技术:

汽车尾架是一种安装于汽车车尾,并可在其上架设自行车等可载物的安装架。为了使此类尾架与汽车具有可拆卸且在安装时不会对汽车造成损坏,此类尾架与汽车之间通常借助工具钩子或螺丝实施连接。然而钩子和螺丝的尺寸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对不同型号的汽车实施连接,通用性差,而且在使用过程中操作性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塑料吸盘的三厢尾架,该尾架利用吸盘抽气进行固定,不用其它工具配合即可方便地安装固定尾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塑料吸盘的三厢尾架,包括固定杆、直横杆、U型架、传动机构、车杆抓臂、车轮座、车轮齿轮带、塑料吸盘机构以及固定钣金,所述直横杆架设于所述固定杆上,所述U型架设置于所述直横杆中部,所述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U型架底端,所述车杆抓臂设置于所述U型架上端,所述车轮座设置于所述直横杆,所述车轮齿轮带设置于所述车轮座的侧边,所述塑料吸盘机构通过所述固定钣金固定于所述固定杆。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塑料吸盘的三厢尾架是用于放置自行车的,首先通过塑料吸盘机构将尾架固定于汽车尾部,然后将自行车的车轮卡在车轮座上进行固定,最后通过车杆抓臂对自行车的车杆进行固定,从而完成整个尾架的安装和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塑料吸盘的三厢尾架的一种改进,所述固定杆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固定杆并排设置,每根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均设置有一所述塑料吸盘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塑料吸盘的三厢尾架的一种改进,所述直横杆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直横杆并列设置,每根所述直横杆的两端均设置有一所述车轮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塑料吸盘的三厢尾架的一种改进,两根所述直横杆的同一端的所述车轮座的左侧均设置有所述车轮齿轮带,两根所述直横杆的另一端的所述车轮座的右侧也均设置有所述车轮齿轮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塑料吸盘的三厢尾架的一种改进,所述塑料吸盘机构包括上固定件、方向调节板、固定主体、抽气机构和放气机构,所述上固定件、所述方向调节板和所述固定主板由上到下依次连接,所述抽气机构的进气口穿过所述固定主体,所述抽气机构和所述放气机构连接且位于所述上固定件和所述方向调节板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塑料吸盘的三厢尾架的一种改进,所述上固定件包括两支撑部以及与两所述支撑部连接的拱起部,每个所述支撑部上均设置有两个第一安装孔,所述拱起部设置有两个第二安装孔,所述方向调节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匹配的第三安装孔。固定钣金通过于第一安装孔锁紧实现将塑料吸盘机构固定于固定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塑料吸盘的三厢尾架的一种改进,所述方向调节板设置为圆环形,所述固定主体设置有与所述方向调节板的外圆形状大小相同的安装槽,所述方向调节板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镂空区和抽气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塑料吸盘的三厢尾架的一种改进,所述抽气机构包括抽气筒、中心杆、盖子和防漏气圈,所述抽气筒的进气口对准所述抽气孔,所述中心杆设置于所述抽气筒内,所述盖子设置于所述抽气筒的端部,所述防漏气圈套设于所述盖子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塑料吸盘的三厢尾架的一种改进,所述抽气机构还包括抽气软胶、软胶固定介子、硅胶、弹簧挡板和弹簧,所述中心杆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片和限位圈,所述抽气软胶通过所述软胶固定介子固定于所述限位片和所述限位圈之间,所述硅胶、所述弹簧挡板和所述弹簧依次套设于所述中心杆的另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塑料吸盘的三厢尾架的一种改进,所述放气机构包括放气阀、放气阀软胶和放气阀弹簧,所述放气阀与所述抽气筒连接,所述放气阀软胶和放气阀弹簧设于所述放气阀与所述抽气筒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塑料吸盘的三厢尾架,包括固定杆、直横杆、U型架、传动机构、车杆抓臂、车轮座、车轮齿轮带、塑料吸盘机构以及固定钣金,所述直横杆架设于所述固定杆上,所述U型架设置于所述直横杆中部,所述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U型架底端,所述车杆抓臂设置于所述U型架上端,所述车轮座设置于所述直横杆,所述车轮齿轮带设置于所述车轮座的侧边,所述塑料吸盘机构通过所述固定钣金固定于所述固定杆。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利用吸盘抽气进行固定,不用其它工具配合即可方便地安装固定尾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塑料吸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塑料吸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上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方向调节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固定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中心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固定杆,2-直横杆,3-U型架,4-传动机构,5-车杆抓臂,6-车轮座,7-车轮齿轮带,8-塑料吸盘机构,9-固定钣金,81-上固定件,82-方向调节板,83-固定主体,84-抽气机构,85-放气机构,811-支撑部,812-拱起部,821-第三安装孔,831-安装槽,832-镂空区,833-抽气孔,841-抽气筒,842-中心杆,843-盖子,844-防漏气圈,845-抽气软胶,846-软胶固定介子,847-硅胶,848-弹簧挡板,849-弹簧,851-放气阀,852-放气阀软胶,853-放气阀弹簧,8111-第一安装孔,8121-第二安装孔,8411-进气口,8421-限位片,8422-限位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如附图所示,一种具有塑料吸盘的三厢尾架,包括固定杆1、直横杆2、U型架3、传动机构4、车杆抓臂5、车轮座6、车轮齿轮带7、塑料吸盘机构8以及固定钣金9,直横杆2架设于固定杆1上,U型架3设置于直横杆2中部,传动机构4设置于U型架3底端,车杆抓臂5设置于U型架3上端,车轮座6设置于直横杆2,车轮齿轮带7设置于车轮座6的侧边,塑料吸盘机构8通过固定钣金9固定于固定杆1。

