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臂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4293发布日期:2019-04-29 12:38阅读:769来源:国知局
摆臂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身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摆臂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摆臂安装结构是整车上最为重要和最为典型的底盘零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其结构优劣直接影响整车性能,其中,摆臂往往安装在副车架上的摆臂安装腔上。摆臂是悬架的导向和支撑,其变形影响车轮定位,降低行车稳定性。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6297610U,实用新型的名称为一种前副车架与前下摆臂的连接结构,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前副车架与前下摆臂的连接结构,包括前副车架,前下摆臂。前下摆臂的衬套Ⅰ通过螺栓Ⅲ与前副车架连接,前下摆臂的衬套Ⅱ通过摆臂轴销与前车架连接。摆臂轴销由轴销和外套管组成,轴销两端设置有螺孔,外套管包裹轴销并设置在该轴销中部。还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锁止垫片,锁止垫片一端为锁止套,另一侧设置有定位孔。一个锁止垫片锁止套套设在轴销一端,螺栓Ⅰ穿过螺孔和定位孔固定在前副车架上,另一个锁止垫片锁止套套设在轴销另一端,螺栓Ⅱ穿过螺孔和定位孔固定在前副车架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避免现有设计中衬套结构通过摩擦力进行锁止可靠性低的问题,提高安全性。它避免现有设计中衬套结构通过摩擦力进行锁止可靠性低的问题,提高安全性,但是副车架与摆臂连接强度不够高,副车架结构不利于浇注,有着浇注时精度低、易形成气泡、应力集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副车架浇注时由于其结构形式而导致的成型精度差、容易形成气泡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摆臂安装结构,它能更好的辅助浇注且具有精度高、缺陷少、防止应力集中、重量更轻和安装更换方便的优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摆臂安装结构,包括副车架和布置在副车架上的摆臂,副车架上设有摆臂安装座,摆臂安装座上设有一端开口的摆臂安装腔,摆臂安装座上设有一向外凸出的弧形底板和两相对布置的安装板,两安装板均设有摆臂安装孔,摆臂上设有两固定端,两固定端均与副车架连接,一固定端插入摆臂安装腔内,该固定端端部通过摆臂安装孔紧固连接在摆臂安装腔内,另一固定端紧固安装在副车架上,弧形底板上设有浇注定位孔。

摆臂一固定端置入摆臂安装腔内,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另一端也通过固定孔与副车架紧固连接,两连接端的可转动方向互相垂直并互相锁死,从而固定摆臂。副车架为浇注成型,相比冲压成型工艺,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螺栓穿过摆臂安装孔,将固定端固定在摆臂安装腔内。在浇注过程中,往往采用砂芯成型工艺,通过在摆臂安装腔中设置一圆角矩形的浇注定位孔,可以使得砂芯贯穿摆臂安装腔,而不是只有一端插入其开口方向,浇注定位孔可以辅助砂芯更好的固定,这样的方式:浇注过程更精密,不易形成缺陷;应力分散;此外,在校核过程中,此处强度、刚度存在设计过剩,造成重量浪费,设置浇注定位孔可以减重,为整车提供更好的性能。同时,这样的结构有着安装、拆卸方便的优点。

作为优选,固定在摆臂安装腔内的固定端端部形状为与摆臂安装孔同轴的圆柱,该圆柱的两底面上均设有呈喇叭口形状的延伸柱,延伸柱从顶面到底面直径依次由小到大。由于摆臂会进行微小的转动,所以,端部各个方向上均有可能会受力。圆柱的轮廓有助于防止触碰,喇叭口的结构的延伸柱可以提供更好的力学性能,防止摆臂或副车架破坏。

作为优选,圆柱上套接有保护套,保护套外壁抵接在摆臂安装腔内壁上,保护套上设有与圆柱及圆柱上的延伸柱相适配的槽。摆臂上横向方向上安装有减震器,而摆臂-摆臂安装腔方向上会有一定量的冲击力,所以布置保护套可以避免摆臂与摆臂安装腔之间的螺栓受到冲击而破损、延长寿命。

作为优选,一安装板上设有台阶,台阶布置在安装板靠近开口位置。靠近浇注定位孔的安装板上设有台阶,台阶用于增大开口,方便圆柱插入。

作为优选,摆臂安装座上设有连接耳,连接耳包括固定柱及布置在固定柱上的副安装耳,连接耳上设有加强边,加强边一端连接固定柱,另一端连接摆臂安装座,固定柱与副安装耳上均设有用于固定的通孔。副车架通过连接耳与其他连接部件与整车连接。连接耳上的加强边的加厚方向与固定柱轴面方向一致,其厚度也与固定柱两端面平齐,这样的加强方式主要是加强连接耳在径向方向上的强度。

作为优选,安装板内外两面在摆臂安装孔位置均布置有圆台,圆台远离安装板一端到另一端直径逐渐变大。为了防止安装板受到过大剪切力破坏,所以设置了圆台,加强了安装板。

作为优选,一安装板内壁的圆台连接有一矩形形状的凸台,凸台一端连接圆台,另一端连接弧形底板。靠近浇注定位孔的安装板上设有凸台,两安装板其中一面为主要碰撞面,需要加固,因此在圆台之后连接一矩形凸台。

