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簧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7722发布日期:2018-11-13 22:33阅读:8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弹簧轮胎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轮胎,具体涉及一种弹簧轮胎。



背景技术:

轮胎是在各种车辆或机械上装配的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通常安装在金属轮毂上,能支承车身,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车辆的行驶性能。轮胎常在复杂和苛刻的条件下使用,它在行驶时承受着各种变形、负荷、力以及高低温作用,因此必须具有较高的承载性能、牵引性能、缓冲性能。

申请号为201220467196.1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轮胎,轮胎在实心轮胎内设置一圈弹性钢条,在该钢条内侧间隔一定距离联接有许多个弹簧,弹簧另一端固定在车辆钢圈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弹簧的弹性取代气体的弹性,避免了轮胎漏气带来的烦恼,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弹簧的形变方向不仅仅沿轮胎的径向伸缩,也可沿轮胎的周向发生形变,尤其是在汽车加速或减速过程中会出现轮胎与轮毂转动不同步的现象,影响行车安全,现有技术存在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弹簧轮胎,通过在轮胎体与轮毂之间设置用于支撑的弹簧以及保证轮胎体与轮毂同步转动的支撑杆,通过支撑杆保证轮毂与轮胎体使轮胎体与轮毂保持同步转动,保证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弹簧轮胎,包括有与车轴连接的轮毂以及与地面接触的轮胎体,所述轮毂的周侧均匀分布有若干用于支撑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伸缩方向与轮毂的径向方向一致,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设置在轮毂上,另一端抵接于轮胎体上;所述轮胎体包括有与地面接触的胎面、胎面两侧朝向轮毂延伸的胎壁以及设置在胎壁远离胎面一侧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轮毂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内侧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固定于轮毂上,另一端固定设置在胎壁上,所述支撑杆沿自身长度方向发生弹性形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通过沿轮毂径向方向的伸缩实现对轮胎体的支撑,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通过弹簧的支撑实现轮胎体与轮毂的分离,保证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保持平稳;连接部可拆卸设置在轮毂上,便于使用过程中更换轮胎体和对弹簧进行维修;支撑杆增加了轮毂与轮胎体的一体性,保证轮胎体与轮毂的转动同步,尤其是在汽车加速或减速过程中,保证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簧为圆锥螺旋弹簧,所述圆锥螺旋弹簧包括有第一固定端与第二固定端,所述第一固定端的直径小于第二固定端的直径,所述第二固定端抵接于轮胎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锥螺旋弹簧的弹性系数随弹簧的形变逐渐增加,在行驶过程中在,圆锥螺旋弹簧第二固定端一侧发生形变,使轮胎体局部适应汽车所在的路面,减少汽车行驶过程中的颠簸,当遇到较大的圆锥螺旋弹簧的弹性随之增大,避免出现圆锥螺旋弹簧形变量过大而导致失效,采用圆锥螺旋弹簧能够保证弹簧轮胎能够适应复杂的道路环境。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胎壁上开设在有若干用于气体流通的通孔,所述通孔相对开设在两相对的胎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锥弹簧在多次压缩、伸长后会产生一定的内能使圆锥弹簧自身的温度升高,圆锥弹簧温度升高后材料的性能会发生变化,同时高温也容易使橡胶制成的轮胎体发生融合,胎壁上设置相对的通孔保证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轮胎体的两侧能够形成对流,以避免出现圆锥弹簧温度过高导致圆锥弹簧力学性能发生改变以及高温使轮胎体融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胎面、胎壁以及连接部一体成型设置,所述轮胎体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轮胎体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轮毂上设置有用于连接部固定的卡嵌槽,所述连接部对应卡嵌槽设置有卡设于卡嵌槽内的钢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弹簧的推动使轮胎体沿轮毂径向运动,通过钢圈与卡嵌槽的配合使轮胎体固定在轮毂上,避免在行驶过程中出现轮胎体沿轮毂轴向发生位移,保证汽车行驶过程过程中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

1、使用弹簧轮胎,不怕路面上尖锐物将轮胎体刺穿、划伤,保证汽车能够在复杂道路上正常行驶;

2、相比传统充气式轮胎,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有效的避免突然爆胎而造成的事故,提高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一种弹簧轮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轮毂一侧的结构;

图2为一种弹簧轮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远离轮毂一侧的结构;

图3为一种弹簧轮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轮胎纵截面的结构;

图4为一种弹簧轮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轮胎横截面的结构;

图5为轮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轴;2、轮毂;21、卡嵌槽;3、轮胎体;31、连接部;32、胎壁;33、胎面;4、通孔;5、支撑杆;6、圆锥螺旋弹簧;7、钢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弹簧轮胎,包括有与车轴1连接的轮毂2以及与地面接触并提供摩擦力的轮胎体3,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车轴1带动轮毂2发生转动,通过轮毂2外的轮胎提供摩擦力从而实现汽车的行驶;结合图3与图4所示,在轮毂2的周侧均匀分布有若干用于支撑的弹簧,弹簧的伸缩方向与轮毂2的径向方向一致,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设置在轮毂2上,另一端抵接于轮胎体3上,通过弹簧的弹性实现轮毂2与轮胎体3之间的填充,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通过弹簧沿轮毂2径向的伸缩来克服凹凸不平地面对轮胎体3局部不同的压力,使汽车能够相对平稳的行驶;轮胎体3包括有与地面接触的胎面33、胎面33两侧朝向轮毂2延伸的胎壁32以及设置在胎壁32远离胎面33一侧的连接部31,连接部31与轮毂2可拆卸连接,连接部31的内侧设置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一端固定于轮毂2上,另一端固定设置在胎壁32上,支撑杆5沿自身长度方向发生弹性形变,支撑杆5使轮毂2与轮胎体3成为一个整体,在汽车加速或减速的过程中,在惯性的作用下,轮毂2与轮胎体3之间会发生相对的转动,从而导致弹簧沿轮毂2周向发生形变,设置支撑杆5后增加了轮毂2与轮胎体3之间的一体性。

如图3和图5所示,本方案中弹簧为圆锥螺旋弹簧6,圆锥螺旋弹簧6包括有第一固定端与第二固定端,第一固定端的直径小于第二固定端的直径,第二固定端抵接于轮胎体3上;在轮毂2上设置有用于连接部31固定的卡嵌槽21,连接部31对应卡嵌槽21设置有卡设于卡嵌槽21内的钢圈7。胎面33、胎壁32以及连接部31一体成型设置,所述轮胎体3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所述胎壁32上开设在有若干用于气体流通的通孔4,通孔4相对开设在两相对的胎壁32上。

具体实施过程:

汽车在启动时,车轴1带动轮毂2发生转动,轮毂2在转动后通过连接部31、支撑杆5以及圆锥弹簧使轮胎体3发生转动,保证轮毂2与轮胎体3之间的转动同步;

汽车在行驶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时,通过圆锥弹簧沿轮毂2径向的伸缩保证轮毂2的转动平稳,进而保证汽车能够平稳的行驶;

在汽车减速或停止时,轮毂2的转动速度降低,通过连接部31、支撑杆5以及圆锥弹簧使轮胎体3发生转动,保证轮毂2与轮胎体3之间的转动同步,避免出现减速时轮胎体3发生较大的形变。

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