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54585发布日期:2019-09-24 22:00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座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至少具有座椅靠背的倾角调节(reclining)功能的座椅装置。



背景技术:

日本发明专利授权公报特许第5252182号中记载的座椅装置的课题在于,在使座椅靠背倾斜至动作端之后,能够可靠地进行座椅靠背向下一个方向的动作。

为了解决该课题,日本发明专利授权公报特许第5252182号中记载的座椅装置具有信息处理单元,在通过倾斜角度调节开关的操作,稳定地驱动电动马达m而使座椅靠背摆动至动作端之后,在通过倾斜角度调节开关使座椅靠背向反方向动作的情况下,该信息处理单元进行向电动马达供给较大电力的脱离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但是,日本发明专利授权公报特许第5252182号中记载的座椅装置中,由于在座椅坐垫的侧面下部具有用于手动的倾斜角度调节开关,从而无法直接观察确认倾斜角度调节开关。因此,有时通过手摸索而将手伸到开关,或者一边改变为随意的姿势一边调节座椅位置。此时,有时也将视线向开关的方向移动而进行操作。此外,也存在在车门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座椅位置的手动开关的车辆,但在这种情况下,也与上述同样地成为通过手摸索进行的调节。

如此,现有技术中的座椅位置的调节操作通过手摸索进行的行为增加,而无法直观地进行座椅位置的调节操作。

本发明是考虑到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装置,通过使用者直接对座椅靠背施力,能够直观地对座椅位置进行调节操作,从而能够容易地实施座椅位置的调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座椅装置,其至少具有座椅坐垫和座椅靠背,所述座椅装置具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其安装于所述座椅靠背,用于检测压力;第二压力传感器,其安装于所述座椅靠背中的、比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安装位置靠下方的位置,用于检测压力;和控制机构,其根据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值和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的值,控制所述座椅靠背的角度。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座椅装置,通过驾驶员直接对座椅靠背施力,能够直观地对座椅位置进行调节操作,从而能够容易地实施座椅位置的调节。

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可从参照附图说明的下面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容易地理解。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装置(第一座椅装置)的框架结构的立体图。

图1b是表示第一座椅装置的外观和各种压力传感器的布置示例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第一座椅装置的控制部的一构成例的框图。

图3是表示第一座椅装置的处理动作中的、座椅靠背的倾角调节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第一座椅装置的处理动作中的、座椅坐垫的滑动调节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第二座椅装置的控制部的一构成例的框图。

图6是表示设置有第二座椅装置的车辆的一构成例的框图。

图7是表示第二座椅装置的处理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8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装置的第一变形例的外观和各种压力传感器的布置示例的立体图。

图8b是表示第二变形例的外观和各种压力传感器的布置示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边参照图1a~图8b边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座椅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示例进行说明。

首先,边参照图1a~图4边对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装置(下面记为第一座椅装置10a)进行说明。

如图1a所示,该第一座椅装置10a至少具有座椅坐垫框架12和座椅靠背框架14。座椅靠背框架14具有:下侧座椅靠背框架16b,其能够自如旋转地安装于座椅坐垫框架12;和上侧座椅靠背框架16u,其通过焊接等而固定于下侧座椅靠背框架16b的上部。

第一座椅装置10a通过托架18例如能够在前后方向上自如滑动地设置于车辆、船舶、飞机等输送装置的地板面等。当然,也可以使第一座椅装置10a不是自如滑动地设置于地板面等,而是固定于地板面等。

座椅坐垫框架12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坐垫侧框架22、横跨在各坐垫侧框架22的前部之间的前部框架24、和横跨在各坐垫侧框架22的后部之间的后部框架26等,而形成为框状。托架18安装于各坐垫侧框架22。

下侧座椅靠背框架16b具有大致上下延伸的左右一对靠背侧部框架30、横跨在左右靠背侧部框架30的下端部之间的靠背下框架32、和分别横跨在靠背侧部框架30的上部之间和下部之间的加强杆34,而形成为框状。靠背下部框架32例如通过焊接而结合在靠背侧部框架30的下部。

