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位置侦测系统及轮胎位置侦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623799发布日期:2020-07-29 02:30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轮胎位置侦测系统及轮胎位置侦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侦测系统及侦测方法,且尤其是有关一种用于将胎压感测器与轮胎位置配对的轮胎位置侦测系统及轮胎位置侦测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增加行车安全,许多国家规定车辆上的轮框需安装胎压感测器,以侦测轮框上的轮胎的内部压力。

一般而言,车辆上的每个轮框均需设置胎压感测器,每个胎压感测器具有身分识别码,身分识别码会与胎压资料同传输。因此,当轮胎位置与身分识别码配对后,通过身分识别码的辨识即可知道其所对应的轮胎位置,而能有助于维修及异常的处理。

然而,当轮框更动或变换位置时,轮胎位置即产生变化,此时,需重新进行轮胎位置的配对。习知的胎压感测器与小型车辆的四个轮胎位置的配对方式中,是让接收胎压感测器信号的接收器位于两前轮的中间,而因为接收器与两前轮的距离小于接收器与两后轮的距离,因此可通过接收器接收的信号包裹的强度及旋向信号来进行胎压感测器与轮胎位置的配对。但此方式无法应用于具有多轮的大型车辆,而有其限制存在。

有鉴于此,如何有效的发展出一种能应用于多种车辆类型的轮胎位置侦测系统,遂成相关业者努力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轮胎位置侦测系统及轮胎位置侦测方法,通过让至少一个接收器位于第一侧或第二侧且偏离第一轴线,或在第一轴线上设置多个接收器配合不同轮框,可使接收器接收的信号包裹的能量强度因发射器与其之间的距离而改变,再通过分析信号包裹的能量强度及旋向信号,即可进行轮胎位置与发射器的配对,而具有操作简单的功效。

依据本发明的一态样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轮胎位置侦测系统,其用于移动载具,移动载具包含本体、多个轮框及多个轮胎,各轮框设置于本体,各轮胎设置于各轮框,本体具有第一轴线平行于移动载具的行进方向。轮胎位置侦测系统包含多个发射器、至少一个接收器及处理单元,各发射器设置于各轮框上且用以发射信号包裹,各信号包裹包含身分识别信号及旋向信号。前述至少一个接收器设置于本体上,前述至少一个接收器位于第一轴线的第一侧或第二侧以接收前述多个发射器中至少二个发射器的二个信号包裹;处理单元信号连接前述至少一个接收器,处理单元依据前述至少一个接收器接收的至少二个发射器的二个信号包裹的能量强度及二个旋向信号给定至少二个轮胎位置,至少二个轮胎位置分别与前述至少一个接收器接收的至少二个发射器的二个身分识别信号一一配对。

借此,由于接收器位于第一侧或第二侧且偏离第一轴线,其所接收的信号包裹的能量强度会随发射器与其之间的距离大小而改变,是以通过分析信号包裹的能量强度及旋向信号,即可进行轮胎位置与发射器的配对,而具有操作简单的功效。

依据前述的轮胎位置侦测系统的多个实施例,其中,本体具有第二轴线垂直于移动载具的行进方向,轮框的数量为六,其中二个轮框位于第二轴线的前侧,另外四个轮框位于第二轴线的后侧且共轴排列,位于后侧的另外四个轮框中的其中二个轮框位于第一轴线的第一侧,位于后侧的另外四个轮框中的另外二个轮框位于第一轴线的第二侧,且发射器的数量为六,接收器的数量为二,其中一个接收器位于前侧,另一个接收器位于后侧,且位于前侧的其中一个接收器与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为h11,位于后侧的另一个接收器与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为h21,满足h21>h11的关系。

依据前述的轮胎位置侦测系统的多个实施例,其中,位于前侧的其中一个接收器设置在位于前侧的其中二个轮框之间。或位于前侧的其中一个接收器与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为零。或位于后侧的另一个接收器较位于后侧的另外四个轮框远离第二轴线。

依据前述的轮胎位置侦测系统的多个实施例,其中本体具有第二轴线及第三轴线垂直于移动载具的行进方向,第二轴线与第三轴线彼此间隔,轮框的数量为十,其中二个轮框位于第二轴线的前侧,另外四个轮框位于第二轴线与第三轴线之间且共轴排列,位于第二轴线与第三轴线之间的另外四个轮框中的其中二个轮框位于第一轴线的第一侧,位于第二轴线与第三轴线之间的另外四个轮框中的另外二个轮框位于第一轴线的第二侧,剩余的四个轮框位于第三轴线远离第二轴线的远侧且共轴排列,位于远侧的剩余的四个轮框中的其中二个轮框位于第一轴线的第一侧,位于远侧的剩余的四个轮框中的另外二个轮框位于第一轴线的第二侧;且发射器的数量为十,接收器的数量为三,其中一个接收器位于前侧,另一个接收器位于第二轴线与第三轴线之间,剩余的一个接收器位于第三轴线的远侧,且位于前侧的其中一个接收器与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为h11,位于第二轴线与第三轴线之间的另一个接收器与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为h21,位于远侧的剩余的一个接收器与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为h31,满足h21>h11与h31>h11的关系。此外,位于前侧的其中一个接收器设置在位于前侧的其中二个轮框之间。或位于第二轴线与第三轴线之间的另一个接收器较位于第二轴线与第三轴线之间的另外四个轮框邻近第二轴线。或位于远侧的剩余的一个接收器较位于远侧的剩余的四个轮框远离第三轴线。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态样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轮胎位置侦测方法,其用于移动载具,移动载具包含本体、多个轮框及多个轮胎,各轮框设置于本体,各轮胎设置于各轮框,本体具有第一轴线平行于移动载具的行进方向,轮胎位置侦测方法包含装置提供步骤、发射接收步骤及分析步骤。在装置提供步骤中,提供多个发射器及至少一个接收器,各发射器分别设置于移动载具的各轮框上,前述至少一个接收器设置于本体上,且前述至少一个接收器位于第一轴线的第一侧或第二侧。发射接收步骤包含使各发射器发射出信号包裹,各信号包裹包含身分识别信号以及旋向信号,及使前述至少一个接收器接收前述多个发射器中至少二个发射器的二个信号包裹。分析步骤中,提供处理单元信号连接前述至少一个接收器,处理单元依据前述至少一个接收器接收的至少二个发射器的二个信号包裹的能量强度及二个旋向信号给定至少二个轮胎位置,至少二个轮胎位置分别与前述至少一个接收器接收的至少二个发射器的二个身分识别信号一一配对。

