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驾驶安全主动监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69227发布日期:2020-08-25 18:58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驾驶安全主动监控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驾驶安全主动监控设备。



背景技术:

“两客一危”车辆由于其特殊性,在运行过程中涉及到群众的人身安全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成为各地交通部门重点关注的车辆。针对此类车辆,监控设备推出了一整套针对“两客一危”车辆智能化管理系统,从前端的硬件设备到后端的系统管理平台,无论是对于危险品运输车辆或是长途客运、货运车辆,都能形成全方位的监控管理,车辆的各种探测报警、驾驶员疲劳检测预警、驾驶员人脸识别、驾驶行为分析、车载视频监控、卫星定位等等,以确保车辆行车安全。在目前的两客一危管理系统中,绝大多数的车辆已经安装了车载系统,最常见的应用功能包括gps定位管理、智能调度管理、车载报警系统等,但这几方面的应用功能过于单一,均属于一种被动式监管,而面对日益复杂的交通环境和安全规范管理的升级,我们需要一种更智能,更主动的监管方式,来协助管理部门管理车辆,无穹大(wqd-zjl02)是一款全新的基于第五代疲劳模型算法实现的驾驶安全主动监控设备,该产品通过图像识别分析方法,时时刻刻扫描分析驾驶员精神状态,并对各种危险驾驶行为,以及疲劳驾驶给出警告,减少由于疲劳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

现有的监控设备,由于功能单一,驾驶员的疲劳驾驶有时很难避免,当驾驶员以100公里/小时的速度前进,两小时后,生理机能便会进入睡眠状态,主动性下降,在一般情况下,驾驶员一天行车超过6小时以上,或前一天睡眠时间不足4-5小时,事故发生率变得极高,另外,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驾驶员习惯驾驶过程中,玩弄手机,导致事故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驾驶安全主动监控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驾驶安全主动监控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监控设备,由于功能单一,驾驶员的疲劳驾驶有时很难避免,当驾驶员以100公里/小时的速度前进,两小时后,生理机能便会进入睡眠状态,主动性下降,在一般情况下,驾驶员一天行车超过6小时以上,或前一天睡眠时间不足4-5小时,事故发生率变得极高,另外,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驾驶员习惯驾驶过程中,玩弄手机,导致事故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驾驶安全主动监控设备,包括设备主体,还包括监控装置和防护装置以及固定装置,所述设备主体包括保护壳体,所述监控装置包括检测头和usb接口以及支架,所述检测头位于保护壳体的前表面,所述检测头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灯头,所述usb接口位于保护壳体的一侧表面,所述usb接口的顶部连接有mic输入孔,所述mic输入孔的一侧连接有sim卡槽,所述usb接口的一侧连接有内存卡卡槽,所述内存卡卡槽的上方连接有拨码开关,且所述保护壳体的外表面连接有导线,所述支架位于保护壳体的底面,所述支架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底盘。

优选的,所述防护装置包括遮阳盖,所述遮阳盖位于保护壳体的顶部,所述遮阳盖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支脚,所述固定支脚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合槽,所述卡合槽的内侧连接有拨片。

优选的,所述拨片的顶部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导柱,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一导柱,所述拨片的底面连接有卡块。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半环套,所述半环套位于导线的外侧,所述半环套的一侧连接有卡扣,所述半环套的底部连接有吸盘,所述半环套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半环套的内侧连接有第一夹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板的顶部内侧连接有调节螺栓,所述限位柱的下方连接有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夹板的一侧表面连接有第二弹簧。

优选的,所述灯头与检测头以及保护壳体相互紧密连接,且所述底盘的底部连接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拨片的外表面开设有防滑纹,所述拨片与卡块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板的内侧开设有导孔,且所述导孔与限位柱相互对应固定。

优选的,所述拨片的内侧开设有导孔,且所述拨片内侧的导孔与卡合槽内侧的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相互对应固定。

优选的,所述调节螺栓的外表面开设有防滑纹,且所述第一夹板与调节螺栓之间通过轴承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计安装了位于保护壳体表面的的灯头和检测头等,通过图像识别分析方法,时时刻刻扫描分析驾驶员精神状态,并对各种危险驾驶行为,以及疲劳驾驶给出警告,减少由于疲劳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同时该设备可以通过4g网络,将异常数据和视频发送到终端平台管理中心,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2)通过设计安装了位于保护壳体顶部的遮阳盖等,可为保护壳体遮蔽阳光,降低保护壳体以及保护壳体内部零部件的温度,便于增加保护壳体的使用周期,且遮阳盖安装和拆卸均较为便捷,解决了现有的驾驶安全主动监控设备,由于没有设置遮阳盖等装置,在夏季用车时,阳光的直射容易造成保护壳体以及保护壳体内部零部件的温度骤升的问题。

(3)通过设计安装了位于导线外侧的半环套等,便于将导线与中控台固定,可增加导线与中控台之间的紧密性,且半环套的位置可调,解决了现有的驾驶安全主动监控设备,由于没有设置半环套等装置,导线直接拖露在中控台表面,车辆的颠簸会造成导线震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保护壳体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卡合槽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半环套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半环套的侧视图;