上侧座椅靠背框架16u具有倒u字状。上侧座椅靠背框架16u的两端部例如通过焊接分别结合在下侧座椅靠背框架16b的上部。供头枕40(参照图1b)的未图示的支柱插入的两个筒状的保持件42固定在上侧座椅靠背框架16u的中央部。

此外,在座椅坐垫框架12的后部和下侧座椅靠背框架16b的下部设置有支轴44,该支轴将下侧座椅靠背框架16b以能够相对于座椅坐垫框架12自如转动的方式支承于座椅坐垫框架12。例如,下侧座椅靠背框架16b的下部以能够自如旋转的方式连结于坐垫侧框架22的后部的内侧。

并且,如图1b所示,通过将衬垫(pad)和表皮覆盖在座椅坐垫框架12上而构成座椅坐垫50,并且通过将衬垫和表皮分别覆盖在下侧座椅靠背框架16b和上侧座椅靠背框架16u上而构成座椅靠背52。

另外,如图2所示,该第一座椅装置10a具有座椅倾角调节机构60、座椅滑动机构62、内置于座椅靠背52的第一压力传感器64a和第二压力传感器64b、内置于座椅坐垫50的第三压力传感器64c和就座传感器66、以及控制部68。

座椅倾角调节机构60具有第一驱动马达70a。第一驱动马达70a通过控制部68驱动下侧座椅靠背框架16b(参照图1a)而使之以支轴44为中心旋转。据此,座椅靠背52以支轴44为中心在前后方向上旋转。

座椅滑动机构62具有第二驱动马达70b。第二驱动马达70b通过控制部68控制座椅坐垫框架12(参照图1a)而使之沿着托架18在前后方向上移动。据此,座椅坐垫50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移动。

第一压力传感器64a和第二压力传感器64b分别设置在座椅靠背52内,第三压力传感器64c和就座传感器66分别设置在座椅坐垫50内。例如,第一压力传感器64a设置在当驾驶员72就座于第一座椅装置10a时与驾驶员72的背部上部相向的位置,第二压力传感器64b设置在与驾驶员72的背部下部相向的位置。第三压力传感器64c例如设置在与就座于座椅坐垫50的驾驶员72的腿(主要是大腿的里侧)对应的位置。就座传感器66例如设置在与就座于座椅坐垫50上的驾驶员72的臀部或者大腿根部附近对应的位置。

控制部68具有就座判定部80、倾角调节方向判定部82、第一马达驱动部84a、第二马达驱动部84b和滑动方向判定部86。

就座判定部80根据就座传感器66的值pt,判定驾驶员72是否就座于座椅坐垫50。例如,如果就座传感器66的值pt大于预先设定的就座阈值ptha,则判定为驾驶员72已就座于座椅坐垫50。作为就座阈值ptha,可以预先检测多人的每个人就座时的各压力,并采用其中的最小值、或者最小值的1/n、最大值的1/n或平均值的1/n等。当然,只要能够检测到人已就座,也可以采用其他数值。

控制部68在由就座判定部80判定为驾驶员72已就座的情况下,可以执行由倾角调节方向判定部82和滑动方向判定部86进行的处理动作。

倾角调节方向判定部82根据第一压力传感器64a的值pa和第二压力传感器64b的值pb,判定应使第一驱动马达70a旋转的方向,并将该判定结果向第一马达驱动部84a输出。例如,在将第一压力传感器64a的值pa与第二压力传感器64b的值pb进行比较之后,设定规定的第一阈值宽度pwa(压力值)和第二阈值宽度pwb(压力值)。

并且,如果第一压力传感器64a的值pa大于第二压力传感器64b的值pb且第一压力传感器64a的值pa与第二压力传感器64b的值pb之间的差值δpab(绝对值)为第一阈值宽度pwa以上,则倾角调节方向判定部82向第一马达驱动部84a输出用于使第一驱动马达70a例如正向旋转的第一判定信号sa。

反之,如果第一压力传感器64a的值pa小于第二压力传感器64b的值pb且上述的差值δpab为第二阈值宽度pwb以上,则倾角调节方向判定部82向第一马达驱动部84a输出用于使第一驱动马达70a例如反向旋转的第二判定信号sb。