依据前述的轮胎位置侦测方法的多个实施例,其中,本体具有第二轴线垂直于移动载具的行进方向,轮框的数量为六,其中二个轮框位于第二轴线的前侧,另外四个轮框位于第二轴线的后侧且共轴排列,位于后侧的另外四个轮框中的其中二个轮框位于第一轴线的第一侧,位于后侧的另外四个轮框中的另外二个轮框位于第一轴线的第二侧;在装置提供步骤中,提供的发射器的数量为六,提供的接收器的数量为二且均信号连接至处理单元,其中一个接收器设置于前侧,另一个接收器设置于后侧,且位于前侧的其中一个接收器与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为h11,位于后侧的另一个接收器与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为h21,满足h21>h11的关系;在发射接收步骤中,使其中一个接收器接收安装于前侧的其中二个轮框的二个发射器的二个包裹信号,及使位于后侧的另一个接收器接收安装于后侧的另外四个轮框的四个发射器的四个包裹信号;且在分析步骤中,轮胎位置的数量为六,处理单元比较其中一个接收器接收二个信号包裹的能量强度及二个旋向信号给定其中二个轮胎位置,前述其中二个轮胎位置分别与前述其中一个接收器接收的二个信号包裹的二个身分识别信号一一配对;及处理单元比较另一个接收器接收的四个信号包裹的能量强度及四个旋向信号给定另外四个轮胎位置,前述另外四个轮胎位置分别与前述另一个接收器接收的四个信号包裹的四个身分识别信号一一配对。

依据前述的轮胎位置侦测方法的多个实施例,其中,本体具有第二轴线及第三轴线垂直于移动载具的行进方向,第二轴线与第三轴线彼此间隔,轮框的数量为十,其中二个轮框位于第二轴线的前侧,另外四个轮框位于第二轴线与第三轴线之间且共轴排列,位于第二轴线与第三轴线之间的另外四个轮框中的其中二个轮框位于第一轴线的第一侧,位于第二轴线与第三轴线之间的另外四个轮框中的另外二个轮框位于第一轴线的第二侧,剩余的四个轮框位于第三轴线远离第二轴线的远侧且共轴排列,位于远侧的剩余的四个轮框中的其中二个轮框位于第一轴线的第一侧,位于远侧的剩余的四个轮框中的另外二个轮框位于第一轴线的第二侧。在装置提供步骤中,提供的发射器的数量为十,提供的接收器的数量为三且均信号连接至处理单元,其中一个接收器设置于前侧,另一个接收器设置于第二轴线与第三轴线之间且位于第一侧,剩余的一个接收器设置于第三轴线的远侧且位于第二侧,且位于前侧的其中一个接收器与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为h11,位于第二轴线与第三轴线之间的另一个接收器与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为h21,位于远侧的剩余的一个接收器与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为h31,满足h21>h11与h31>h11的关系;在发射接收步骤中,使位于前侧的其中一个接收器接收安装位于前侧的其中二个轮框的二个发射器的二个包裹信号;使位于第二轴线与第三轴线之间的另一个接收器接收安装于第二轴线与第三轴线之间的另外四个轮框中位于第一侧的二个发射器的二个包裹信号,以及接收安装于远侧的剩余的四个轮框中位于第一侧的二个发射器的二个包裹信号;及使位于后侧的剩余的一个接收器接收安装于第二轴线与第三轴线之间的另外四个轮框中位于第二侧的二个发射器的二个包裹信号,以及接收安装于远侧的剩余的四个轮框中位于第二侧的二个发射器的二个包裹信号。在分析步骤中,轮胎位置的数量为十,处理单元比较前述其中一个接收器接收的二个信号包裹的能量强度及二个旋向信号给定其中二个轮胎位置,前述其中二个轮胎位置分别与前述其中一个接收器接收的二个信号包裹的二个身分识别信号一一配对;处理单元比较前述另一个接收器接收的四个信号包裹的能量强度及四个旋向信号给定另外四个轮胎位置,前述另外四个轮胎位置分别与前述另一个接收器接收的四个信号包裹的四个身分识别信号一一配对;及处理单元比较前述剩余的一个接收器接收的四个信号包裹的能量强度及四个旋向信号给定剩余的四个轮胎位置,前述剩余的四个轮胎位置分别与前述剩余的一个接收器接收的四个信号包裹的四个身分识别信号一一配对。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态样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轮胎位置侦测方法,其用于移动载具,移动载具包含本体、多个轮框及多个轮胎,各轮框设置于本体,各轮胎设置于各轮框,本体具有第一轴线及第二轴线,第一轴线平行于移动载具的行进方向,第二轴线垂直于移动载具的行进方向,轮框中的其中二个轮框位于第二轴线的前侧,轮框中的另外四个轮框位于第二轴线的后侧且共轴排列,位于后侧的另外四个轮框中的其中二个轮框位于第一轴线的第一侧,位于后侧的另外四个轮框中的另外二个轮框位于第一轴线的第二侧,轮胎位置侦测方法包含装置提供步骤、发射接收步骤及分析步骤。在装置提供步骤中,提供多个发射器及多个接收器,其中各发射器分别设置于移动载具的各轮框上,接收器设置于本体上,接收器中的其中一个接收器位于前侧且位于第一轴线上,接收器中的另一个接收器位于后侧且位于第一轴线上;在发射接收步骤中,包含使各发射器发射出一信号包裹,各信号包裹包含身分识别信号以及旋向信号,及使其中一个接收器接收安装于前侧的其中二个轮框的二个发射器的二个包裹信号,及使位于后侧的另一个接收器接收安装于后侧的另外四个轮框的四个发射器的四个包裹信号;在分析步骤中,提供处理单元信号连接接收器,处理单元依据接收器接收的发射器的信号包裹的能量强度及旋向信号给定多个轮胎位置。其中,处理单元比较其中一个接收器接收的二个信号包裹的能量强度及二个旋向信号给定轮胎位置中的其中二个轮胎位置,且其中二轮胎位置分别与其中一个接收器接收的二个信号包裹的二个身分识别信号一一配对,及处理单元比较另一个接收器接收的四个信号包裹的能量强度及四个旋向信号给定轮胎位置中的另外四个轮胎位置,且另外四个轮胎位置分别与另一个接收器接收的四个信号包裹的四个身分识别信号一一配对。

