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驾驶辅助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35384发布日期:2020-02-04 12:57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驾驶辅助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智能技术领域,更具体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驾驶辅助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汽车的研制是目前一种热门的工作,它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便于提高效率、增加安全性和提高乘坐舒适性,智能车辆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它集中运用了计算机、现代传感、信息融合、通讯、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技术,是典型的高新技术综合体。目前对智能车辆的研究主要致力于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提供优良的人车交互界面。近年来,智能车辆己经成为世界车辆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和汽车工业增长的新动力,很多国家都将其纳入到各自重点发展的智能交通系统当中。

目前,现有的驾驶辅助系统存在如下问题:通过系统默认的行驶方式来进行行驶,开放性不足,用户不能根据自身喜好来进行车速调整,在遇到上坡或者下坡路段时对油门和刹车的控制力不足,容易造成速度过快或者过慢的现象,同时还会增加油耗,提高用户的使用成本。为此,需要设计一个新的方案给予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驾驶辅助系统,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驾驶辅助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行车感知单元、行驶方案管理单元、行车校准单元和辅助驾驶单元,所述辅助驾驶单元包含定速巡航模块,所述定速巡航模块包括刹车控制模块、油门控制模块和方向盘控制模块,所述刹车控制模块和油门控制模块均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共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刹车连杆和油门连杆上;所述行驶方案管理单元中包含智能记录模块、编入系统模块和数据库,所述智能记录模块记录车辆在不同路面上的行驶状态,其行驶状态包括,在上/下坡路段上的行驶速度和在平面上的行驶速度,用户可通过编入系统模块来进行编入,所述行车感知单元包括超声波测距、红外测距、角度传感、雷达传感和并线预警,所述红外测距包括两个红外传感器,两个所述红外传感器安装在车辆的底部两侧,所述雷达传感包括四个雷达传感器,且分别安装在车辆的前后左右四个面上,所述行车校准单元包括方向盘转动角度校准和车速校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固定盒、推杆和固定架,所述推杆为中空结构且下端焊接有螺母,所述固定盒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上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与螺母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架的内顶部固定有保护垫。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通过汽车中空平台来进行指令输入和编写,在进行编写的时候需要编入上坡速度、下坡速度、平路速度以及颠簸路段速度,并且编辑呈模块,可以一键执行,输入开启定速巡航指令后。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开启定速巡航后,通过油门控制模块和刹车控制模块来对调节装置进行控制,以保持定速行驶,车辆底部安装的两个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地标线,并根据检测结果通过方向盘控制模块来对方向盘进行控制,使车辆始终保持在两标线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雷达传感器对车辆周围的其他车辆进行检测,当其他车辆进行并线且会阻碍自车正常行驶时,通过扬声器发出并线警告声,并且控制方向盘控制模块,将车辆向侧方移动,以保持与其他车辆的安全距离。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行车感知单元中的角度传感用于检测车辆的角度,当车辆处于爬坡或者下坡时通过定速巡航模块来进行控制,默认设置为定速巡航模块根据角度来控制车辆速度,以保证车辆在安全上坡的情况下达到省油的效果,用户选择自定义模式后根据用户输入的数值来调节速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行车校准单元,对定速巡航模块所控制的方向盘转动角度和车速进行校准,以保证行驶的正确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智能记录模块,对行驶中的数据进行记录,并且通过专家ai系统来生产新的行驶方案,并存储到行驶方案管理单元的数据库中,用户可通过调取数据库来进行查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驾驶辅助系统,用户可根据自身喜好来设定在不同路段上的正常行驶速度,通过调节装置来对油门和刹车进行精准控制,提高对车速的控制力,增加上/下坡行驶中的安全性,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油耗和窜车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基于人工智能的驾驶辅助系统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行车感知单元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调节装置与刹车和油门的连接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调节装置的结构图。