第一马达驱动部84a根据来自倾角调节方向判定部82的第一判定信号sa的输入,驱动第一驱动马达70a正向旋转。据此,座椅靠背52以支轴44为中心朝向后方倾倒式地旋转。反之,当输入来自倾角调节方向判定部82的第二判定信号sb时,第一马达驱动部84a驱动第一驱动马达70a反向旋转。据此,座椅靠背52以支轴44为中心朝向前方立起式地旋转。

另外,在上述差值δpab低于第一阈值宽度pwa的时间点,倾角调节方向判定部82向第一马达驱动部84a输出第一停止信号st1,在上述差值δpab低于第二阈值宽度pwb的时间点,倾角调节方向判定部82向第一马达驱动部84a输出第二停止信号st2。第一马达驱动部84a根据输入的第一停止信号st1或第二停止信号st2,使第一驱动马达70a的旋转停止。

通过设定第一阈值宽度pwa和第二阈值宽度pwb,能够防止即使驾驶员72有轻微动作,也会进入座椅位置的调节动作的情况发生。第一阈值宽度pwa和第二阈值宽度pwb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然,第一阈值宽度pwa和第二阈值宽度pwb也可以根据第一座椅装置10a的种类等适当设定。

另一方面,滑动方向判定部86根据第三压力传感器64c的值pc、第一阈值pth1和第二阈值pth2(<pth1),判定第二驱动马达70b应旋转的方向,并将该判定结果向第二马达驱动部84b输出。

例如,如果第三压力传感器64c的值pc大于第一阈值pth1,则滑动方向判定部86将用于使第二驱动马达70b例如正向旋转的第三判定信号sc向第二马达驱动部84b输出。

反之,如果第三压力传感器64c的值pc小于第二阈值pth2,则滑动方向判定部86将用于使第二驱动马达70b例如反向旋转的第四判定信号sd向第二马达驱动部84b输出。

第二马达驱动部84b根据来自滑动方向判定部86的第三判定信号sc的输入,驱动第二驱动马达70b正向旋转。据此,座椅坐垫50沿着托架18向后方滑动移动。反之,当输入来自滑动方向判定部86的第四判定信号sd时,第二马达驱动部84b驱动第二驱动马达70b反向旋转。据此,座椅坐垫50沿着托架18向前方滑动移动。

另外,滑动方向判定部86在第三压力传感器64c的值pc为第二阈值pth2以上且第一阈值pth1以下的时间点,向第二马达驱动部84b输出第三停止信号st3。第二马达驱动部84b根据第三停止信号st3的输入,使第二驱动马达70b的旋转停止。

通过设定第一阈值pth1和第二阈值pth2,能够防止即使驾驶员72有轻微动作,也会进入座椅滑动机构62的调节动作的情况发生。第一阈值pth1和第二阈值pth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然,第一阈值pth1和第二阈值pth2也可以根据第一座椅装置10a的种类等适当设定。

在此,边参照图3的流程图边对第一座椅装置10a的处理动作、尤其是座椅靠背52的倾角调节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在图3的步骤s1中,就座判定部80检测驾驶员72向座椅坐垫50的就座。该检测是根据就座传感器66的值pt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就座阈值ptha来进行的。

如果就座传感器66的值pt大于就座阈值ptha,则检测到驾驶员72的就座(步骤s1:是),进入下一步骤s2。在该步骤s2中,倾角调节方向判定部82获取第一压力传感器64a的值pa与第二压力传感器64b的值pb的差值δpab。

接着,在步骤s3中,倾角调节方向判定部82判断第一压力传感器64a的值pa是否大于第二压力传感器64b的值pb。如果第一压力传感器64a的值pa大于第二压力传感器64b的值pb(步骤s3:是),则进入下一步骤s4,倾角调节方向判定部82判断驾驶员72是否要求用于使座椅靠背52倾倒的倾角调节。该判断是根据上述差值δpab(绝对值)是否为第一阈值宽度pwa以上来进行的。

