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座椅颈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7606发布日期:2019-05-11 01:10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车用座椅颈托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颈托,具体涉及一种车用座椅颈托。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的主要功能是用于支撑乘驾人员的颈部区域,缓和由于长时间乘座带来的疲劳或使自身的疲劳得到放松,为乘驾人员提供舒适安全的乘坐环境。

为在乘坐过程中对颈部起到支撑作用,很多乘驾人员单独从售后市场上购买了颈枕,这类颈枕类似于护垫,不具备任何调节功能,覆盖的人群非常有限,并且使用起来也不方便。

而随着终端消费者对汽车驾乘舒适性的日益增加,以及汽车销售市场竞争激励的背景下,开发一种能够集成在座椅头枕上的自动颈托机构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车用座椅颈托,其附着于头枕上,能够随时打开使用,为乘驾人员提供颈部支撑,符合人性化设计。

富有高级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用座椅颈托,包括头枕骨架板,其要点在于:所述头枕骨架板上通过连杆机构安装有颈部支撑部件,头枕骨架板上设有用于限制连杆机构运动的止锁机构,释放该止锁机构后,在连杆机构的作用下,颈部支撑部件能够朝向远离头枕骨架板的方向运动。

采用上述结构,颈部支撑部件用于支撑乘驾人员的颈部,手动按压止锁机构能够使颈部支撑部件自动打开,即为乘驾人员提供一种颈部支撑装置,方便乘驾人员使用,改善用户体验,富有高级感。

作为优选: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依次转动连接的基准壳体、安装部件和支撑壳体,基准壳体和支撑壳体远离与安装部件转动连接的一端均铰接在头枕骨架板上;所述颈部支撑部件安装在安装部件上。采用上述结构,在释放止锁机构后,连杆机构可以打开,即安装部件能够向远离头枕骨架板的方向运动,即实现颈部支撑部件的打开。

作为优选:在所述止锁机构的作用下,安装部件和支撑壳体能够收纳在基准壳体内。采用上述结构,可使颈托在闭合状态下结构更紧凑。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部件上设有锁孔,所述止锁机构包括滑动安装在头枕骨架板的解锁杆,解锁杆一端设有与锁孔相适应的止锁部,基准壳体和安装部件之间设有弹性元件,所述止锁部脱离锁孔后,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安装部件和支撑壳体能够从基准壳体内向外运动。采用上述结构,在闭合状态下,安装部件和支撑壳体被限制在基准壳体内;打开时,在止锁部从锁孔内脱落后,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能够驱动安装部件向远离头枕骨架板的方向运动,即实现颈部支撑部件的自动打开。

作为优选:所述颈部支撑部件通过摩擦铰链转动连接在安装部件上。采用上述结构,乘驾人员可随意调整颈部支撑部件的使用倾角。

作为优选:所述头枕骨架板上设有阻尼齿轮,基准壳体上设有与阻尼齿轮相啮合的齿部。采用上述结构,可起到防震作用并减缓开合速度,使其平顺流畅,有效降低产品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提升产品档次。

作为优选:所述解锁杆设置在头枕骨架板远离安装部件的一侧,头枕骨架板和基准壳体上均设有过孔,所述止锁部依次穿过两个过孔后扣合在所述锁孔上。采用上述结构,便于安装。

作为优选:所述头枕骨架板上设有按钮座,解锁杆在远离止锁部的一端设有滑动安装在按钮座内的按钮,解锁杆与头枕骨架板之间还设有复位拉簧。采用上述结构,便于解锁杆自动复位,既保证了按压一下颈托能自动打开,又保证了颈托闭合时能够自动锁上。

作为优选:所述头枕骨架板上设有向上延伸的安装部,基准壳体和支撑壳体均与该安装部的两侧转动连接。采用上述结构,便于安装。

作为优选:所述头枕骨架板上设有能够与支撑壳体靠接的限位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车用座椅颈托,其附着于头枕上,可方便乘驾人员随时使用,提升用户体验,并且还具有结构紧凑、适用人群广、噪音小、运动流畅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座椅颈托处于闭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座椅颈托处于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颈部支撑部件打开并向外转动一定角度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反应连杆机构连接关系的分解结构示意图(闭合位置);

图6为反应连杆机构连接关系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打开位置);

图7为反应连杆机构连接关系的局部剖视图;

图8为头枕骨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基准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反应止锁机构配合关系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3和5所示,一种车用座椅颈托,其设置在座椅头枕上,能够随时打开使用,为乘驾人员提供颈部支撑,富有高级感。具体结构包括头枕骨架板1,头枕骨架板1上通过连杆机构a安装有颈部支撑部件2,其中连杆机构a包括依次转动连接的基准壳体3、安装部件4和支撑壳体5,基准壳体3和支撑壳体5在远离与安装部件4转动连接的一端均铰接在头枕骨架板1上,所述颈部支撑部件2连接在安装部件4上,基于该连杆机构a,能够使颈部支撑部件2朝向远离头枕骨架板1的方向运动,即颈托的打开。

如图4、5、6、7和10所示,头枕骨架板1上还设有用于限制连杆机构a运动的止锁机构b,止锁机构b包括滑动安装在头枕骨架板1的解锁杆6,安装部件4上设有锁孔4a,解锁杆6一端设有与锁孔4a相适应的止锁部6a,基准壳体3和安装部件4之间设有弹性元件7,所述止锁部6a脱离锁孔4a后,在弹性元件7的作用下,安装部件4和支撑壳体5能够从基准壳体3内向外运动。将止锁部6a扣合在锁孔4a内,即可将安装部件4和支撑壳体5限制在基准壳体3内,即颈托的闭合状态;打开颈托时,按压解锁杆6使止锁部6a从锁孔4a内脱落,在弹性元件7的作用下,安装部件4会向远离头枕骨架板1的方向运动,即实现颈部支撑部件2的自动打开。

如图4、5、7所示,为使颈托在闭合状态下结构更紧凑,在所述止锁机构b的作用下,安装部件4和支撑壳体5能够收纳在基准壳体3内。

如图3和4所示,颈部支撑部件2通过摩擦铰链8转动连接在安装部件4上。如此设计,在颈托打开后,乘驾人员可随意调整颈部支撑部件2的使用倾角。摩擦铰链8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5、9所示,为起到防震作用并减缓开合速度,使其平顺流畅,有效降低产品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提升产品档次,头枕骨架板1上设有阻尼齿轮9,基准壳体3上设有与阻尼齿轮9相啮合的齿部3a。

如图5、8、9、10所示,解锁杆6设置在头枕骨架板1远离安装部件4的一侧,头枕骨架板1和基准壳体3上均设有过孔31,所述止锁部6a依次穿过两个过孔31扣合在所述锁孔4a上。头枕骨架板1上设有按钮座1a,解锁杆6在远离止锁部6a的一端设有滑动安装在按钮座1a内的按钮6b,解锁杆6与头枕骨架板1之间还设有复位拉簧10。这样设置可便于解锁杆6自动复位,既保证了按压一下颈托能自动打开,又保证了颈托闭合时能够自动锁上。

如图2、8所示,为便于安装,头枕骨架板1上设有向上延伸的安装部1b,基准壳体3和支撑壳体5均与该安装部1b的两侧转动连接。进一步的,头枕骨架板1上设有能够与支撑壳体5靠接的限位部1c,在颈托打开时,支撑壳体5抵接在限位部1c上,从而对其起到限位作用,保证基准壳体3的转动范围为90度。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发明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