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后视镜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58592发布日期:2019-08-06 23:29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智能后视镜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后视镜组件。
背景技术
:后视镜是汽车内常见的配件,其安装于汽车前部,以便于驾驶员观察车后座情况。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市场上逐渐出现了替代原始后视镜的智能后视镜。智能后视镜因具备多种功能而逐渐获得市场青睐。发热是智能设备不可避免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散热性能的好坏决定了智能后视镜的工作性能的好坏。通常情况下智能后视镜都是与固定支架连接配合使用,目前,固定支架在固定时壳体都是直接紧贴机器后壳,因此严重影响了智能后视镜的散热性能。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智能后视镜组件,旨在解决现有的智能后视镜散热不佳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智能后视镜组件,包括:后视镜本体,包括壳体和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安装于所述壳体,且由所述壳体的后表面露出;以及安装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后表面,且位于所述散热器的后侧,所述安装组件与所述散热器之间形成有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的两端与外部连通;或,所述安装组件用以将所述后视镜本体安装于汽车后视镜上,且所述散热器与所述汽车后视镜的镜片间形成有两端与外部连通散热通道。可选地,所述散热通道于所述壳体宽度方向的两侧形成通道口。可选地,所述后视镜本体还包pcb板,所述pcb板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背部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器贴合所述pcb板,且至少部分所述散热器自所述散热口露出。可选地,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基板及散热鳍片,所述散热基板贴合所述pcb板,所述散热鳍片间隔设于所述散热基板背向所述pcb板的一侧,并自所述散热口露出。可选地,所述散热鳍片沿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延伸。可选地,所述壳体背部凸设有一散热部,所述散热口开设于所述散热部。可选地,所述安装组件可拆地安装于所述壳体。可选地,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盖板及球接件,所述盖板盖合于所述壳体后表面,并与所述散热器之间形成所述散热通道,所述球接件设置于所述盖板背离所述后视镜本体的一侧,用以将所述盖板安装于汽车。可选地,所述盖板由隔热材料制成,所述散热器由金属制成。可选地,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固定台、及设于所述固定台相对两侧的卡扣,所述固定台的一侧贴合所述壳体后表面,另一侧用以与汽车后视镜的镜片贴合,且所述固定台背离所述后视镜本体的一侧高于所述散热器,所述卡扣用以将所述固定台卡接于汽车后视镜。本发明技术方案包括后视镜本体与安装组件,后视镜本体包括壳体与散热器,该散热器自壳体后表面露出,安装组件安装壳体的后表面。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智能后视镜组件通过散热器与安装组件间形成散热通道,或散热器与汽车后视镜镜片间形成的散热通道,提高了后视镜本体的散热能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智能后视镜组件一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智能后视镜组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智能后视镜组件的安装组件与后视镜本体的爆炸图;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智能后视镜组件的壳体与散热器的爆炸图;图5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智能后视镜组件的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智能后视镜组件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实施例的智能后视镜组件的安装组件与后视镜本体的爆炸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后视镜本体110壳体111散热部112散热口113安装部114第一安装孔120散热器121散热基板122散热鳍片200安装组件210盖板211固定部212遮挡部213第二安装孔220球接件230固定台231第三安装孔240卡扣250胶垫260弹性绑带300散热通道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提出一种智能后视镜组件。第一实施例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该智能后视镜组件包括后视镜本体100及安装组件200。其中,后视镜本体100包括壳体110及散热器120,该散热器120安装于壳体110,并由壳体110的后表面露出。安装组件200安装于壳体110后表面,且位于散热器120的后侧,用以将后视镜本体100安装于汽车上。该安装组件200与散热器120之间形成有散热通道300,该散热通道300的两端与外部连通。通常,现有的智能后视镜通过塑料支架直接安装于汽车上,为保证智能后视镜的散热,会在智能后视镜的后壳上开设散热孔,以使智能后视镜的散热器部分露出。