借此,由于多个接收器中的其中一个接收器位于第二轴线的前侧且接收其中二个发射器的信号包里,另一个接收器位于后侧且接收另外四个发射器的信号包里,由于所接收的信号包裹的能量强度会随发射器与其之间的距离大小而改变,是以通过不同接收器接收的信号包裹的能量强度及旋向信号分析后,即可进行轮胎位置与发射器的配对,而具有操作简单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依照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一个轮胎位置侦测系统用于移动载具的配置示意图。

图2绘示依照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一个轮胎位置侦测系统用于移动载具的配置示意图。

图3绘示依照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一个轮胎位置侦测系统用于移动载具的配置示意图。

图4绘示依照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的一个轮胎位置侦测系统用于移动载具的配置示意图。

图5绘示依照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的一个轮胎位置侦测系统用于移动载具的配置示意图。

图6绘示依照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的一个轮胎位置侦测系统用于移动载具的配置示意图。

图7绘示依照本发明的第7实施例的一个轮胎位置侦测系统用于移动载具的配置示意图。

图8绘示依照本发明的第8实施例的一个轮胎位置侦测系统用于移动载具的配置示意图。

图9绘示依照本发明的第9实施例的一个轮胎位置侦测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200、300、400、500、600、700、800:轮胎位置侦测系统

110、210、310、410、510、610、710、810:处理单元

121、221、222、321、322、323、421、422、521、522、621、622、721、722、821、822、823:接收器

900:轮胎位置侦测方法

910:装置提供步骤

920:发射接收步骤

930:分析步骤

v1、v2、v3、v4、v5、v6、v7、v8:移动载具

wr1、wr2、wr3、wr4、wr5:轮框

wl1、wl2、wl3、wl4、wl5:轮框

sr1、sr2、sr3、sr4、sr5:发射器

sl1、sl2、sl3、sl4、sl5:发射器

i1:第一轴线

i2:第二轴线

i3:第三轴线

h11、h21、h31:接收器与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图式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阅读者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部分实施例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现有习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并且重复的元件将可能使用相同的编号或类似的编号表示。

此外,本文中当某一个元件(或机构或模块等)「连接」、「设置」或「耦合」于另一个元件,可指所述元件是直接连接、直接设置或直接耦合于另一元件,亦可指某一个元件是间接连接、间接设置或间接耦合于另一个元件,意即,有其他元件介于所述元件及另一个元件之间。而当有明示某一个元件是「直接连接」、「直接设置」或「直接耦合」于另一个元件时,才表示没有其他元件介于所述元件及另一个元件之间。而第一、第二、第三等用语只是用来描述不同元件或成分,而对元件/成分本身并无限制,因此,第一元件/成分亦可改称为第二元件/成分。且本文中的元件/成分/机构/模块的组合非此领域中的一般周知、常规或现有习知的组合,不能以元件/成分/机构/模块本身是否为现有习知,来判定其组合关系是否容易被技术领域中的通常知识者轻易完成。

请参阅图1,其中图1绘示依照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一个轮胎位置侦测系统100用于移动载具v1的配置示意图。轮胎位置侦测系统100用于移动载具v1,移动载具v1包含一个本体(未标示)、六个轮框wr1、wr2、wr3、wl1、wl2、wl3及六个轮胎(未绘示),各轮框wr1、wr2、wr3、wl1、wl2、wl3设置于本体,各轮胎设置于各轮框wr1、wr2、wr3、wl1、wl2、wl3,本体具有第一轴线i1平行于移动载具v1的行进方向(未绘示),且轮胎位置侦测系统100包含六个发射器sr1、sr2、sr3、sl1、sl2、sl3、接收器121及处理单元110。各发射器sr1、sr2、sr3、sl1、sl2、sl3设置于各轮框wr1、wr2、wr3、wl1、wl2、wl3上且用以发射信号包裹,各信号包裹包含身分识别信号及旋向信号;接收器121设置于本体上,接收器121位于第一轴线i1的第一侧(未标示)以接收发射器sr1、sr2、sr3、sl1、sl2、sl3的六个信号包裹;处理单元110信号连接接收器121,处理单元110依据接收器121接收的发射器sr1、sr2、sr3、sl1、sl2、sl3的信号包裹的能量强度及旋向信号给定六个轮胎位置,六个轮胎位置分别与接收器121接收的六个发射器sr1、sr2、sr3、sl1、sl2、sl3的六个身分识别信号一一配对。

