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送式自卸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90898发布日期:2019-07-17 05:35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推送式自卸车的制作方法

一种推送式自卸车,它适用于对普通货运汽车底盘,自卸车底盘,半挂车底盘,全挂车底盘的改装,使之成为推送式自卸车,推送式半挂自卸车及推送式全挂自卸车。



背景技术:

自卸车常见的有后翻式和侧翻式两种,这都是将车厢体举升倾斜来实现卸货的,也有一种用传送带或厢体地板差位移动来实现卸货的,近年来国内外开发了一种由动力油缸来推送货物卸货的自卸车,采用二根以上的活塞式油缸来分段完成卸货,或用一根双作用多级套筒油缸(柱塞式油缸)来一次完成整个车厢的卸货作业,笔者曾设计了一款步进推送式自卸车(其专利号ZL201420013287.7),和一款插拔桩式步进推送式自卸车(其专利号ZL201620074055.1),其明显特征是在车厢内左右两侧壁上,或车厢底板上设置了由前向后有序排列的左右插销孔,并通过安装在前支承架和后推送架上的插销和插销油缸来实现步进推送卸货作业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推送式自卸车,将阻拦桩(5)由前向后有序地设置在车厢内的底板上,通过后推送架(4)及前支承架(2) 下面的槽口及动力油缸(3)的按顺序工作来实现对货物的推送卸货,本发明只需先打开车厢后门,再操纵推送装置就可一步一步地完成整个车厢的全部卸货作业。、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推送式自卸车,它是由底盘、车厢体、后门及安装在车厢体内的货物推送装置组成,其货物推送装置是由前支承架、后推送架、两端分别与前支承架及后推送架连接的动力油缸组成,在车厢体的内部底板上设有由前向后有序排列的多个阻拦桩,每个阻拦桩都是由固定在车厢体底板上的桩孔内安装了头部呈揳块状斜平面的桩头,套在桩头上的压缩弹簧、垫圈、齿轮及连接桩头和齿轮的键组成,带有齿条的杆系其杆上的各齿条与各阻拦桩下面的齿轮相啮合,杆系的一端连接着杆系油缸,组成了阻拦桩的操纵机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卸货时不需要举升或倾翻车厢体,因此稳定性好避免了卸货时翻车事故的发生。

2.对于粘度较大的货物可方便卸货。

3.有利于装载疏松货物(如草类等)可在车厢内压缩装载。

4.分段推送卸货,可使用普通工程油缸不受结构长度限制,能用较短的油缸实现较长货厢(例如:半挂车厢、全挂车厢)的推送卸货,制造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一种推送式自卸车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2的B-B剖面图

图4是图3的C向视图

图5一种推送式自卸车卸货作业的顺序示意图(一)

图6一种推送式自卸车卸货作业的顺序示意图(二)

图7一种推送式自卸车卸货作业的顺序示意图(三)

图8一种推送式自卸车卸货作业的顺序示意图(四)

图9一种推送式自卸车卸货作业的顺序示意图(五)

图10一种推送式自卸车的推送装置返回车厢内的作业程序示意图(一)

图11一种推送式自卸车的推送装置返回车厢内的作业程序示意图(二)

图12一种推送式自卸车的推送装置返回车厢内的作业程序示意图(三)

图13一种推送式自卸车的推送装置返回车厢内的作业程序示意图(四)

图14一种推送式自卸车的推送装置返回车厢内的作业程序示意图(五)

图中;1.底盘,2.前支承架,3.动力油缸,4.后推送架,5.阻栏桩,6.杆系,7.车厢体,8.杆系油缸,9.后门,10.齿轮,11.压缩弹簧,12.桩头,13.键,14.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推送式自卸车,它是由底盘1,车厢体7,后门9,及安装在车厢体7内的货物推送装置组成,这个安装在车厢体7内的货物推送装置,它是由前支承架2,后推送架4,前后两端分别与前支承架2和后推送架4连接的动力油缸3组成,另在车厢体7内部底板上设有由前向后有序排列的多个阻栏桩5,每个阻栏桩5都是在由固定在车厢体7底板上的桩孔内安装了头部呈揳块状斜平面的桩头12、套在桩头12上的压缩弹簧11、垫圈14、齿轮10以及连接桩头12和齿轮10的键13组成,带有齿条的杆系6其杆上的各齿条部分分别与各阻栏桩5上的齿轮10啮合,杆系6的一端连接杆系油缸8组成了阻栏桩5的操纵机构。