进一步地,固定杆1设置有两根,两根固定杆1并排设置,每根固定杆1的两端均设置有一塑料吸盘机构8。

进一步地,直横杆2设置有两根,两根直横杆2并列设置,每根直横杆2的两端均设置有一车轮座6。

进一步地,两根直横杆2的同一端的车轮座6的左侧均设置有车轮齿轮带7,两根直横杆2的另一端的车轮座6的右侧也均设置有车轮齿轮带7。

进一步地,塑料吸盘机构包括上固定件81、方向调节板82、固定主体83、抽气机构84和放气机构85,上固定件81、方向调节板82和固定主板83由上到下依次连接,抽气机构84的进气口8411穿过固定主体83,抽气机构84和放气机构85连接且位于上固定件81和方向调节板82之间。

进一步地,上固定件81包括两支撑部811以及与两支撑部811连接的拱起部812,每个支撑部811上均设置有两个第一安装孔8111,拱起部812设置有两个第二安装孔8121,方向调节板82设置有与第一安装孔8111相匹配的第三安装孔821。

进一步地,方向调节板82设置为圆环形,固定主体83设置有与方向调节板82的外圆形状大小相同的安装槽831,方向调节板82设于安装槽831内,安装槽831内设置有镂空区832和抽气孔833。

进一步地,抽气机构84包括抽气筒841、中心杆842、盖子843和防漏气圈844,抽气筒841的进气口8411对准抽气孔833,中心杆842设置于抽气筒841内,盖子843设置于抽气筒841的端部,防漏气圈844套设于盖子843上。

进一步地,抽气机构84还包括抽气软胶845、软胶固定介子846、硅胶847、弹簧挡板848和弹簧849,中心杆842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片8421和限位圈8422,抽气软胶845通过软胶固定介子846固定于限位片8421和限位圈8422之间,硅胶847、弹簧挡板848和弹簧849依次套设于中心杆842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放气机构85包括放气阀851、放气阀软胶852和放气阀弹簧853,放气阀851与抽气筒841连接,放气阀软胶852和放气阀弹簧853设于放气阀851与抽气筒841之间。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