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收纳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27798发布日期:2019-12-06 16:35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辆的收纳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收纳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包括这种收纳装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例如汽车等车辆的驾驶室中设置一个或多个收纳空间,以便在其中收纳体积或大或小的物品,同时使这些物品可被车辆乘员取放。例如,可以设置杂物盒以及在车门板中设置收纳空间。设在前排座椅之间的车辆中控台通常也设有收纳空间。

当使用者不希望进入时,收纳空间通常是关闭的。为此,设置例如旋转式盖板,从而在使用者希望进入时打开收纳空间,在使用者不希望进入时关闭收纳空间。有利地,在扶手或中控台内设置收纳空间的情况下,盖板还可以构成支撑面,用于在空间关闭时支撑使用者的手臂。

然而,当盖板处于打开位置时,该支承面是不可使用的。另外,盖板的操作可能会对使用者造成不适,并且通过单手动作触及收纳空间时无法打开盖板。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通过提出一种收纳装置来克服这些缺陷,其中该收纳装置的收纳空间易于进入,同时能够在盖板处于任何位置时形成支撑面。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述类型的用于车辆的收纳装置,其通常包括主体,主体限定能够通过开口进入的至少一个收纳空间,开口在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一开口尺寸,该收纳装置还包括至少两个盖板部件,每一个盖板部件覆盖开口的一部分,盖板部件能够沿第一方向彼此独立地相对于开口移动,使得开口被每个盖板部件覆盖的那部分发生变化,其中每个盖板部件在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一盖板部件尺寸,其中第一盖板部件的尺寸的总和小于第一开口的尺寸,因此在盖板部件处于任何位置时都能够进入开口的一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收纳装置能够在盖板部件处于任何位置时均保持收纳空间是可进入的。另外,使用者可以在进入收纳空间的同时仍然支撑在盖板部件上。另外,盖件部件可以置于多个不同位置处,使得进入收纳空间变得极具可调节性,并且能够适应使用者的任何姿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可选特征,可以单独或根据任何可行技术来组合使用:

开口在第二方向上具有第二开口尺寸,第二方向大体垂直于第一方向,盖板部件在第二方向上具有第二盖板部件尺寸,第二盖板部件尺寸大致等于或大于第二开口尺寸,其中盖板部件沿第二方向封闭开口;

盖板部件能够沿第一方向在至少一个靠近位置和至少一个远离位置之间移动,在靠近位置处,盖板部件彼此抵靠,并且至少可以从盖板部件的一侧进入开口,在远离位置处,盖板部件彼此远离,并且至少可以从盖板部件之间进入开口;

盖板部件能够沿第一方向在至少一个端部靠近位置和至少一个中央靠近位置之间移动,在端部靠近位置处,盖板部件沿第一方向覆盖开口端部,并且只能从盖板部件的一侧进入开口,在中央靠近位置处,盖板部件沿第一方向覆盖在开口的端部之间延伸的中央部分,并且能够从盖板部件的两侧进入开口;

主体包括沿第一方向在开口的两侧延伸的导轨,每个盖板部件可移动地、平移地安装在导轨上;

每个盖板部件均具有面向收纳空间延伸的内表面以及与内表面相对延伸的外表面,其中外表面形成用于支撑车辆的乘员的至少一个肢体尚未支撑面;

衬垫部件在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以及至少一个盖板部件上延伸,

主体限定至少两个收纳空间,至少两个收纳空间通过隔板彼此隔开并且能够通过开口进入,其中盖板部件能够移动以便至少部分地关闭一个和/或另一个收纳空间,并且至少部分地允许进入一个和/或另一个收纳空间;

收纳装置形成车辆的中控台。

根据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车辆,其包括至少两个座椅和至少一个如上所述的收纳装置,其中所述收纳装置在两个座椅之间延伸,使得所述座椅上的乘员能够进入收纳空间。

根据车辆的另一个特征,收纳装置形成车辆的中控台,其中盖板部件的外表面形成扶手,以供两个座椅上的每名乘员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优点,其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收纳装置的立体图,其中盖板部件处于第一端部靠近位置;

图2为图1所示的收纳装置的立体图,其中盖板部件处于远离位置;

图3为图1所示的收纳装置的立体图,其中盖板部件处于第二端部靠近位置。

具体实施例

参照附图1至3,描述了一种收纳装置1,它包括主体2,主体2限定了用于收纳各类物品的至少一个收纳空间4。

根据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主体2形成中控台,其设置于两个座椅6之间,例如车辆的前排座椅之间。然而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设置在车辆的驾驶室中的各类收纳装置,例如设置在座椅扶手中或其它位置处的收纳装置。

收纳空间4可通过在主体2中形成的开口8进入。根据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主体2为中空的平行六面体,其中一面被移除以形成开口8。注意,主体2和开口可以是任何形状的,因此,例如,开口8可以在存储空间4的全部或一部分上延伸。