由图1可见一种推送式自卸车车厢体7固定安装在底盘1的大梁上,车厢体设有上盖和后门9,在车厢体7内部的底板上设有由前向后有序排列的多个阻栏桩5,而所述的货物推送装置它是由前支承架2和后推送架4两大部分组成,动力油缸3的一端和前支承架2铰接,另一端和后推送架4铰接(根据推卸量的大小可同时平行设置两根或更多的动力油缸),在前支承架2和后推送架4的底部均开设有凹槽,可使阻栏桩5的桩头12嵌入,整个车厢体7内由推送装置将其分隔为前后二腔,前腔是安装推送装置的,后腔是装载货物的,推送装置由前向后移动,逐步将货物从开启的后门9卸下车去,当完成卸货后推送装置再由后向前逐步回复到车厢体前面,等车厢体7的后腔空出后可关上后门9,打开车厢盖进行下一次装货作业。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由图2可见在车厢体7的底板上由前向后顺序排列的多个阻栏桩5,分两行排布共12个阻栏桩(可根据车厢体的长短及所设计的动力油缸3的行程来增减阻栏桩5的数量和间隔距离)。

图3是图2的B-B的剖面图,图3展示了阻栏桩5的内部结构,在车厢体7底板上的阻栏桩孔内,安装了头部呈揳块状斜平面桩头 12,压缩弹簧11套装在桩头12上,下面还套装了垫圈14、键13、齿轮10,由二个圆螺母固定,杆系6上的齿条部分与各齿轮10啮合,移动杆系6就能通过齿条使齿轮10转动,由于键13使桩头12和齿轮10连成一体,因此桩头12也随之转动,如图3所示桩头12的头部呈揳块状斜平面处于斜平面向左状态,再参阅图4,当杆系6向右移动时,齿轮10连同桩头12作顺时针方向转动,当杆系6移动齿轮 10的1/2分度圆周长时,杆头12刚好旋转180度,其头部斜平面正好呈图3中双点划线所示的斜平面向右状态。由此可见只要操纵杆系 6的移动就可改变桩头12的斜平面方向,另从图3可见齿轮10较厚,当桩头12压下一段距离时仍能确保齿轮10与杆系6的齿条相啮合。杆系6的移动是由操纵杆系油缸8来控制的,由图1可见杆系6与杆系油缸8连接,设置在阻栏桩5的两侧,其杆系6上的齿条与阻栏桩的齿轮10相啮合,只要操纵杆系油缸8就可使杆系6左右移动,从而改变阻桩头12的斜平面方向。

图5、6、7、8、9展示了一种推送式自卸车在卸货作业过程中完成每一步推送时的各构件作业顺序(将在下面作业过程中详细说明,图10、11、12、13、14是一种推送式自卸车在完成卸货作业后,其推送装置返回车厢内部的工作顺序,也将在下面的文章中进一步加以详细说明)。

一种推送式自卸车按下述方式进行作业,如图1所述推送式自卸车处于驻车卸货状态,此时推送装置在车厢内的前部,动力油缸3 收拢,前支承架2和后推送架4靠拢在一起,车厢底板上的二个阻栏桩5分别插在前支承架2和后推送架4底面上的凹槽内,由于杆系油缸8活塞杆外伸到位,所以各阻栏桩5的桩头12上的斜平面呈左低右高倾斜状,车厢体7后部装满了货物,卸货作业开始,打开后门9,液压系统使动力油缸3的活塞杆伸出,从而带动后推送架4后移,将货物从后门口卸下,(如图5所示后推送架4在后移过程中,其底部凹槽逐个沿阻栏桩5的桩头12斜平面压下桩头,直止到达设定的第四个阻栏桩5嵌入凹槽内),完成第一步卸货作业。如图6所示紧接着动力油缸3回缩,活塞杆缩回,由于后推送架4底面凹槽内阻栏桩 5的作用,使后推送架4无法前移,所以迫使前支承架2后移靠拢后推送架4至动力油缸3全部缩回,此时前支承架2底部凹槽正好插入阻栏桩5,至此完成了下一步推卸作业的准备。由图7、图8可见,如上述图5、图6相同的作业程序,推送装置完成了第二次卸货作业并处于下一步推卸作业准备状态。图9所述是本自卸车最后一步卸完货后所处的工作状态(所设计的自卸车车厢如果较长,则在图8和图 9之间还可增加几组)。

图10、11、12、13、14是完成卸货后,推送装置返回车厢体内部直到呈下一次装载货物状态全过程示意图,此时首先控制杆系油缸 8,使活塞杆缩回,带动杆系6向后移动,由图3、4可见,当杆系6 右移齿轮10的1/2分度圆周长的距离后,与杆系6上的齿条相啮合的齿轮10顺时针方向转动180度角度,带动桩头12同时转过180度,使桩头12头部的斜平面反转呈右低左高的倾斜面,此时阻栏桩5起到了阻止推送装置向后移动的作用,接下去开始推送装置返回车厢体前部的作业,其方法也是按步控制动力油缸3的进油和出油,也就是使动力油缸3的活塞杆不断伸出和缩回,前支承架2和后推送架4的底部不断压下和松开阻栏桩5的桩头12,使之压下和插入下部凹槽,一步一步地从车厢后面退回到前面,直到呈图14所示状态,并关闭后门9,使自卸车处于待装货状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