或使用金属支架,并使金属支架贴合于智能后视镜的后壳,而对后视镜进行散热。但是,由于智能后视镜是安装于汽车顶盖的前部,当外界阳光强烈时,裸露的散热器或金属支架容易受到阳光照射而受热。这样,散热器或金属支架会吸热,而反向加热智能后视镜,严重影响智能后视镜的散热能力。为此,本申请提出的智能后视镜,通过将散热器120设置为自壳体110的后表面漏出,并将安装组件200安装于壳体110的后表面,使安装组件200与散热器120之间形成散热通道300。如此,通过安装组件200将后视镜本体100安装于汽车上后,后视镜本体100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可被散热器120吸收,而散热器120上的热量可通过散热通道300而散发。并且,由于安装组件200位于散热器120的后侧,当有外部热量(通常为太阳光)向散热器120辐射时,安装组件200能够形成遮挡,以防止散热器120吸热,避免反向加热后视镜本体100。这样,通过散热通道300与安装组件200的结合,而保证后视镜本体100无论处于何种环境中均具有良好的散热能力,提高了后视镜本体100工作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为实现智能工作,除壳体110及散热器120外,后视镜本体100还包括但不限于显示单元、触控显示单元、摄像单元、扬声器单元等,此处不一一赘述。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散热通道300于壳体110宽度方向的两侧形成通道口。我们知道,空气受热后,分子间的间距会增加,而导致单位体积的热空气质量低于冷空气。如此便造成了在同一环境中,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将散热通道300的通道口设置为沿壳体110宽度方向的两侧,那么,在散热通道300内,受散热器120热辐射而受热的空气会从散热通道300上方的通道口流出,冷空气会向散热通道300下方的通道口流动,而继续冷却散热器120。如此,散热通道300内便形成了热空气与冷空气的对流,而显著地提高了散热器120的散热能力。当然,本申请的设计不限于此,于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散热通道300也可沿壳体110长度方向的两侧形成通道口,或于壳体110相邻的两侧形成通道口。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智能后视镜还是普通的后视镜,考虑到要为驾驶员提供广阔的视野,而不占据过多的空间,通常会将后视镜设置成长条形。而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壳体110的宽度方向及长度方向,正是基于后视镜呈长条形这一基础。请结合图3与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后视镜本体100还包括pcb板,该pcb板安装于壳体110内,并设置有后视镜本体100工作所需的各种元器件。相应的,该壳体110背部开设有散热口112,该散热器120贴合pcb板设置,且至少部分该散热器120自该散热口112露出。通常,智能设备的发热来源于负荷较大的计算芯片,为了便于智能设备的散热,散热器120通常是贴合pcb板上的计算芯片设置的。为保护计算芯片免受电磁干扰,计算芯片上通常罩设有金属屏蔽罩。因此,具体而言,于本实施例中,散热器120贴合于pcb板上的计算芯片的金属屏蔽罩上。需要说明的是,在智能后视镜中,pcb板上除计算芯片外,还有许多其他元器件,这些元器件的高度不一,但是于外部亦罩设有金属屏蔽罩,因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散热器120也可贴合于其他元器件的金属屏蔽罩上。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散热器120也可直接贴合pcb板的板体设置。而壳体110上开设的散热口112,则可方便散热器120的拆装与散热。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散热器120包括散热基板121与散热鳍片122。其中,散热基板121贴合于pcb板,散热鳍片122间隔设于散热基板121背向pcb板的一侧,并自散热口112露出。散热基板121可用于吸收pcb板上的热量,而散热鳍片122可增加散热器120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以增加散热器120的散热面积。如此设计,可有效提高散热器120的散热效率,进而提高后视镜本体100的散热能力。请结合图2、图3及图5所示,该散热器120的散热鳍片122沿壳体110的宽度方向延伸。从上文可知,散热通道300于壳体110的宽度方向形成有通道口,那么,该散热通道300沿壳体110的宽度方向延伸。而散热鳍片122是间隔设于散热基板121上的,则相邻散热鳍片122间形成有散热槽。将散热器120的散热鳍片122设置为沿壳体110的宽度方向延伸,则散热槽沿壳体110的宽度方向延伸。即,散热槽与散热通道300同向延伸。根据前述内容可知,热空气与冷空气在散热通道300内形成对流。如此,散热槽与散热通道300同向延伸,可对散热通道300内的气流进行导向,以加快散热通道300内的空气对流,进而显著提高散热器120的散热效率。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设计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散热鳍片122也可沿其他方向延伸,包括但不限于沿壳体110的长度方向延伸。如图3所示,壳体110背部凸设有一散热部111,该散热口112开设于该散热部111。壳体110背部凸设的散热部111,不仅有利于后视镜本体100的内部结构设计,并且,也有利于增加散热鳍片122沿壳体110前后方向的宽度,即,加深散热槽的深度。这样,可增加散热器120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而提高散热器120的散热效率。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安装组件200可拆地安装于壳体110。可以理解,安装组件200与壳体110间可拆连接,便于智能后视镜组件的组装。对于后期后视镜本体100的拆装维修也更为方便。