图中:刹车连杆1;油门连杆2;调节装置3;固定盒4;推杆5;固定架6;保护垫7;螺母8;电机9;螺杆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驾驶辅助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连接行车感知单元、行驶方案管理单元、行车校准单元和辅助驾驶单元,辅助驾驶单元包含定速巡航模块,定速巡航模块包括刹车控制模块、油门控制模块和方向盘控制模块,刹车控制模块和油门控制模块均设置有调节装置3,调节装置3共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刹车连杆1和油门连杆2上,通过调节装置3来增加对油门和刹车的控制力,能够极大的提高在不同路段行驶中对车速的控制;行驶方案管理单元中包含智能记录模块、编入系统模块和数据库,用户可通过编入系统模块来对车辆行驶状态进行编辑,通过专家ai系统来判断其可行性,如可行即可保存在数据库中,可进行使用,智能记录模块记录车辆在不同路面上的行驶状态,其行驶状态包括,在上/下坡路段上的行驶速度和在平面上的行驶速度,用户可通过编入系统模块来进行编入,行车感知单元包括超声波测距、红外测距、角度传感、雷达传感和并线预警,红外测距包括两个红外传感器,两个红外传感器安装在车辆的底部两侧,雷达传感包括四个雷达传感器,且分别安装在车辆的前后左右四个面上,行车校准单元包括方向盘转动角度校准和车速校准,在上/下坡行驶的时候,通过定速巡航模块来控制调节装置,对车速进行调节,以达到最佳车速,降低上/下坡的油耗。

进一步改进地,如图4所示:调节装置3包括固定盒4、推杆5和固定架6,推杆5为中空结构且下端焊接有螺母8,固定盒4内部设置有电机9,电机9的动力输出端上连接有螺杆10,螺杆10与螺母8螺纹连接,固定架6的内顶部固定有保护垫7,电机9转动后带动螺杆10转动,从而推动或者拉动螺母8,通过推杆5带动固定架6,从而对油门和刹车进行控制,并且通过行车校准单元进行校准,提高控制精准度。

进一步改进地,如图1所示:通过汽车中空平台来进行指令输入和编写,在进行编写的时候需要编入上坡速度、下坡速度、平路速度以及颠簸路段速度,并且编辑呈模块,可以一键执行,输入开启定速巡航指令后,用户可自定义行驶速度。

进一步改进地,如图1-2所示:开启定速巡航后,通过油门控制模块和刹车控制模块来对调节装置3进行控制,以保持定速行驶,车辆底部安装的两个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地标线,并根据检测结果通过方向盘控制模块来对方向盘进行控制,使车辆始终保持在两标线之间,增加行驶的稳定性。

进一步改进地,如图1-2所示:雷达传感器对车辆周围的其他车辆进行检测,当其他车辆进行并线且会阻碍自车正常行驶时,通过扬声器发出并线警告声,并且控制方向盘控制模块,将车辆向侧方移动,以保持与其他车辆的安全距离,增加行驶的安全性,避免其他车辆在进行并线的时候与我方车辆发生剐蹭。

进一步改进地,如图1-2所示:行车感知单元中的角度传感用于检测车辆的角度,当车辆处于爬坡或者下坡时通过定速巡航模块来进行控制,默认设置为定速巡航模块根据角度来控制车辆速度,以保证车辆在安全上坡的情况下达到省油的效果,用户选择自定义模式后根据用户输入的数值来调节速度,可通过对速度调节来降低油耗。

进一步改进地,如图1所示:行车校准单元,对定速巡航模块所控制的方向盘转动角度和车速进行校准,以保证行驶的正确性,行车校准,提高控制的精准度。

具体地,智能记录模块,对行驶中的数据进行记录,并且通过专家ai系统来生产新的行驶方案,并存储到行驶方案管理单元的数据库中,用户可通过调取数据库来进行查看,通过专家ai系统和智能记录模块来逐步的对行驶方案进行完善。

本发明在使用时,用户可通过中控面板来开启辅助驾驶,在开启时,用于可对数据库中的行驶方案进行选择,根据不同路段选择行驶方案,减少车辆磨损,通过油门控制模块和刹车控制模块来对调节装置3进行控制,调节装置3控制时,通过电机9带动螺杆10转动从而将推杆4下来并且带动固定架6,固定架6将油门连杆2或者刹车连杆1下拉,起到控制效果,方向盘控制模块来对方向盘进行控制,红外测距对地标线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控制车辆行驶,使车辆行驶在两个表现中间,控制完成后通过行车校准单元来对控制进行行驶车速和方向盘转动角度进行校准,行驶完成后关闭辅助驾驶功能,由智能记录模块对此次行驶进行记录并且通过专家ai系统来对行驶方案进行优化并存储于数据库中。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