作为优选,摆臂上设有若干下凹的减重区。摆臂通过减重区在减少材料损耗的同时,保证了材料的抗压性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在生产时副车架的精度高;(2)生产时副车架的缺陷少;(3)整体较轻,提高了整车的性能;(4)摆臂安装腔与摆臂之间的保护套减少了碰撞损伤,提高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副车架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摆臂安装腔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摆臂与保护套装配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套俯视图;

图中:1、摆臂,1.1、固定端,1.11、延伸柱,1.12、保护套,1.2、减重区,

2、副车架,2.1、固定孔,2.2、连接耳,2.21、副安装耳,2.22、加强边、2.23、固定柱,

3、摆臂安装座,3.0、摆臂安装腔,3.1、弧形底板,3.11、浇注定位孔,3.2、安装板,3.21、摆臂安装孔,3.22、圆台,3.23、凸台,3.24、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实施例1:如图1和2所示,一种摆臂安装结构,包括副车架2和布置在副车架2上的摆臂1,副车架2上设有摆臂安装座3,摆臂安装座3上设有一端开口的摆臂安装腔3.0,摆臂安装座3上设有一向外凸出的弧形底板3.1和两相对布置的安装板3.2,两安装板3.2均设有对应的摆臂安装孔3.21,摆臂上设有两固定端1.1,两固定端1.1均与副车架2连接,一固定端1.1插入摆臂安装腔3.0内,该固定端1.1端部通过摆臂安装孔3.21紧固连接在摆臂安装腔3.0内,另一固定端1.1紧固安装在副车架2上,弧形底板3.1上设有浇注定位孔3.11。如图3所示,连接在摆臂安装腔3.0内的固定端1.1端部形状为与摆臂安装孔3.21同轴的圆柱,该圆柱的两底面上均设有呈喇叭口形状的延伸柱1.11,延伸柱1.11从顶面到底面直径依次由小到大。如图4至5所示,圆柱上套接有保护套1.12,保护套1.12外壁抵接在摆臂安装腔3.0内壁上,保护套1.12上设有与圆柱及圆柱上的延伸柱1.11相适配的槽。一安装板3.2上设有台阶3.24,台阶3.24布置在安装板3.2靠近开口位置。摆臂安装座3上设有连接耳2.2,连接耳2.2包括固定柱2.23及布置在固定柱2.23上的副安装耳2.21,连接耳2.2上设有加强边2.22,加强边2.22一端连接固定柱2.23,另一端连接摆臂安装座3,固定柱2.23与副安装耳2.21上均设有用于固定的通孔。安装板3.2内外两面在摆臂安装孔3.21位置均布置有圆台3.22,圆台3.22远离安装板3.2一端到另一端直径逐渐变大。一安装板3.2内壁的圆台3.22连接有一矩形形状的凸台3.23,凸台3.23一端连接圆台3.22,另一端连接弧形底板3.1。摆臂1上设有若干下凹的减重区1.2。

摆臂1一固定端1.1置入摆臂安装腔3.0内,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另一端也通过固定孔2.1与副车架2紧固连接,两连接端的可转动方向互相垂直并互相锁死,从而固定摆臂1。副车架2为浇注成型,相比冲压成型工艺,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螺栓穿过摆臂安装孔3.21,将固定端1.1固定在摆臂安装腔3.0内。在浇注过程中,往往采用砂芯成型工艺,通过在摆臂安装腔3.0中设置一圆角矩形的浇注定位孔3.11,可以使得砂芯贯穿摆臂安装腔3.0,而不是只有一端插入其开口方向,浇注定位孔3.11可以辅助砂芯更好的固定,这样的方式:浇注过程更精密,不易形成缺陷;应力分散;此外,在校核过程中,此处强度、刚度存在设计过剩,造成重量浪费,设置浇注定位孔3.11可以减重,为整车提供更好的性能。同时,这样的结构有着安装、拆卸方便的优点。由于摆臂1会进行微小的转动,所以,端部各个方向上均有可能会受力。圆柱的轮廓有助于防止触碰,喇叭口的结构的延伸柱1.11可以提供更好的力学性能,防止摆臂1或副车架2破坏。摆臂上横向方向上安装有减震器,而摆臂1-摆臂安装腔3.0方向上会有一定量的冲击力,所以布置保护套1.12可以避免摆臂1与摆臂安装腔3.0之间的螺栓受到冲击而破损、延长寿命。靠近浇注定位孔3.11的安装板3.2上设有台阶3.24,台阶3.24用于增大开口,方便圆柱插入。副车架2通过连接耳2.2与其他连接部件与整车连接。连接耳2.2上的加强边2.22的加厚方向与固定柱2.23轴面方向一致,其厚度也与固定柱2.23两端面平齐,这样的加强方式主要是加强连接耳2.2在径向方向上的强度。为了防止安装板3.2受到过大剪切力破坏,所以设置了圆台3.22,加强了安装板3.2。 靠近浇注定位孔3.11的安装板上设有凸台3.23,两安装板3.2其中一面为主要碰撞面,需要加固,因此在圆台3.22之后连接一矩形凸台3.23。摆臂1通过减重区1.2在减少材料损耗的同时,保证了材料的抗压性能。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