借此,由于接收器121位于第一侧且偏离第一轴线i1,因此接收器121所接收的各信号包裹的能量强度会依据各发射器sr1、sr2、sr3、sl1、sl2、sl3的位置远近而不同;再者,发射器sr1、sr2、sr3、sl1、sl2、sl3的旋向信号可分为顺时针转动及逆时针转动两种,因此通过分析各信号包裹的能量强度及旋向信号,即可进行轮胎位置与发射器sr1、sr2、sr3、sl1、sl2、sl3的配对,而具有操作简单的功效。后面将详述轮胎位置侦测系统100的细节。

在图1的第1实施例中,本体可具有第二轴线i2垂直于移动载具v1的行进方向,其中二个轮框wr1、wl1位于第二轴线i2的前侧,另外四个轮框wr2、wr3、wl2、wl3位于第二轴线i2的后侧且共轴排列,位于后侧的另外四个轮框wr2、wr3、wl2、wl3中的其中二个轮框wr2、wl3位于第一轴线i1的第一侧,位于后侧的四个轮框wr2、wr3、wl2、wl3中的另外二个轮框wr3、wl2位于第一轴线i1的第二侧。而发射器sr1位于轮框wr1上、发射器sr2位于轮框wr2上且发射器sr3位于轮框wr3上,此三个发射器sr1、sr2、sr3的旋向信号相同,其为顺时针转动;发射器sl1位于轮框wl1上、发射器sl2位于轮框wl2上且发射器sl3位于轮框wl3上,此三个发射器sl1、sl2、sl3的旋向信号相同,其为逆时针转动。发射器sr1、sr2、sr3、sl1、sl2、sl3为胎压感测器的发射器。

如前所述,处理单元110在分析各信号包裹的能量强度及旋向信号后,即可进行轮胎位置与发射器sr1、sr2、sr3、sl1、sl2、sl3的配对。是以,如图1所示,六个发射器sr1、sr2、sr3、sl1、sl2、sl3与接收器121的距离,由远到近依序为发射器sr3、sl2(两者距离近而可视为相同)、发射器sr2、sl3(两者距离近而可视为相同)、发射器sl1及发射器sr1,故接收器121所接收到的信号包裹的能量强度,由强至弱依序为发射器sr1、发射器sl1、发射器sr2、sl3、发射器sr3、sl2。由于发射器sl1、sl2、sl3的旋向信号相同,发射器sr1、sr2、sr3的旋向信号相同,且发射器sl1、sl2、sl3的旋向信号与发射器sr1、sr2、sr3的旋向信号相异,因此仅管发射器sr3、sl2或发射器sr2、sl3被接收器121接收的信号包裹的能量强度相同,亦能通过旋向信号的差异判定出其位于轮框wr1、wr2、wr3、wl1、wl2、wl3中的何者上。

因此,在图1的第1实施例中,接收器121接收到的信号包裹的能量强度最强者为发射器sr1,且旋向信号为顺时针转动,故可将轮胎位置「右前轮」与发射器sr1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接收器121接收到的信号包裹的能量强度次强者为发射器sl1,且旋向信号为逆时针转动,故可将轮胎位置「左前轮」与发射器sl1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接者,接收器121接收到的信号包裹的能量强度次弱者为发射器sr2、sl3,由于发射器sr2的旋向信号为顺时针转动而发射器sl3的旋向信号为逆时针转动,故可将轮胎位置「右后内轮」与发射器sr2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将轮胎位置「右后外轮」与发射器sl3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最后,接收器121接收到的信号包裹的能量强度最弱者为发射器sr3、sl2,由于发射器sr3的旋向信号为顺时针转动而发射器sl2的旋向信号为逆时针转动,故可将轮胎位置「左后外轮」与发射器sr3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将轮胎位置「左后内轮」与发射器sl2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借此,可完成发射器sr1、sr2、sr3、sl1、sl2、sl3与六个轮胎位置的配对。

在此要特别说明的是,虽然在图1的第1实施例中,接收器121是设置于轮框wr1的后方,但在其他实施例中,接收器121亦可以是设置在轮框wr1的左方或前方,或是设置在第二侧且位于轮框wl1的前方、后方、右方中的任一位置,只要其偏离第一轴线i1而可以让发射器sr1、sr2、sr3、sl1、sl2、sl3与其产生不同的距离关系,借此改变接收器121所接收的信号包裹的能量强度即可。

请参阅图2,其中图2绘示依照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一个轮胎位置侦测系统200用于移动载具v2的配置示意图。移动载具v2包含六个轮框wr1、wr2、wr3、wl1、wl2、wl3,轮胎位置侦测系统200包含六个发射器sr1、sr2、sr3、sl1、sl2、sl3、二个接收器221、222及处理单元210。

六个轮框wr1、wr2、wr3、wl1、wl2、wl3的位置及六个发射器sr1、sr2、sr3、sl1、sl2、sl3的配置关系与第1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在图2的第2实施例中,接收器221、222的数量为二,其中一个接收器221位于第二轴线i2的前侧,另一个接收器222位于第二轴线i2的后侧,且位于前侧的其中一个接收器221与第一轴线i1之间的距离为h11,位于后侧的另一个接收器222与第一轴线i1之间的距离为h21,满足h21>h11的关系。也就是说,接收器222较接收器221偏离第一轴线i1。

在图2的第2实施例中,可让接收器221接收发射器sr1、sl1的信号包裹,而让接收器222接收发射器sr2、sr3、sl2、sl3的信号包裹。更进一步地说,由于发射器sr1、sl1信号包裹中的旋向信号不同,处理单元210可以不用分析能量强度而仅分析旋向信号,即可给定供发射器sr1、sl1配对的轮胎位置。因此,位于前侧的接收器221可位于二个轮框wr1、wl1之间;较佳地,位于前侧的接收器221与第一轴线i1之间的距离可为零。