如果上述差值δpab(绝对值)为第一阈值宽度pwa以上(步骤s4:是),则进入下一步骤s5,倾角调节方向判定部82将用于使第一驱动马达70a例如正向旋转的第一判定信号sa向第一马达驱动部84a输出。据此,座椅靠背52以支轴44为中心朝向后方倾倒式地旋转。

然后,通过反复进行上述步骤s1之后的处理,进行使座椅靠背52向后方倾倒的动作。在上述步骤s4中,在差值δpab(绝对值)低于第一阈值宽度pwa的时间点,进入步骤s6,倾角调节方向判定部82向第一马达驱动部84a输出第一停止信号st1。据此,使座椅靠背52向后方的旋转停止。

另一方面,在上述步骤s3中,在判断为第一压力传感器64a的值pa不大于第二压力传感器64b的值pb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7,倾角调节方向判定部82判断驾驶员72是否要求用于使座椅靠背52立起的倾角调节。该判断是根据上述差值δpab(绝对值)是否为第二阈值宽度pwb以上来进行的。

如果上述差值δpab(绝对值)为第二阈值宽度pwb以上,则进入下一步骤s8,倾角调节方向判定部82将用于使第一驱动马达70a例如反向旋转的第二判定信号sb向第一马达驱动部84a输出。据此,座椅靠背52以支轴44为中心朝向前方立起式地旋转。

然后,通过反复进行上述步骤s1之后的处理,进行座椅靠背52向前方立起的动作。在上述步骤s7中,在上述差值δpab(绝对值)低于第二阈值宽度pwb的时间点,进入步骤s9,倾角调节方向判定部82向第一马达驱动部84a输出第二停止信号st2。据此,使座椅靠背52向前方的旋转停止。

在上述步骤s6或步骤s8中的处理结束的阶段,或者在步骤s1中,在未检测到驾驶员72的就座的情况下,在经过了规定时间的阶段,反复进行步骤s1之后的处理。

接着,还边参照图4的流程图边对第一座椅装置10a的处理动作、尤其是座椅坐垫50的滑动调节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在图4的步骤s101中,就座判定部80检测驾驶员72向座椅坐垫50的就座。即,如果就座传感器66的值pt大于就座阈值ptha,则检测为驾驶员72就座(步骤s101:是),进入下一步骤s102。在该步骤s102中,滑动方向判定部86获取第三压力传感器64c的值pc。

在步骤s103中,滑动方向判定部86判断驾驶员72是否要求用于使座椅坐垫50向后方移动的滑动调节。该判断是根据第三压力传感器64c的值pc是否大于第一阈值pth1来进行的。如果第三压力传感器64c的值pc大于第一阈值pth1(步骤s103:是),则进入步骤s104,滑动方向判定部86将用于使第二驱动马达70b例如正向旋转的第三判定信号sc向第二马达驱动部84b输出。据此,座椅坐垫50沿着托架18向后方滑动移动。然后,反复进行步骤s101之后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上述步骤s103中,在判断为第三压力传感器64c的值pc不大于第一阈值pth1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05,滑动方向判定部86判断驾驶员72是否要求用于使座椅坐垫50向前方移动的滑动调节。该判断是根据第三压力传感器64c的值pc是否小于第二阈值pth2来进行的。如果第三压力传感器64c的值pc小于第二阈值pth2,则进入步骤s106,滑动方向判定部86将用于使第二驱动马达70b例如反向旋转的第四判定信号sd向第二马达驱动部84b输出。据此,座椅坐垫50沿着托架18向前方滑动移动。然后,反复进行步骤s101之后的处理。

并且,在上述步骤s105中,在判断为第三压力传感器64c的值pc不小于第二阈值pth2的情况下,即,在第三压力传感器64c的值pc为第二阈值pth2以上且第一阈值pth1以下的情况下,视为驾驶员72没有对座椅坐垫50的滑动调节的要求,滑动方向判定部86向第二马达驱动部84b输出第三停止信号st3。据此,使座椅坐垫50的滑动移动停止。之后,在经过了规定时间的阶段,反复进行步骤s101之后的处理。