图中:1、保护壳体;2、灯头;3、检测头;4、底盘;5、支架;6、导线;7、mic输入孔;8、sim卡槽;9、usb接口;10、内存卡卡槽;11、拨码开关;12、遮阳盖;13、固定支脚;14、卡合槽;15、拨片;16、半环套;17、吸盘;18、第一弹簧;19、第一导柱;20、第二导柱;21、卡块;22、调节螺栓;23、卡扣;24、第一夹板;25、限位柱;26、第二夹板;27、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驾驶安全主动监控设备,包括设备主体,还包括监控装置和防护装置以及固定装置,设备主体包括保护壳体1,监控装置包括检测头3和usb接口9以及支架5,检测头3位于保护壳体1的前表面,检测头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灯头2,usb接口9位于保护壳体1的一侧表面,usb接口9的顶部连接有mic输入孔7,mic输入孔7的一侧连接有sim卡槽8,usb接口9的一侧连接有内存卡卡槽10,内存卡卡槽10的上方连接有拨码开关11,且保护壳体1的外表面连接有导线6,支架5位于保护壳体1的底面,支架5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底盘4,通过设计安装了位于保护壳体1表面的的灯头2和检测头3等,通过图像识别分析方法,时时刻刻扫描分析驾驶员精神状态,并对各种危险驾驶行为,以及疲劳驾驶给出警告,减少由于疲劳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同时该设备可以通过4g网络,将异常数据和视频发送到终端平台管理中心,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为了便于保证防护装置的正常使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防护装置包括遮阳盖12,遮阳盖12位于保护壳体1的顶部,遮阳盖12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支脚13,固定支脚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合槽14,,卡合槽14的内侧连接有拨片15,通过设计安装了位于保护壳体1顶部的遮阳盖12等,可为保护壳体1遮蔽阳光,降低保护壳体1以及保护壳体1内部零部件的温度,便于增加保护壳体1的使用周期,且遮阳盖12安装和拆卸均较为便捷,解决了现有的驾驶安全主动监控设备,由于没有设置遮阳盖12等装置,在夏季用车时,阳光的直射容易造成保护壳体1以及保护壳体1内部零部件的温度骤升的问题。

为了便于保证拨片15的正常使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拨片15的顶部连接有第一弹簧18,第一弹簧18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导柱20,第一弹簧18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一导柱19,拨片15的底面连接有卡块21。

为了便于固定装置的正常使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固定装置包括半环套16,半环套16位于导线6的外侧,半环套16的一侧连接有卡扣23,半环套16的底部连接有吸盘17,半环套16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柱25,半环套16的内侧连接有第一夹板24,通过设计安装了位于导线6外侧的半环套16等,便于将导线6与中控台固定,可增加导线6与中控台之间的紧密性,且半环套16的位置可调,解决了现有的驾驶安全主动监控设备,由于没有设置半环套16等装置,导线6直接拖露在中控台表面,车辆的颠簸会造成导线6震动的问题。

为了便于第一夹板24的正常使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夹板24的顶部内侧连接有调节螺栓22,限位柱25的下方连接有第二夹板26,第二夹板26的一侧表面连接有第二弹簧27。

为了便于增加底盘4固定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灯头2与检测头3以及保护壳体1相互紧密连接,且底盘4的底部连接有橡胶垫。

为了便于更好的使用拨片15,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拨片15的外表面开设有防滑纹,拨片15与卡块21为一体式结构。

为了便于更好的将第一夹板24限位,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夹板24的内侧开设有导孔,且导孔与限位柱25相互对应固定。

为了便于防止拨片15偏移,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拨片15的内侧开设有导孔,且拨片15内侧的导孔与卡合槽14内侧的第一导柱19和第二导柱20相互对应固定。

为了便于更好的使用调节螺栓22,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调节螺栓22的外表面开设有防滑纹,且第一夹板24与调节螺栓22之间通过轴承活动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装置使用时,通过螺丝将保护壳体1固定在驾驶员正前方偏右或偏右30范围内位置,设备上仰5~30°角度,并将引出线端子与导线6连接好,接上gps天线和4g天线即可,装置可以适配的距离范围为60cm~120cm,建议安装在80cm左右的位置,然后在车辆行驶时,保护壳体1内侧的灯头2和检测头3即可及时的检测驾驶员的状态,通过设计安装了位于保护壳体1表面的的灯头2和检测头3等,通过图像识别分析方法,时时刻刻扫描分析驾驶员精神状态,并对各种危险驾驶行为,以及疲劳驾驶给出警告,减少由于疲劳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同时该设备可以通过4g网络,将异常数据和视频发送到终端平台管理中心,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需要遮阳时,将遮阳盖12底部两侧的固定支脚13与保护壳体1顶部的卡合槽14对应卡合,直至固定支脚13与卡合槽14底部的卡块21卡合固定即可,此时固定支脚13即可为保护壳体1遮蔽阳光,需要固定导线6时,将半环套16滑动至合适位置,然后通过卡扣23将两个半环套16固定在导线6的表面,再旋紧调节螺栓22,调节螺栓22即可带动卡扣23移动与第二夹板26共同作用,将导线6夹紧,然后将吸盘17与中控台吸附即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