主体2可以限定多个收纳空间4,例如通过在主体2内部设置一个或多个隔板来分隔收纳空间4。例如,主体2中可以设置两个收纳空间4,它们通过隔板彼此隔开。

开口8在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一开口尺寸l。在主体2为平行六面体并且开口8大致为矩形的情况下,第一开口尺寸l可以是例如开口的长度。在收纳装置位于中控台的情况下,第一方向可以是例如车辆的纵向方向,对应于车辆的前后方向。另外,开口8在大体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还具有第二开口尺寸e。在开口8大致为矩形的情况下,第二开口尺寸e可以是例如开口8的宽度。在收纳装置位于中控台的情况下,第二方向可以是例如车辆的横向方向,对应于车辆的宽度。

开口8通过至少两个盖板部件10部分地闭合。闭合后,意味着每个盖板部件10覆盖开口8的一部分,即沿开口8的全部或一部分延伸。根据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存在两个盖板部件10,并且每个盖板部件10在第一方向上部分地覆盖开口8,在第二方向上完全地覆盖开口8。换句话说,每个盖板构件10在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一盖板部件尺寸l1,其小于第一开口尺寸l。另外,每个盖板构件10在第二方向上具有第二盖板部件尺寸e1,其大于或等于第二开口尺寸e。至少两个盖板部件10不一定具有相同的第一盖板部件尺寸l1,即一个盖板部件10的第一盖板部件尺寸l1可以等于或不等于至少另一个盖板部件10的第一盖板部件尺寸l1。

在任何情况下,两个盖板部件10的两个第一盖板部件尺寸l1的总和小于开口8的第一开口尺寸l。因此,如下所述,无论盖板部件10的位置如何,开口8的一部分始终都没有被盖板部件10覆盖。

如图所示,盖板部件10可以具有例如相同的第二盖板部件尺寸e1。根据另一种实施方式,盖板部件10可以具有不同的第二盖板部件尺寸e1。

每个盖板部件10包括朝向开口8并面向开口8延伸的内表面以及与内表面相对并面向收纳装置1的外侧的外表面l2。因此,外表面12朝向车辆的驾驶室,并且车辆的乘员可以触及。因此,外表面12可以作为支撑面,例如以支撑乘坐在靠近收纳装置1的座椅上的乘员的手臂或肘部。例如,外表面12至少部分地被衬垫部件(例如棉垫)覆盖,以增强外表面12对于乘员的舒适性。另外,衬垫部件还可以改善收纳装置的美观性,因为从驾驶室角度,它构成盖板部件10的可见部分。作为变型例或补充例,外表面12的一部分可用于收纳小物品,例如电话、硬币或其他物品,这可以通过例如在外表面12中设置空腔来实现。

每个盖板构件10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安装在主体2上,使得盖板构件10相对于开口8的位置是可变的。换句话说,通过沿第一方向移动盖板部件10,可以改变盖板部件10所覆盖的开口8的一部分,使得此盖板部件10在移动后覆盖开口8的另一部分。盖板部件10的移动可以是例如沿第一方向的平移。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每个盖板部件10均安装在主体2上所设的两条导轨上,并且沿第一方向在开口8的两侧延伸。两条导轨沿着例如开口8的两个相对边缘延伸,使得导轨在第二方向e上彼此间隔开。这两条导轨可以是例如两个盖板部件10共用的,使得它们可以在整个第一开口尺寸l1上移动,并且使盖板部件10可以彼此代替。

盖板部件10可以彼此独立地移动,使得一个盖板部件10可以在另一个盖板部件10不移动的情况下发生移动,并且盖板部件10可以沿第一方向彼此靠近或远离。

因此,每个盖板部件10可以相对于开口8和收纳空间4采用多个位置,其中盖板部件10处于各个位置时,会覆盖开口8的不同部分。

更具体地,盖板部件10可以置于至少一个靠近位置,在该位置处,两个盖板部件10沿第一方向相互抵靠,如图1和图3所示。因此,在该位置处,两个盖板部件10一起沿第一方向覆盖开口8的延伸部分。实际上,在该位置处,盖板部件10沿第一方向覆盖开口8的一段,该段对应于第一盖板部件尺寸l1的总和。因此,在该位置处,可以形成延长的支撑面,以支撑例如使用者的前臂。然而,由于第一盖板部件尺寸l1的总和小于第一开口尺寸l,因此仍然可以通过开口8的未被盖板部件10覆盖的那部分进入内部空间4。

在图1所示的第一端部靠近位置处,盖板部件10沿第一方向在开口的第一端部14延伸。在该位置处,开口和内部空间4只能从盖板部件10的一侧进入,即从在盖板部件10与开口8的第二端部16之间延伸的开口8的一侧进入,第二端部与第一端部14在第一方向上相对。在该位置处,使用者因此可以将其肘部和前臂放置在盖板部件10上,而他的手则与开口8的可进入部分相对,这使其能够进入内部空间4而无需对收纳装置1进行操作。

