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运输拓延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9951发布日期:2019-03-15 19:36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筋运输拓延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筋运输拓延架。



背景技术:

钢筋是铁路修建的过程中常用的材料,然而铁路的施工面积较大,施工地点为山区,常常需要人力搬运钢筋到合适的位置,耗时较长,而且每次搬运的数量有限,很难满足施工需要,在施工地点还经常使用小车运输,但是使用者需要先将钢筋依次搬到小车上,由于钢筋体积较大,重量较重,而且经常交错方式,在将钢筋搬运至小车前,需要对小车进行分拣,再一根一根放置进车内,耗费人力,因此现有技术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装卸和运输的一种钢筋运输拓延架。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筋运输拓延架,包括车本体,车本体包括车头和车架,车架下设有车轮,车架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可拆卸的放置板,放置板上设有数个尖刺部和卡扣件,放置板的长度方向与底板的长度方向相同,卡扣件呈条形,卡扣件上设有供钢筋进入的数个凹槽,车架一侧设有挡板,挡板上设有第一挂环,车架的另一侧设有与第一挂环配合使用的第二挂环,挡板的一侧还设有加强装置,放置板的上方设有固定板,固定板的板面与底板的板面平行,固定板的一端连接车头,固定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放置板和车架上设有与第一通孔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贯穿可拆卸的固定杆。

进一步的,所述的放置板位于挡板与第二二挂环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的加强装置包括两个第一斜杆和两个第二斜杆,两个第一斜杆的一端相互连接,两个第一斜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底板连接,两个第一斜杆与底板呈三角形状,第二斜杆的一端连接第一斜杆,第二斜杆的另一端连接底板,第一斜杆与第二斜杆所在的平面与挡板的板面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杆为L型杆。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放置板可以从车本体上拆卸,方便钢筋的装卸,钢筋装卸前也无需拆卸,直接放置在放置板上,放置板上设有尖刺部和卡扣件,防止钢筋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山区地形不平淡,造成钢筋掉落,放置板一侧还设有挡板,防止钢筋从放置板两侧掉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固定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加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的一种钢筋运输拓延架,包括车本体,车本体包括车头1和车架2,车架2下设有车轮3,车架2包括底板201,底板201上设有可拆卸的放置板4,放置板4上覆盖尖刺部9和放置板4上设有八个卡扣件5,放置板4的长度方向与底板201的长度方向相同,卡扣件5呈条形,卡扣件5上设有供钢筋进入的数个凹槽501,车架2一侧设有挡板6,挡板6上设有第一挂环7,车架2的另一侧设有与第一挂环7配合使用的第二挂环8,挡板6的一侧还设有加强装置10,放置板4的上方设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的板面与底板201的板面平行,固定板11的一端连接车头1,固定板11上设有第一通孔1101,放置板4和车架2上设有与第一通孔1101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二通孔401,第一通孔1101和第二通孔401内贯穿可拆卸的固定杆12,所述的放置板4位于挡板6与第二挂环8之间,所述的加强装置10包括两个第一斜杆1001和两个第二斜杆,两个第一斜杆1001的一端相互连接,两个第一斜杆1001的另一端分别与底板201连接,两个第一斜杆1001与底板201呈三角形状,第二斜杆的一端连接第一斜杆1001,第二斜杆的另一端连接底板201,第一斜杆1001与第二斜杆所在的平面与挡板6的板面平行,所述的固定杆12为L型杆。

使用时,拔出固定杆12,将未放置钢筋的放置板4从车架2上拆卸,将放置板4放在地面,将条形或者网状钢筋放置在放置板4上,尖刺部9挂住钢筋,部分钢筋进入凹槽501之中,再将放置好钢筋的放置板4抬起放底板201上,将固定杆12贯穿第一通孔1101和第二通孔401,使用绳索贯穿第一挂环7和第二挂环8,固定钢筋,如需进一步固定,可将绳索贯穿第一斜杆1001与第二斜杆1102之间,当运输至施工地点时,将固定杆12拆卸,绳索解开,将其抬到地面,卸下钢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