接着,边参照图5~图7边对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装置(下面记为第二座椅装置10b)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该第二座椅装置10b具有与上述第一座椅装置10a大致相同的结构,但不同之处在于:具有驾驶状态检测部102,该驾驶状态检测部102用于检测设置有第二座椅装置10b的车辆100(参照图6)的驾驶状态;倾角调节方向判定部82根据来自驾驶状态检测部102的检测结果进行动作。

例如,如图6所示,设置有该第二座椅装置10b的车辆100除了具有行驶ecu110以外,还具有驾驶座车门传感器112、车辆周边传感器组114、车身行为传感器组116、驾驶操作传感器组118、通信装置120、人机界面122(下面称为“hmi122”。)、驱动力控制系统124、制动力控制系统126、电动助力转向系统128(下面称为“eps系统128”。)。

车辆周边传感器组114检测关于车辆100的周边的信息。在图中虽未图示,但车辆周边传感器组114包括多个车外摄像头、多个雷达、lidar(激光雷达:lightdetectionandranging)和全球定位系统传感器(gps传感器)。

车身行为传感器组116检测关于车辆100的行为的信息(车身行为信息)。车身行为传感器组116包括车速传感器130、加速度传感器132和偏航角速率传感器134。

车速传感器130检测车辆100的车速v[km/h]和行进方向。加速度传感器132检测车辆100的加速度g[m/s/s]。加速度g包括纵向(前后)加速度α、横向加速度glat和垂直(上下)加速度gv。偏航角速率传感器134检测车辆100的偏航角速率y[rad/s]。

驾驶操作传感器组118检测关于驾驶员进行的驾驶操作的信息(驾驶操作信息)。驾驶操作传感器组118包括加速踏板传感器140、制动踏板传感器142、舵角传感器144和操舵转矩传感器146。

加速踏板传感器140(ap传感器140)检测加速踏板150的操作量θap(ap操作量θap)[%]。制动踏板传感器142(bp传感器142)检测制动踏板152的操作量θbp(bp操作量θbp)[%]。舵角传感器144检测方向盘154的舵角θst[deg]。

通信装置120与外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这里的外部设备包括未图示的外部服务器。外部服务器例如可以设为气象信息服务器、交通信息服务器或路径服务器。

hmi122接受来自乘员的输入操作,并且以视觉、听觉和触觉的方式对乘员进行各种信息的提示。hmi122包括自动驾驶开关160(自动驾驶sw160)、未图示的扬声器和显示部。

自动驾驶sw160是用于通过乘员的操作来指示自动驾驶控制的开始和结束(手动驾驶的开始)的开关。除了自动驾驶sw160之外或代替该自动驾驶sw160,还可以通过其它方法(经由未图示的麦克风输入语音等)来指示自动驾驶控制的开始或结束。

驱动力控制系统124具有未图示的发动机和驱动电子控制装置(驱动ecu)。上述的ap传感器140和加速器踏板150可以定位为驱动力控制系统124的一部分。驱动ecu使用ap操作量θap等执行车辆100的驱动力控制。在进行驱动力控制时,驱动ecu经由发动机的控制来控制车辆100的行驶驱动力。

制动力控制系统126具有未图示的制动机构和制动电子控制装置(制动ecu)。上述的bp传感器142和制动踏板152可以定位为制动力控制系统126的一部分。制动机构通过制动马达(或液压机构)等使制动部件动作。制动ecu使用bp操作量θbp等来执行车辆100的制动力控制。在进行制动力控制时,制动ecu经由制动机构等的控制来控制车辆100的制动力。

eps系统128具有未图示的eps马达和eps电子控制装置(epsecu)。上述的舵角传感器144、操舵转矩传感器146和方向盘154可以定位为eps系统128的一部分。

epsecu根据来自行驶ecu110的指令控制eps马达,从而控制车辆100的舵角θst。

行驶ecu110执行不需要驾驶员的驾驶操作而将车辆100驾驶至目标地点的自动驾驶控制,例如包括中央处理装置(cpu)。行驶ecu110具有输入输出部170、运算部172和存储部174。