在图3所示的第二端部靠近位置处,盖板部件10在开口8的第二端部16延伸。在该位置处,开口和内部空间4只能从盖板部件10的一侧进入,即从在盖板部件10与开口8的第一端部14之间延伸的开口8的一侧进入。这样的位置更适合使用者的手臂放置在座椅的某些位置处。因此,可以通过移动盖板部件10来改善收纳装置1的人体工程学。在图3所示的位置处,例如使用者可以将他的前臂和手放在盖板部件10上。

如果收纳装置1包括两个由隔板隔开的收纳空间4,则可以使用第一端部靠近位置和第二端部靠近位置。实际上,收纳空间4和端部靠近位置可以设计成:在第一端部靠近位置处,一个收纳空间关闭,另一个收纳空间可以进入,而在第二端部靠近位置处,另一个收纳空间变为可以进入,而之前打开的收纳空间被盖板部件10关闭。作为变型例,盖板部件10和收纳空间4可以设计成,盖板部件10部分地闭合至少一个收纳空间4,同时部分地打开该收纳空间4。

盖板部件10可以采用其他几个靠近位置,例如中央靠近位置,在这些位置处,盖板部件10在开口8的中央部分18延伸,开口8在第一端部14和第二端部16之间延伸。在这些中央位置处,可以从盖板部件10的两侧进入一个或多个收纳空间4。另外,这些位置还能够根据使用者在座椅6中的位置来调节支撑面的位置。

盖板部件10也可以处于至少一个远离位置,在该位置处,盖板部件10彼此间隔开,并且如图2所示,其中开口和内部空间至少可以从盖板部件10之间进入。例如,盖板部件10可以被隔开,使得其中一个在开口8的第一端部14延伸,而另一个在开口8的第二端部16延伸,这样可以在开口8的中央部分18形成一条延伸到收纳空间4的通道。在该位置处,使用者还可以将肘部支撑在从开口8的第一端部14延伸的盖板部件10上,并将手支撑在从开口8的第二端部16延伸的盖板部件10上。也可以采用其它远离位置,其中收纳空间4可以从至少一个盖板部件10的两侧以及从盖板部件10之间进入。

上述收纳装置1特别符合人体工程学,其中使用者能够将盖板部件10放置在他所希望的位置处,以改善其舒适性和/或以各种方式进入收纳空间4。尤其是,使用者可以仅通过一个动作和一只手来移动盖板部件10,并将手伸入到收纳空间中并退出。另外,盖板部件10可以在其所有位置处用作支撑面或扶手,这使得收纳装置1能够形成可用于多种设计,例如车门模块或中控台。因此,如上所述,使用者可以通过选择其位置而将手臂的不同部位放在盖板部件10上。

当收纳装置1在车辆的两个座椅之间形成中控台时,每个座椅上的乘员均可以触及至少一个盖板部件10,以将其用作支撑面。因此,座椅上的两名乘员可以使用中控台上的至少一个支撑面。作为示例并且根据附图所示的不知,在前排座椅的情况下,驾驶员可以使用车辆中的最前面的盖板部件10,即最接近开口8的第二端部16的盖板部件10,而前排乘员可以使用最后面的盖板部件10,即最接近开口8的第一端部14的盖板部件10。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收纳装置1包括一个或多个锁定装置,用于使盖板部件10之间彼此锁定和/或相对于开口8锁定。这种锁定装置可以设计成例如:当盖板构件10处于靠近位置时,它们彼此固定,使得它们相对于开口8保持联动。即在靠近和锁定位置处,一个盖板部件10的移动会引起另一个盖板部件10的移动,同时在移动过程中它们仍然保持在靠近位置处。该锁定装置或其他锁定装置也可以用于将一个或多个盖板部件10锁定在开口8上的特定位置处,使得被锁定的盖板部件10在开口8上保持不动,即使在使用者进行按压使这些盖板部件10产生移动趋势的情况下。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收纳装置1还可以包括固定外表面20,其沿第一方向在开口8的延长部分上延伸。固定外表面20形成例如支承表面,例如在开口8的前方延伸的扶手,即在开口8的第二端部16的第一方向上突出。进一步地或作为变型例,这种固定外表面20也可以作为支承件,以支撑车辆的具有一种或多种功能的一个或多个控制构件。例如,触摸屏可以集成到固定外表面20中,从而在固定外表面20上形成人机界面。控制构件的一者可以是例如盖板部件10的一个或多个锁定装置的控制构件。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除盖板部件10以外,收纳装置1还包括开口8的封闭部件。这种封闭部件可以是例如开口8上的可移动帘,其可以在收起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移动,在收起位置处,其允许进入开口8,而在展开位置处,其在开口8上延伸并闭合收纳空间4。这种帘可以采用收起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的多个位置,在这些位置处,它可以不同程度地封闭开口。这种封闭部件可以用于将收纳空间4完全封闭,并因此避免物品从收纳空间4掉出。

本实用新型以包括两个盖板部件为例进行了阐述。然而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设置三个或更多个盖板部件,以进一步增加收纳装置的可行设计方案的数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