接收器222能接的收发射器sr2、sr3、sl2、sl3的信号包裹中,能量强度由强至弱依序为发射器sr3、sl2、发射器sr2、sl3。因此,接收器222接收到的信号包裹的能量强度最强者为发射器sr3、sl2,由于发射器sr3的旋向信号为顺时针转动而发射器sl2的旋向信号为逆时针转动,故可将轮胎位置「左后外轮」与发射器sr3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将轮胎位置「左后内轮」与发射器sl2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此外,接收器222接收到的信号包裹的能量强度最弱者为发射器sr2、sl3,由于发射器sr2的旋向信号为顺时针转动而发射器sl3的旋向信号为逆时针转动,故可将轮胎位置「右后内轮」与发射器sr2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将轮胎位置「右后外轮」与发射器sl3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借此,可完成发射器sr1、sr2、sr3、sl1、sl2、sl3与六个轮胎位置的配对。

在此要特别说明的是,为了避免让接收器222接到发射器sr1、sl1的信号包裹,可以让位于后侧的接收器222较位于后侧的四个轮框wr2、wr3、wl2、wl3远离第二轴线i2,而可以减少信号的干扰。但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亦可以让接收器222较位于后侧的四个轮框wr2、wr3、wl2、wl3靠近第二轴线i2,此时虽然接收器222可能收到发射器sr1、sl1的信号包裹而导致混淆,但因为处理单元210会优先将轮胎位置「右前轮」与发射器sr1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以及将轮胎位置「左前轮」与发射器sl1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因此仍可通过处理单元210的内部判断来进行发射器sr2、sr3、sl2、sl3的身分识别信号与轮胎位置的配对。此外,接收器222亦可位于第一侧,不以上述揭露为限。

请参阅图3,其中图3绘示依照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一个轮胎位置侦测系统300用于移动载具v3的配置示意图。移动载具v3包含一个本体(未标示)、十个轮框wr1、wr2、wr3、wr4、wr5、wl1、wl2、wl3、wl4、wl5及十个轮胎(未绘示),本体具有第一轴线i1、第二轴线i2及第三轴线i3,第一轴线i1平行于移动载具v1的行进方向(未绘示),第二轴线i2及第三轴线i3垂直于移动载具v3的行进方向,第二轴线i2与第三轴线i3彼此间隔,其中二个轮框wr1、wl1位于第二轴线i2的前侧,另外四个轮框wr2、wr3、wl2、wl3位于第二轴线i2与第三轴线i3之间且共轴排列,位于第二轴线i2与第三轴线i3之间的四个轮框wr2、wr3、wl2、wl3中的其中二个轮框wr2、wl3位于第一轴线i1的第一侧,位于第二轴线i2与第三轴线i3之间的四个轮框wr2、wr3、wl2、wl3中的另外二个轮框wr3、wl2位于第一轴线i1的第二侧,剩余的四个轮框wr4、wr5、wl4、wl5位于第三轴线i3远离第二轴线i2的远侧且共轴排列,位于远侧的四个轮框wr4、wr5、wl4、wl5中的其中二个轮框wr4、wl5位于第一轴线i1的第一侧,位于远侧的四个轮框wr4、wr5、wl4、wl5中的另外二个轮框wr5、wl4位于第一轴线i1的第二侧。

轮胎位置侦测系统300包含十个发射器sr1、sr2、sr3、sr4、sr5、sl1、sl2、sl3、sl4、sl5、三个接收器321、322、323及处理单元310。其中一个接收器321位于第二轴线i2的前侧,另一个接收器322位于第二轴线i2与第三轴线i3之间,剩余的一个接收器323位于第三轴线i3的远侧,且位于前侧的接收器321与第一轴线i1之间的距离为h11,位于第二轴线i2与第三轴线i3之间的接收器322与第一轴线i1之间的距离为h21,位于远侧的接收器323与第一轴线i1之间的距离为h31,满足h21>h11与h31>h11的关系。也就是说,接收器322较接收器321偏离第一轴线i1,接收器323较接收器321偏离第一轴线i1。

在图3的第3实施例中,可让接收器321接收发射器sr1、sl1的信号包裹,让接收器322接收发射器sr2、sr4、sl3、sl5的信号包裹,而让接收器323接收发射器sr3、sr5、sl2、sl4的信号包裹。更进一步地说,由于发射器sr1、sl1信号包裹中的旋向信号不同,处理单元310可以不用分析能量强度而仅分析旋向信号,即可给定供发射器sr1、sl1配对的轮胎位置。因此,位于前侧的接收器321可位于二个轮框wr1、wl1之间;较佳地,位于前侧的接收器321与第一轴线i1之间的距离可为零。

接收器322接收的发射器sr2、sr4、sl3、sl5的信号包裹中,能量强度由强至弱依序为发射器sr2、sl3、发射器sr4、sl5。因此,接收器322接收到的信号包裹的能量强度最强者为发射器sr2、sl3,由于发射器sr2的旋向信号为顺时针转动而发射器sl3的旋向信号为逆时针转动,故可将轮胎位置「右后第一内轮」与发射器sr2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将轮胎位置「右后第一外轮」与发射器sl3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此外,接收器322接收到的信号包裹的能量强度最弱者为发射器sr4、sl5,由于发射器sr4的旋向信号为顺时针转动而发射器sl5的旋向信号为逆时针转动,故可将轮胎位置「右后第二内轮」与发射器sr4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将轮胎位置「右后第二外轮」与发射器sl5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

另外,接收器323接收的发射器sr3、sr5、sl2、sl4的信号包裹中,能量强度由强至弱依序为发射器sr5、sl4及发射器sr3、sl2。因此,接收器323接收到的信号包裹的能量强度最强者为发射器sr5、sl4,由于发射器sr5的旋向信号为顺时针转动而发射器sl4的旋向信号为逆时针转动,故可将轮胎位置「左后第二外轮」与发射器sr5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将轮胎位置「左后第二内轮」与发射器sl4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此外,接收器323接收到的信号包裹的能量强度最弱者为发射器sr3、sl2,由于发射器sr3的旋向信号为顺时针转动而发射器sl2的旋向信号为逆时针转动,故可将轮胎位置「左后第一内轮」与发射器sl2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将轮胎位置「左后第一外轮」与发射器sr3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借此,可完成发射器sr1、sr2、sr3、sr4、sr5、sl1、sl2、sl3、sl4、sl与十个轮胎位置的配对。