输入输出部170进行与行驶ecu110以外的设备(传感器组114、116、118、通信装置120等)之间的输入输出。运算部172根据来自传感器组114、116、118、通信装置120、hmi122和各ecu等的信号来进行计算。然后,运算部172根据运算结果,生成针对通信装置120、各ecu的信号。

行驶ecu110的运算部172具有周边识别部180、行动计划部182和行驶控制部184。这些各部通过执行存储于存储部174的程序来实现。

周边识别部180根据来自车辆周边传感器组114的车辆周边信息,识别车道标识(未图示)和周边障碍物(未图示)。例如,车道标识根据图像信息来识别。周边识别部180根据识别到的车道标识来识别车辆100的行车道。

行动计划部182计算车辆100至经由hmi122输入的目标地点的预定路径,进行沿着预定路径的路径引导。

行驶控制部184控制各执行机构的输出,该各执行机构控制车身行为。这里所说的执行机构包括发动机、制动机构和eps马达。行驶控制部184通过控制执行机构的输出来控制车辆100(尤其是车身)的行为量(车身行为量)。这里所说的车身行为量包括车速v、加速度g、舵角θst和偏航角速率y。

行驶控制部184具有未图示的驱动力控制部、制动力控制部和转弯控制部。驱动力控制部主要通过控制发动机的输出来控制车辆100的行驶驱动力。制动力控制部主要通过控制制动机构的输出来控制车辆100的制动力。转弯控制部主要通过控制eps马达的输出来控制车辆100的舵角θst。

存储部174存储运算部172所利用的程序和数据(地图数据库)。在地图数据库中存储道路地图的信息(地图信息)。

存储部174例如具有随机存取存储器(下面称为“ram”)。作为ram,可以使用寄存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和闪存等非易失性存储器。另外,除了ram之外,存储部174还可以具有只读存储器(下面称为“rom”)。

另外,如图5所示,第二座椅装置10b的驾驶状态检测部102根据自动驾驶sw160的操作,检测当前的行驶是自动驾驶还是手动驾驶。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驾驶状态”除了车辆100的行驶状态之外,还包括驾驶员相对于车辆100的上下车。

并且,驾驶状态检测部102例如检测下面的第一驾驶状态。

(a)在自动驾驶过程中,根据来自加速度传感器132的加速度g等,检测当前的行驶是加速状态还是减速状态。

(b)在自动驾驶过程中,根据来自操舵转矩传感器146的转矩tst和来自舵角传感器144的舵角θst等,检测当前的行驶是转弯状态这一情况。

(c)根据来自驾驶座车门传感器112的信号,检测驾驶员72相对于车辆100的上下车。

另外,驾驶状态检测部102例如检测下面的第二驾驶状态。

(d)在手动驾驶过程中,根据来自车速传感器130的车速v,检测当前的车速v为20km/h以上的行驶状态这一情况。

(e)在手动驾驶过程中,根据加速踏板150的操作量θap或者制动踏板152的操作量θbp,检测驾驶员72正在进行加速操作或者正在进行制动操作的状态(加速状态或者减速状态)。

(f)在手动驾驶过程中,根据方向盘154的舵角θst,检测驾驶员72正在进行转向操作的状态(转弯状态)。

(g)根据来自驾驶座车门传感器112的信号,检测驾驶员72相对于车辆100的上下车。

并且,在来自驾驶状态检测部102的检测结果在自动驾驶中属于上述第一驾驶状态的情况下,或者在来自驾驶状态检测部102的检测结果在手动驾驶中属于上述第二驾驶状态的情况下,该第二座椅装置10b的控制部68不启动倾角调节方向判定部82。即,不实施座椅靠背52的移动操作。

接着,边参照图7的流程图边对第二座椅装置10b的处理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在图7的步骤s201中,就座判定部80检测驾驶员72向座椅坐垫50的就座。该检测是根据就座传感器66的值pt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就座阈值ptha来进行的。如果就座传感器66的值pt大于就座阈值ptha,则检测到驾驶员72的就座(步骤s201:是),进入下一步骤s202。