当然,本申请的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安装组件200也可与壳体110一体成型而成,或固定连接于壳体110后表面,固定连接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超声波焊接、粘接等。请结合图2与图3,在本实施例中,安装组件200包括盖板210及球接件220。该盖板210盖合于壳体110后表面,并与散热器120之间形成有散热通道300。该球接件220则设于盖板210背离后视镜本体100的一侧,用以将盖板210安装于汽车,相应的,汽车上设有与该球接件220相球接的球座。盖板210盖合于壳体110的后表面,可与散热器120之间形成散热通道300,并可覆盖散热器120所在的空间,而避免散热器120吸收外部热量。而球接件220与球座相配合,则可实现后视镜本体100的多方向、多角度调节,适用性强。具体地,请参照图3,该壳体110还包括两安装部113,两安装部113分设于散热部111的两侧,且每一安装部113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14。盖板210包括固定部211及遮挡部212,其中,遮挡部212对应壳体110的散热部111设置,用以与散热器120形成散热通道300。固定部211分设于遮挡部212两侧,并对应壳体110的安装部113设置,两固定部211上均设有第二安装孔213。该第二安装孔213对应第一安装孔114设置,盖板210盖合于壳体110后表面后,第一安装孔114与第二安装孔213相连通。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114为螺纹孔,故而盖板210与壳体110间可通过螺钉固定。为便于盖板210与壳体110的连接,第二安装孔213设置为通孔,当然,第二安装孔213也可设置为螺纹孔。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盖板210由隔热材料制成。采用隔热材料制成的盖板210,可有效隔断向散热器120传递的外部热量,而避免散热器120吸热反向加热后视镜本体100。具体地,该隔热材料可为塑料、木材或陶瓷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散热器120由金属制成。金属是热的良导体,采用金属来制备散热器120有助于提高后视镜本体100的散热能力。优选地,散热器120可选用铝、铜等金属制成。第二实施例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安装组件200不同。在本实施例中,智能后视镜组件包括后视镜本体100及安装组件200。其中,后视镜本体100包括壳体110及散热器120,该散热器120安装于壳体110,并由壳体110的后表面露出。安装组件200可拆卸地安装于壳体110后表面,用于将后视镜本体100安装于汽车后视镜上。且当后视镜本体100安装于汽车后视镜上后,散热器120与汽车后视镜的镜片间形成有两端与外部连通的散热通道。除第一实施例所述的连接方式外,现有的智能后视镜还可通过支架直接安装于汽车的原后视镜上,这样,可在不拆除汽车原后视镜的情况下安装智能后视镜,更为方便。但是,如此连接后,汽车原后视镜将遮盖住智能后视镜上的散热口,而影响智能后视镜的散热。为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后视镜组件,通过安装组件200将后视镜本体100安装于汽车后视镜上后,散热器120与汽车后视镜之间形成的散热通道,为散热器120的散热提供了空间,而保证了后视镜本体100的散热能力。同时,由于汽车后视镜为塑料壳体与镜片的组合,隔热能力良好。因此,除了与散热器120配合形成散热通道外,汽车后视镜还可为散热器120提供遮挡,防止外部热量传递向散热器120,而避免散热器120吸热反向加热后视镜本体100。如此,可保证后视镜本体100无论处于何种环境中均具有良好的散热能力,提高了后视镜本体100工作的稳定性。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安装组件200包括固定台230及卡扣240。其中固定台230的一侧贴合壳体110后表面,另一侧用以与汽车后视镜的镜片贴合,且固定台230背离后视镜本体100的一侧高于散热器120。如此,便可使散热器120与汽车后视镜的镜片间形成散热通道。而卡扣240则设于固定台230相对的两侧,用以将固定台230卡接于汽车后视镜,以连接后视镜本体100与汽车后视镜。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固定台230与汽车后视镜之间的卡接,卡扣240设于固定台230沿壳体110宽度方向的两侧。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卡扣240也可设于固定台230沿壳体110长度方向的两侧,而卡接于壳体110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具体地,于本实施例中,安装组件200对应壳体110的安装部113设有两组固定台230,每一固定台230均设有卡扣240。如此,可提高后视镜本体100安装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台230上设有第三安装孔231,当固定台230安装于壳体110上后,第三安装孔231与第一安装孔114连通。如此,固定台230可通过螺钉固定于壳体110上。为便于固定台230与壳体110的连接,第三安装孔231设置为通孔,当然,第三安装孔231也可设置为螺纹孔。进一步地,固定台230背离后视镜本体100的一侧开设有一沉槽,第三安装孔231开设于该沉槽的槽底。在本实施例中,安装组件200还包括胶垫250,该胶垫250盖合于沉槽内,且该胶垫250背离固定台230的一侧至少与沉槽的槽口平齐。该胶垫250背离固定台230的一侧设置为粗糙面。这样,当固定台230被卡扣240扣合于汽车后视镜上后,胶垫250的粗糙面能够与汽车后视镜的镜片抵接,而增加固定台230与汽车后视镜镜片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后视镜本体100安装于汽车后视镜上的稳定性。进一步地,该安装组件200还包括弹性绑带260,该弹性绑带260用以在固定台230扣合于汽车后视镜上后,从汽车后视镜的背侧扣接于固定台230的两卡扣240上,而防止后视镜本体100脱离汽车后视镜,提高了后视镜本体100安装的稳定性。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