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板结构、底部护板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90209发布日期:2019-07-27 11:16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护板结构、底部护板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护板结构、底部护板和车辆。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目前普遍存在续航里程焦虑,尤其是高速下续航里程下降明显。根本原因是高速行驶时整车风阻系数占续航里程的比重直线上升,所以,如何在自重不变的情况下降低风阻系数,是电动车目前研究方向。汽车底部零件对风阻系数的贡献值约占10%-15%,而底部护板一般占汽车底部零件覆盖面积1/3-1/2。底部护板使底盘布置平整,气流可以流畅地从车头流入,车尾流出,对底部气流扰流至关重要。高速行驶时,若底部护板20在承受气流载荷时会发生明显变形,将使得原来设计平整的护板,变得凹凸不平,扰乱底部气流,恶化风阻系数,增加汽车的动力消耗。因此汽车底部护板要求刚度好,底面平整光滑,从而降低风阻系数,减轻用户对里程的焦虑,同时也提高整车性能参数-如最高车速。

但是,现有的底部护板结构通常采用轻质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该材料易变形、强度低、刚度差,高速行驶时无法保证车辆地面平整光滑,整车风阻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护板结构、底部护板和车辆,实现高速行驶时保护底部护板保持平整,仅发生微小形变,改善整车风阻,增加续航里程,从而缓解里程焦虑。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护板结构,所述护板结构上布置有多个加强筋条,所述多个加强筋条均沿同一方向延伸并贯穿整个所述护板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多个加强筋条均匀分布在所述护板结构上。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条两侧均为倒角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多个加强筋条与所述护板结构共同构成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底部护板,安装在车辆底部,所述底部护板包括一块或多块沿车长方向连续排布的护板结构,每块所述护板结构上的加强筋条均沿车长方向延伸,且连续两块所述护板结构的加强筋条均一一对应,所述多块沿车长方向连续排布的护板结构上的加强筋条相互接续,形成多条沿车长方向延伸并贯穿整个所述底部护板的加强筋条。

进一步的,所述连续两块护板结构相搭接,设所连续两块护板结构中,靠近车头的护板结构为前护板,靠近车尾的护板结构为后护板,在所述连续两块护板结构的搭接处,所述后护板搭接在所述前护板上。

进一步的,每条所述贯穿整个所述底部护板的加强筋条的头部和尾部均为圆滑的尖头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所述底部护板,安装在所述车辆底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护板结构、底部护板和车辆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布置贯穿式加强筋条,且为一体成型结构,在不增加护板的自重的前提下,增加了护板结构的强度,使其不易变形;在车辆底部护板上形成沿车长方向延伸并贯穿整个底部护板的加强筋条,且两头做成光滑的尖头状,既保证了底部护板的平整,又提高了底部护板的强度,改善了整车风阻,应用于电动汽车时,能有效提高续航里程,缓解了里程焦虑,提升了用户体验。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护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护板结构上某一加强筋条沿垂直于加强筋条延伸方向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底部护板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底部护板中连续两块护板结构相搭接示意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底部护板加强筋条的头部示意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底部护板加强筋条的尾部局部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护板结构 1:加强筋条

11:第一倒角结构 12:第二倒角结构

13:前护板 14:后护板

20:底部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护板结构10、底部护板20和车辆的具体实施方式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护板结构10,如图1所示,所述护板结构10上布置有多个加强筋条1,所述多个加强筋条1均沿同一方向延伸并贯穿整个所述护板结构10,加强筋条1提高了护板结构10的强度,且在使用时,加强筋条1的延伸方向通常为风向,可有效降低风阻。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长方形表示护板,实际使用中护板的形状并不限于长方形,也可为其他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

作为一种示例,所述多个加强筋条1均匀分布在所述护板结构10上,多个加强筋条1均匀排布,可更好地起到提高护板强度和降低风阻的作用。

图2示出了护板结构10上某一加强筋条1沿垂直于加强筋条1延伸方向的截面图,作为示例,所述加强筋条1两侧均为倒角结构,两侧倒角结构分别为第一倒角结构11和第二倒角结构12,如图2所示,通过将加强筋条1两侧设置为倒角结构,能方便底部气流通过,从而进一步降低风阻。

所述多个加强筋条1与护板结构10共同够成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即换结构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所述多个加强筋条1为护板结构10上的一部分,并非安装在护板结构10上,因此不会增加护板结构10的自重,作为示例,护板结构10可采用轻质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LWRT),通过在护板结构10上设置上述加强筋条1结构,使其不易变形,强度增加,且可有效降低风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底部护板20,用于安装在车辆底部,所述底部护板20包括一块或多块沿车长方向连续排布的护板结构10,每块护板结构10上的加强筋条1均沿车长方向延伸,如图3所示示例,图3示出了包括多块护板结构10的情形,其中,连续两块所述护板结构10的加强筋条1均一一对应,所述多块沿车长方向连续排布的护板结构10上的加强筋条1相互接续,形成多条沿车长方向延伸并贯穿整个所述底部护板20的加强筋条1,需要说明的是,图3并未示出所有的护板结构10,且加强筋条1未接续段是省略了部分护板结构10,并非表示加强筋不连续的意思,最终形成的沿车长方向布置的每一加强筋条1均连续延伸整个底部护板20。

如图4所示示例,所述连续两块护板结构10相搭接,设所连续两块护板结构10中,靠近车头的护板结构10为前护板13,靠近车尾的护板结构10为后护板14,在所述连续两块护板结构10的搭接处,所述后护板14搭接在所述前护板13上,从而进一步降低风阻。

如图5所示,每条所述贯穿整个所述底部护板20的加强筋条1的头部和尾部均为圆滑的尖头状,方便车辆底部气流快速通过,从而进一步降低了风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所述底部护板20,安装在所述车辆底部,所述车辆可为电动车、混动车、燃油车等,该底部护板20强度高,有效防止车辆高速行驶时护板变形。当所述车辆为电动车和混动车时,该底部护板20还可有效改善高速行驶时的整车风阻,提高续航里程,缓解里程焦虑,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