在步骤s202中,驾驶状态检测部102根据自动驾驶sw160的操作,检测当前的行驶是自动驾驶还是手动驾驶。如果是自动驾驶过程中(步骤s202:是),则进入下一步骤s203,驾驶状态检测部102判断当前的车辆的驾驶状态是否不属于第一驾驶状态、即是否不属于上述的(a)~(c)的状态。在属于的情况下(步骤s203:否),等待直至车辆的驾驶状态不再属于第一驾驶状态为止。

另一方面,在上述步骤s202中,在判断为是手动驾驶过程中的情况下(步骤s202:否),进入步骤s204,驾驶状态检测部102判断当前的车辆的驾驶状态是否不属于第二驾驶状态、即是否不属于上述的(d)~(g)的状态。在属于的情况下(步骤s204:否),等待直至车辆的驾驶状态不再属于第二驾驶状态。

并且,在车辆的驾驶状态不再属于第一驾驶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203:是)、或者不再属于第二驾驶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204:是),进入下一步骤s205,实施与上述第一座椅装置10a的倾角调节动作相同的处理(参照图3)。

[由实施方式所得到的发明]

[1]关于由上述实施方式能够理解的发明如下记载。

本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座椅装置,其至少具有座椅坐垫50和座椅靠背52,并且具有:第一压力传感器64a,其安装于座椅靠背52,用于检测压力;第二压力传感器64b,其安装于座椅靠背52的、比第一压力传感器64a的安装位置靠下方的位置,用于检测压力;和控制部68,其根据第一压力传感器64a的值pa和第二压力传感器64b的值pb来控制座椅靠背52的角度θ。

据此,无需驾驶员72用手摸索或目视确认,而使驾驶员72直接对座椅靠背52施力,例如通过推压背部或减弱推压,能够直观地调节操作座椅位置,从而能够容易地实施座椅位置的调节。

[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压力传感器64a的值pa大于第二压力传感器64b的值pb的情况下,控制部68控制座椅靠背52在倾倒方向上的角度θ。

通过驾驶员72将背部向后方推压座椅靠背52的动作,使第一压力传感器64a的值pa大于第二压力传感器64b的值pb。据此,使得座椅靠背52按照驾驶员72的意愿向后方倾倒。

[3]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压力传感器64a的值pa小于第二压力传感器64b的值pb的情况下,控制器68控制座椅靠背52在立起方向上的角度θ。

通过驾驶员72从座椅靠背52向后方倾倒的状态进行向离开座椅靠背52的方向的动作,而使得仅对第二压力传感器64b施加压力等、即第一压力传感器64a的值pa小于第二压力传感器64b的值pb。据此,使得座椅靠背52按照驾驶员72的意愿朝向前方立起。

[4]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压力传感器64a的值pa与第二压力传感器64b的值pb的差值δpab在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停止控制部68进行的角度θ控制。

如果第一压力传感器64a的值pa和第二压力传感器64b的值pb的差值δpab较小且在规定范围内,则停止控制部68进行的角度θ控制,由此能够防止即使驾驶员72有轻微动作,也会进入座椅位置的调节动作的情况发生。即,能够避免在非预期的状况(没有计划进行座椅位置的调节的状况)下进入座椅位置的调节动作。

[5]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具有检测设置有座椅装置的车辆100的驾驶状态的驾驶状态检测部102,控制部68根据由驾驶状态检测部102检测到的结果,停止对座椅靠背52的角度θ控制。

例如,在车辆100处于加速状态、减速状态、转弯状态等中,根据状况,有时驾驶员72将背部向后方推压座椅靠背52,或者驾驶员72的背部暂时离开座椅靠背52。当然,有时在驾驶员72相对于车辆100上下车时,也会产生同样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停止控制部68进行的座椅靠背52的角度θ控制。据此,能够提供一种座椅装置,仅在想要调节座椅靠背52的位置的情况下,能够实施座椅靠背52的角度θ控制,使用情况良好,能够提高车辆100等的商品价值。