在此要特别说明的是,位于第二轴线i2与第三轴线i3之间的接收器322较位于第二轴线i2与第三轴线i3之间的四个轮框wr2、wr3、wl2、wl3邻近第二轴线i2。位于远侧的接收器323较位于远侧的四个轮框wr4、wr5、wl4、wl5远离第三轴线i3。借此,可以让接收器322及接收器323所收到的信号包裹交差比对,而能更有助于正确给定轮胎位置。

请参阅图4,其中图4绘示依照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的一个轮胎位置侦测系统400用于移动载具v4的配置示意图。移动载具v4包含一个本体(未标示)、八个轮框wr1、wr2、wr3、wr4、wl1、wl2、wl3、wl4及八个轮胎(未绘示),本体具有第一轴线i1、第二轴线i2及第三轴线i3,第一轴线i1平行于移动载具v1的行进方向(未绘示),第二轴线i2及第三轴线i3垂直于移动载具v3的行进方向,第二轴线i2与第三轴线i3彼此间隔,其中二个轮框wr1、wl1位于第二轴线i2的前侧,另外二个轮框wr2、wl2位于第二轴线i2与第三轴线i3之间且共轴排列,轮框wr2位于第一轴线i1的第一侧,轮框wl2位于第一轴线i1的第二侧,剩余的四个轮框wr3、wr4、wl3、wl4位于第三轴线i3远离第二轴线i2的远侧且共轴排列,位于远侧的四个轮框wr3、wr4、wl3、wl4中的其中二个轮框wr3、wl4位于第一轴线i1的第一侧,位于远侧的四个轮框wr3、wr4、wl3、wl4中的另外二个轮框wr4、wl3位于第一轴线i1的第二侧。

轮胎位置侦测系统400包含八个发射器sr1、sr2、sr3、sr4、sl1、sl2、sl3、sl4、二个接收器421、422及处理单元410。其中一个接收器421位于第二轴线i2的前侧,另一个接收器422位于第三轴线i3的远侧,且位于前侧的接收器421与第一轴线i1之间的距离为零,位于远侧的接收器422与第一轴线i1之间的距离为h21,满足h21大于零的关系。也就是说,接收器422较接收器421偏离第一轴线i1。

在图4的第4实施例中,接收器421接收发射器sr1、sr2、sl1、sl2的信号包裹,接收器422接收发射器sr3、sr4、sl3、sl4的信号包裹。更进一步地说,接收器421接收的发射器sr1、sr2、sl1、sl2的信号包裹中,能量强度由强至弱依序为发射器sr1、sl1、发射器sr2、sl2。因此,接收器421接收到的信号包裹的能量强度最强者为发射器sr1、sl1,由于发射器sr1的旋向信号为顺时针转动而发射器sl1的旋向信号为逆时针转动,故可将轮胎位置「右前轮」与发射器sr1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将轮胎位置「左前轮」与发射器sl1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接收器421接收到的信号包裹的能量强度最弱者为发射器sr2、sl2,由于发射器sr2的旋向信号为顺时针转动而发射器sl2的旋向信号为逆时针转动,故可将轮胎位置「右后第一外轮」与发射器sr2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将轮胎位置「左后第一外轮」与发射器sl2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

接收器422接收的发射器sr3、sr4、sl3、sl4的信号包裹中,能量强度由强至弱依序为发射器sr4、sl3、发射器sr3、sl4。因此,接收器422接收到的信号包裹的能量强度最强者为发射器sr4、sl3,由于发射器sr4的旋向信号为顺时针转动而发射器sl3的旋向信号为逆时针转动,故可将轮胎位置「左后第二外轮」与发射器sr4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将轮胎位置「左后第二内轮」与发射器sl3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此外,接收器422接收到的信号包裹的能量强度最弱者为发射器sr3、sl4,由于发射器sr3的旋向信号为顺时针转动而发射器sl4的旋向信号为逆时针转动,故可将轮胎位置「右后第二内轮」与发射器sr3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将轮胎位置「右后第二外轮」与发射器sl4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借此,可完成发射器sr1、sr2、sr3、sr4、sl1、sl2、sl3、sl4与八个轮胎位置的配对。其中若处理单元410可先将轮胎位置「左前轮」、「右前轮」、「左后第一外轮」及「右后第一外轮」配给接收器421所接收到的发射器sr1、sr2、sl1、sl2,再将轮胎位置「左后第二外轮」、「左后第二内轮」、「右后第二外轮」及「右后第二内轮」配给接收器422所接收到的发射器sr3、sr4、sl3、sl4,则可避免接收器422可能接收到发射器sr2、sl2的信号包裹而造成混淆。

请参阅图5,其中图5绘示依照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的一个轮胎位置侦测系统500用于移动载具v5的配置示意图。移动载具v5包含一个本体(未标示)、八个轮框wr1、wr2、wr3、wr4、wl1、wl2、wl3、wl4及八个轮胎(未绘示),本体具有第一轴线i1、第二轴线i2及第三轴线i3,第一轴线i1平行于移动载具v1的行进方向(未绘示),第二轴线i2及第三轴线i3垂直于移动载具v3的行进方向,第二轴线i2与第三轴线i3彼此间隔,其中二个轮框wr1、wl1位于第二轴线i2的前侧。另外的四个轮框wr2、wr3、wl2、wl3位于第二轴线i2与第三轴线i3之间且共轴排列,其中二个轮框wr2、wl3位于第一轴线i1的第一侧,另外二个轮框wr3、wl2位于第一轴线i1的第二侧。剩余的二个轮框wr4、wl4位于第三轴线i3的远侧且共轴排列,轮框wr4位于第一轴线i1的第一侧,轮框wl4位于第一轴线i1的第二侧。

