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背门及后背门撑杆车身安装点加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3675发布日期:2019-01-15 22:33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后背门及后背门撑杆车身安装点加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后背门及后背门撑杆车身安装点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以及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多方面技术的不断融入,汽车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目前市场上很多高配车型中都配有电动后背门,其采用电动开启方式,电动开启与手动开启相比,在车身侧需要承受更大的力值,因此必须对车身侧安装点结构进行加强设计。

后背门撑杆的车身安装点通常位于车身后端侧围流水槽的底面或侧面,通过撑杆安装加强板与周边件进行连接。如图1所示,在现有的一种后背门撑杆的车身安装点结构中,撑杆安装加强板1与侧围流水槽4、侧围外板5配合连接,但不与D柱加强板3接触。如图2所示,在现有的另一种后背门撑杆的车身安装点结构中,撑杆安装加强板1与侧围流水槽4、D柱加强板3配合连接,但不与侧围外板5接触。

然而,上述两种安装点结构中撑杆安装加强板1受力不稳定,且与周边件接触面积小,不能有效分散后背门撑杆对车身受力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背门撑杆车身安装点加强结构,其使撑杆安装加强板受力更稳定,且与周边件接触面积更大,能够有效分散后背门撑杆对车身受力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该后背门撑杆车身安装点加强结构的汽车后背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后背门撑杆车身安装点加强结构,包括撑杆安装加强板,所述撑杆安装加强板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侧边上设有用于与D柱加强板相连接的翻边,所述连接板的侧面上设有用于与侧围流水槽相连接的连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具有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三侧边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边与第四侧边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翻边包括第一翻边、第二翻边和第三翻边,所述第一翻边设于所述第一侧边上,所述第二翻边设于所述第二侧边上,所述第三翻边设于所述第三侧边上,所述第一翻边、所述第二翻边和所述第三翻边与所述连接板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第二翻边连接成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还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翻边、所述第二翻边和所述第三翻边均朝向所述第二侧面弯折。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翻边向远离所述第三侧边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翻边向远离所述第四侧边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翻边向靠近所述第一侧边的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翻边、所述第二翻边和所述第三翻边分别通过点焊结构胶或结构胶带与所述D柱加强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孔贯穿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所述连接板通过连接件穿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侧围流水槽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后背门撑杆车身安装点加强结构还包括撑杆安装板,所述撑杆安装板通过连接件与所述侧围流水槽连接。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后背门,包括上述后背门撑杆车身安装点加强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使撑杆安装加强板受力更稳定,且与周边件接触面积更大,能够有效分散后背门撑杆对车身受力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为现有的一种后背门撑杆的车身安装点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另一种后背门撑杆的车身安装点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后背门撑杆车身安装点加强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后背门撑杆车身安装点加强结构的装配剖面图;

图中:1-撑杆安装加强板,11-连接板,111-第一侧面,112-连接孔,12-翻边,121-第一翻边,1211-第一弯折处,122-第二翻边,1221-第二弯折处,123-第三翻边,1231-第三弯折处,2-撑杆安装板,3-D柱加强板,4-侧围流水槽,5-侧围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在现有的一种后背门撑杆的车身安装点结构中,撑杆安装加强板1与侧围流水槽4、侧围外板5配合连接,但不与D柱加强板3接触。如图2所示,在现有的另一种后背门撑杆的车身安装点结构中,撑杆安装加强板1与侧围流水槽4、D柱加强板3配合连接,但不与侧围外板5接触。上述两种安装点结构中撑杆安装加强板1受力不稳定,且与周边件接触面积小,不能有效分散后背门撑杆对车身受力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后背门撑杆车身安装点加强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该后背门撑杆车身安装点加强结构包括撑杆安装加强板1,所述撑杆安装加强板1固定在D柱加强板3与侧围流水槽4之间。具体地,所述撑杆安装加强板1包括连接板11,所述连接板11具有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三侧边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边与第四侧边相对设置。所述连接板的侧边上设有用于与D柱加强板相连接的翻边12,所述翻边12包括第一翻边121、第二翻边122和第三翻边123。所述第一翻边121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边上,所述第二翻边122设置在所述第二侧边上,所述第三翻边123设置在所述第三侧边上。优选地,所述第一翻边121、所述第二翻边122、所述第三翻边123与所述连接板11一体成型,且所述第二翻边122与所述第一翻边121连接成一体。

所述连接板1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111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翻边121、所述第二翻边122和所述第三翻边123均朝向所述第二侧面弯折。所述第一翻边121向远离所述第三侧边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翻边122向远离所述第四侧边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翻边123向靠近所述第一侧边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翻边121和所述第二翻边122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弯折处1211和第二弯折处1221,所述第一弯折处1211、所述第二弯折处1221与所述第一翻边121、所述第二翻边122及所述连接板11之间构成倒Z字形形状。所述第三翻边123上形成有第三弯折处1231,所述第三弯折处1231与所述第三翻边123及所述连接板11之间构成C字形形状。

所述连接板11上开设有供连接件穿过的连接孔112,所述连接孔112贯穿所述第一侧面111和所述第二侧面,所述连接孔112的大小和形状与所述连接件的大小和形状相配合,以使所述撑杆安装加强板1在装配时,利用连接件例如螺栓穿过所述连接孔112与所述侧围流水槽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翻边121、所述第二翻边122和所述第三翻边123可以通过点焊结构胶与所述D柱加强板3连接,也可以通过结构胶带与所述D柱加强板连接。该后背门撑杆车身安装点加强结构还包括撑杆安装板2,所述撑杆安装板2通过连接件例如螺栓安装在所述侧围流水槽4上方。

在装配时,所述侧围流槽先与所述撑杆安装加强板1焊接,并与侧围外板5连接形成一个外板总成结构,然后与所述D柱加强板3形成的内板总成焊接,最后通过连接件例如螺栓与所述撑杆安装板2装配在一起。

该后背门撑杆车身安装点加强结构使撑杆安装加强板受力更稳定,且与周边件接触面积更大,能够有效分散后背门撑杆对车身受力影响。

实施例二

由于实施例一提供的后背门撑杆车身安装点加强结构应用于汽车后背门,因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后背门,包括实施例一所述的后背门撑杆车身安装点加强结构,实施例一所述的后背门撑杆车身安装点加强结构适用于本实施例中,并且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