[6]在本实施方式中,车辆100具有由驾驶员72对车辆100进行操作的手动驾驶模式和车辆100自主驾驶的自动驾驶模式,控制部68在手动驾驶模式和自动驾驶模式下改变用于停止对座椅靠背52的角度θ控制的条件。

例如,在自动驾驶模式下,根据来自车速传感器130、加速度传感器132、舵角传感器144等的值的时间变化,设定用于停止对座椅靠背52的角度θ控制的条件。在手动驾驶模式下,根据来自驾驶员72直接操作,例如加速器操作、制动器操作、方向盘操作等操作的装置的检测值,设定用于停止对座椅靠背52的角度θ控制的条件。

并且,控制部68根据当前模式是手动驾驶模式还是自动驾驶模式来改变用于停止对座椅靠背52的角度θ控制的条件。

据此,在自动驾驶模式下,根据驾驶员72处于未直接操作装置的状况,通过实际上实施了车辆100的加速、减速、转弯等这些动作而得知车辆100进行了加速、减速、转弯等。因此,当实施这些动作时,同时也可能会实施座椅靠背52的调节操作。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在实施上述动作的情况下,由于停止了对座椅靠背52的角度θ控制,因此,不需要担心车辆100加速、减速、转弯等。

反之,在手动驾驶模式下,根据驾驶员72处于直接操作装置的状况,能够事先知道车辆100进行加速、减速、转弯等。并且,在实施这些动作时,由于停止了对座椅靠背52的角度θ控制,因此,驾驶员72能够安心地专注于手动驾驶。

如此,通过在自动驾驶模式和手动驾驶模式下改变停止对座椅靠背52的角度θ控制的条件,能够提高驾驶员72的舒适性。

[7]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具有座椅坐垫50的移动机构、和安装于座椅坐垫50并用于检测压力的第三压力传感器64c,控制部68根据第三压力传感器64c的值pc,至少控制座椅坐垫50的移动方向。

通常,在驾驶员72想要使座椅坐垫50向后移动的情况下,通过驾驶员72的腿(主要是大腿的里侧)使座椅坐垫50向后方移动。反之,在驾驶员72想要使座椅坐垫50向前移动的情况下,抬起驾驶员72的腿(主要是大腿的里侧)并主要利用臀部和前脚使座椅坐垫50向前方移动。因此,当想要使座椅坐垫50向后方移动时由第三压力传感器64c检测到的压力值pc与当想要使座椅坐垫50向前方移动时由第三压力传感器64c检测到的压力值pc不同。

因此,通过检测安装在座椅坐垫50上的第三压力传感器64c的值pc,能够客观地知晓驾驶员72想要将座椅坐垫50向哪个方向移动。

通过将该关系反映在由控制部68进行的控制中,能够按照驾驶员72的意愿实施座椅坐垫50的移动,从而能够提高驾驶员72的舒适性。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当然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自由变更。

例如,在上述的第一座椅装置10a和第二座椅装置10b中,示出了设置一个第一压力传感器64a的例子,但除此之外,也可以如图8a和图8b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座椅装置10a、10b那样,设置多个第一压力传感器64al、64ar。在该情况下,例如,如图8a所示,举出了可以在左右各设置一个第一压力传感器64al、64ar,或者如图8b所示,在左右各设置多个第一压力传感器64al、64ar。

并且,在图8a所示的座椅装置10a中,也可以在左侧的第一压力传感器64al的值和右侧的第一压力传感器64ar的值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启动倾角调节方向判定部82。所谓大致相同可以举出如下情况,即预先设定启动阈值,在左侧的第一压力传感器64al的值与右侧的第一压力传感器64ar的值的差值(绝对值)为启动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启动倾角调节方向判定部82。这在图8b所示的座椅装置10b中也同样,可以举出如下情况,即在左侧的多个第一压力传感器64al的合计值与右侧的多个第一压力传感器64ar的合计值的差值(绝对值)为启动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启动倾角调节方向判定部82。

据此,在驾驶员72不稳定地就座时,不实施座椅位置的调节动作,在驾驶员72的背部稳定地与座椅靠背52接触时,能够实施座椅位置的调节动作,驾驶员72容易使座椅靠背52倾斜至所希望的位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