轮胎位置侦测系统500包含八个发射器sr1、sr2、sr3、sr4、sl1、sl2、sl3、sl4、二个接收器521、522及处理单元510。其中一个接收器521位于第二轴线i2的前侧,另一个接收器522位于第二轴线i2与第三轴线i3之间,且位于前侧的接收器521与第一轴线i1之间的距离为零,位于第二轴线i2与第三轴线i3之间的另一个接收器522与第一轴线i1之间的距离为h21,满足h21>0的关系。也就是说,接收器522较接收器521偏离第一轴线i1。

在图5的第5实施例中,接收器521接收发射器sr1、sl1的信号包裹,接收器522接收发射器sr2、sr3、sr4、sl2、sl3、sl4的信号包裹。更进一步地说,由于发射器sr1、sl1信号包裹中的旋向信号不同,处理单元410可以不用分析能量强度而仅分析旋向信号,即可给定供发射器sr1、sl1配对的轮胎位置。

接收器522所接收的发射器sr2、sr3、sr4、sl2、sl3、sl4的信号包裹中,能量强度由强至弱依序为发射器sr2、sl3、发射器sr4、发射器sr3、sl2、发射器sl4。因此,接收器521接收到的信号包裹的能量强度最强者为发射器sr2、sl3,由于发射器sr2的旋向信号为顺时针转动而发射器sl2的旋向信号为逆时针转动,故可将轮胎位置「右后第一内轮」与发射器sr2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将轮胎位置「右后第一外轮」与发射器sl3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接收器521接收到的信号包裹的能量强度次强者为发射器sr4、由于发射器sr4的旋向信号为顺时针转动,故可将轮胎位置「右后第二外轮」与发射器sr4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接收器521接收到的信号包裹的能量强度次弱者为发射器sr3、sl2,由于发射器sr3的旋向信号为顺时针转动而发射器sl2的旋向信号为逆时针转动,故可将轮胎位置「左后第一外轮」与发射器sr3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将轮胎位置「左后第一内轮」与发射器sl2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接收器521接收到的信号包裹的能量强度最弱者为发射器sl4、由于发射器sl4的旋向信号为逆时针转动,故可将轮胎位置「左后第二外轮」与发射器sl4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

请参阅图6,其中第图6绘示依照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的一个轮胎位置侦测系统600用于移动载具v6的配置示意图。图6的移动载具v6和图2的移动载具v2类似,而第6实施例与第2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接收器621与接收器622皆位于第一轴线i1上,且位于后侧的接收器622较位于后侧的四个轮框wr2、wr3、wl2、wl3邻近第二轴线i2。在图6的第6实施例中,可让接收器621接收发射器sr1、sl1的信号包裹,将轮胎位置「右前轮」与发射器sr1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将轮胎位置「左前轮」与发射器sl1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以及让接收器622接收发射器sr2、sr3、sl2、sl3的信号包裹,将轮胎位置「左后外轮」与发射器sr3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将轮胎位置「左后内轮」与发射器sl2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将轮胎位置「右后内轮」与发射器sr2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将轮胎位置「右后外轮」与发射器sl3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借以完成六个发射器sr1、sr2、sr3、sl1、sl2、sl3与六个个轮胎位置的配对。在此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接收器621所接收到的信号包里中,以发射器sr1、sl1的信号包裹的能量强度最强,因此处理单元610会优先将轮胎位置「右前轮」与发射器sr1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以及将轮胎位置「左前轮」与发射器sl1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而在接收器622所接收到的信号包里中,可以先将发射器sr1、sl1的信号包裹扣除后,再来进行剩余信号包裹的能量强度的判定。

借此,由于接收器621、622中的其中一个接收器621位于第二轴线i2的前侧且接收其中二个发射器sr1、sl1的信号包里,另一个接收器622位于后侧且接收另外四个发射器sr2、sr3、sl2、sl3的信号包里,由于所接收的信号包裹的能量强度会随发射器sr1、sr2、sr3、sl1、sl2、sl3与其之间的距离大小而改变,是以通过不同接收器621、622接收的信号包裹的能量强度及旋向信号分析后,即可进行轮胎位置与发射器sr1、sr2、sr3、sl1、sl2、sl3的配对,而具有操作简单的功效。

请参阅图7,其中图7绘示依照本发明的第7实施例的一个轮胎位置侦测系统700用于移动载具v7的配置示意图。图7的移动载具v7和图2的移动载具v2类似,而第7实施例与第2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接收器721与接收器722皆位于第一轴线i1上。处理单元710可通过接收器721、722所接收的信号包裹的能量强度及旋向信号来进行轮胎位置与发射器sr1、sr2、sr3、sl1、sl2、sl3的配对。

请参阅图8,其中图8绘示依照本发明的第8实施例的一个轮胎位置侦测系统800用于移动载具v8的配置示意图。图8的移动载具v8和图3的移动载具v3类似,而第8实施例与第3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接收器821、接收器822与接收器823皆位于第一轴线i1上。处理单元810可通过接收器821、822、823所接收的信号包裹的能量强度及旋向信号来进行轮胎位置与发射器sr1、sr2、sr3、sr4、sr5、sl1、sl2、sl3、sl4、sl5的配对。

请参阅图9,并请参阅图1至图5,其中图9绘示依照本发明的第9实施例的一个轮胎位置侦测方法900的步骤流程图。轮胎位置侦测方法900用于移动载具v1、v2、v3、v4、v5,移动载具v1、v2、v3、v4、v5的细节分别如图1至图5所示。轮胎位置侦测方法900包含装置提供步骤910、发射接收步骤920及分析步骤930。

