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3608发布日期:2019-01-15 22:33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用加热器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加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不断重视,和人们环保意思的增强,新能源汽车在近些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传统的燃油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主要采用电力驱动,使得传统的汽车采用发动机进行车内取暖的方式无法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且通过化石燃料的燃烧取暖污染环境,不符合新能源的环保理念;而采用传统的PCT加热器加热,加热器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使加热效率降低,浪费电能。目前加热效率较高的电加热器主要采用电热片对流质进行加热,加热器结构简单,厚度薄,且使用方便,加热片一般安装于加热装置的底部,且只有一面紧贴加热装置,对加热腔中的流质进行加热,而在加热片的另一面上覆盖保温材料,虽然在加热片的一侧覆盖保温材料可减少加热片产生的热量的散失,但是加热片产生的热量利用效率低,使部分热量无法及时的传输给加热装置内的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加热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加热器,包括外壳、加热腔体、导热胶、加热片和保温材料,所述的加热腔体内设有进水稳压仓和出水稳压仓,所述的加热腔体内设置有水道结构,所述的外壳与加热腔体形成密闭空间,所述的加热腔体为C形结构,所述的C形结构内的外表面上通过导热胶粘接有加热片,所述的进水稳压仓和出水稳压仓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所述的出水稳压仓内安装有温度计。

进一步,所述的进水稳压仓和出水稳压仓分别位于加热腔体C形结构的两端。

进一步,所述的进水稳压仓和出水稳压仓为长方体结构。

进一步,所述水道为C形结构,所述的水道并列设置,所述的水道两端分别与进水稳压仓和出水稳压仓相连。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热器采用C形的加热腔体,将加热片通过导热胶粘接在加热腔体的C形结构内的外表面上,使加热片的两个表面均与加热腔接触,使加热片产生的热量能及时的传播给流质,流质从C形加热腔一侧的水道流入加热腔另一侧的水道,使流质被加热片的两个表面分别加热,使加热片产生的热量被流质充分吸收,且流质的温度升高的更快,在进水稳压仓和出水稳压仓之间填充保温材料,可以防止进水稳压仓中的冷流质吸收出水稳压仓中的热流质的热量,出水稳压仓内安装的温度计可以实时对加热后的流质温度,加热控制系统可根据温度计测得的温度数据对加热片的加热功率进行调节,该加热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高了加热片的热量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热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加热腔体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加热器,包括外壳1、加热腔体2、导热胶8、加热片3和保温材料7,加热腔体2内设有进水稳压仓4和出水稳压仓5,进水稳压仓4和出水稳压仓5分别位于加热腔体C形结构的两端,进水稳压仓4和出水稳压仓5为长方体结构,加热腔体2内设置有水道结构8,水道为C形结构,并列设置,水道两端分别与进水稳压仓和出水稳压仓相连,加热腔体2和外壳1为C形结构,外壳1与加热腔体2形成密闭空间,加热腔体2的C形结构内的外表面上通过导热胶8粘接有加热片3,进水稳压仓4和出水稳压仓5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7,出水稳压仓5内安装有温度计6。

该加热器采用C形结构的加热腔体2,将加热片3通过导热胶8粘接在加热腔体2的C形结构内的外表面上,使加热片3的两个表面均与加热腔体2接触,使加热片3产生的热量能及时的传播给流质,流质从C形加热腔一侧的水道流入加热腔另一侧的水道,使流质被加热片3的两个表面分别加热,使加热片3产生的热量被流质充分吸收,且流质的温度升高的更快,在进水稳压仓4和出水稳压仓5之间填充保温材料7,可以防止进水稳压仓4中的冷流质吸收出水稳压仓5中的热流质的热量,出水稳压仓5内安装的温度计6可以实时对加热后的流质温度,加热控制系统可根据温度计测得的温度数据对加热片3的加热功率进行调节。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