在装置提供步骤910中,提供至少二个发射器及至少一个接收器,其中提供的发射器的数量为可为六、八或十,所提供的接收器的数量可为一、二或三且均信号连接至处理单元,其可视移动载具v1、v2、v3、v4、v5的配置而定,配置方式可参考图1至图5。

在发射接收步骤920中,使各发射器发射出信号包裹,各信号包裹包含身分识别信号以及旋向信号,及使至少一个接收器接收至少二个发射器的二个信号包裹。其中,当接收器的数量为一时,可如图1所示,让接收器接收所有发射器的所有信号包裹;当接收器的数量为二时,可如图2、图4或图5所示,让二个接收器分别接收部分的发射器的信号包裹;当接收器的数量为三时,可如图3所示,让三个接收器分别接收部分的发射器的信号包裹,各接收器所接收的信号包裹至少为二。

在分析步骤930中,提供处理单元信号连接至少一个接收器,处理单元依据至少一个接收器接收的至少二个发射器的二个信号包裹的能量强度及二个旋向信号给定至少二个轮胎位置,至少二个轮胎位置分别与至少一个接收器接收的至少二个发射器的二个身分识别信号一一配对。依据移动载具v1、v2、v3、v4、v5的配置不同,处理单元提供的轮胎位置的数量可为六、八或十,不以此为限。

更详细的说,当轮胎位置侦测方法900应用于图2的第2实施例时,在分析步骤930中,处理单元210可给定六个轮胎位置,处理单元210比较其中一个接收器221接收的二个信号包裹的能量强度及二个旋向信号给定其中二个轮胎位置,前述其中二个轮胎位置分别与接收器221接收的二个信号包裹的二个身分识别信号一一配对。因此,可将轮胎位置「左前轮」与发射器sl1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及将轮胎位置「右前轮」与发射器sr1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

处理单元210比较另一个接收器222接收的四个信号包裹的能量强度及四个旋向信号给定另外四个轮胎位置,前述另外四个轮胎位置分别与接收器222接收的四个信号包裹的四个身分识别信号一一配对。因此,可将轮胎位置「右后内轮」与发射器sr2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将轮胎位置「右后外轮」与发射器sl3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将轮胎位置「左后外轮」与发射器sr3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及将轮胎位置「左后内轮」与发射器sl2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

当轮胎位置侦测方法900应用于图3的第3实施例时,在分析步骤930中,处理单元310可给定十个轮胎位置,处理单元310比较其中一个接收器321接收的二个信号包裹的能量强度及二个旋向信号给定其中二个轮胎位置,其中二个轮胎位置分别与接收器321接收的二个信号包裹的二个身分识别信号一一配对。因此,可将轮胎位置「左前轮」与发射器sl1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及将轮胎位置「右前轮」与发射器sr1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

处理单元310比较另一个接收器322接收的四个信号包裹的能量强度及四个旋向信号给定另外四个轮胎位置,另外四个轮胎位置分别与接收器322接收的四个信号包裹的四个身分识别信号一一配对。因此,可将轮胎位置「右后第一内轮」与发射器sr2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将轮胎位置「右后第一外轮」与发射器sl3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将轮胎位置「右后第二内轮」与发射器sr4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将轮胎位置「右后第二外轮」与发射器sl5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

另外,处理单元310比较剩余的一个接收器323接收的四个信号包裹的能量强度及四个旋向信号给定剩余的四个轮胎位置,剩余的四个轮胎位置分别与接收器323接收的四个信号包裹的四个身分识别信号一一配对。因此,可将轮胎位置「左后第二外轮」与发射器sr5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将轮胎位置「左后第二内轮」与发射器sl4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将轮胎位置「右后第一内轮」与发射器sl2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及将轮胎位置「右后第一外轮」与发射器sr3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

在另一个轮胎位置侦测方法的装置提供步骤中,可提供多个发射器,且让多个发射器皆位于第一轴线上,其可设置于如图6至图8所示的位置。在发射接收步骤中,可使各发射器发射出一信号包裹,各信号包裹包含身分识别信号以及旋向信号,及使其中一个接收器接收安装于前侧的其中二个轮框的二个发射器的二个包裹信号,及使位于后侧的另一个接收器接收安装于后侧的另外四个轮框的四个发射器的四个包裹信号,而可如图6的第6实施例所示,接收器621接收其中二个发射器sr1、sl1的信号包里,另一个接收器622接收另外四个发射器sr2、sr3、sl2、sl3的信号包里。

而在分析步骤中,处理单元比较其中一个接收器接收的二个信号包裹的能量强度及二个旋向信号给定轮胎位置中的其中二个轮胎位置,且其中二个轮胎位置分别与其中一个接收器接收的二个信号包裹的二个身分识别信号一一配对,及处理单元比较另一个接收器接收的四个信号包裹的能量强度及四个旋向信号给定轮胎位置中的另外四个轮胎位置,且另外四个轮胎位置分别与另一个接收器接收的四个信号包裹的四个身分识别信号一一配对。而可如图6的第6实施例所示,将轮胎位置「右前轮」与发射器sr1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将轮胎位置「左前轮」与发射器sl1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将轮胎位置「左后外轮」与发射器sr3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将轮胎位置「左后内轮」与发射器sl2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将轮胎位置「右后内轮」与发射器sr2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将轮胎位置「右后外轮」与发射器sl3的身分识别信号配对。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可设置至少一个接收器于第一侧或第二侧,且让一个接收器可接收至少二个发射器的信号包裹,或在第一轴线上设置多个接收器配合不同轮框,借此可通过分析信号包裹的能量强度及旋向信号,进行轮胎位置与发射器的身分识别信号的配对。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申请专利要保护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